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年05月 命题人:章正 审题人:王丽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题卷8页,答卷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B. 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 C. 玉蚕等遗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D. 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玉蚕”可知与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有关,C 项正确。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但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商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排除D。‎ ‎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这体现出地方对于天子的认同感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因此有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对血缘宗法制形成的推动;D选项错误,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点睛】本题依据材料“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 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的内容分析可知西周相对于商朝出现了集权的趋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天子的认同感上升,再结合对选项的分析可得出答案。‎ ‎3.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掌天道和人事。夏商史官是沟通天人之际的使者,承担着通过宗教活动将上天意志传达到人间,维持上天对人间的统治秩序的职责。周人对殷商以来的“天命观”产生怀疑,有了“天命靡常”的思想,把目光转向了“德”与“民”,更加注重人事。这使周代史官的职能更注重人事方面,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并协助治理,尽忠职守以维护统治。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D选项符合题意。周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A选项排除。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B选项排除。“取决于”这一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 ‎4.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场景,其代表的经济形态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 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 牛耕逐步普及 C. 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 家庭观念加强 ‎【答案】C ‎【解析】‎ 上面两幅图反映的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场景是男耕女织,其代表的经济形态应该是小农经济,其出现的最主要条件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故选C;A不属于生产力角度,故排除;B属于汉代的现象,与题干所述时间不一致,故排除B;D应该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故排除D。‎ ‎5.历史学家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田庄手工业 ‎【答案】A ‎【解析】‎ 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官府和贵族消费,不在市场上流通,所以说是假性商品经济,A正确;B属于民间私人手工业;C属于小农经济中手工业模式;D属于地主田庄经济。‎ ‎6.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都求之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人的份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C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不是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天命观,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D项错误。‎ ‎7.“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B. “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C. “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D. “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瓦解,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不能体现“与时俱进”,D选项有悖于史实,符合题意,故选D项。‎ ‎8.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C.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答案】B ‎【解析】‎ 材料“人天生是自私的……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体现了二者认为法治思想要具有理性色彩,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9.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 民贵君轻的主张 B.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C. 克己复礼的思想 D.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的主张是国家需要什么言论,就说出什么言论,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就做,这明显是讲求实际功利的做法,所以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而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故选D而排除B;题干中没有涉及君民关系,故A与题干无关,所以排除;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叫做克己复礼,但是题干中的信息与此无关,故排除C。‎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10.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A. 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 B. 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 C. 秦朝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 D. 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 ‎【答案】B ‎【解析】‎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的“书同文”“行同伦”到秦朝时期上升为国家政策,这说明文化领域的统一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秦朝正顺应了这一潮流,故选B;‎ 题干说的是思想上升为国家政策,A只说到了思想,故与题意不一致,所以排除AC;秦朝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打击儒家思想,焚书坑儒就是典型事例,故排除C。‎ 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再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1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 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 “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C. 《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 儒家重视史书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答案】D ‎【解析】‎ 材料解释了“春秋笔法”的含义,并举例说明,最后阐述了儒家对史书的看法,即史书的批判和教化功能。根据“《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说明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批判和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批判,没有体现维护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得知“春秋笔法”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反而不利于历史纪录的客观性,故B错误;奠定我国古代正史编撰体制的是《史记》,而非《春秋》,故C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C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 ‎13.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②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③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惬意 ‎④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因为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由于地主阶级的压迫,加上自然灾害等等,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何来富足和惬意。因此③不符合题意其余属于正确选项,选择C正确。‎ ‎14.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 时期 经济政策 汉文帝 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汉景帝 复收田租(“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 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C. 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D. 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三十税一”可知西汉初期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C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推动,A错误;材料中“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是鼓励民间盐铁发展,不是盐铁官营,故B项错误。西汉时期仍然执行重农抑商政策,不是协调了农工商业发展,故D项错误。‎ ‎15.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 A. 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B. 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作用 C. 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 D. 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同时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田庄并不是地方割据,因此不会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部分田庄内部和谐相处,并没有激化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场景,故排除D项。‎ ‎16.