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8届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www.ks5u.com 临川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近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呼叫出租车出行,缓解打车难的问题。乘客只要在手机软件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用车信息,该信息就会传送给离乘客较近的出租车司机,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打车软件运用的核心技术是 A.RS和GPS B.GPS和GIS C RS和GIS. D.GPS和数字地球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与21世纪初相比,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地下水埋藏深 C.生物多样性丰富 D.气温年较差大 ‎3.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 A.湿地 B.城市用地 C.林地 D.耕地 ‎4.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垦湿地 B.城镇化 C.荒漠化 D.过度砍伐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它是“灰水足迹”衡量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成的影响。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北京 B.江苏 C.山西 D.海南 ‎6.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题。‎ ‎8.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C.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9.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 A.①输送线路 B.②输送线路 C.③输送线路 D.三条线路均可 读我国某内陆河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1956年~1994年该河干流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 A.持续变小   B. 总体趋势变小   C.持续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11.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耗水量持续增加  B.中游地区耗水量大幅度增加 ‎ C.下游地区荒漠化现象加剧 D.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率较高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上也存在“病症”(下图)。据此完成下题。‎ ‎12.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B.“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C.“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D.“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13.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下图“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 ‎ C.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 ‎15.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太湖 B.亚马孙河 C.北美五大湖 D.里海 下图为2015年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统计图(图中数据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 ‎ ‎16.结合相关信息判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华北、东南、西北、西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7.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① C.③② D.④③‎ 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回答下列问题。‎ ‎18.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 B.人才技术 C. 市场 D. 政策 ‎19.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①填补3D产业空白 ②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 ‎ ‎③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20.图中反映出(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21.依据图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 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天然植被 读下图,完成各题。‎ ‎22.关于该岛有关自然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西洋上B.属于热带沙漠气候C.周围不可能生长珊瑚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3.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海岛位于寒带 B.该海岛没有利用价值,因而不能引起重视 C.对该海岛开发的重点可放在工业上 ‎ D. 若该岛是新生的岛礁且长期无人居住,则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哪个国家可拥有对其控制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24.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班级:----------------------------------- 姓名 ; -------------------------------------------- 考号 ------------------------------------- ‎ ‎ =================== ===================== ===‎ 高二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8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差异。(4分)‎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逐渐减小 ,试分析原因。(6分)‎ ‎(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4)长期以来,M省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试根据该省资源状况列举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4分)‎ ‎27.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表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分析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8分)‎ ‎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 ‎(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 (2分)‎ A.接近市场 B.接近劳动力 ‎ C.接近廉价的土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6分)‎ ‎(3)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意义?(4分)‎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在环境方面注意哪些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D A A D B C A B C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B B C C A D D D D C ‎26.(1)差异:①地(为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沙漠广布;②地(为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地表崎岖(沟谷地貌发育)。‎ ‎(2)自然原因: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2分);几乎无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流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 ‎(3)种植业向北扩展;影响:使该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4)冶金工业(钢铁或炼铝工业);(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电力工业。‎ ‎27.(16分)‎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2分)水量大(2分);地形崎岖,(2分)落差大,(2分)水力资源丰富。(共8分)‎ ‎(2)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8分)‎ ‎28.(1)D(2分)‎ ‎(2)地理位置优越 ‎,靠近日、韩;工业基础好,而且工业联系较为紧密;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广阔;土地廉价;内部交易成本低等。(任答3项即可得满分,缺一项扣2分)(6分)‎ ‎(3)有利于山东地区工业的发展,加速山东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山东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有利于山东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工业,带动山东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山东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任答3项即可得满分)(6分)‎ ‎(4)注意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吸收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