广东省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都是DNA,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 ‎2.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 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 黑暗中生长36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 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 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详解】A、成熟香蕉含有丰富的还原糖,且近乎于白色,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A不符合题意;‎ B、黑暗中生长36h的天竺葵叶片,几乎没有淀粉,不能做碘液检测淀粉的材料,B符合题意;‎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中含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含少量RNA)。‎ ‎3、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能合成ATP;在叶绿体的基质进行暗反应,可进行CO2的固定。‎ ‎【详解】A、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少量)两类核酸,B正确;‎ C、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在叶绿体的基质可进行CO2的固定,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合成ATP,D错误。‎ 故选B。‎ ‎4.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定,对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脂肪 ‎ DNA ‎ 葡萄糖 ‎ 蛋白质 ‎ 试剂 ‎ 苏丹Ⅳ染液 ‎ 健那绿溶液 ‎ 斐林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水浴加热 ‎ 不加热 ‎ 加热 ‎ 加热 ‎ 加热 ‎ 观察 ‎ 显微镜观察 ‎ 直接观察 ‎ 直接观察 ‎ 直接观察 ‎ 现象 ‎ 红色 ‎ 蓝色 ‎ 砖红色 ‎ 紫色 ‎ A. 脂肪,DNA B. DNA,蛋白质 C. 脂肪,葡萄糖 D. 葡萄糖,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脂肪观察:若观察的脂肪位于细胞中,则需要显微镜,若不在细胞中,则不需要,如观察市场购买的豆油,错误;DNA观察: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错误;葡萄糖观察: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呈砖红色,正确;蛋白质观察: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正确。综上,正确答案为D。‎ ‎5.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蛋白质 B. 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C. 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 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肽键是蛋白质,是氨基酸组成的,A正确;‎ B.分析图中片段含有4个肽键,5个氨基酸,B正确;‎ C.由题意可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有两个亚单位,所以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C错误;‎ D.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主要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正确;‎ 故选C。‎ ‎【定位】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 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一个氨基酸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COOH)相结合形成一个肽键,同时脱去一分子水,B正确。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和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C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将C3还原成(CH2O),D正确。‎ 考点:本题以细胞为载体考查生命的物质基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7.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 若判断乙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 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乙细胞含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①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产生;③是细胞核.‎ ‎【详解】A、结构①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A错误;‎ B、结构②‎ 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B正确;‎ C、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 D、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细胞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8. 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C.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浓度越高 ‎【答案】D ‎【解析】‎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质壁分离越明显,紫色越深,故A错误;X/Y值越大,质壁分离月不明显,所用蔗糖浓度越低,故B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质壁分离越明显,说明这种细胞液与外界浓度差大,不容易复原,故C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质壁分离不明显,说明细胞液的浓度较高,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叙述,不合理的是 ‎①幼年个体中没有衰老的细胞,老年个体中没有新细胞产生②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肾脏体现了细胞全能性③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 ④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⑤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结果 ⑥衰老的人红细胞呼吸代谢速率减慢,细胞体积减小,核体积增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详解】①婴儿和老年人体中均有新产生的细胞和衰老的细胞,①错误;‎ ‎②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肾脏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重新发育为完整新个体的潜在能力,②错误;‎ ‎③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对有机体是不利的,③正确;‎ ‎④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中遗传物质,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的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同,④错误;‎ ‎⑤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而异常分化的体细胞,⑤正确;‎ ‎⑥人红细胞没有细胞核,⑥错误。‎ 综上错误的有①②④⑥,故选C。‎ ‎10.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的是无水乙醇,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正确;‎ 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正确;‎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不能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D正确.‎ ‎【点睛】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中;‎ ‎2、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基本元素之一;‎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 ‎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11.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C ‎【解析】‎ T1时加入酶C,A物质浓度降低,B物质浓度增加,说明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题图显示: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物质含量减少导致,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 ‎12. 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 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 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D ‎【解析】‎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由于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色光,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叶绿素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3. 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 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 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 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随着叶片温度的升高,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但植物甲对温度的变化的适应范围比植物乙对温度的变化的适应范围更大。