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06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淮阳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淮阳中学分校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O3﹣+HClO B.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 2.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元宝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可以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3.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9Fe (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Fe (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 mol 还原产物,就有0.6 mol 电子转移 C.稀HNO3 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4.设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01g•cm﹣3,则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8.4 mol•L﹣1 B.34.7% C.20.4 mol•L﹣1 D.31.2% 5.在相同条件下,下列氢氧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A.KOH B.NaOH C.LiOH D.CsOH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因不符合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所以它们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分液实验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氢氧化钠固体应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广口瓶里 D.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7.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有关Se和 S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e 和Se所含电子数不同 B. 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C. Se和Se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 D. Se和Se互为同位素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1molH2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1molH2发生还原反应 D.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2 molCO2 9.苯和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能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炔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 C.都能被KMnO4氧化,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相同质量的苯和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 10.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经一定时间后,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化学实验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以下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控制中不合理的是( ) A.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过程中应先加热制备水蒸气,再加热铁粉 B.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 C.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花上滴水以观察到“生火”现象,滴的水应该尽量多 D.Fe(OH)3胶体制备实验中向沸水滴入FeCl3溶液应是饱和溶液,并且滴入的用量仅为几滴 13.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Na+、SO42﹣、H2O2 B.SO32﹣、MnO4﹣、H+、K+ C.Pb2+、K+、SO42﹣、Cl﹣ D.Na+、SO32﹣、K+、SO42﹣ 14.下列实验不能到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金属性强弱 C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B.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2Al3++CO32﹣+3H2O═2Al(OH)3↓+CO2↑ C.已知离子的还原性:Sn2+>Fe2+,则可推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Sn4++2Fe2+═2Fe3++Sn2+ D.298 K时,已知12g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393.5kJ热量,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283.5kJ热量,则一定有:C(s,石墨)+O2(g)═CO(g)△H=﹣110 kJ•mol﹣1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20分) 16.A、B、C、D、E、F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C、D、E、F五种元素分别位于五个相邻的主族,原子序数之和为54,其中B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1)A、B形成的化合物液态时可发生微弱电离,电离产生的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 (2)某含F的盐矿石的组成可以看作其氧化物中有的F被E替换,再由D平衡其电荷形成的.该矿石的化学式为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 (3)工业中制备单质E的阳极电极反应式: . 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给的10 种元素,回答下列间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C N F Na 3 Na Mg Al Si S Cl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2)Ne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C 与N 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 (4)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 (填“HCl”或“HClO”) (5)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是 (填化学式); (6)元素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 (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 (7)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其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 碳原子), 该有机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 .(相对原子质量C﹣12、H﹣l) (8)镁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写出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 18.I、在 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1) 元素被氧化,是 氧化剂; (2)在该反应中若有0.5mol K2Cr2O7被还原,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II、现有下列3种物质:①Na2O2、②NH4Cl、③Na2CO3.请回答:受热易分解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于水显碱性的是 ,与CO2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 19.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 , 接 , 接 , 接F.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 ,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方程式 . (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侓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碳酸钙 c(HCl) 溶液温度/℃ 碳酸钙消失 序号 状态 /mol•L﹣1 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粒状 0.5 20 39 400 2 粉末 0.5 20 40 60 3 粒状 0.6 20 41 280 4 粒状 0.8 20 40 200 5 粉末 0.8 20 40 30 6 粒状 1.0 20 40 120 7 粒状 1.0 30 50 40 8 粒状 1.2 20 40 90 9 粒状 1.2 25 45 40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实验6和7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3)根据实验1、3、4、6、8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 . (4)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它因素还有 ,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1、2与 . 