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单选题(每个3分,共60分 ‎ 茭白是一种蔬莱,适宜在淡水中生长,有“水中人参”的美誉。生吃茭白,口感生脆,肉质很嫩,有一股新鲜水果才有的清甜味。下图为我国某镇菱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 A.服装制造 B.金融产业 C.软件开发 D.休闲食品 ‎2.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 A.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 B.增加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 C.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 D.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 ‎3.过去几年,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为了防治禽流感,各地开始大规模捕杀家禽。下图是电影《我不是鸡》MV的图。读图,电影《我不是鸡》MV可以说是向人类发出的呐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这种做法违反了( )‎ ‎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10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 ‎4.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出现率,正确的叙述是(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 ‎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 ‎②开采小煤窑  ‎ ‎③利用太阳能 ‎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下图是“‘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精耕细作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大 ‎7.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A.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B.减少生产要素投入,缓解耕地紧张局面 C.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 D.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关于农业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谋求人地协调 ‎9.在人类社会发展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11.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上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效益,减少了经济收益 B.减少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3.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14.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种植注重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B.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C.为保护雨林生态,农业生产宜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15.油棕产业链中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D.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应靠近原料产地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6.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A.三江平原地区 B.塔里木盆地绿洲 C.江南丘陵地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 ‎17.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秸秆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9.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20.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④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 ‎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措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8分)‎ ‎2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 ‎22.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3.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现公平性原则 ‎24.精准扶贫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三材料题(每个8分,共32分)‎ ‎25.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 ‎(1)材料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8分)‎ ‎(2)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8分)‎ ‎(3)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8分)‎ ‎(4)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8分)‎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属于食品为主的产业,故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与食品相关的较高端的产业,休闲食品符合要求,选D。‎ ‎2.结合图示可知,该产业链以茭白叶为原料种植菌类,然后可产生有机肥,这样的话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种植茭白的水域中鳖鸭共养,鳖鸭可食用茭白上的害虫,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故能减轻水体污染,A正确。该产业链没有增加固体废弃物排放;在水体中种养,不会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增加中药材供应不属于环境效益。据此分析选A。‎ ‎3.B ‎【解析】‎ ‎【详解】‎ 公平性包括代际公平,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鸡作为一个物种,与人是平等的,所以大量屠宰属于违反了公平的观念,故B正确。发展: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环境:要以不牺牲人类生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权利:选择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取得或者放弃的自由。故A、C、D错误。故选B。‎ ‎4. A ‎ ‎5. C ‎ ‎【解析】‎ ‎4.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根据图中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出现率,广东省以煤炭产生的污染最小,①对。福建省以薪柴燃烧产生的污染最大,②对。江苏省以秸秆产生污染最大,③错。北京市以薪柴最小,④错。A对,B、C、D错。‎ ‎ 5.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发展沼气,①对。开采小煤窑,会加重大气污染,②错。利用太阳能,③对。种植薪柴林,燃烧产生大气污染多,④错。C对,A、B、D错。‎ ‎6.C ‎7.C ‎【解析】‎ ‎6.据材料可知,富碳农业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据图分析可知,秸秆等其他干物质,可以加工成为化工、建筑、燃料等原料回馈工业生产。此外,"富碳农业"生产出的粮食、蔬菜、水果只利用人工光源和营养液水进行栽培,完全不用土壤甚至基质,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D错误;不使用农药,产品品质好,商品率高,C正确;不是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高,AB错。故选C。‎ ‎7.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富碳农业不使用农药使用量,A错误; 实现工厂化生产,缓解耕地紧张局面,但生产要素投入多,B错误;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C正确; "富碳农业"产业不仅可以使农业大幅增产,提高食品总供给,而且可以消耗二氧化碳,进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但不一定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D错误|。故选C。‎ ‎8. C ‎ ‎9. C ‎ ‎【解析】‎ ‎8.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加快,开始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C对;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高,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环境问题日趋尖锐,人地矛盾迅速激化,A错。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是原始文明时期,B错;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是现代时期,D错;故答案选C。‎ ‎9.据上小题分析可知在人类社会发展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10. B ‎ ‎11. C ‎ ‎【解析】‎ ‎10.由材料知,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采掘工业和高耗能工业。据此分析选B。‎ ‎11.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 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加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据此选C。‎ ‎12.C ‎13.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对所学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12.读图可知,垂直农场设计复杂,其修建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模拟都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因此,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故选C。‎ ‎13.垂直农业主要生产农副产品,对谷物生产不会带来较大冲击,故①说法不正确;这种密集生产模式,不会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可能因改变生产条件导致消耗会增加,②错;发展这种垂直农业,增强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减弱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故③说法正确;发展垂直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以节约耕地,故④说法正确。故选D。‎ ‎【点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强,尤其是科技因素。‎ ‎14. B ‎ ‎15. D ‎ ‎【解析】‎ ‎14.从图中可看出,油棕种植使红猩猩失去栖息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B正确; “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导致雨林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不矛盾。‎ ‎15.油棕种植业属于商品农业;从图中看油棕产业链规模较小,不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方便面生产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棕榈油榨取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D正确。‎ ‎16. C ‎ ‎17. A ‎ ‎【解析】‎ ‎16.根据材料,该模式中蚯蚓的繁殖需要温湿及温度为20~27℃的条件,据此应该在亚热带湿润区域且有林地分布地带,据此结合选项选C。‎ ‎17.使用沼气可以功能生产生活废料废物,缓解燃料紧张状况,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从而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选A。‎ ‎18. A ‎ ‎19. C ‎ ‎20. D ‎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6.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区域性的,而非全球性的,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27.由于人口的增加过快,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维持生存,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故C项正确;其他说法是直接或者间接原因,均不是根本原因,故A、B、D项错误。‎ ‎28.雨林要开发性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能砍伐树木,若严禁砍伐树木,会导致树木更新速度缓慢,影响当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故④错误⑤正确;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说法正确,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 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2)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21.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人类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自然因素,过度夸大了人类的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而忽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故属于人类中心论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特征。‎ ‎22.B ‎【解析】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3.正确 ‎【解析】‎ ‎【详解】‎ 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据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多物种的公平共处,属于公平性原则。‎ ‎【点睛】‎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24.错误 ‎【解析】“精准扶贫”体现了区域开放性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7.(1)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2)①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②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全球农作物总体减产;③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率、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3)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增多。‎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38.‎ ‎(1)煤炭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人口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等。(2点即可,2分)‎ ‎(2)采煤量逐年下降,煤矿职工大大减少。(2分)‎ 原因:早期开挖的煤矿大部分已经枯竭;‎ ‎ 开采深度加大,生产成本过高,煤炭生产失去了竞争力;环境污染严重;钢铁工业减产等。(2点即可,2分)‎ ‎(3)逐渐增长(1分) 山西省长期以来以采煤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煤炭运输能力紧张等。(2点即可,2分)‎ ‎(4)继续增加煤炭的开采量,并使输出产品多样化,如加工制成品(焦炭、煤炭、电力等)取代原料成为重要的输出产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新兴工业,使工业类型多元化,如发展炼钢、化工、炼铝、机械等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如发展科技与教育、充分利用山西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等。(3点即可,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