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港珠澳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每个桥墩还安装了高阻尼橡胶支座(阻尼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衰减而运动减弱的特性)。该工程采用预制化施工方式,即工程中使用的沉管、钢圆筒等构件在施工前由各专业工厂预先制造好,再将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读港珠澳大桥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作用是( )‎ ‎①降低桥面坡度 ②减小桥墩阻水率 ‎③缓解司机驾驶疲劳 ④便于船舶通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每个桥墩安装高阻尼橡胶支座的目的是 A. 增加桥墩厚度 B. 方便救助落水人员 C. 阻止海水腐蚀 D. 减轻地震冲击 ‎3. 该工程采用预制化施工方式会 A. 增加材料浪费 B. 增大施工难度 C. 降低施工成本 D. 降低原件精度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高考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交通建设的影响因素,常以大型工程的建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 既能减小桥墩阻水率,又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对海上船舶的通行没有影响,也与降低桥面坡度关系不大。故B正确。‎ ‎【2题详解】‎ 本题以桥墩安装 高阻尼橡胶支座的目的为切入点,考查生活中的地理。高阻尼橡胶减震效果好,在每个桥墩底部安装高阻尼橡胶支座的目的应是减轻地震发生时对大桥的冲击。故D正确。安装高阻尼橡胶支座并不是为了增加桥墩厚度,也不能阻止海水腐蚀和方便救助落水人员。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港珠澳大桥工程采用预制化施工方式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港珠澳大桥工程采用预制化施工方式能够提高工程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预制化施工采用精细的预制系统,能够提高生产原件的精度,保证迅速装配,减小施工难度,节省拼装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故C正确。‎ 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年暑假组织了甘孜州(即甘孜藏族自治州)研学活动。对此行的交通经历,小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进入甘孜州后我们的大巴车多数时间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在公路接近山顶处多建有隧道……我国隧道施工技术较为成熟,施工方式多样,水平较高。下图是此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该兴趣小组第二日选择在雅江住宿而非理塘的主要原因是( )‎ A. 雅江海拔低 B. 雅江旅游资源丰富 C. 理塘气温高 D. 避免夜间行车 ‎5. 在接近山顶处建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低施工难度 ②延长建设周期 ‎③避开强风路段 ④避开冰雪路段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⑨④‎ ‎6. 影响康定至雅江段行车速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通行距离 B. 道路坡度 C. 人口密度 D. 行车数量 ‎【答案】4. A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中海拔信息可知理塘海拔较高,容易缺氧,且气温较低,故该兴趣小组选择宿雅江。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接近山顶处建盘山公路难度大,建隧道可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建设周期;由该地多盘山公路可知山峰较为陡峻,冬季接近山顶处常有冰雪獲盖,修建隧道能够减少在冰雪路段行车,保持行车安全。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据图可知康定至雅江段行车速度最慢,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两城镇间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盘山公路,道路坡度较大,限制了往来车辆的速度,B项正确。‎ 下面两图分别是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 )‎ A. 秦皇岛 B. 保定 C. 衡水 D. 邯郸 ‎8. 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 )‎ ‎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 ‎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④锋面雨带停留时间较短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7. C 8. A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冬小麦生长期缺水量=平均耗水量-平均降水量,可算出秦皇岛的缺水量=420-128,为292mm;同理可算出保定缺水量是355-365mm;衡水缺水量是365-375mm;邯郸缺水量是350-365mm,缺水最严重的是衡水,C正确。‎ ‎【8题详解】‎ 图示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冬小麦生长期是春季和初夏,缺水原因是生长期内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A正确;距海不远,夏季可受来自海洋水汽的影响;春季和初夏锋面雨带在我国南方地区。故选A。‎ ‎【考点定位】等值线图的判断、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方法总结】华北地区春旱原因: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华北地区春季正值春耕,对水需求量大;其他因素如华北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污染较严重。‎ 鲟鱼为洄游鱼类,喜半咸水生活,每年春、秋两季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春季洄游里程通常距河口200千米以内,秋季洄游距离至河口则达2000千米以上。里海南部伊朗小镇巴博勒出产的鱼子酱,因全部采用年龄超过60岁的成熟大白鲟鱼子为原料,成为同类产品中的珍品。‎ 依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9. 里海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远小于秋季的原因是春季( )‎ ‎①河流水温较低 ‎ ‎②河流营养物质含量少、食物少 ‎ ‎③大量积雪融水注入河流,影响洄游 ‎④西风强,影响洄游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⑨④ D. ①②③‎ ‎10. 里海南部伊朗小镇巴博勒鱼子酱最为名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盐度适宜 ②湖水较浅,适宜大型鱼类生长 ‎③受人类干扰少,水质优良 ④高龄鲟鱼为原料,品质上乘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里海鲟鱼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产卵环境需要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食物,春季伏尔加河上游河段水温低,食物少,影响鲟鱼洄游距离;春季伏尔加河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导致河流流速快,也影响鲟鱼洄游。①②③,故选D。‎ ‎【10题详解】‎ 伊朗小镇巴博勒鱼子酱最为名贵主要原因是原料优质,具体影响因素是盐度适宜;水域广,湖水较深,适宜大型鱼类生长;生态环境受人类干扰少,水质优良;选用60岁以上年龄鲟鱼为原料,较为稀有,品质上乘。①③④正确,故选C。‎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泰顺廊桥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现存廊桥的修建年代多为清代。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K伐木区与丁处的最小相对高度为( )‎ A. 55米 B. 67米 C. 82米 D. 124米 ‎12. 廊桥所用木材采伐和晾干的季节分别为( )‎ A. 夏季、冬季 B. 夏季、秋季 C. 春季、夏季 D. 冬季、春季 ‎13. 推断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为( )‎ ‎①连续强降水 ②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 ③丙冲沟影响 ④地处断层附近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⑨‎ ‎【答案】11. C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K地高程值:650-750m;丁地高程根据新旧桥址之间的关系,高程值为:550-582m之间,通过相对高度计算,两地相对高度为68-200m,对比四个选项,相对较小值为82m,故选C。