21.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1)若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X为强碱溶液,W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Y到Z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X是一种盐,焰色反应为黄色,逐滴加入W,溶液中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Z,Y的化学式为 . ③若W为一种强碱,Y具有两性,则向Z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X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W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则Y的水溶液中加入W生成Z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X常温下为气体化合物,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X气体的检验方法 ,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A、B、C和D是同一周期的四种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相差1;A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最活泼,能与水直接发生反应.B元素的氧化物2.0g恰好跟100mL0.5mol/L的H2SO4完全反应.B元素的单质跟D元素单质反应生成BD2型化合物.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BD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4)A、C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此数值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 K+ Ag+ Mg2+ Cu2+ Al3+ NH4+ 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I﹣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该无色溶液5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 (2)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并据此推测原溶液应该呈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淮阳中学分校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O3﹣+HClO B.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反应生成碳酸氢钙、HClO; B.氢氧化钡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电荷不守恒;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硝酸铵. 【解答】解: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lO﹣+H2O+CO2═HCO3﹣+HClO,故A正确; B.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正确;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离子反应为4Fe2++2H2O2+4H+═4Fe3++4H2O,故C错误;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Fe3++3NH3•H2O═Fe(OH)3↓+3NH4+,故D正确; 故选C. 2.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元宝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可以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铜锌合金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放出氢气,在空气中灼热会变成黑色等,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测定密度,铜锌合金密度小于黄金,测定密度时会发现二者密度不同,密度小者为假;可以区别真伪,故A正确; B.铜锌合金可溶于硝酸,可金不容,可鉴别真伪,故B正确; C.锌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可鉴别,故C正确; D.由于二者的颜色基本一致,所以难于比较真假,故D错误. 故选D. 3.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9Fe (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Fe (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 mol 还原产物,就有0.6 mol 电子转移 C.稀HNO3 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A、根据氮元素守恒计算Fe(NO3)x中的x的值; B、反应中只有氮元素被还原,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还原产物为NO,根据NO计算转移电子; C、反应中生成硝酸盐和N0,所以硝酸在反应中起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化合价为+2、+3价,只有部分被氧化. 【解答】解:A、根据氮元素守恒,则9x+1=28,解得x=3,故A错误; B、反应中只有氮元素被还原,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还原产物为NO,所以生成0.2molNO转移电子为0.2mol×(5﹣2)=0.6mol,故B正确; C、反应中生成硝酸盐Fe(NO3)3和N0,所以硝酸在反应中起氧化剂与酸的作用,故C错误; D、反应中生成硝酸盐Fe(NO3)3,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化合价为+2、+3价,只有部分铁元素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4.设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01g•cm﹣3,则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8.4 mol•L﹣1 B.34.7% C.20.4 mol•L﹣1 D.31.2%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假定1体积为1L,则氨气体积为700L,根据n=计算出氨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m=nM计算出氨气的质量,从而可知氨水的质量,再根据V=计算出氨水的体积,最后根据c=计算出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假定1体积为1L,则氨气体积为700L, n(NH3)==31.3 mol,m(NH3)=31.3 mol×17.0 g•mol﹣1=531 g, V(氨水)==1.70×103 mL=1.70 L, 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NH3)==18.4 mol•L﹣1, 故选A. 5.在相同条件下,下列氢氧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A.KOH B.NaOH C.LiOH D.CsOH 【考点】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根据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K、Na、Li、Cs在同一主族, 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 则金属性Cs>K>Na>Li,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显然CsOH的碱性最强, 故选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因不符合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所以它们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分液实验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氢氧化钠固体应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广口瓶里 D.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分液和萃取;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A.硝酸有强氧化性; 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且能与玻璃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硝酸有强氧化性,氢离子、硝酸根和二价铁离子能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故A错误;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B正确; C.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且与二氧化碳反应,且能与玻璃反应,所以应采用广口瓶橡皮塞密封保存,不是被氧化,故C正确; D.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7.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有关Se和 S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e 和Se所含电子数不同 B. 