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3

第一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情景导入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1.理解膜电位的产生。‎ ‎2.掌握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了解生物电的发现。‎ 关键术语 生物电 膜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 生物电的发现与膜电位的产生 基础梳理 ‎1.生物电的发现 ‎(1)1786年,伽伐尼发现,若电击刚解剖出来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肌肉会收缩。‎ ‎(2)伏打得知以上结果后多次重复该实验。‎ ‎(3)英国剑桥大学的霍奇金和他的同事们,利用枪乌贼巨大神经纤维为材料,成功地测量了单个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及其变化,证明了生物电存在的事实。这种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膜电位。‎ ‎2.膜电位的产生 ‎(1)产生原因 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同,以及离子的跨膜运输。‎ ‎(2)静息电位的产生 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K+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这时K+会从浓度高的膜内向浓度低的膜外运动,使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膜外正电的产生阻止了膜内K+的继续外流,使膜电位不再发生变化,产生静息电位。‎ 11‎ ‎(3)动作电位的产生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Na+通道会立即开放,Na+大量涌入细胞内,使细胞处于膜内带正电、膜外相对带负电的兴奋状态,此时的电位为动作电位。‎ ‎[思维激活1]膜电位产生时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如何?‎ 提示 Na+、K+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时是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时是主动运输。‎ 合作探究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的膜内外存在着离子差异。‎ ‎1.静息电位的形成 ‎2.动作电位的形成——受刺激时兴奋产生 ‎[巩固1]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过程的是(  )。‎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解析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电荷分布变为外负内正。‎ 答案 D 动作电位的传导 基础梳理 ‎1.神经冲动的传导:细胞的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向该细胞的其他部位不衰减地传送或扩展。‎ 11‎ ‎2.传导的过程 膜内,兴奋区的正电荷向邻近的静息区流动;膜外,电流流动方向与膜内方向相反。两者共同作用,使静息区的膜电位上升而产生动作电位。‎ ‎3.一般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非递减性传导、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思维激活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合作探究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可以兴奋的组织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 ‎(2)引起兴奋的刺激可以来自生物体内,也可来自外界环境,但必须是适宜刺激。‎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2)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3.电位的测量与变化曲线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两极分 别置于神经 纤维膜的内 侧和外侧 电表两极均 置于神经纤 维膜的外侧 特别提醒①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11‎ ‎②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③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生物电变化。‎ ‎[巩固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受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是邻近的静息区仍然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这样,细胞膜内外的兴奋区与邻近的静息区之间形成了电位差,就有了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静息区流向兴奋区,在膜内则由兴奋区流向静息区,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答案C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 ‎【例1】(山东高考)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11‎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思维导图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看懂坐标曲线的含义。‎ 答案 C 反思总结神经细胞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变化的曲线解读:‎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Na+内流;‎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K+通道打开,K+外流);‎ DE段——通过Na-K泵,Na+排出,K+流入,逆浓度梯度,且需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动作电位的传导与恢复的测定 ‎【例2】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下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_______,B侧为______(正或负)。‎ 11‎ ‎(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_______区流向________区,在膜内由________区流向________区,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向的。‎ ‎(4)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________。‎ 思维导图 解析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兴奋区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可知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并未兴奋,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 答案 (1)正 负 (2)静息 兴奋 兴奋 静息 ‎(3)双 (4)相反 偏转 反思总结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图示 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①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图1)。‎ ‎②当在图示神经的左侧一端给予刺激时,可以看到,靠近刺激端的电极处先变为负电位,接着恢复正电位(图2和图3)。‎ ‎③然后,另一电极处变为负电位,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图3和图4)。‎ ‎1.用新鲜的保持生物活性的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下列实验,观察不到肌肉收缩的是(  )。‎ 11‎ 解析 用同种金属构成回路时,无法形成金属电流,肌肉不收缩。‎ 答案 A ‎2.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多选)(  )。‎ 答案 AC ‎3.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使其产生兴奋,则其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  )。‎ A.膜外由静息区流向兴奋区,膜内与膜外相同 B.膜外由静息区流向兴奋区,膜内与膜外相反 C.膜外由兴奋区流向静息区,膜内与膜外相反 D.膜外由兴奋区流向静息区,膜内与膜外相同 解析 在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此部位的膜两侧的电位发生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因此,在兴奋区和邻近的静息区之间就产生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并且在膜外由静息区流向兴奋区,在膜内由兴奋区流向静息区。‎ 答案 B ‎4.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1‎ 图1‎ 图2‎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_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__电位。‎ ‎(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在兴奋区,膜对离子的___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段。‎ 解析 由图示可知,A装置测的是静息电位,B装置测的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电化学变化的过程,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急剧变化,兴奋区Na+的流入量增加,静息状态时K+的流出量增加,所以神经冲动是伴随着Na+大量的流入和K+的大量流出而发生的。‎ 答案 (1)A 静息 C 动作 ‎(2)通透 钠 内 B 课堂小结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膜电位的产生 ‎1、2‎ ‎3、4‎ 动作电位的传导 ‎5、6‎ ‎8‎ ‎7、9‎ 11‎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 A.钠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通道关闭 B.钾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通道关闭 C.钠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通道开放 D.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关闭 答案 B ‎2.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该部位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该部位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答案 D ‎3.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答案 B ‎4.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答案 A ‎5.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为材料,如图所示,这时观测到a、b间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  )。‎ A.在膜内是b→a B.在膜内可以是b→a,也可以是a→b C.在膜外是b→a D.在膜外是a→b 答案 C ‎6.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11‎ A.不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解析 电位计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的两个点上,先后发生兴奋。‎ 答案 D ‎7.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cm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如图所示)。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 解析 电刺激传到a时,a点变为负电位,然后恢复原来的0电位。电刺激传到b时,b点变为负电位,然后恢复原来的0电位。电流表指针两次偏转的方向相反。‎ 答案 C ‎8.神经冲动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下列关于神经冲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相比,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的能力更强 B.神经冲动产生是神经元上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过程 C.神经元只能产生神经冲动不能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D.在神经元上,神经冲动是静息电位的传导过程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9.(10分)结合图示探究1、2、3处单独刺激时,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及方向。‎ 答案 (1)刺激1:偏转次数:2次。‎ 偏转方向: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 ‎(2)刺激2:偏转次数:0次。‎ 偏转方向:不偏转。‎ 11‎ ‎(3)刺激3:偏转次数:2次。‎ 偏转方向:先向右偏转再向左偏转。‎ 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