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蚌埠市教师2020届高三“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语文试卷(5) PDF版含答案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9--2020 学年 蚌埠市“我为高考命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 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 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而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 美的境界追求。 中华美学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善的角度来看,儒家把“仁者爱人”看作 最高的善。仁与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即离开了任,礼是 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 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大的人 道精神。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 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又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 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仁”。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 目的,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仁”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 “仁”为最大快乐。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一“ 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 这里所说的“乐”,不只指音乐(声乐和器乐) ,还包含诗(歌词)和舞,舞又同舞者的动作节奏 和舞者的服装及其花纹色彩有关。所以,古代的“乐”实际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能引起 市 县 学校 姓 名 准 考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 共 10 页 人们的审美愉快,但目的又不仅仅在于引起审美愉快,而是要通过这种愉快去感发人们的“仁”心。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即离开了“仁”,“乐”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 荀子也曾说过,“乐”的作用是为了“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和荀子都指出了“乐” 的美和以“仁”为本的善的实现分不开。而这种善的实现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谐共生,所以 广义的艺术——“ 乐”的美必须是“和”的。 总之,“仁”的完满实现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同时又能通过艺术的表现而成为一种最高的审美 境界。两者既有区别,又完全能统一在一起。正因为这样,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乐”的创造既要“尽善”, 又要“尽美”。“尽善”就是要使“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尽美”就是要把善表 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乐”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分离的舞蹈,听起来、看 起来都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就如孔子盛赞古代与尧治国的伟大业绩相连的“乐”那 样,“焕乎,其有文章”。 ——摘编自刘纲纪《成于“尽善尽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中华美学精神中,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B.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已”的位置。 C.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都属于“乐”的内容,离开了“仁”就无法存在。 D.“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尽善”,“仁”就完满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 段阐释了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关系。 B.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进而把人道精神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 C.第三段中以“乐”为例,论述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 D.文章先提出话题,再从“仁”和“乐”来论述,得出中华美学精神成于尽善尽美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儒家思想的道德境界和审美理念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超过其他各家学派的。 B.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道精神,与“治国平天下”有联系。 C.儒家思想中的“仁”要达到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还需要通过“乐”这类艺术来表现。 D.“尽善尽美”是“乐”所追求的境界,“乐”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善”就在其中。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第 3 页 共 10 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 艾,互联网也获得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驱动下, 智慧社会概念应运而生。 相比之前的智慧城市概念,智慧社会不仅扩充了外延提升了内涵,更从顶层设计角度,为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和目标。在范围上,智慧社会的涵盖范围更广,不仅城市和工商业, 农村、农业同样可以享受生产生活效率的提升。在运行上,智慧社会更强调在科技支撑下的创新系统协同, 生产、生活、治理、服务将更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在规制上,智慧社会更强调顶层设计、基础数据的互 联互通,强调整个社会数据、标准、技术的共建共享。 我国是智慧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拥有构建智慧社会的强大基础和能力。接入互联网 25 年来, 我国不仅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和成果转化能力也让世界瞩目。各 地在智慧社会建设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试验,如杭州市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 化融合”,着力打造智慧社会的杭州样本。 (摘编自王静文《我国拥有构建智慧社会的强大基础和能力》) 材料二 智慧社会是继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社会状态,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目标的新型社会。智慧社会建设内容涉及数字城市 和数字乡村两大板块。 数字农村是智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问题是智慧社会建设不得不面对的重大 问题。当前要在打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方面下大气力。对此,国家刚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已经作出具体规划部署。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 科技创新供给,等等。这一切无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令人振奋的伟大举措。 数字城市是以城市现代化发展、智能化综合治理与公共服务为目标,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支撑,以城市 经济社会和时空动态数据的有效挖掘、处理、融合、应用为重要手段的智能化、现代化的城市系统。建设 数字城市各地动力强、决心大,然而由于不同区域和规模城市的齐头并进,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建设名称各不相同,有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等,但欠缺统筹协调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摘编自《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社会》) 材料三 建设智慧社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环,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其内 涵丰富、覆盖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智慧公共服务主要采取分散建设方式,这在初始阶段有利于智慧公共服务快速发 第 4 页 共 10 页 展。但是,随着智慧公共服务进入深入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散化建设方式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例 如,分散的智慧公共服务系统彼此之间没有连通,数据难以共享交换,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并给人民群众 带来诸多不便。建设智慧社会,亟须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智慧公 共服务深入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而且有助于推动监管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 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智慧社会建设应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以东促西、以 城带乡、以强扶弱的新格局,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契机和动力。农村贫困地区可以依托智慧社会建 设,利用信息技术补齐发展短板,消弭城乡数字鸿沟、区域数字鸿沟。 智慧社会建设在大大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生活便利程度的同时,也给公民个人权 益保护带来一些隐患。智慧社会建设之所以能够带来便利,主要得益于对海量数据的有效获取、高效利用, 其中含有大量个人信息。在数据高度共享的智慧社会,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或不当利用,就会给个人权益 乃至社会秩序带来危害。所以,建设智慧社会必须同步加强相关法治建设,特别是要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要把保障公民个人权益放在智慧社会建设首位,认真执行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予以严格保 护。 ( 摘编自姚志伟、马宁《智慧社会让生活更美好》) 4.下列关于“智慧社会”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智慧社会概念的诞生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驱动分不开。 B.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相比,外延扩充了,内涵提升了,并且在范围、运行、规制等三个方面均有所不同。 C.智慧社会是一种高级社会状态,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D.智慧社会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覆盖面广,其内容涉及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两大板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我国不但是智慧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更是坚定的实践者,各地的探索和试验颇富成效。 B.《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打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作出具体规划部署,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 C.作为智能化、现代化的城市系统,数字城市的目标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智能化综合治理与公共服务。 D.采用分散建设方式曾有利于智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但发展质量不高,随着时间推移弊端日益显露。 6.如何推动智慧社会建设?请结合材料二、三加以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第 5 页 共 10 页 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 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 4 个月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 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 “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 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面前。 “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 “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 “不!”珊德拉脱口而出,“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店员接过话来说。 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 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 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 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一朵花也没有。 珊德拉狐疑地看着这一切,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谁会要没有花的枝子呢!