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C. Se和Se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 D. Se和Se互为同位素 【考点】核素. 【分析】78Se和80Se的质子数均为34,质量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78Se和80Se的电子数分别都为34,故A错误; B.两者的中子数不同,分别为44、46,故B错误; C.78Se和80Se的质子数均为34,故C错误; D.78Se和80Se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质量数,二者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1molH2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1molH2发生还原反应 D.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2 molCO2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OOH、﹣OH,结合烯烃、羧酸、醇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COOH、﹣OH均与Na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1molH2,故A正确; B.含﹣COOH,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只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1molH2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只有﹣COOH与NaHCO3,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1 molCO2,故D错误; 故选D. 9.苯和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能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炔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 C.都能被KMnO4氧化,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相同质量的苯和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 【考点】乙炔炔烃;苯的性质. 【分析】A、都是烃类,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苯分子中化学键稳定; C、乙炔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性质稳定,不会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由于苯与乙炔的最简式都是CH,质量相同,含有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相同. 【解答】解:A、乙炔和苯都是烃类,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误; B、由于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分子中化学键稳定,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苯性质稳定,不会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苯与乙炔的最简式都是CH,质量相同,含有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相同,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0.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NaNO2+NH4ClNaCl+N2↑+2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A正确; B.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错误; C.NH4Cl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选A. 11.经一定时间后,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分析】T2℃之前A%变小,C%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答】解:T2℃之前A%变小,C%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A、T1温度之后A%继续变小,C%继续增大,T3温度之后A%继续增大,C%继续减小,故T1、T3温度时未达到化学平衡,故A错误; B、T2℃之前A%变小,C%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2.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化学实验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以下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控制中不合理的是( ) A.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过程中应先加热制备水蒸气,再加热铁粉 B.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 C.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花上滴水以观察到“生火”现象,滴的水应该尽量多 D.Fe(OH)3胶体制备实验中向沸水滴入FeCl3溶液应是饱和溶液,并且滴入的用量仅为几滴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先加热制备水蒸气,赶出装置中的空气; B.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 C.应滴加少量水; D.把少量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成Fe(OH)3胶体. 【解答】解:A.先加热制备水蒸气,赶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加热铁粉,故A正确; B.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故B正确; C.应滴加少量水,加水太多,水吸热,看不到“生火”现象,故C错误; D.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直至变成红褐色,故D正确. 故选C. 13.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Na+、SO42﹣、H2O2 B.SO32﹣、MnO4﹣、H+、K+ C.Pb2+、K+、SO42﹣、Cl﹣ D.Na+、SO32﹣、K+、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Fe2+、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A不选; B.SO32﹣、MnO4﹣、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 C.Pb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不选;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选; 故选D. 14.下列实验不能到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金属性强弱 C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B.氨气和氯化镁、氯化铝溶液都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沉淀;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其相同浓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钠盐溶液pH越小;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氯气和氢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HCl,溴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HBr,所以氯气和氢气反应较容易,则非金属性Cl>Br,故A正确; B.氨气和氯化镁、氯化铝溶液都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沉淀,所以不能比较两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其相同浓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钠盐溶液pH越小,根据相同浓度的硫酸钠、碳酸钠溶液的pH判断两种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Fe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u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可以比较两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故选B.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B.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2Al3++CO32﹣+3H2O═2Al(OH)3↓+CO2↑ C.已知离子的还原性:Sn2+>Fe2+,则可推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Sn4++2Fe2+═2Fe3++Sn2+ D.298 K时,已知12g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393.5kJ热量,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283.5kJ热量,则一定有:C(s,石墨)+O2(g)═CO(g)△H=﹣110 kJ•mol﹣1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石灰乳应该保留化学式; B.