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第10周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10周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二) (测试时间:35分钟,总分:5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木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注:正值表示空气质量的正向效应,负值表示负效应 1.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 B.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 C.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D.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2.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区域说明 A.珠三角技术水平较高 B.工业化速度最快 C.人均GDP最低 D.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3.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与R&D经费占GDP比重相关性不同说明 A.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 B.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 C.珠三角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 D.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答案】1.C 2.A 3.B 3.读图可以发现,无法得出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的结论,A错;珠三角的影响因素有工业结构、技术进步程度等,无特殊影响因素,C错;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小和两者相关性无联系,D错;据图可知R&D经费占G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在不同区域相关性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程度对资源利用能力与效率作用不同,故该题选B。 下图为“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千米,包含约50座城市。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据此回答4—6题。 4.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 ①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素质低 ④缺少优惠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西三角经济圈”建立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吸引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 ③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④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大气污染 【答案】4.C 5.B 6.A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7—8题。 7.长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A.煤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比较少 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 C.大部分能源支持了河北、山东地区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8.改善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有 ①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 ②将深山中的大树移植进城市 ③合理规划城市各种功能区的相对位置 ④建设大型娱乐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7.D 8.D 下图示意我国各省市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由材料可知 A.软件业务收入中部最高 B.珠江三角洲地区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人口密集 C.四川、陕西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两省教育发达 D.中部地区业务低是因为区域开放度低 10.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①东部地区应着重促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为软件产业链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②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向东部城市聚集,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规模 ③中西地区应通过政策吸引企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④应加大对西藏、新疆、青海的发展以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9.C 10.B 【解析】9.据图可知,软件业务收入东部最高,A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业务收入高是因为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B项错误;四川、陕西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两省教育发达,技术水平高,C项正确;中部地区业务低是因为区域技术水平低,产业发展条件较差,D项错误。故选C。 10.东部地区应进一步向中西部城市聚集,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规模,②错误;西藏、新疆、青海的技术水平落后,软件产业发展条件差,应该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重点发展软件产业,④错误。东部地区应着重促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为软件产业链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中西地区应通过政策吸引企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①③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共2题,30分) 11.(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江苏省推出“1+3”功能区重构战略,打破传统的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方法,旨在重塑江苏经济地理新版图,推动江苏区域融合同步共进。“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3”是指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江淮生态经济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苏南模式”。但是,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苏南地区却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等问题。 材料三 下左图是江苏原有区城划分,右图是江苏省“1+3”功能区示意图。 (1)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阐述该功能区今后发展的方向。(4分) (2)分析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并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6分) (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试分析苏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城市化的发展是如何促进当地工业发展的。(4分) 【答案】(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城市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协作,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4分) (2)有利条件:传统农业发达,经济基础好;上海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 可持续发展措施:减小产业雷同企业数量,提高企业规模与质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加强研发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利润率等。(6分) (3)苏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提供了生产的土地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4分) 1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背靠华北、东北广大地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面向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材料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求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努力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下图为京津冀及附近地区资源分布图。 (1)简述天津滨海新区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5分)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滨海新区的建设,对于天津中心城区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4分) (4)试分析北京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充当的角色。(3分) 12.【答案】(1)位置优势:位于天津市的东部沿海,拥有我国北方重要港口天津港;(1分)地处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内,依托京津,背靠东北、华北;(1分)邻近日韩,便于引进外资。(1分) 资源优势:土地资源、石油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2分) (2)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1分)教育发达,人才众多;(1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1分)石油资源丰富。(1分) (3)分散中心城区人口和工业,减轻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所承受的压力;缓解中心城区因拥挤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拓展城市化区域,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缓解中心城区就业压力;改善中心城区居住条件等。(答出四点即可,4分) (4)北京作为中心城市,为我国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强大;(1分)北京作为一个巨型市场,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1分)北京为天津、河北的发展提供信息、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强大支持。(1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