她以为那顾客一定会很生气, 然而,她错了。她清楚地听到那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向店员道谢。 “嗯,”德拉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变得有点结结巴巴的,“那女士带着她的……嗯……她走了,却没拿 花!” “是的,”店员说道,“我把花都给剪掉了。那就是我们店里的特别奉献,我把它叫做感恩节的荆棘花 束。” “哦,得了吧,你不是要告诉我居然有人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吧?”珊德拉不理解地大声说道。 “3 年前,当芭芭拉走进我们花店的时候,感觉就跟你现在一样,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 店员解释道,“当时,她父亲刚刚死于癌症,家族事业也正摇摇欲坠;儿子在吸毒,她自己又正面临一个 大手术。我的丈夫也正好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店员继续说道,“我一生当中头一回一个人过感恩节。我没 有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 “那你怎么办呢?”珊德拉问道。 “我学会了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店员沉静地答道,“我过去一直为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而感恩,却 从没有问过为什么自己会得到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这次厄运降临的时候,我问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 间才明白,原来黑暗的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在这时,又有人走了进来,是一个头顶光秃的矮个子胖男人。 “我太太让我来取我们的感恩节的荆棘花束——12 根带刺的长枝!”那个叫菲利的男人一边接过店员 第 6 页 共 10 页 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用纸巾包扎好的花枝,一边笑着说。 “这是给您太太的?”珊德拉难以置信地问道,“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知道您太太为什么会想要 这个东西。” “哦,不介意……我很高兴你这么问,”菲利回答道。“四年前,我和我太太差一点儿就离婚了。在结 婚四十多年之后,我们的婚姻陷入了僵局。但是现在,我们总算把问题给解决了,我们又和好如初。这儿 的店员告诉我,为了让自己牢记在荆棘花束里学到的功课,她总是摆着一瓶子的玫瑰花枝。这正合我意, 因此就捎了些回家。” “我诚挚地向你推荐这一“特别奉献””菲利一边付账,一边对珊德拉说。 “我实在不知道我能不能够为我生命中的荆棘感恩。”珊德拉对店员说道,“这有点儿……不可思议。” “嗯,”店员小心翼翼地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荆棘能够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人在遇到麻烦的时 候,会更加珍视上帝的慈爱和帮助,我、芭芭拉,还有菲利夫妇,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因此,不要恼恨荆 棘。” 眼泪从珊德拉的面颊上滑落,她抛开她的怨恨,哽咽道:“我要买下这样一束带刺的花枝,该付多少 钱?” “不要钱,你只要答应我把你内心的伤口治好就行了。这里所有顾客第一年的特别奉献都是由我免费 赠送的。”店员微笑着递给珊德拉一张卡片。 珊德拉打开卡片,上面写着:我的上帝啊,我曾无数次地为我生命中的玫瑰而感谢你,但却从来没有 为我生命中的荆棘而感谢过你。请你教导我关于荆棘的价值,通过我的眼泪,帮助我看到那更加明亮的彩 虹…… 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交通事故中失去自己怀孕 4 个月的孩子、丈夫也失去了工作的珊德拉,感恩节这天不知不觉来到花 店时,内心是十分崩溃和困惑的。 B.“荆棘能够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却道出店员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令人深思。 文中类似的语言描写不止一处。 C.卡片上的“玫瑰”与前文“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遥相呼应,而“荆棘”则象征着生活中遇到的麻烦、 挫折、不幸和苦难等等。 D.小说结尾写到“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表明芭芭拉和菲利夫妇的不幸经历,以及店员赠 送的特别奉献将她内心的伤口已经治好了。 第 7 页 共 10 页 8.小说全篇主要由人物的对话描写构成,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 分) 9.对于文中的画线句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原来黑暗的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联系上下文及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经行,长吏 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先是上梦四 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毕,号称明 干。开泰中,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移镇大同。六年,入为南院枢密使。帝 方眷倚,参知政事吴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拜俭左丞相,封韩王。帝不豫..,受遗诏 辅立太子,是为兴宗,赐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徙王陈。重熙五年,帝 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绸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周给亲旧。 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 已三十年。”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 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上勃然 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 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致政..归第,会宋书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注】先往具馔,却之;进 葵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 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宛平县。 (选自《辽史·张俭传》) 【注】尚食:官职名,照顾君王饮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 B.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 C.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 D.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豫,“豫”是快乐、安闲的意思,“不豫”就是身体不适,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B.尚父,亦作“尚甫”,原指周朝吕望,意为可尊敬的父辈,后世用于尊礼大臣的称号。 第 8 页 共 10 页 C.便殿,相对于正殿而言,在偏殿接见大臣处理政事,可见皇上对臣子赏识与恩宠。 D.