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2.我国正在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这样做是因为 ①市场应在价格的形成中发挥决定作用 ②价格既要反映价值还要反映供求关系 ③政府行政干预不利于市场价格稳定 ④政府调控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A 【考点定位】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名师点睛】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调节手段 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决定性作用 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 各自优势 能通过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局限性 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联系 二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①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经常的、大量的、第一位的手段。②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宏观调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政府参与调节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③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无形的手”(市场调节),又需要“有形的手”(宏观调控) 13.我国多年来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由于收储价格每年上调,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玉米连年增产,导致库存巨大。2016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宣布取消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图中(P1为政策调整前价格,P2为调整后价格,s代表共给,d代表需求)中能反映政策调整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变动的是 【答案】C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解题技巧】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4.一些家装企业借助互联网家装平台,采取“客户提交装修申请→平台推荐家装团队→客户选择家装公司→线下签订合同开始装修”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从设计、报价到家装采购都通过平台完成,既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又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建立 ①创新了家装生产模式,能够提升人们家装消费品质 ②将促使传统家装企业调整经营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③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将推动传统家装行业转型 ④表明与互联网结合是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家装行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改造,能够提升省内家装消费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故题肢①②符合题意;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建立并未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故排除;题肢④说法夸大了互联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名师点睛】如何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比较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性质 决定作用 反作用 表现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刺激消费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费欲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费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作用结果 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 生产发展,经济增长 15.近期,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对推进盐业体制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根据方案,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我国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这一方案的实行能够 ①引入竞争机制,让盐业发展更符合消费需求 ②确保食盐质量和供应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③尊重价值规律,让盐业企业与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缓解产销矛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考点定位】规范市场秩序 【名师点睛】良好的市场秩序的形成,需要多方努力。国家应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视和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生产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依法经营;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16.某地近年来积极推进社区建设,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做到“小事自议、物业自管、活动自定、 需求自诉”,实现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互助共赢,走出了一条社会“微治理”的新路径。该地“微治理”的实践探索 ①丰富了社区自治的基本内容 ②拉近了基层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③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 ④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民主管理 【名师点睛】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都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17.2016年1月,某市人民检察院因该市国土资源局怠于履行职责,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是全国首例针对市级行政机关提起的环境资源保护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这一做法旨在 ①发挥司法监督作用,促进依法行政 ②督促政府依法履职,改善环境状况 ③加强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丰富监督形式 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监管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政府职能部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发挥司法监督作用,促进政府依法履职,依法行政,故题肢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题肢③④不是该项做法的目的,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依法治国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依法治国①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②客体——是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③依据(标准)——宪法和法律。④领导者——中国共产党。⑤实质和核心——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⑥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8.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决定今后三年向非洲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非洲大陆的发展,同时中国将加强同非洲的合作以打击极端主义,并且中国不会干预非洲国家的政治选择。由此可见 ①中国积极巩固同非洲国家的战略盟友关系 ②中国一贯贯彻《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落后的非洲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中国尊重非洲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我国坚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 【知识拓展】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屈从于外国侵略和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侵略他国的社会根源。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立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符合全人类的最高利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5)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责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9.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围棋是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交织、沁骨人髓的情愫。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游戏到思想,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藏了东方文明最原始的能量。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围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围棋已有5000年历史,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游戏到思想等,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题肢③正确;围棋是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交织,沁骨人髓的情愫,蕴藏了东方文明最原始的能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故题肢②正确;题肢①在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题肢④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 20.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初期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思想,作为评价我国改革的判断标准。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两个是否”)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说明 ①对同一确定对象存在多个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②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③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解题技巧】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读懂题干,明确题干的中心意思,然后与教材中的原理相对照。如果考生在解题时只抓住其中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而断章取义,结果就会因审题错误会把题做错; 2、分析设问在内容上的规定性,以便确定解题的范围,对选项做出正确的选择学生在做题时主要看限定词,锁定范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要先搞定楚这道题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3、分析设问中的引导词,弄清题干设问的要求和指向题干的引导词是指连接题干和题肢的句子。常见的引导语有“这说明”、“这表明”、“这休现”、“下列说法符合或不符合题意的有”、“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等分析时要抓住引导词,从而准确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取舍。 2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需要 ①把握联系的普遍性,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 ②培养创新精神,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 ④按规律办事,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拓展】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的角度: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旧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2.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本土拼车应用嘀嘀出行已经收购竞争对手中国优步,未来这两家曾在国内“杀红眼”的竞争对手将最终握手言和。这充分佐证了 A.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受同一性的制约 B.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 C.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答案】A 【解析】上述材料中滴滴打车和优步公司从竞争到合作,体现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受同一性的制约;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故排除;选项C、D说法均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矛盾的基本属性 【技巧方法】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3.“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必然引起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与之相适应。”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经济基础应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 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阐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揭示了从鼓励先富转向追求共富的国家发展取向。 材料一 要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我们在发展理念上的重要提升,也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求。实现共享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意味着我们今后将更加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实现共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两个领域同步发力。只有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们在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上都有“获得感”,共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材料二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阐述“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时指出,要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 (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坚持共享发展的理由,并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共享发展。(14分) 【答案】(1)①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2分)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经济社会两个领域同步发力;(2分)坚持民主执政,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分)②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关注民生;(2分)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虽然是政治生活,但是设问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因此考 生可以从围绕着党和政府进行。从党的角度看,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政府的角度可以从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工作原则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政府的知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财政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 【解题秘籍】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 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 (1)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2)从材料中找措施。 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3)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名中国老师对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穿校服、做早操、选班干部、抄板书、晚自习、小测验…… 一系列中国特色教育方式英国九年级学生的身上。英国广播公司(BBC)将此拍成纪录片,于2015年8月播放后,引发了中外网友对中英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论战。 交锋一:中式教学注重课堂秩序,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应是教学强调自由,认为让学生自主探究,要好过一味灌输。这是中英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孰好孰坏? 交锋二:中式教学重预期效果,中国老师每一节课都会有自己预设的教学目的;而在英国老师不会太在意孩子的学习结果。这是中英教育的另一个分歧,孰对孰错? 交锋三:中国老师强调纪律、安静,而英国老是强调自由;中国老师赴英“支教”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中职教学。这是中英教育方式在课堂秩序上的正面碰撞,孰优孰劣?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外网友在中西式教育观点上产生交锋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中西式教育的差异。(12分) (3)结合材料,请你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6分) 【答案】(1)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外网友的社会实践各不相同,使中外网友在中西式教育观点上产生交锋。(2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中英两国因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引起了网友们在中西式教育观点上的交锋。(3分)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中英两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人们对中西式教育的评价存在差异。(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③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每点4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应立足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国情。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或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全面分析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状,既要看到优势又看到问题。哲学依据: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用矛盾的观点(或一分为二)看问题。③在继承我国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吸取西方教育的长处,努力探索出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基础教育体系。哲学依据: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每点建议1分,哲学依据,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中西式教育的差异,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做;然后可以从要学习人家好的,因此可以从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角度分析说明要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请你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其实比较开放,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自己提出的建议必须要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要围绕着主题。 【考点定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解题指导】解答评析类主观题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是对还是错的评价,找到其中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不做这件事、不持这种观点的危害性。 第三步,阐明正确观点或明确正确做法(怎么办):针对题目的观点,阐明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正确观点,或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