‎ ‎【12题详解】‎ 山区交通不便,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流至桥址;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B正确。‎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从地理位置、降水量及河道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降水集中,为山地丘陵地形,容易发生洪水。此外,图中显示甲处河道弯曲且河道变窄,会导致水位上涨,同时,甲地为丙冲沟的下游,受影响比较大,以上条件都会毁坏古桥,但甲地附近没有断层,故选D。‎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下面分别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统计图及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造成黄河上游水利枢纽密集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河流水量 B. 地形地势 C. 经济发展水平 D. 技术水平 ‎15. 刘家峡水库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 5月 B. 6月 C. 11月 D. 12月 ‎16. 刘家峡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 A. 农田引水灌溉 B. 放水调沙冲淤 C. 减轻凌汛危害 D. 满足高峰用电 ‎【答案】14. B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因此造成该河段水利枢纽密集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地势起伏,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 查读图析图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4-6 月,刘家峡水库蓄水变化量一直为负值,水库水位持续下降,7-9月蓄水变化量大于0,说明蓄水量开始增加,10-11月蓄水变化量为负值,但水量较6月多,故刘家峡水库水位最低月份应为6月,选B。‎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1 月下旬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耕地处于休耕期.排除A;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河流含沙量小,水库淤积不严重,排除B;11月份气温下降到0℃左右,刘家峡水库下游河段开始结冰,所以刘家峡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减轻凌汛危害,故选C;盛夏和隆冬是用电高峰,排除D。故选C。‎ ‎17.利用GIS将某流域河流流向矢量化时,不同的流向赋予不同的数值。如左图所示,若某处流向向东则在该处标为“1”,向西则标为“16”,向东北则标为“128”,依次类推。右图为某山区局部河流流向矢量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据图判断图中分水岭,最可能位于(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析,选项A中河段向东或向东北流,可能汇合,没有分水岭,A错。选项B中河流向东北或东南流,不能汇合到一起,可能有一条东西向分水岭,B对。选项C中河流向东南或向东流,可能汇合,没有东西向分水岭,C错。河流由东南转为向南,或由向东转为向东南,可能汇合到一起,没有东西向分水岭,D错。故选B。‎ 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 A. 3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19. 该河段航运大致规律是( )‎ A. 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 B. 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 C. 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 D. 至少营运8个月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出现凌汛的条件是河流有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图示为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最可能发生凌汛的是10月份,所以C正确。‎ ‎【19题详解】‎ 图示为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冬季因河流封冻而停止,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5-10月份有的月份旅客发送量减少,10月到次年4月间停运,运营时间短于8个月,所以B正确。‎ ‎【点睛】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 祁连山位于我国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处,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下表为我国祁连山区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相关资料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 甲地带性植被是(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荒漠草原 D. 针阔混交林 ‎21. 该山地北坡降水主要水汽来源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地中海 D. 北冰洋 ‎22. 下列有关该地区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拔1700-2lOOm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 B. 海拔2100-3400m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海拔1700-2100m地区发展冬小麦种植业 D. 海拔3400m以上地区大力发展人工草场 ‎【答案】20. C 21. D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高考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地带性植被分布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祁连山区某山地北坡植被带形成及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变化的能力。祁连山北麓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形成了温带荒漠带,C正确。‎ ‎【21题详解】‎ 高考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气侯的影响因素。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该山地北坡降水的水汽来源,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祁连山北坡的降水,主要是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的,D正确。‎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海2100-3400m地区降水多,应加强管理,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保持水土,防止生态环境恶化,B 正确。海拔17002 100 m地区为荒漠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也不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A、C错误。海拔3400m以上地区水热条件差,不适宜大力发展人工草场,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海湖属于断陷湖。青海湖原是一个淡水湖泊,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日月山的隆起,倒淌河被堵塞,故逐渐演变成内陆湖。青海湖面积在4000平方千米以上,湖水较深,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湖西岸布哈河三角洲前端即为著名的国家级鸟岛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材料二 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盛产名贵水生经济动物——湟鱼。湟鱼每年6-7月会洄游到布哈河等淡水河产卵,湟鱼洄游距离越远,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时间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材料三 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1)推测青海湖演变过程中流域内降水的变化特点,并说出理由。‎ ‎(2)指出青海湖从外流湖变为内陆湖期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推测湟鱼洄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或阻碍。