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1课 窦娥冤 记一记 一、字音 ‎1.单音字 楔子(  ) 亲眷(  )‎ 呆痴(  ) 嫡亲(  )‎ 忤逆(  ) 鳏寡(  )‎ 罪愆(  ) 甘霖(  )‎ 衔冤(  ) 亢旱(  )‎ 盗跖(  )‎ 答案:xiē juàn chī dí wǔ guān qiān lín xián kàng zhí ‎2.多音字 埋怨(  ) 埋伏(  )‎ 症候(  ) 症结(  )‎ 超度(  ) 忖度(  )‎ 答案:mán mái zhèng zhēng dù duó 二、字形 答案:撇 弊 蔽 呕 殴 讴 偃 堰 揠 畴 筹 踌 辨一辨 三、词语 ‎1.推脱·推辞 推脱:推卸。‎ 推辞:表示拒绝。‎ 二者都有“拒绝”之意,但二者的使用对象不同。前者用于拒绝承担责任;后者用于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运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朱暮堂浓眉一皱,生怕有啥意外,自己    (推脱/推辞)不了责任。‎ ‎②王经理装模作样地    (推脱/推辞)了几句,最后还是上台致辞。‎ 答案:①推脱 ②推辞 ‎2.酬谢·答谢 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答谢: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招待,表示谢意。‎ 二者都有“感谢”的意思,“酬谢”偏重于用物质表示谢意,答谢多用于感谢别人的款待。‎ ‎[运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有拾到本人证件并归还者,本人一定重金    (酬谢/答谢)。‎ ‎②我们简直不知道怎样    (酬谢/答谢)你们的热情招待。‎ - 13 -‎ 答案:①酬谢 ②答谢 四、成语 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燕侣莺俦:形容男女欢爱如燕、莺那样成双成对,两情相悦。‎ 回心转意:改变态度,不再坚持过去的成见和主张(多指放弃嫌怨,恢复感情)。‎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症候:疾病;症状。‎ 忤逆:不孝顺(父母)。‎ 魄散魂飞:形容非常惊恐。‎ 负屈衔冤:心里藏着所蒙受的冤枉、委屈。‎ ‎[运用]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姜堰地处苏中地区,那里的溱湖湿地燕侣莺俦,流水潺潺,没有工厂烟囱,是生态环境很好的自然保护区。‎ B.采访中,有的同学说,我们开过关于思想道德的班会,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同学们都能举案齐眉,相互帮助。‎ C.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才再次出现。‎ D.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便顺水推舟,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儿。‎ 解析:A项,“燕侣莺俦”形容男女欢爱如燕、莺那样成双成对,两情相悦。B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C项,“杳无音信”指没有一点消息。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答案:C 填一填 五、作者 简介:关汉卿,号    ,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奠基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家,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称,被誉为“曲圣”。与    、    、    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作品:杂剧《窦娥冤》;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散曲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答案:已斋叟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六、背景 改编民间故事,反映社会现实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    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同时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当时贪污之风横行,冤案不计其数。‎ 关汉卿在民间传说“    ”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完成了这部著名悲剧的创作,用以反映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答案:种族歧视 东海孝妇 七、文化常识 ‎1.缥缃: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2.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 - 13 -‎ 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3.盗跖、颜渊: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的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在本文中泛指坏人、好人。‎ 理一理 八、思路归纳 答案:窦父赶考 窦娥蒙冤 三大誓愿 九、主题提炼 本文通过    的不幸遭遇,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鞭挞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残暴,热情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及    精神。‎ 答案:窦娥 反抗 ‎ ‎ 想一想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 答案:‎ ‎①正直善良,义重情深。对自己的亲人,窦娥异常温存,关心备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婆婆病了,她熬药送汤;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就赶紧阻拦衙役,情愿屈招药死“公公”;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婆婆见了伤心;见到婆婆后,她不顾自己死将临头,还劝慰婆婆保重身体,不要过度悲伤。‎ ‎②刚强自守,决不妥协。当蔡婆婆迫于张驴儿父子的淫威欲招其父子入门时,窦娥坚决不从,毫不退让,反复劝告婆婆,说明窦娥有主见、有立场,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③倔强刚烈,顽强反抗。前往法场受刑时,她指斥天地鬼神,实际上是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责,对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底层妇女来说,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诉说自己的冤屈,表现了窦娥不屈的反抗精神。‎ ‎[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1.窦娥的三桩誓愿的实质是什么?写三桩誓愿的实现有何作用?‎ 答案: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 - 13 -‎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2.窦娥的冤是谁之过错?‎ 答案:造成窦娥之死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个清浊不辨、是非颠倒、善恶错位、真假难分的黑暗社会。‎ 二、细节探究 ‎1.这出戏的楔子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窦娥的凄惨身世,点明她和蔡婆婆一家的关系。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2.在押赴刑场时,窦娥为何哀求走后街?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 答案:窦娥哀求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表现了窦娥善良的精神品质。‎ 作用:这一细节表现了窦娥刚烈中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从而激起了人们对她的深切同情;心地善良的人却被屈打成招以致处斩,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增强了剧作的批判力量。‎ ‎3.《滚绣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对比、对偶、借代、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4.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答案: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反而被判处死罪,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三、思维发散 窦娥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答案: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 [素材化用]‎ 敢与天地抗争的窦娥 窦娥只是一个勤劳善良、命运孤苦、没有过多要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忍受了命运最严酷的打击,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离,做了蔡婆婆家的童养媳。结婚两年后丈夫又去世。在这种种的命运打击面前,窦娥都忍受了,她只希望能够和婆婆相依为命,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现实是如此黑暗,即使这样对生活最起码的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最后落得个无辜受刑的结局。窦娥在冤屈中死去了,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歌。