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 ‎【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 B、据图分析,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曲线比植物乙的曲线高,故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 C、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低于植物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 D、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且相等,D错误。 故选D。‎ ‎14.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 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 A. K+ B. Na+ C. 胰岛素 D. 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由细胞外的低浓度向细胞内的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帮助,同时消耗能量,应为主动运输,且为吸收。‎ ‎【详解】分析图甲可知,Na+是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进行主动运输,胰岛素是由通过胞吐进行运输的,CO2是通过自由扩散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的,K+是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主动运输。‎ 故选A。‎ ‎15.图A、B、C是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B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8‎ C. 染色体①上同时出现基因B、b的原因一定是交叉互换 D. 在同一个生物体的睾丸内,可观察到A、B、C三种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详解】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所以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条,B正确;‎ C、由于图中染色体②上的基因为b、b,所以染色体①上同时出现基因B、b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C错误;‎ D、由于图A说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而图B说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条,所以在同一个生物体的睾丸内,不可能同时观察到A、B、C三种细胞,D错误。‎ 故选B。‎ ‎16.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睾丸 B. 睾丸(精巢)丙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FG段,曲线AG段对应细胞甲、乙、丙 C. 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甲、乙,具有4个染色体组的有甲、乙、丙 D. 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对应于甲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图中甲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图,丙为减一后期图,丁为减二中期图。‎ 分析曲线图: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图中ABCDE属于有丝分裂;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二时期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FGHI 属于减数分裂。‎ ‎【详解】A、观察题图可知甲→乙是有丝分裂,乙→丙→丁属于减数分裂,且丙的细胞质分配是均匀的,所以此器官是睾丸(精巢),A正确;‎ B、对曲线进行解读可知,图中甲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图,丙为减一后期图,丁为减二中期图,ABCDE属于有丝分裂,FGHI属于减数分裂,所以细胞甲、乙、丙都在AG段。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FG段,B正确;‎ C、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说明着丝点已经分裂,无染色单体,甲、乙、丙、丁中符合条件的是甲、乙;由题图可知甲含4个染色体组,乙、丙具有2个染色体组,丁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C错误;‎ D、曲线中ABCDE属于有丝分裂,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对应于甲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过程的过程及其过程中相应的物质变化规律。‎ ‎17.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全能性是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弱,A错误;‎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增殖失控,B正确;‎ C、人是多细胞生物,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C错误;‎ D、幼年个体生长的过程需细胞增殖分化,成年后也需细胞增殖分化,D错误。‎ 故选B。‎ ‎18.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总是一致的 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或4种精子 C.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一般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但细胞分裂过程中,从染色体复制后到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可见,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详解】A、细胞中的DNA不都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DNA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A错误;‎ 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精子,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则可形成4种精子,B正确;‎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D、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发生过交叉互换,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故选B。‎ ‎19.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存储遗传信息。‎ ‎2、DNA分子通过DNA的自我复制,进而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 3个相邻的碱基;tRNA能识别并搬运氨基酸。‎ ‎【详解】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①正确;‎ ‎②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②错误;‎ ‎③信使RNA能与核糖体结合,用于合成蛋白质,③错误;‎ ‎④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产生RNA,④正确;‎ ‎⑤转运RNA上一端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⑤错误;‎ ‎⑥DNA分子在复制时,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⑥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④⑥,故选B。‎ ‎20.下列对甲、乙两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 B. 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 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D. 能发生乙图中合成⑤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①表示磷酸二酯键,②表示碱基对,③表示氢键。‎ 分析乙图:①②为DNA分子的两条链,③为mRNA分子,④为核糖体,⑤为肽链。‎ ‎【详解】A、甲图DNA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共4个DNA分子8条链只有1条链含14N,所以子代含15N的DNA单链数目为占总链的比例为7/8,A正确;‎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破坏氢键)部位,B正确;‎ C、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C正确;‎ D、乙图所示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中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不含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复制、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1.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Ⅱ3和Ⅱ4甲病正常而后代Ⅲ7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Ⅱ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由此推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和Ⅱ2不患乙病而后代Ⅲ1患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用A、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5的基因型为B_XAX_,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3;B错误;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8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而亲本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为XAXa和XAY,因此最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D正确。‎ ‎2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B. 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 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 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A正确;孟德尔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验证,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正确。‎ ‎【点睛】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 ‎)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明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4.