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 第一学段期末 地理 考试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40每小题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南亚地区轮廓图,读图回答1-2题 1.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2. 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图1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 4.图中L湖泊附近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引湖水灌溉 B.R1和R2河两岸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C.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D.区域降水量变化 图2 5.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3,里海地区略图,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回答6-8题。 图3 6.图中A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它的成因主要是 A.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成的火山 B.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褶皱山 C.地壳运动,岩层断裂而成的块状山 D.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相互碰撞而形成的高大山脉 7.关于里海东侧广阔的平原地区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8.据报道:在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地区,一些油井因里海水面上升被淹没,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里海水域的珍贵鱼类鳟鱼、黑子鱼等大量死亡,其死亡的原因是 A.吸入有毒物质死亡 B.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C.因缺乏食物死亡 D.因海水盐度升高而死亡 图4 图4为某国示意图。该国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据此完成9-10题。 9.该地区河道狭窄,河床深切,这主要是因为 A.气温差异很大,岩石风化剧烈 B.海拔高,风力大,风蚀作用明显 C.地壳运动活跃,海拔持续上升 D.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10.该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很低,这主要是因为 A.经济发展水平低,电力需求小 B.为保护该国航运功能 C.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D.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图5 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图5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回答11-13题。 11.最适宜使用该图的国家是 A.印度 B.英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12.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下列有关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东半球 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 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 D.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000千米 13.科考船从悉尼去往A地的行进方向为 A.正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正西方 图6 图6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据此完成14-16题。 14.若该示意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15.若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 A.哈尔滨盛行西北季风 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季节 C.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 D.我国山区泥石流、暴雨频发 16.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可能形成沙尘天气 B.乙处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C.甲处近地面形成低压 D.乙处近地面形成高压 图7为局部地区经纬示意图(图幅相同),乙地西部临海,读图完成17-19题。 图7 17.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B.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 C.甲、乙两地石油资源丰富 D.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 18.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5°时,乙地 A.昼长夜短 B.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C.河流进入汛期 D.小麦进入收割季节 19.与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图8为“手机软件Yahoo wenther的某日下午8:10部分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2题。 20.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1. 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高温多雨 B.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 C.可能有台风影响 D.寒冷干燥 22. 半年后强盛的气压中心为 图8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冰岛低压 图9 图9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据此完成23-24题。 23.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基本同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 “回南天”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我国华南地区每年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表1为“江门市2016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此回答25-26题。 表1 25.出现“回南天”天气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 A.12日 B.15日 C.16日 D.17日 26.根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5日与14日相比,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 B.15日至17日,江门有暖锋过境 C.12日至14日,连续几天的降水多为冷锋过境 D.12日至17日,总体上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 图10为某天气系统经过某市前后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过程,完成27-29题。 27.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8.由该天气系统形成的是 A.梅雨 B.伏旱 C.台风 D.寒潮 29.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读“2016年1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1),回答30-32题。 30.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量多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量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 ②盛行风 ③纬度 ④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B.甲地风速大于乙地 C.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D.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 32.影响图中气候分界线从西向东位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图12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风沙扬起,有助于平息沙尘暴。图12为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3-34题。 33.若E处的高度为1 000米,气温为-10 ℃,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16 ℃ B.-6 ℃ C.4 ℃ D.-4 ℃ 34.从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看出,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13,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读图完成35-37题。 图13 35.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壮丽的瀑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该湖泊的位置及该瀑布的落差分别可能为 A.① 50m B. ② 50m C.③ 60m D. ④ 60m 36.当地村民利用本地山青水秀、云雾缭绕的美景在甲处发展了农家乐,夏季游客众多、流连忘返,但每到冬季生意冷淡,可能是因为 A.山高林密,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B.收费标准过高、服务质量不好,客人不愿意来 C.冬季光照条件不好,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 D.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餐饮环境阴冷,客人不愿意来 37.若乙地植被受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对其合理开发的整治措施是 A.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B.营造温带落叶阔叶林 C.种植茶树等经济作物 D.修护坡工程 读图14(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38--40。 38.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 B. 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 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 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图 14 39.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40.图中d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41.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5 (1)图15中A、F国所在的是 半岛,半岛北部地形特征是 。(2分) (2)该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 国入海,该区出产石油资源的是 国。(均填字母)(2分) (3)B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该地雨季是 月至 月。(4分) (4)图15中C与D之间的海域是 ,该地自然带类型是 ,C国多发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4分) 42.读图16印度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6 (1) 简述图中F城主要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4分) (2)图中BCG三个城市中, 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图中的 ;本国最大的海港城市的是 ,(以上答案填字母)其 工业发达。(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E城降水丰富的原因。(4分) 43.读图17,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0分) 图17 (1)甲、乙两图中广阔的水域分别是 , 。甲乙两地地区都有丰富的 资源,日本从 (甲或乙)地区进口该资源。(4分) (2)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a河流属于 (外、内)流河,d河流的名称是 。(2分) (3)两地农业发展中,共同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 (4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斯里兰卡是北印度洋上的岛国,以农业经济为主,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茶树适宜在光热充足、潮湿、排水良好的坡地生长),锡兰红茶是其重要的出口产品。 材料二:图18斯里兰卡区域示意图和两地气候资料图 图18 (1)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比较科伦坡与亭可马里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分析斯里兰卡成为世界重要产茶国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 第一学段期末 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B B B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D A B D C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C B D C D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D C B C C B A D 二、综合题 41.(12分)(1)中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E C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3 5 (4)马六甲海峡 热带雨林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 42.(12分)(1)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廉价;海运交通便利.(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G C B 棉纺织(3)E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 43.(10分)(1)里海 波斯湾 石油 乙 (4分)(2)外 乌拉尔河 (2分) (3)夏季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产量提高。地形平坦广阔;河流水源充沛(4分) 44.(16分)(1)冬季(12—次年2月)降水量亭可马里大于科伦坡;(2分) 其他季节(春、夏、秋季或其他月份)科伦坡降水大于亭可马里。(2分) 冬季,该岛盛行东北季风,亭可马里位于山地迎风坡附近,降水多(2分) 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科伦坡位于山地迎风坡附近,因此降水多(2分) (2)斯里兰卡中南部有山峰且河流呈放射状分布,说明该国多山地丘陵,排水条件良好(2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2分)降水充沛,气候湿润。(2分)全年高温,降水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可使茶叶生产时间长,茶叶产量大。(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