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政治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政治试题(word版)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政治试题 命题范围: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一卷客观题:共30道,每题2分,共60分;第二卷主观题:共2道,共40分 第Ⅰ卷(客观题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道,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         ②校园文明建设轰轰烈烈     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     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    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   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2.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走向衰微。振兴中华需要有先进文化,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而不懈努力,如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主动发起“文化自救”的行者。这说明魏源等人认识到了( )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B.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4.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白银示范推广现场会上获悉,这一技术已在白银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对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一年来,河北省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支农,提升农村生产力达3.8%,GDP升至全国第六位。这说明( )‎ A.文化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B.文化体制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 D.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5.光棍节是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3年光棍节这天,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350亿元。这说明( )‎ A.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B.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6.“成龙欲捐四栋安徽古建筑给新加坡高校”,消息一出,争议四起。历史学家认为,皖南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是中华文明发展至明清时期在徽州地区的民间积淀,对其进行保护,就是保护中华文明。这反映了( )‎ A.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B.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7.“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二十多年前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无限深情。上述歌词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8.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语。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表明(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4年10月1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书展上,“跨超本”《红楼梦》现身书展。跨超本《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它是建立在“跨媒体、跨时空、跨文化、超链接”之上的一种崭新的互联网阅读数字出版模式, 读者可以方便地在电子个人终端设备上阅读、观看、收听《红楼梦》情节相关的多媒体内容。关于“跨超本”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跨超本”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跨超本”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③“跨超本”的出现有利于发挥大众传媒文化选择、文化传递和文化共享的功能 ‎④“跨超本”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将会逐渐被取而代之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11.“生活有国界,婆媳无国界”某演员的一条微博无意中道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 ‎②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 ‎④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当今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的“和”思想,到今天仍对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这表明( )‎ A.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 ‎ B.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C.民族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的重要来源 ‎ ‎ D.各国人民都能够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13.中国和韩国都在农历新年这一天过春节,但两国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这表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 ‎③各国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④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从2015年9月起,北京市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至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在教材中增加古诗词是基于( )‎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6.沈绣是清末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 ‎②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 ‎③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 ‎④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必须( )‎ ‎①要抵制一切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 ‎②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 ‎③要兼收并蓄、全盘吸收 ‎ ‎④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②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让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新丝路精神要求我们( )‎ ‎①要继承传统,革故鼎新 ‎②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既要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 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 ‎23.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24.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25.《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 ) ‎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 D.童史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26.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传说5000‎ 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羌族至今仍保留本民族的语言、服饰、建筑、原始宗教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 ‎ ‎①羌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②羌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 ‎③羌族文化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 ‎④羌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 ‎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7.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神至今深人人心。可见雷锋精神( ) ‎ A. 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仍有现实意义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 C. 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28. 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代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 29.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 A. 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 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 ‎30.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 C.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Ⅱ卷 (主观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满分 40分)‎ ‎31‎ ‎.材料: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法治国家才能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制,让人民参与和监督,“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 联系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对依法治国作用的理解。  (16分)‎ ‎32.材料:文化交流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主动做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把一个文明进步、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中国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要以永远做学习大国的姿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促进当代中国文化实现更大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简述中国精神的内涵和中国精神的重要作用。(8分)‎ ‎(2)“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互联互通战略,也是文化互联互通战略,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16分)‎ 城郊市重点联合体 期中考试政治答案及评分标准 答案 ‎1----5CACCB6---10DCCCB11---15DBADD ‎16--20ADDCD21--25BABBC26--30AACCB ‎31.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主体意识,培育公民政治法律素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推动法治化进程。(4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培育主体意识,培育公民政治素养,为法治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实行依法治国,培育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法治化进程。(4分)‎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素养的高低影响法治建设的进程。(4分)‎ ‎(注: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也可代替②给2分。)‎ ‎ 32.(1)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 中国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个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 ‎(2)①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分)‎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4分)‎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分)‎ ‎④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途径,同时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等传播手段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中积极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