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乙)一轮复习+突破精练:单元排查强化练十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乙)一轮复习+突破精练:单元排查强化练十一

单元排查强化练(十一)(教师用书独具)‎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易错排查练 ‎1.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 (2015·福建卷,29①)‎ 提示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不是自然现象。‎ ‎2.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 (2015·山东卷,31B)‎ 提示 ×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2014·新课标Ⅱ卷,19④)‎ 提示 ×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华餐饮文化通过现代传媒的传播,扩大了影响力,展现了独有魅力。‎ ‎4.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 (2010·广东卷,32D)‎ 提示 × 中华文化不是各地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地文化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5.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 ‎(2015·北京卷,27①)‎ 提示 × 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 ‎6.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 (2015·广东卷,31)‎ 提示 × 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文化特性是由政治经济所决定的。‎ ‎7.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 (2013·安徽卷,9③)‎ 提示 × 地域可影响文化,但不能决定文化,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8.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2013·四川卷,6②)‎ 提示 ×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9.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 (2012·广东卷,31①)‎ 提示 ×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10.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  ) (2013·新课标Ⅱ卷,19④)‎ 提示 × 海峡 两岸文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中华文化是各地文化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11.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 ‎(2012·海南卷,17③)‎ 提示 × 地理环境是文化性质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12.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 (2011·天津卷,5B)‎ 提示 ×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13.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 (2010·江苏卷,19③)‎ 提示 × 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14.爱国主义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 (2010·江苏卷,23④)‎ 提示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2012·江苏卷,22D)‎ 提示 ×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而不是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高频强化练 ‎1.(2017·山东临沂模拟)山东吕剧、云南的滇剧、闽南的高甲戏、池州傩戏、岳西高腔、安顺地戏……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起于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 ②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以其鲜明的民族性而保持稳定不变 ④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④符合题意;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影响文化,而非决定文化,②错误;文化并非稳定不变,③错误;故答案选D。‎ 答案 D ‎2.(2017·湖北名校联盟质检)在“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 大型公益活动上,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张小媛表示,通过全民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等丰富内容,引导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和家庭,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觉家信的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和教育价值。这段话表明(  )‎ ‎①家信是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 ②家信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③家信应成为家庭成员间信息传递、情感沟通的主要途径 ④家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支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②错误,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的必须是优秀的文化,家信内容并非都是优秀的;③错在“主要途径”;材料强调了家信对家庭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①④当选。‎ 答案 C ‎3.(2017·河北保定期中)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他们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文化信仰等诸多要素,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表明(  )‎ A.传统节日是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 B.传统节日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D.中华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 解析 材料中“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他们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文化信仰等诸多要素”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选B;A错误,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是民族文化;C与材料主旨无关;D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答案 B ‎4.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题干强调了国画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说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博大精深,②③正确。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5.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 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解析 相同的文化传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表明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答案为B;A、D与材料中心不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错误。‎ 答案 B ‎6.(2017·豫晋冀调研)“习马会”上,马英九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呼吁“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和平灿烂的未来”。这表明(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凸显民族精神,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③④当选;①不符合题意;②错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非亘古不变。‎ 答案 D ‎7.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④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①不选;③未体现;②④正确切题。故选D项。‎ 答案 D ‎8.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后,有评论指出:“女排精神”是为荣耀而战,唯第一誓争,善合作而为。不论个人团队,还是民族国家,不论提升个人幸福指数,还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了女排精神的这三种核心要素,我们会无往而不胜!这体现了女排精神(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动力和源泉 ②是对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③提供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④弘扬了民族精神,发挥着“主心骨”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女排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精神动力,但不是源泉,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着“主心骨”作用,④说法错误;②③是对女排精神的正确理解。‎ 答案 B ‎9.“在中国少数民族和地区的沧桑巨变背后,正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它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是(  )‎ ‎①政治、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 ③我国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故②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7·青岛质检)《南海航道更路经》是海南省文昌市的汉族民俗文化,是当地渔民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 史料记载,中国人是南海诸岛的最早居民。从汉代开始,中国开通了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无数的商船乘风破浪,满载中国传统物品驶离,同时运回众多国外奇珍异宝,航海贸易应运而生。‎ 南海由于岛礁散布,被航海者视为险途,南沙群岛中部,向来有“危险地带”之称,有谚云:“走水行船三分命。”于是,一代代船长口口相传,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智慧结晶——《南海航道更路经》。据专家考证,《南海航道更路经》形成于明代。如今,海南的渔民们仍然在实践中丰富着《南海航道更路经》。‎ 作为历史文献,《南海航道更路经》既是历史的见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解答本题,应明确《南海航道更路经》属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然后结合材料,调用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南海航道更路经》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对于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南海航道更路经》这个物质载体,可以看到海南居民开发建设南海的悠久历史以及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 ‎11.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缔造了多元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中华民族才历经磨难而经久不衰,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学习历史,就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珍视先辈们创造的优良传统,深切感悟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起推动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材料二 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到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古往今来,几多中华儿女以悲壮的付出和牺牲延续中华民族命脉,强健中华民族肌体!‎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知识。回答第(1)问,要能够从名人名句中提炼出精髓即“爱国主义”,然后结合爱国主义的有关知识叙述即可。回答第(2)问,要结合两则材料,分别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来作答。‎ 答案 (1)材料二中的名人名句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2)①正是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中华民族才历经磨难而经久不衰,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②我们要深切感悟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起推动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古往今来,几多中华儿女以悲壮的付出和牺牲延续中华民族命脉,强健中华民族肌体,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