窦娥有着男儿般的铮铮铁骨,不屈服任何恶势力的威逼利诱,她敢于痛骂贪官污吏,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所以上天被骂得不得不让她的冤屈呈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关汉卿,一粒响当当铜豌豆 - 13 -‎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他用自己的笔,强烈地控诉封建统治的黑暗与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丁磊,敢于同命运抗争 丁磊:开除自己,勇辟新路。大学毕业后,丁磊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待遇很不错,但丁磊感到一种难尽其才的苦闷。1995年,他从电信局辞职,此举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闯一闯。‎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就成为人生的分水岭。”初到广州,日子是艰难的。后来,一位熟知丁磊的女性朋友说,他精湛的“厨艺”和“古筝”弹奏,就是那段日子“苦中作乐”的明证。也可以说正是这种乐观勤奋和敢于同自己命运抗争的性格,成就了这位网易创始人。‎ 关于“与命运抗争”的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莎士比亚 个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培根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即学即练 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 例句: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答:关汉卿 ‎ 答案:(关汉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想象的艺术手法 ‎《窦娥冤》运用丰富的想象,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写法指导 写作时如何发挥想象力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 - 13 -‎ 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形成新的形象。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想象的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那么,在写作时应该如何发挥想象力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想象力发挥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对已知材料的组合。写作的素材,它们就如修房子的砖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把砖石、钢筋、水泥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房子,成了新的形象。作文也是同一个道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把自己大脑里的已知材料重新组合起来,塑造出新的形象来。‎ ‎(2)想象力发挥的第二种方法是设身处地想象。把你自己放在文章所写的具体环境里去,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去思维想象。如文章写的是暴风雪,你就把自己置身于暴风雪中,把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一描绘出来,那写出的内容一定是很丰富的。‎ ‎(3)想象力发挥的第三种方法是把自己当作(假设成)文中人物,用演员们的行话来说,就是要进入角色。演员进入了角色,才能演得像;我们作文时,进入了角色,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4)想象力的发挥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鲁迅先生说,要写好一个和尚需要观察了解一百个和尚。把一百个和尚联系起来写作,才能塑造出来一个完整的和尚形象。‎ ‎○尝试练笔 请发挥想象力,以“梦”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一夜飞度镜湖月,嫦娥梦见了从前。风轻云淡,四野飘香。那是许多年前的一个正午,也是春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无数的彩蝶在绿草野芳间翩翩起舞,宛若飞翔的花瓣。远远的,花草掩映间,亮亮的阳光流溢在两个人的身上,勾勒出了一个强壮和柔美的轮廓。‎ 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正是在大众的     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的经典作品。‎ 因此,(    )。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经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口传心授 纷至沓来 家喻户晓 鱼龙混杂 B.口耳相传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 C.口耳相传 纷至沓来 妇孺皆知 鱼龙混杂 D.口传心授 延绵不绝 妇孺皆知 泥沙俱下 解析:第一处,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这里“大众”不是“师徒”,只能用“口耳相传”‎ - 13 -‎ ‎。第二处,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延绵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形容相同的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这里还强调了“不间断”的意思,所以要用“延绵不绝”。第三处,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这两个成语在这里都适用。第四处,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这里指事物,只能用“泥沙俱下”。故选B。‎ 答案:B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B.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C.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D.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 解析:该句一共有三处错误:第一,语序不当,“因为”应该移到“这个过程”的后面;第二,语序不当,“拣选”和“参与”应该调换位置;第三,搭配不当,“组成”应该改成“构成”。只有C选项把这三处错误都更正过来了。故选C。‎ 答案:C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 B.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成就今天的经典 C.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 D.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 解析:解答此题,一是看主语“我们”,放在第一个谓语动词“阅读”之前要更合适,二是“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要更符合逻辑顺序,三是主动句式“成就今天的经典”比被动句式“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衔接更紧密。故选A。‎ 答案:A ‎4.下面这封推荐信存在语言不得体、用词不准确、表述不合逻辑等若干问题,请找出五处有问题的词语或句子,并加以修改。(5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5)班刘鹏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不仅综合素质优良,而且学业成绩优秀。他酷爱文学,在荣膺我校楚韵文学社社长期间,将文学社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多篇大作发表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贵校若高抬贵手,必将是他的幸运,我们不甚感激,特此推荐!‎ 此致 敬礼!‎ ‎××中学 ‎2019年4月8日 - 13 -‎ 答案:(1)“不仅综合素质优良,而且学习成绩优秀”改为“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综合素质优良”(语序不当,不合逻辑);(2)“荣膺”改为“担任”(光荣地获得,不能用于自称);(3)“搞”不合语体,改为“开展”;(4)“大作”改为“习作”(大作是称人作品的敬词);(5)“高抬贵手”是用于请求对方宽恕或原谅的客套话,改为“给他一次机会”;(6)“不甚感激”用语不准确,改为“不胜感激”(甚,很,“不甚”意为不很,说反了)。(一处1分,答对5处即得满分)‎ ‎5.阅读关汉卿散曲选段,概括下面关汉卿的形象,要求句式为单句。(假设选段中的“我”为关汉卿)(6分)‎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答:关汉卿是 ‎ 答案:(关汉卿是)一位坚强不屈、誓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充满反抗精神的正直的全能戏剧家。‎ 文本巩固 一、课内阅读 阅读《窦娥冤》选段,回答6~7题。(7分)‎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6.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a.合 b.糊突 c.错勘 d.怎生 答案:a.应该 b.混淆 c.错误判断 d.怎么 ‎7.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3分)(  )‎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申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对死亡的悲痛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解析:本段文字从修辞格来看对偶、对比、借喻、借代均有。“清浊”为借喻,“盗跖”“颜渊”为借代;从思想内容来看有悲愤、有控诉、有反抗、有否定。A错在“希望天地为她申冤报仇的心理”,B错在“对神权的否定”,C错在“对死亡的悲痛感情”。