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 C.不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D.依据盖斯定律计算解答. 【解答】解:A.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2Cl2+2Ca(OH)2=2Ca2++2Cl﹣+2ClO﹣+2H2O,故A错误; B.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3HCO3﹣+Al3+=3CO2↑+Al(OH)3↓,故B错误; C.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Sn4++2Fe2+═2Fe3++Sn2+,可知Fe2+的还原性大于Sn2+,与已知条件相矛盾,故C错误; D.298 K时,已知12g(物质的量为1mol)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393.5kJ热量,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283.5kJ热量, 则:①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②CO(g)+O2(g)=CO2(g)△H2=﹣283.5KJ/mol; 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C(s,石墨)+O2(g)═CO(g)△H=△H1﹣△H2=﹣110 kJ•mol﹣1,故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20分) 16.A、B、C、D、E、F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C、D、E、F五种元素分别位于五个相邻的主族,原子序数之和为54,其中B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1)A、B形成的化合物液态时可发生微弱电离,电离产生的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 (2)某含F的盐矿石的组成可以看作其氧化物中有的F被E替换,再由D平衡其电荷形成的.该矿石的化学式为 MgO.Al2O3.6SiO2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 (3)工业中制备单质E的阳极电极反应式: 2O2﹣﹣4e﹣=O2↑ .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A、B、C、D、E、F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且A的原子序数最小,则A是H元素;B、C、D、E、F五种元素分别位于五个相邻的主族,原子序数之和为54,B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因为原子序数之和为54,所以B必须为N元素,C元素是O元素,D元素是Mg元素,B、C、D、E、F五种元素分别位于五个相邻的主族,原子序数之和为54,E的原子序数小于F,则E是Al元素,F是Si元素. 【解答】解:A、B、C、D、E、F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且A的原子序数最小,则A是H元素;B、C、D、E、F五种元素分别位于五个相邻的主族,原子序数之和为54,B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原子序数之和为54,所以B必须为N元素,C元素是O元素,D元素是Mg元素,B、C、D、E、F五种元素分别位于五个相邻的主族,原子序数之和为54,E的原子序数小于F,则E是Al元素,F是Si元素, (1)A、B形成的化合物是NH3,液态时可发生微弱电离,液氨电离方程式为NH3+NH3⇌NH4++NH2﹣,电离产生的阴离子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某含Si的盐矿石的组成可以看作其氧化物中有的Si被Al替换,再由Mg平衡其电荷形成的, 二氧化硅中硅的化合价是+4价,铝在化合物中是+3价,镁在化合物中是+2价,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有的Si被铝原子取代,设镁原子个数是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4+×3+2x=2×2,x=,则该化学式中硅、铝、镁、氧原子个数之比=:::2=6:2:1:16,所以其化学式为MgO.Al2O3.6SiO2, 故答案为:MgO.Al2O3.6SiO2; (3)工业中上,电解Al2O3制备单质Al,阴离子在阳极放电:2O2﹣﹣4e﹣=O2↑; 故答案为:2O2﹣﹣4e﹣=O2↑. 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给的10 种元素,回答下列间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C N F Na 3 Na Mg Al Si S Cl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F ; (2)Ne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C 与N 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N ; (4)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 HClO (填“HCl”或“HClO”) (5)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NaOH (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是 Al(OH)3 (填化学式); (6)元素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 光导纤维 (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 (7)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其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 碳原子),该有机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 6:1 .(相对原子质量C﹣12、H﹣l) (8)镁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写出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MgCl2Mg+Cl2↑ .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的种类,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判断元素、单质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律知,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所以这几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元素,故答案为:F; (2)Ne原子核外有10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3)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N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故答案为:N; (4)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故答案为:HClO; (5)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这几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Na元素,所以碱性最强的是NaOH,Al(OH)3呈两性, 故答案为:NaOH;Al(OH)3; (6)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答案为:光导纤维; (7)根据其球棍模型知,该物质是C2H4,乙烯中m(C):m(H)=(12×2):(1×4)=6:1, 故答案为:6:1; (8)镁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电解反应方程式为MgCl2Mg+Cl2↑, 故答案为:MgCl2Mg+Cl2↑. 18.I、在 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1) Cl 元素被氧化,是 K2Cr2O7 氧化剂; (2)在该反应中若有0.5mol K2Cr2O7被还原,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II、现有下列3种物质:①Na2O2、②NH4Cl、③Na2CO3.请回答:受热易分解的是 ② (填序号,下同),溶于水显碱性的是 ①③ ,与CO2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①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I、(1)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 (2)根据方程式知,有1mol K2Cr2O7被还原,则有6molHCl被氧化,据此计算; II、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解答】解:I、(1)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所以该反应是部分HCl是还原剂、K2Cr2O7是氧化剂,则Cl元素被氧化,故答案为:Cl;K2Cr2O7; (2)根据方程式知,有1mol K2Cr2O7被还原,则有6molHCl被氧化,所以在该反应中若有0.5mol K2Cr2O7被还原,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答案为:3; II、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显碱性,氧气能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所以:受热易分解的是②;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的是 ①③;与CO2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①; 故答案为; ②;①③;①. 19.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 C , D 接 A , B 接 H , G 接F.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 36.5g ,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11.2L .