致政,即入仕,指官员进入仕途后得到皇帝赏识,皇上把执政的权柄授予给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俭明智干练,历任显职。辽圣宗曾经向他问及谋身治世之事,他当面口奏三十多件事,得到了辽圣 宗的赏识,多次升任到同知枢密院事等职。 B.张俭生活简朴,衣食简单。只穿粗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 济亲朋旧友,有件破旧袍子穿了三十多年。 C.张俭体恤百姓,为民请命。官府捉住了八个盗贼,把他们斩首之后,才又捉拿到真正的犯人。被斩首 者的家人申诉冤屈,张俭接连多次请求审理,请求稍加存问安抚。 D.张俭心系苍生,阻止战争。担任丞相期间,适逢宋人来信文辞不按礼节,皇上准备亲征,皇上征求他 的意见,他极言陈说战事利害,皇上听了很高兴,就作罢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 (2)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小题。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碧琉璃滑净无尘”中作者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展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B.“当路游丝萦醉客”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是游人被春景吸引 之意。 C.“日斜归去奈何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表达了作者郁积于 心的留连惆怅之情。 D.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15.“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6 分) 第 9 页 共 10 页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品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 。 (2)《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写宫人们泼掉的脂粉水使得“ ” 宫人打扮得娇媚极了,“ ”盼望受到皇帝宠爱。 (3)白居易《琵琶行》不仅善于描摹声音,也善于刻画人物。如“ ”写出琵琶女面 对陌生人时的娇羞;如“ ”,出琵琶女午夜梦回,失声痛哭,伤心欲绝的情态。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 想_______,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 底蕴,_______,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 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 峋,真是_______。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 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 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 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 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同时,( ),拓展吃、 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饮鸩止渴 B.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急功近利 C.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别有洞天 饮鸩止渴 D.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急功近利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第 10 页 共 10 页 B.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味,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 居的惬意。 D.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B.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 C.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D.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20.下面是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做修改。(5 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欢迎收听学校广播“名家作品”栏目。今天我们推荐的作品是《念楼学短》(文学集), 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钟叔河。全书共一百九十篇,分为二十个单元,每单元八至十篇,绝大多数篇 章都没有超过百字左右。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学校广播站将推出系列节目,为大家解答这部 文集,到时候将开通热线,由黄珊老师为同学们不吝赐教。敬请关注!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20 个字(6 分) 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和认识的深化,都必然在词汇和词义中打上自己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① 、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新事物的出现是新词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导 弹”“集装箱”“支付宝”等都是语言中新出现的词语。② 。 例如:“顶戴”杠房”黄包车”等词语都随 着旧事物的消失而不用了。词语的替换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比如封建社会官吏的“俸禄”就被 “薪水”所替换,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词义的演变是指 ③ 。同样是一个“坐”字, 我国古代人的“坐”的姿态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 。因而“坐”这个词的意义也随之改变。 四、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新时代,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更需要我们生动准确 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 请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我为高考命题” 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 【答案】 A 2. 【答案】 B 3. 【答案】D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 【答案】C 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正确。 把目标当成了结果。 5. 【答案】A “各地的探索和试验颇富成效”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说“各地在智慧社会建设方面 也在不断探索和试验”。 6. 