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壳运动及变化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E单元 地壳运动及变化 E1 地壳物质循环 5.E1 6.E1 [2017·江苏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E1 [2017·天津卷] 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2017·皖南八校二联] 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见图K114)。“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9~10题。 图K114 9.“蘑菇石”底部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9.C 10.A [解析] 第9题,底部岩石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第10题,“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且有气孔构造,应为喷出岩,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现在的景观。 [2017·吉林辽源重点中学二检] 读图K127,回答14~15题。 图K127 14.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与②处接触,①处岩石易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15.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14.A 15.B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①处是沉积岩,与②处岩浆接触,①处岩石易变质;②处岩石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③处岩石埋藏较浅,不易变质;④处岩石是喷出岩,没有层理构造。第15题,断层两侧岩层倾斜方向、角度相同,说明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图示水平岩层是褶皱发生后形成的,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喷出岩一部分被埋在沉积物下面,说明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层,说明其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 E2 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9.E2 10.E2 11.G2 [2017·全国卷Ⅱ]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9.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洪积扇的成因。根据题干中“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主要是因为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众多。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堆积物堆积的一般规律。读图可知甲地西侧为低山,其相对高度较小;甲地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河流在上游挟带的碎屑物质,因坡度较小,颗粒较大的(如砾石)先堆积下来,能到达河流出山口甲地的,主要是颗粒较小的碎屑物质。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1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耕地的一般分布规律。从题干信息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南部洪积扇的土层浅薄,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边缘。 36.(1)M1 (2)M1、E2 (3)M1、D1 (4)M1、J4 [2017·北京卷] 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36.(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匈牙利的地形特征可从地形和地势等方面回答。在解答本题时需要结合区域定位进行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过程。巴拉顿湖北侧为地壳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该湖原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盆地,积水形成湖泊。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可从落差、流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地域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可由图得出,其原因可从工业集聚及交通等方面结合图文信息回答。 [2017·杭州高三模拟] 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读图K111,回答1~3题。 图K111 1.从6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 A.陆进海退 河流泥沙堆积 B.陆进海退 海潮、海浪堆积 C.陆退海进 河流冲刷 D.陆退海进 海潮、海浪冲刷 2.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冲刷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堆积 3.从2500年前至今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 ) A.贝壳堤必须与海岸线平行 B.南部海平面比北部海平面高 C.南部河流入海泥沙比北部的少 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 1.A 2.C 3.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从6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其成因主要是河流泥沙堆积。第2题,据题干信息“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可知,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海浪的堆积作用。第3题,南部地区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导致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 [2017·北京朝阳区模拟] 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独特,可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图K112为天坑群局部剖面图。读图,回答4~6题。 图K112 4.图中所示地区( ) A.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B.箐口天坑深度在500米以上 C.二王洞长约300米 D.岩层受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形成天坑 5.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环节特点为( ) A.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 B.地表河流(径流)形成明显的春汛 C.蒸发旺盛、下渗缓慢 D.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6.下列与武隆天坑群成因类似的景观为( ) A.云南石林 B.黄山“猴子观海” C.庐山“飞来石” D.新疆“蘑菇石” 4.A 5.D 6.A [解析] 第4题,由题干信息“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经典” 可知,图示地区主要岩石为石灰岩。第5题,图示地区以石灰岩为主,下渗作用强,易形成地下暗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势低的地区,地下水补给河流(地表水)。第6题,云南石林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其成因与武隆天坑群成因类似。 [2017·北京西城区模拟] 砾岩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质构造,它的形成过程如图K113所示。读图,回答7~8题。 图K113 7.图示砾岩楔( ) A.形成环境以堆积作用为主 B.形成早期的裂隙因受挤压作用而形成 C.中部砂石粒径下小上大 D.可用来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 8.关于砾岩楔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过程只与地质条件相关 B.形成过程中变质作用使裂隙变宽加深 C.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断层构造 D.形成过程中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 7.A 8.D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砾岩楔形成之前的砾石层和黏土层是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早期的裂隙因受拉伸作用而形成;一般情况,大颗粒物质先堆积,故中部砂石粒径下大上小;砾岩楔是地震之后的产物,不能用来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第8题,砾岩楔的形成受地壳运动和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等的共同影响。 [2017·江门高三调研] 图K115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河段附近等高线图,图K116为该河段丹娘沙丘和河中沙洲景观图。该地区4—9月降雨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遇到河岸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弱。读图回答11~12题。 图K115 图K116 11.形成图示河中沙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水堆积 12.形成丹娘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过程是( ) A.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B.风化侵蚀—风力搬运—流水堆积 C.流水堆积—风力搬运—风力堆积 D.冰川侵蚀—流水搬运—风力堆积 11.B 12.C [解析] 第11题,据题干信息及图示可知,该图示意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河中沙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第12题,丹娘沙丘主要是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中堆积,枯水期岸边河沙出露,且此时多大风天气,风由江面吹向岸边,搬运裸露的河沙,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小,沙粒堆积形成的。 [2017·菏泽模拟] 图K121是某区域地质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K121 1.图K121反映的地质演变过程,按照发育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2.