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除去Cl2中的HCl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氯气 .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纸变蓝 ,写出反应方程式 Cl2+2KI=I2+2KCl . (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OH=NaCl+NaClO+H2O .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需要发生装置生成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气管长进短处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中消耗1mol二氧化锰,有2mol氯化氢被氧化,生成1mol氯气,据此解答; (3)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依据氯气、氯化氢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除杂剂,依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择浓硫酸做干燥剂,干燥氯气; (4)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到淀粉变蓝;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解答】解:(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需要发生装置生成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气管长进短处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装置连接顺序是 E C D A B H G F, 故答案为:C D A B H G;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4HCl(浓)+MnO2MnCl2+Cl2↑+2H2O;反应中消耗1mol二氧化锰,有2mol氯化氢被氧化,生成1mol氯气,所以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1mol,质量为36.5g;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6.5g; 11.2L; (3)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氯化氢易溶于水,选择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择浓硫酸做干燥剂,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①除去Cl2中的HCl; ②干燥氯气; (4)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化学方程式:;Cl2+2 KI=I2+2 KCl,碘遇到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试纸变蓝;Cl2+2 KI=I2+2 KCl;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Cl2+2 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 NaOH=NaCl+NaClO+H2O. 20.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侓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碳酸钙 状态 c(HCl) /mol•L﹣1 溶液温度/℃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粒状 0.5 20 39 400 2 粉末 0.5 20 40 60 3 粒状 0.6 20 41 280 4 粒状 0.8 20 40 200 5 粉末 0.8 20 40 30 6 粒状 1.0 20 40 120 7 粒状 1.0 30 50 40 8 粒状 1.2 20 40 90 9 粒状 1.2 25 45 40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反应属于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CO2↑+H2O . (2)实验6和7表明, 温度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温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8和9 (填实验序号). (3)根据实验1、3、4、6、8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4)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它因素还有 接触面积 ,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1、2与 4和5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固体表面积、溶液的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解答本题时注意从几个变量的对比①固体的状态,②盐酸的浓度,③温度的变化,④反应时间等,通过对比可得出不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通过表中数据,对比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可知,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放热;CaCO3+2H+=Ca2++CO2↑+H2O; (2)由实验6和7、8和9的实验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碳酸钙消失的时间越少,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故答案为:温度;温度越高;8和9; (3)实验1、3、4、6、8相同的地方是固体的形状相同,反应前的温度相同,但反应物的浓度依次增大,碳酸钙消失的时间以此减少,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故答案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1、2与4、5两组数据反应温度相同,盐酸的浓度相同,但固体的形状不同,实验数据标明粉末时的反应速率大于粒状,则可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故答案为:接触面积;4和5. 21.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1)若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X为强碱溶液,W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Y到Z的离子方程式为 SO32﹣+SO2+H2O=2HSO3﹣ ②X是一种盐,焰色反应为黄色,逐滴加入W,溶液中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Z,Y的化学式为 NaHCO3 . ③若W为一种强碱,Y具有两性,则向Z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2﹣+CO2+3H2O=2Al(OH)3+CO32﹣ . (2)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X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W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则Y的水溶液中加入W生成Z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 . ②X常温下为气体化合物,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X气体的检验方法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或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 ,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1)①X为强碱溶液,W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W为SO2,Y、Z分别含有SO32﹣、HSO3﹣; ②X是一种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X为钠盐,逐滴加入W,溶液中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Z,Z为CO2,则X为Na2CO3,Y为NaHCO3,W为酸; ③若W为一种强碱,Y具有两性,则X为铝盐,Y为Al(OH)3,Z为偏铝酸盐; (2)①X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则X为Cl2 ,W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由转化关系可知应为变价金属,则W为Fe,Y为FeCl3、Z为FeCl2; ②X常温下为气体化合物,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Z为NO2,X为NH3,W为O2,Y为NO. 【解答】解:(1)①X为强碱溶液,W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W为SO2,Y、Z分别含有SO32﹣、HSO3﹣,则Y到Z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SO2+H2O=2HSO3﹣, 故答案为:SO32﹣+SO2+H2O=2HSO3﹣; ②X是一种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X为钠盐,逐滴加入W,溶液中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Z,Z为CO2,则X为Na2CO3,Y为NaHCO3,W为酸. 