【答案】①统筹协调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②从社会发展全 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③加强相关法治建设,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每 点 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3 分)D【解析】小说结尾“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表明卡片上面的话再一次让珊德 拉内心受到触动,认识到了荆棘对人生的价值,懂得了感恩生命中的荆棘。 8.(6 分)【答案】(意思表达相近即可,每点 2 分,共 6 分) (1)小说主要以人物对话描写来展开和推动故事情节,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叙述更加紧凑和集中。 (2)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可以使小说中人物(尤其是店员和珊德拉)的性格特征在有限的篇幅里得 到更充分的刻画和表现。 (3)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可以很好地展现小说中四个人的生活经历,凸显小说对生命中的荆棘感恩 的主题,昭示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9.(6 分)(1)联系上下文理解:在面临丈夫去世,没有孩子,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等厄运降临 时,(1 分)店员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后认识到,遭遇不幸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1 分)在感恩生 活中的美好的同时,也要感恩生活中的不幸。(1 分)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示例)生活中的麻烦、挫折、不幸和苦难等,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我们 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应对,学会反思,乐观生活。(联系现实谈认识,1 分)比如:2003 年的非典,尽 管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但它也让我们提高了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 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引发了我们治国理政理念的转变和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所以,我们应 该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非典,感恩为抗击非典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所有人。(联系现实举例并分析,2 分)。 10.【答案】A 11.【答案】D 12. 【答案】D 13.【参考答案】 (1)张俭考中进土第一名,被委派到云州做幕僚。按照旧规矩,皇上的车队经过某处,那些当地的官 员小吏们都应该有所供献。 (2)皇上亲临张俭的宅第,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先去奉上了准备的饭食,皇帝拒绝食用;又进上用秋 葵煮的粥和干饭,皇帝吃得很香。 【参考译文】 张俭,宛平人,性格中正谨慎,不喜欢打扮自己。统和十四年,考中进土第一名,被委派到云州做 幕僚。按照旧规矩,皇上的车队经过某处,那些当地的官员小吏们都应该有所供献。圣宗在云中打猎, 有节度使就对皇上说:“我管辖的境内没有什么特产,只有一个幕僚张俭,是这个时代的宝贝,愿将他 献给皇上。”这以前,皇上梦见四个人在身边侍候,给其中两个人赐食,到現在听到张俭的名字,这才 明白了(这个梦,对应的正是张俭的“俭”字,繁体字的写法是俭。这个字由四个“人”两个“口”构 成)召见张俭,见他容貌举止朴质不俗。问到国家大事,口头奏对三十多件大事。从此他的待遇便与众 不同,仕宦所经历清高显贵,以明智干练著称。开泰年间,多次升迁,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 出京担任为武定军节度使,又被调任镇守大同。太平六年,入京任南院枢密使。皇上正是很依赖他的时 候,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和睦。皇上很是生气,贬吴叔达为康州剌史,任命张俭为左丞相,封为韩 王。皇帝生病,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这也就是后来的兴宗皇帝,于是张俭又被封为贞亮弘靖保义守 节耆德功臣,被任命为太师、中书令,加尚父,改封为陈王。重熙五年,皇帝到礼部贡院亲自主持进士 考试,事务都是张俭办理。他觐见皇上不用通报姓名,皇帝赐诗来夸赞他。张俭穿衣服只穿绸帛,吃饭 也不吃两种以上的味道。每月的俸禄要是有剩余,都用来周济亲戚或者旧友。这年冬天,张俭在殿上奏 事,皇帝见他衣袍很旧很烂,悄悄地命令身边侍卫用火夹子烧一个洞作上记号,但是却多次见他穿着同 一件衣服。皇上就问他为什么,张俭回答说:“我穿着这件袍子已经三年了。”当时风气崇尚奢侈浪费, 所以用这话暗中委婉地劝喻皇帝。皇帝怜悯他的清贫,命令他随便在皇宫内府取些物品,张俭奉命拿了 三匹布就走了。这以后他日渐受到赏识重用。张俭有五个弟弟,皇上想要赐予他们五个人进士的身份, 张俭坚决拒绝。有官员捕获了八个盗贼,将他们处死了之后,才抓到那几个真正的盗贼。被杀家属来申 诉冤屈,张俭多次请求处理此案。皇上勃然大怒,说道:“你想要我为他们八个人偿命吗?”张俭说: “八户人家老人、小孩孤苦无处投诉,稍微给他们一些慰问抚恤,使那些人能得以安葬,这才足够安慰 这些活下来的和死去的人啊。”皇上才听从了他的话。张俭在相位二十杀年,对国家贡献很大,做了很 多好事。退休回家后,恰逢大宋来的书信有违礼节。皇上将亲自率兵征讨。皇上亲临张俭的宅第,掌管 皇帝膳食的官员先去奉上了准备的饭食,皇帝拒绝食用;又进上用秋葵煮的粥和干饭,皇帝吃得很香。 皇帝慢慢地向张俭询问征讨大宋的策略,张俭极力陈述伐宋的好处与危害,并且说:“只须派一个使者 质问大宋,有什么必要让您长途奔波劳累?”皇帝很高兴,就停止了伐宋的行动,又回到张俭的宅第, 赐予宴席,赏给他很多可供玩堂的器物。重照二十二年张俭去世,享年九十一岁,皇帝下令埋葬在宛平 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3 分)A【解析】修辞手法分析有误,应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平静清澈的西湖水面比喻成光 洁平滑的琉璃。 15.(6 分)【答案示例】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响”和“浸”(1 分)“响”用声音表示动态,游客们乘坐 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蹄声得得,轮声隆隆,来到西湖游赏春光,生动形象地 传达出一种热闹的气氛。(2 分)“浸”即倒映,“溶溶春水浸春云”写湖面风光,水里映出了云的影子, 云、水、天空都融在一起了,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 巧妙地写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2 分)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 分) 16.(每空 1 分,错、漏、增字或语序错乱,均不得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渭流涨腻 缦立远视 (3)犹抱琵琶半遮面 梦啼妆泪红阑干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C 20.【参考答案】①“《念楼学短》(文学集)”改为“文学集《念楼学短》”;②删除“左右”;③“解答” 改为“介绍”;④“到时候”改为“届时”;⑤“不吝赐教”改为“答疑解惑”。 21.【答案】(6 分)(每句 2 分,意近即可) ①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②旧事物的消失是旧词消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③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四.写作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