目前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有(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断块山 1.D 2.C [解析] 第1题,据图中岩层的形态可知,图中背斜a处河谷,在图乙所示时期发育程度最低,在图甲所示时期发育程度居中,在图丙所示时期发育成熟,故可以判断其先后顺序是乙、甲、丙。第2题,该区域的背斜演化成河谷,向斜演化成山地,目前,其构造地貌有背斜谷、向斜山。 [2017·安徽师大附中检测] 图K122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3~5题。 图K122 3.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4.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5.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D.黏土 3.C 4.A 5.A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甲处同一沉积岩层埋藏中部深,两侧浅,说明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结合该处地势并不低洼,可知该处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向斜山。第4题,乙处为背斜构造,岩层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导致该岩层在此段缺失。第5题,丙处较两侧地势高,说明此处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故可能为花岗岩。 [2017·皖智教育A10联盟联考] “江心洲”指的是江河河道中间的沙洲,图K123为赣江某地的江心洲沉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图K123 6.该江心洲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堆积 B.遇海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C.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D.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7.图中四处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C 7.D [解析] 第6题,江心洲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河流在此受地形影响,水流变缓,河流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江心洲。第7题,图示④处沉积物多为砂,颗粒最小,说明该处流水搬运能力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水流速度最慢。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 图K124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8~9题。 图K124 8.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阶段由早到晚的排列顺序是( ) A.甲阶段→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 B.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 C.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 D.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丁阶段 9.从地貌形态上看,图中火山弧可能为( ) A.海岸山脉 B.海洋岛屿 C.海底山脉 D.内陆山脉 8.B 9.B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乙阶段中祁连地块、北祁连大洋、阿拉善地块之间没有火山弧等,丙阶段阿拉善地块与北祁连大洋间形成火山弧;丁阶段中祁连地块与北祁连大洋间也形成火山弧;甲阶段两个火山弧距离缩小,说明板块挤压导致二者距离变小。故我国北祁连大洋板块构造演化阶段由早到晚的顺序是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第9题,火山弧露出海面,形成海洋岛屿。 [2017·邹城模拟] 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其内容为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变化。图K125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局部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图K125 10.图中河流M、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 ) A.M B.N C.T D.S 11.某地质爱好者在N处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 D.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堆积作用显著 10.C 11.C [解析] 第10题,图中T处河床地势变化大,可知水流速度快,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第11题,据题干信息“某地质爱好者在N处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可知,鹅卵石被搬运时水流流速较快,细沙被搬运时水流流速较慢,说明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 [2017·黑、吉两省八校模拟]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图K126),完成12~13题。 图K126 12.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洱海的成因是( ) A.人工筑湖 B.火山口积水 C.断层凹陷 D.滑坡堰塞 13.大理古城所在地地势较为平坦,该地地形应为( ) A.山体崩塌形成 B.洪积—冲积扇 C.现代冰川堆积形成 D.洱海侵蚀平原 12.C 13.B [解析] 第12题,据图中洱海周围的断层陡坡可以判断,洱海属于断层陷落形成的湖泊,即构造湖。第13题,大理古城位于山麓地带,山麓地带常因为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山口堆积而形成洪积—冲积扇。 [2017·滨州模拟] 图K128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图K128 16.有关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蚀作用明显 B.南岸没有经历过流水堆积过程 C.甲地比乙地更容易形成河漫滩 D.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小 17.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② B.③处为断层构造 C.④地层受挤压向下凹陷 D.该河谷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18.该地区的地层演化过程最可能是( ) A.堆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流水堆积 B.堆积—水平挤压—地壳下沉—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流水堆积 C.堆积—地壳抬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流水堆积 D.堆积—水平挤压—地壳下沉—流水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16.C 17.D 18.A [解析] 第16题,读图可知,甲地河床坡度较缓,河流带来的堆积物大量堆积,说明甲地以堆积作用为主,易形成河漫滩。第17题,②位于①的下面,④位于①②上面,说明②的形成早于①的,④形成在①之后,故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处为背斜顶部被侵蚀之后在沉积岩层上出现堆积物层,③处不是断层构造;④地层是堆积作用形成的;该河谷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第18题,该地区由堆积作用等形成沉积岩层,受地壳的水平挤压作用,岩层弯曲,形成背斜;之后地壳抬升,受风化、侵蚀作用,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背斜谷;再受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堆积物层。 [2017·天津五区县模拟] 读图文材料,回答19~21题。 河流阶地是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图K129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 图K129 河流阶地示意图 19.图中形成最晚的一级阶地是( ) A.a B.b C.c D.d 20.在图示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所起的作用是( ) ①风化 ②侵蚀 ③搬运 ④堆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在任意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方向是( ) A.垂直上升 B.垂直下沉 C.水平张裂 D.保持稳定 19.A 20.B 21.A [解析] 第19题,读图可知,a阶地地势最低,说明其形成最晚。第20题,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对沿岸有侵蚀作用;河流挟带泥沙,体现搬运作用;河流阶地形成也离不开流水堆积作用。第21题,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中地壳垂直上升。 [2017·浙江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模拟] 图K1210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图K1210 22.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 A.向斜 B.背斜 C.地垒 D.山岭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型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 B.丙地是理想的储油构造 C.在甲地很容易找到地下水 D.乙地形成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 22.A 23.D [解析] 第22题,读图可知,乙地岩层中部向下弯曲,故其地质构造为向斜。第23题,甲地为背斜,适宜修建隧道等大型工程;丙地为断层,不利于储油;地下水多储存在向斜部位;乙地位于向斜的槽部,受两侧岩层挤压,该地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而形成山岭。 [2017·南通一模] 图K1211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深处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读图完成24~25题。 图K1211 24.M处的构造地貌是(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 25.M处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 ①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24.D 25.C [解析] 第24题,读图可知,M处海拔低于两侧,地形为山谷;M处50米深处沉积岩较两侧50米深处沉积岩年龄大,说明其地质构造为背斜。故M处的构造地貌是背斜谷。第25题,M处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先受沉积作用,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岩层受挤压作用隆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形成谷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