‎ 答案:D 二、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12分)‎ 双调·大德歌 夏 关汉卿 - 13 -‎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8.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 ‎ 答案:小令刻画了一位独守闺中而思念情人,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形象。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独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思而心生猜疑抱怨,以致身体瘦弱。‎ ‎9.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6分)‎ 答: ‎ ‎ ‎ 答案: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等语通俗自然,较口语化。“偏”“羞”等字精练传神,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和孤独寂寞的情感。‎ 备考提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作为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编剧,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本民族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历史剧《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晋国很多人都是赵家门人,家风醇厚,世代依存。时遇关外游牧民族犯晋,赵家经常组织门人御敌卫国。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的原初动力和唯一希望。程婴献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发生的。这一壮举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要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从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内核,再以建设性和思辨性视角理解历史,对其进行当代解码,编剧尤其是历史剧编剧,往往“功夫在诗外”,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这些都是日常功课。‎ 史诗情怀的有效传达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史学是史学,文学是文学,影视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剧写作时也不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 13 -‎ 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就更加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今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无论从事历史创作还是现实题材制作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选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当有史诗胸怀》,有删改)‎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史诗是表现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的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 B.《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大义精神,这正是该剧传达的积极的文化精神之一。‎ C.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不但要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D.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创作历史剧应当有史诗胸怀,正确认知历史,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解析:C项,“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五段说的是“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剧写作时也应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不应局限于”不等于“抛弃”。故选C项。‎ 答案:C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强调历史题材影视剧的作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本民族的历史。‎ B.文章以《赵氏孤儿》为例,旨在说明历史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 C.文章指出史诗胸怀的建立与体现,须关注正确认知历史和遵循创作规律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D.文章采用总分式与并列式有机结合的论证结构,鲜明地阐述了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 解析:B项,“……旨在说明历史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以《赵氏孤儿》为例,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并充分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故选B项。‎ 答案:B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剧如果不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 B.只要能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就找到了历史故事的精神内核,具备了创作这部历史剧的史诗胸怀。‎ C.历史剧作者遵循文艺创作规律,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叙述故事,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 D.历史剧创作需要传达史诗情怀,体现精神、思想、美学等方面价值,让大众重拾文化记忆,有所启示。‎ 解析:A项,“历史剧如果不能……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从文中来看,观众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无厘头恶搞的“历史剧”也会有人喜欢。B项错误,选项说法不全面,且“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第二段说的是“‎ - 13 -‎ 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但不能就此推出选项所说结论。C项,“……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四段说的是“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故选D项。‎ 答案: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2分)‎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汽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 - 13 -‎ 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分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3.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练,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解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分析可知,“认定他付不起钱”分析不当。结合文本后面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故选B。‎ 答案:B ‎14.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分析略)‎ ‎15.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答: ‎ ‎ ‎ 答案:①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人意料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思考;同时前文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②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作文审题 - 13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装满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本身,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权势、成见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我的审题: ‎ ‎ ‎ ‎ ‎ ‎ ‎ ‎ ‎ 答案:这是一则哲思类材料作文,材料往往具有隐喻性特征,不直接说明道理,一般借用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立意分析 思路一:从回归原先纯真、质朴的自我、本我来看,可以立意:做最初的自己、回到本来的我、回归自我、找回本我、唤醒自我、保持自我等。‎ 思路二:从回归自我的途径看,可以立意:人生要淡泊宁静、给自己一片心灵天空、不要让心灵遭受蒙蔽等。‎ 思路三:从寻找“变得不是自己”的原因立意:放弃诱惑欲念、澄净心灵等。本次作文,可以从自身或者他人的角度切入。‎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