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B. 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部分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植物的体细胞发生的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D正确。‎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质。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5.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B. 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 C. 植株A、B为二倍体,发育起点不同,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减数分裂过程中,过程③为有丝分裂,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等参与,A正确;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B正确;植株A是芽尖细胞经组织培养而成,是二倍体,B是由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二倍体,植株C是花粉直接培育成的单倍体,C正确;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的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D错误。‎ 考点:生物变异与育种 ‎26.下列关于酒精的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前,需用酒精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B.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要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进行解离 C. 切片法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用苏丹III染色后需用70%的酒精洗去浮色 D. 使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需用酒精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剂更容易进入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2、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中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溶解提取色素; 3、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解离液中有95%的酒精; 4、DNA粗提中要95%的冷酒精去除其他有机杂质; 5、在消毒的时候使用70%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如果是对刚洗刷后未干的器皿则可选择75%的酒精进行消毒。‎ ‎【详解】A、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前,需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以利于给DNA染色,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解离根尖细胞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形成的,B正确;‎ C、切片法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用苏丹III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 D、使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时要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该过程没有用酒精处理,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7.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且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 过程1、3和4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 过程2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是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2是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3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4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5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 ‎【详解】A、1、3、4和5过程都能产生能量,但1阶段的能量只能用于暗反应,3、4、5中5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因此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是5过程,A正确;‎ B、细胞类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所以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B正确;‎ C、1、3和4过程都能产生[H],其中1产生[H]只能用于暗反应,所以只有3和4过程产生的[H]都与O2结合产生水,C错误;‎ D、过程2是暗反应,需要多种酶的催化,同时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发生的场所、条件及产物,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1过程产生的能量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28.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 S型与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 C.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两组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位置不同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有力的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能说明S型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以使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S型菌,A错误。S型与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两组实验中,离心后放射性位置不同,细菌位置是相同的,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有力的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点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是具体的某个实验得出的,而是发现了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才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9.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 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本图显示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基因1发生突变,会影响黑色素和多巴胺的合成,同时苯丙酮酸的含量增加,由此可以推出,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黑色素的形成是由基因1和基因2共同控制的,多巴胺是由基因1和基因4共同控制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D正确。‎ ‎【点睛】关键要结合图解得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且一个性状与多个基因相关。‎ ‎30. 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①③研究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①正确;③错误;②④调查遗传方式则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②错误;④正确。故选D。‎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点睛: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 二、非选择题 ‎31.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 。‎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 。‎ ‎【答案】(1)叶绿体 NADPH和ATP ‎(2)等于 增加 ‎(3)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2分)‎ ‎(4)6 ×10-8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2分)‎ ‎【解析】‎ ‎(1)小麦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了[H]和ATP。‎ ‎(2)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即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A点给予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导致C3化合物开始还原生成C5,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因此C5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增多。‎ ‎(3)在0~5min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CO2,因此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5~15min给予光照后,小麦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4)据图可知,0~5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每分钟消耗氧气量=(5-4)×10-7mol÷5min=0.2×10-7mol/min;5~15min之间,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8-4)×10-7mol÷10min=0.4×10-7mol/min;故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0.4×10-7mol/min+0.2×10-7mol/min=6×10-8mol/min。