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朱国东 2017年10月12日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诗经•商颂》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尚书》认为商汤伐桀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实行“家天下”制度 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科学宣传、信仰自由 2.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 C.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3.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4.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主推选 B.父死子继 C.兄终弟及 D.嫡长子继承 5.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6.《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7.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诸侯争权夺利 D. 井田制的破坏 8.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 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 B.宗法制的影响 C.分封制的产物 D.君主专制的需要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于 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 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 10.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11. 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称“玺”,任何人都要对皇帝的名字避讳。秦朝做出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①维护皇帝至尊 ②增加皇帝的神秘感 ③统一皇家用语 ④显示皇权至高无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2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 13.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D.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14.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度 B. 中外朝制度 C. 刺史制度 D. 郡县制 15.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16.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与这一时期阶段特征相符的是 ①政治上: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上:由于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等因素的促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中华民族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民族融合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④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在动荡、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异彩纷呈。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7.下列措施与统治阶级愿望不一致的是 A.汉实行刺史制度 B.唐设置节度使 C.宋设置通判 D.元设置行省 18.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19.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 ②蒙古 ③大理 ④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2.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 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 ② 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 ③ 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 ④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 九品中正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24.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2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6. 明太祖曾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到了明成祖时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殿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27.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同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28.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的高度集权 C.应撤销军机处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29.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30.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 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 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逐渐瓦解 D.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31.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3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3.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3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35.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36.《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37.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人侵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领袖 38.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 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39.《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40. 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壮大工商业奴束主的力量 41.“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42. 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43. 有人指出,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4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4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46. 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一书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47.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48.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C.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D.天赐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49.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共事务的意识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民的身份特权 D.参政议政的权利 50.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 A.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B.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 C.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材料解析题:( 51题20分,52题15分,53题20分,54题15分,总分 70分) 51.(20分)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1、图2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4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思考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 (5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6分) 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 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 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 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7分) 5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时期 两宋 明 清 任官前 出身 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 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材料三: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 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2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4分)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2分) 5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热带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孟德斯鸠因而被后人视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我国史学家认为:秦朝的法律源于战国时魏国李悝的《法经》和秦国《秦律》,应该算是一部十分完备的法律。 请回答: (1)材料一 主要反映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或主张,请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7分) (2)结合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实施的目的、结果,说明“秦朝短暂而亡”、而罗马法的“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8分) 2017年10月高二年级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命题人:朱国东 2017年10月12日考 一、选择题(每题1分,50分) 1- 5:CACDC 6—10:DABDC 11—15 BCDAC 16—20:BBDBA 21—25:CDCCD 26-30:BBDAD 31—35:BADBB 36—40:DABCA 41—45:BACBD 46—50:CBACA 51.(20分)(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1分) 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1分) “不变”成因: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1分) “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2)创新: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互为补充、相互牵制。(2分) 评价:通过分权,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 (3)不正确。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5分) (4)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2分) 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并实行重文轻武等制度;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4分) 52.(15分) (1)特点:创立较早;历代沿袭,体系完备,机构健全;主要针对地方官员;属于封建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以统治者意志为准则。(每点两分共8分) (2)作用: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可用于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2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阶级服务;(2分)在一定程度上对惩恶除奸、监察百官、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起了积极作用。(3分) 53.(20分) (1)变化:科举制的变化是传统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2分) 作用: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 (2)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的变化是来自士族、特权阶层的子弟减少;来自平民、寒素家庭子弟的比例不断增长。(2分)影响:科举制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为贫寒阶层改变命运(处境)提供了更宽的途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被儒学思想束缚,重人文轻科学,阻碍了社会发展。(4分) (3)差异:英国以实用知识为主,强调文化综合素质;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思想政治内容。(4分) 实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2分) 54.(15分) (1)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确实具有重大的影响。古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河流与山岭交错分布、国土面积狭小等,这些地理条件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城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希腊政治发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但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又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的。例如,希腊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经济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条件;吸取外来文明的优秀成分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文化因素;希腊公民的优秀素质也大大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由此可见,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并非由地理环境单方面的条件促成的。(答出观点1分,条件6分) (2)①从目的看,秦朝的法律要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以“轻罪重罚”为指导思想;罗马法则要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4分)②从结果看,秦朝法律固然有利于政府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成为秦亡的原因之一;罗马法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巩固帝国政权,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