故答案为:NaHCO3; ③若W为一种强碱,Y具有两性,则X为铝盐,Y为Al(OH)3,Z为偏铝酸盐,向Z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故答案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2)①X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则X为Cl2,W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由转化关系可知应为变价金属,则W为Fe,Y为FeCl3、Z为FeCl2,Y的水溶液中加入W生成Z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故答案为:2Fe3++Fe=3Fe2+; ②X常温下为气体化合物,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Z为NO2,X为NH3,W为O2,Y为NO,NH3的检验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或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NH3转化为NO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故答案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或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4NH3+5O24NO+6H2O. 22.A、B、C和D是同一周期的四种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相差1;A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最活泼,能与水直接发生反应.B元素的氧化物2.0g恰好跟100mL0.5mol/L的H2SO4完全反应.B元素的单质跟D元素单质反应生成BD2型化合物.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ⅢA族 (3)BD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离子键 (4)A、C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A、B、C、D是同一周期的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水直接发生反应,则A处于ⅠA族; A、B、C的原子序数依次相差为1,则B处于ⅡA族、C处于ⅢA族; B的氧化物为BO,氧化物BO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的物质的量=0.1L×0.5mol/L=0.05mol,B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g/mol,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则B为Mg元素、故A为Na、C为Al; B元素的单质跟D元素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BD2,B为+2价,则D为﹣1价,所以D为Cl元素,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解答】解:、B、C、D是同一周期的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水直接发生反应,则A处于ⅠA族; A、B、C的原子序数依次相差为1,则B处于ⅡA族、C处于ⅢA族; B的氧化物为BO,氧化物BO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的物质的量=0.1L×0.5mol/L=0.05mol,B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g/mol,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则B为Mg元素、故A为Na、C为Al; B元素的单质跟D元素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BD2,B为+2价,则D为﹣1价,所以D为Cl元素, (1)A为Na,其原子序数为11,最外层含有1个电子,Na的原子结构为:,故答案为:; (2)C是Al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3,所以C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ⅢA族; (3)MgCl2中镁离子和氯离子只存在离子键,故答案为:离子键; (4)A、C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23.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此数值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 K+ Ag+ Mg2+ Cu2+ Al3+ NH4+ 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I﹣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该无色溶液5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K+、NH4+、Cu2+ . (2)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6I﹣+2NO3﹣+8H+═3I2+2NO↑+4H2O . (3)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有 Mg2+、Al3+ ,阴离子有 Cl﹣、I﹣、NO3﹣、SO42﹣ ;并据此推测原溶液应该呈 酸 性,原因是 Mg2++2H2O⇌Mg(OH)2+2H+、Al3++3H2O⇌Al(OH)3+3H+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0.4 g. 【考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分析】Ⅰ.取该无色溶液5mL,说明一定不含有Cu2+ ,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说明增加的是NH4+,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H4+,可能含有Mg2+、Al3+,不含NH4+,CO32﹣;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没有K+; 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说明有还原性离子 I﹣与NO3﹣和H+反应生成NO,即溶液中有I﹣、NO3﹣;,判断一定不含有Ag+;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42﹣,根据以上判断分析. 【解答】解:Ⅰ.取该无色溶液5mL,说明一定不含有Cu2+,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说明增加的是NH4+,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H4+,可能含有Mg2+、Al3+,不含NH4+,CO32﹣;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没有K+; 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说明有还原性离子 I﹣与NO3﹣和H+反应生成NO,即溶液中有I﹣、NO3﹣;,判断一定不含有Ag+;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42﹣;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K+、NH4+、Cu2+; 故答案为:K+、NH4+、Cu2+; (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是I﹣与NO3﹣和H+反应生成NO,其离子方程式:6I﹣+2NO3﹣+8H+═3I2+2NO↑+4H2O; 故答案为:6I﹣+2NO3﹣+8H+═3I2+2NO↑+4H2O; (3)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阴离子I﹣、NO3﹣,SO42﹣,且各为0.1mol/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推断出的阳离子含有Mg2+、Al3+,其浓度为0.1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有一种﹣1价的阴离子为Cl﹣,所以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Mg2+、Al3+;阴离子是:Cl﹣、I﹣、NO3﹣、SO42﹣,溶液中镁离子和铝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2O⇌Mg(OH)2+2H+、Al3++3H2O⇌Al(OH)3+3H+; 故答案为:Mg2+、Al3+;Cl﹣、I﹣、NO3﹣、SO42﹣;酸;Mg2++2H2O⇌Mg(OH)2+2H+、Al3++3H2O⇌Al(OH)3+3H+; (4)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Mg2+、Al3+ 反应生成Mg(OH)2,NaAlO2,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根据元素守恒:n(MgO)=n(Mg2+)=cV=0.1mol/L×0.1L=0.01mol;m(MgO)=0.01mol×40g/mol=0.4g; 故答案为: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0.4. 2017年1月29日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卷·2018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淮阳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解析版)
-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 深圳市中考英语真题电子版
- 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工作总结
- 政治卷·2018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7-11)
-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第1框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乐园教案
- 关于党员严于律己心得体会
- 精编“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直播个人学习心得_“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四)
-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物理试题
-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知识点11-牛顿第二定律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