‎ ‎(5)研究小组发现,由于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考生要明确图中黑暗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光照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由此分别计算出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并且运用公式: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2. a图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模式图。‎ ‎(1)下列哪一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 ( )‎ ‎(2)从染色体的角度考虑,则该生物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 ‎(3)如果某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DXE,该卵原细胞是否发生了交换? 。为什么? 。‎ ‎(4)如果某一卵原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BdXE的卵细胞,则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 ‎,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及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比例为 。‎ ‎【答案】(11分)(1)A (2)8种 (3)不一定(1分)‎ AbDXE为亲本型,不论是否发生交换,都会出现亲本型 ‎(4)AbdXE、abDXE、aBDXE或AbDXE、abDXE、aBdXE为(两种均可得分) 1:1:1:1‎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因此产生的配子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而A图中两条大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因此A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 ‎(2)从染色体角度考虑,a图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该生物能产生8种类型的卵细胞。‎ ‎(3)分析a图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Dd XEXE,且基因A和b连锁、a和B连锁。该生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交叉互换,都会产生基因型为AbDXE的亲本类型的卵细胞,因此该卵原细胞不一定发生了交换。‎ ‎(4)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因基因A和b连锁、a和B连锁,如果某一卵原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BdXE的卵细胞,说明该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且ABdXE为重组类型,交叉互换的情形有如下两种情况:‎ 若按左侧的情况发生,则与该卵细胞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dXE,由(第一)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DXE、aBDXE;若按右侧的情况发生,则与该卵细胞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dXE,由(第一)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DXE、abDXE。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及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3.在果蝇中,翻翅(M)对正常翅(m)为显性,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红眼(E)对粉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翻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MYM外,还有______________三种。‎ ‎(3)为了判断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将一只粉眼雌果蝇与一只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①若子代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粉眼,则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4)若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e配子有活性,但个体基因纯合致死,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雌性,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不遵循 (2).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 XMYm、XmYM、XmYm (4). ①粉眼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5). ②全为红眼 (6). 不能 (7). 雄果蝇只有XEY一种基因型,雌果蝇有XEXE、XEXe两种基因型,后代一定出现XEY,不可能只有雌性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必须是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据题意可知,控制果蝇的翻翅(M)与正常翅(m)、红眼(E)与粉眼(e)的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的方法是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推断其位置。‎ ‎【详解】(1)据题意可知,控制果蝇的翻翅(M)与正常翅(m)、红眼(E)与粉眼(e)的基因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翻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因此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MYM外,还有XMYm、XmYM、XmYm三种。‎ ‎(3)为了判断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将一只粉眼雌果绳(XeXe)与一只纯合的红眼雄果蝇(XEY或XEYE)杂交,①若子代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粉眼,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②若子代全为红眼,则该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 ‎(4)由于雄果蝇只有XEY基因型,雌果蝇有XEXE、XEXe基因型,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XEY,因此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雌性个体。‎ ‎【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34. 已知水稻的光效(光能利用效率)由一对基因(A、a)控制,抗病性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育种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低光效与高光效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而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假设辐射处理后得到一株水稻,检测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发现第二个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问该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一定提高吗?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用乙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为了提高其在子代中的比例,采用的育种方法最好是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4)如图为一株水稻(Aa)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细胞,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分别是A和a,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若要使水稻的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表达,从理论上讲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 ‎【答案】(1)低光效 AABB或AAbb ‎(2)不一定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几个不同的密码子来决定) ‎ ‎(3)单倍体育种 1/2‎ ‎(4)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基因工程 ‎【解析】‎ ‎(1)由“F1(F1中低光效抗病水稻∶高光效抗病水稻=3∶1)”可推出低光效是显性性状,且乙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因此,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发生改变,因此,虽然辐射处理使该水稻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不一定改变。(3)我们通过单倍体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纯合子。由于乙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因此,用乙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的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1/2。(4)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应该相同,如果不同,则可能是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若要使水稻的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表达,从理论上讲常用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及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名师点睛】准确解答遗传育种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涉及遗传图解的题目要书写规范。‎ ‎(2)对以图形为信息载体的题目,要对几种育种方法进行辨析并进行比较,牢记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内容。‎ ‎(3)根据育种要求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案,需要学生明确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点,从而达到育种目标。‎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