‎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倒淌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1)降水减少东部山地隆起,阻挡了湿润气流进入。‎ ‎(2)外流湖期间,流域内降水量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变成内陆湖以后,流域内降水量减少,蒸发量逐渐增大,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鸟类的捕食:水坝的阻挡:人类的捕捞 ‎(4)同意。可减少盐分(矿物质)富集:有利于扩大鱼群规模:可增加黄河水量(或流域面积)。(任答3点)‎ 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预:恢复为外流河不利于保持湖泊水量稳定: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不利于维护食物链完整:可能会破坏湿地。(3点即可)‎ ‎【解析】‎ ‎【详解】(1)结合材料青海湖在几十万年前是与黄河相通的外流湖,由于湖水外泄,含盐量小,为淡水湖;由于四周山地抬升,外泄通道堵塞,阻隔了它与黄河的联系;后来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度逐渐变大,青海湖逐渐变为咸水湖。因此判断,青海湖降水减小,主要是由于东部的山地抬升,阻挡水汽的进入。‎ ‎(2)本题考查流域内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外流湖时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由外流湖变为内流湖期间:降水量逐渐减少,蒸发量逐渐增大;内流湖后期: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 ‎(3)湟鱼洄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或阻碍一是鸟类的捕食;二是人类的捕捞数量减少;三是水坝的阻挡,阻碍湟鱼回游;‎ ‎(4)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进行分析。同意的理由可以从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泥沙淤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恢复为外流河后河流水文特征会向有利方向发展,可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的理由可从湿地保护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等。‎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罗斯全境内的农业用地总面积约为1.68亿公顷,其中有近1/4的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且租金低廉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俄罗斯对远东开发的支持,我国企业纷纷到俄罗斯投资建设农场。目前,我国是在俄投资建设农场最早、建设数量最多的国家。下图为我国在俄罗斯东部最大的海外农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年大豆进口量约9000万吨,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也有大豆出口到我国,但是由于其大豆产量太低,价格较高,故我国进口较少。俄罗斯大豆为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在俄投资开发农场种植大豆对中国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1)分析我国企业纷纷在俄罗斯投资建设农场的原因。‎ ‎(2)分析与美国和巴西相比,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豆较少的原因。‎ ‎(3)分析我国在图中农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 ‎(4)说出我国企业在俄罗斯兴建农场对当地的好处。‎ ‎【答案】(1)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人地矛盾突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具有农业技术先进、资金较充裕、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等优势条件;与俄罗斯距离近,俄罗斯闲置耕地多,租金低。‎ ‎(2)俄罗斯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大豆生长期短,产量低,价格高: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高,价格低。‎ ‎(3)农场所在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水热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土地租金低,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任答4点)‎ ‎(4)为当地提供农产品,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带动当地发展。‎ ‎【解析】‎ ‎【详解】(1)分别从中俄两方面分析原因俄方可从土地资源状况、水热条件、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中方可从人地关系、劳动力资源、技术资金、政策及国家关系等方面分析。‎ ‎(2)本题实质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对比,从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相比,俄罗斯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大豆生长期短,产量低,价格高:美国、巴西纬度低,热量充足,大豆产量高,价格低。‎ ‎(3‎ ‎)分析我国在图中农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实质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地价、交通、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图示区域,该地区位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靠近中国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有利于大豆的生长;该地区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距离中国近,靠近市场,交通便利等。‎ ‎(4)本题考查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得以有利影响。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5.[环境保护]‎ 一些城市为了达到用3-5年时间建造“生态园林城市”的目的,不惜巨资兴起“大树进城热”,期望通过移植大树快速致“绿”,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某一滨海城市,将投资2亿元,引进50万株大树绿化城市。近期有关专家明确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要尊重客观规律,欲速则不达;真正使城市变成生态型园林或森林城市,对我国不少城市而言,没有10-20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如何正视“大树进城热”这一问题,应引起人们认真思考。(所谓大树,主要指那些树体高大或胸径20cm以上,或树龄较大而具有一定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如樟树、杜英、银杏、桂花等)‎ 分析“大树进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大树进城”严重破坏了树木原生地生态系统;使其他植物种类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大树进城”后,树体被破坏,短期内起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大树移植成活率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劳动力浪费等。‎ ‎【解析】‎ ‎【详解】本提议生态园林城市的盲目和过度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于气候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紧扣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不利影响主要是针对原生的大树被移栽导致去生态环境恶化,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短期内大树被移栽难以成活成活率低,同时成本较高。植被对于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植被的功能出发,植被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二是防风固沙,减少极端天气的发生。因此,城市绿化的植被具有重要的自净,美化城市景观、丰富成市建筑轮廓线以及提供休闲娱乐和防灾避难场所的功能,植被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