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 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 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 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答案】B ‎【解析】‎ A选项说法错误,我们不能从印章上就得出流行字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流行的是隶书;B选项正确,汉代时期官营手工业制造的都是皇室精品;C选项错误,海昏侯曾做过皇帝,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之后地方封国势力对中央威胁减小;D选项错误,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7.“亲亲得相首匿”是西汉时期确立的刑罚适用原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官府不予追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纲常名教渗入法律 B. 血缘亲情关系逐渐淡化 C. 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稳定 D. 法律与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答案】A ‎【解析】‎ ‎【详解】“亲亲得相首匿”,是指亲属间相互隐瞒罪行可以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原则顺应了人亲缘本性,体现出儒家纲常名教渗入法律体系中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浓厚性,显然是不会逐渐淡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法律原则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能说明当时社会逐渐和谐稳定,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法律与伦理关系的有机结合,故D项错误。‎ ‎18.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 消除了各家之间分歧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 ‎19.“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 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 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 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草市是指农村集市,属于国内贸易,不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草市迎江货”说明一般集中于水运发达的地区,材料中说明草市在国内水运方面的作用明显,材料中草市上的征税说明草市逐渐演变为地方性商业中心,故A、B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20.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秦朝九卿中央行政机构,是处理国事家事;而隋唐时期六部负责全国政务;其职务的变化体现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C项正确。A项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主旨没有体现机构精简,职能专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1.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D. 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中信息可知,从秦朝到两汉,地方行政由两级制到三级制,并设立监察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隋朝又恢复两级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特别是唐朝末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放松,导致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故D正确;唐末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存在矛盾与困局,而不是体现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排除B;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存在矛盾与困局,并非中枢权力体系,排除C。‎ ‎22.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23.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集权的加强 B. 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 台谏分置的弊端 D. 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强化了纠弹职能,弱化了谏诤职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这主要是君主集权的加强的结果,故A正确;御史台管监察,谏官负责谏诤,职能不同,不能体现机构重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并非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排除D。‎ ‎24.台湾学者许悼云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君主专制下实行皇位世袭,体现了“家天下”的特征,在官僚政治体制下,按照才能、政绩任免官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体现“公天下”特征,因此选择D;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没有涉及地方问题,排除A;我国古代并没有实行官员任期制,B错误;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而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排除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材料二: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答案】(1)特征: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 原因:先秦政治文化制度的整合;家国同构的原则。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及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服务皇权;小农经济需要强大君权的保护。‎ ‎(2)不同: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存在制衡君主的外部力量;产生时间较晚,存在时间较短;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 影响:加剧了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与落后;客观上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 ‎【解析】‎ ‎(1)第一问,据材料“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 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据材料“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2)第一问,据材料“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从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和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等方面加以回答。‎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 阐述:‎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这多个学派。‎ 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总结: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示例二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 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传承、积累的踏实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主巨大贡献。‎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围绕题中信息作答,主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关注要求是提炼出一个观点和阐释,提炼观点是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认识,阐释是对观点进行叙述、分析原因和简单的影响。首先文化观点主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也可以引申出保守性和幵放性并存等特点。文化的范围是广泛的,材料圈定了一个范围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儒家思想,考生可根据平时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思考,从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特点、影响、启示等角度作答;也可脱离此范围,从文化的其它内容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作答,但是应该符合中国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并与材料有较紧密联系。其次阐释:第一步叙述过程要能够结合史实、史论结合,第二步要说明所述观点出现的原因,第三步要说明简单的影响。‎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全国卷开放题型中情景创设类型题。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围绕提出论点进行有效论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27.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家庭制度》‎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改革的实质。‎ ‎【答案】(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 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 ‎(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 ‎(3)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 实质: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种陋俗”,可归纳为大家庭共居一室。第二小问,联系克服陋俗,再由材料“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可见措施强制推行小家庭制。‎ ‎(2)由材料“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可见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由“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可见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由材料“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是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由材料“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第一小问,由材料“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克服陋俗来看,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由“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便于国家赋役的征派。由材料“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实际起到瓦解了宗族势力的效果。第二小问,材料中商鞅家庭制度改革服务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所以从本质来看属于封建化过程。‎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