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鸡西市第一中学2019-2020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 地理 一、单选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回答下面1-3题。‎ ‎1.“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 A.风能 B.煤炭 C.核能 D.地热能 ‎2.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 A.地基不稳 B.水资源严重短缺 C.强劲的风沙天气 D.科技力量不足 ‎3.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 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C.降低了用电价格 D.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 位于中国台湾省的某计算机代工企业,先后在上海、重庆等地建有生产工厂。其员工高中以下、高中、大学专科及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程度比例分别为65.67%、9.35%、18.69%、6.15%、0.15%。据此,完成4-5题。‎ ‎4.该企业在布局生产工厂时需首先考虑( )‎ A.降低劳力成本 B.占领技术高地 C.接近水运枢纽 D.寻求宜人环境 ‎5.该企业将位于上海的工厂迁至重庆,将( )‎ A.导致上海出现用工荒 B.阻碍上海产业转型升级 C.提高重庆的科技水平 D.推动重庆的城市化进程 ‎ 黑杨是一种生长在河岸、河湾的喜光、喜湿、不耐干旱和盐碱的乔木。具有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的特点,却有着“湿地抽水机”的称号。20世纪80年代,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引种到洞庭湖区,巅峰时期,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在2017年12月,洞庭湖黑杨被大量砍伐。据此完成6-8题。‎ ‎6.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使洞庭湖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大量种植黑杨后(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洲滩湿地旱化加速 C.河道泄洪能力增强 D.土壤腐殖质增多 ‎8.针对当前洞庭湖黑杨产业的发展,当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迅速恢复黑杨面积,保护黑杨造纸用林B.发展黑杨木材深加工,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增收 C.推广黑杨林下养殖,积极发展多种经营D.控制黑杨的种植面积,引种水土要求低的速生林 ‎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下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10.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时期是(   )‎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 成11-13题。‎ 11. 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 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1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 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14-15题。‎ ‎14.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15.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 B.缺少枯枝落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6-18题。‎ 16.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与自然河道致  B.无划分指标依据 C.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D.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17.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18.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技术    C.资金   D.市场 ‎ 现如今,“共享经济”是新网红,农业也进入共享时代。“乐农之家”创立于2016年,通过利用互联网高度透明和强用户体验等特性,将实体农场与大众连接起来,打造全新的线上认养、线下代养生态养殖场景,引导远离山林、草原、田园的都市人投身于生态农业建设中,形成了需求到产品再到消费的完整农牧产品消费链。目前该农业发展模式在中国正处于发展初期。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共享农业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人们追求食品安全理念,发展潜力大 B.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C.农业生产规模大 D.消费人群仅指向年轻人,市场狭窄 ‎20.共享农业的发展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 )‎ A.共享农业使农业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条件制约 B.共享农业不利于农村生态保护 C.共享农业实现农产品到用户的直接对接,但交易成本较高 D.共享农业可以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农业劳动力流失引发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表示棉花带的数码和④农业带作物播种时间,正确的是( )‎ A.⑦ 春季 B.⑨ 夏季 C.⑥ 秋季 D.⑤ 冬季 ‎22.③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 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由于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 D.提高煤炭生产量 ‎25.有关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重振辉煌的问题。读下图,完成26-28题。 ‎ ‎26.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化学、钢铁工业 B.煤炭、钢铁工业 C.机械、煤炭工业 D.钢铁、电力工业 ‎27.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廉价石油的竞争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8.为使鲁尔区实现振兴,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对企业实行集中化改造②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③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④鼓励所有煤炭、钢铁等支柱产业减小规模以适应市场变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9.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江苏主要的模式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30-31题。‎ ‎30.从图中可知,该地( )‎ A.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B.城市化水平高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工业发达 ‎31.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 的措施是( )‎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 2019年初,我国北方多次受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冰发展迅猛。根据国家海洋局利用卫星遥感在20l9年1月17日对海冰监测显示,渤海海冰面积约为26180平方千米,对海上航行、渔业生产和海上作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据此完成32-33题。‎ ‎32.利用卫星遥感在监测海冰时能够( )‎ A.监测海冰面积的动态变化 B.分析海冰发生的原因 C.预测海冰面积发展的趋势 D.控制海冰灾害的发生 ‎33.这种监测技术的特点具有( )‎ ‎①探测范围大 ②可进行空间分析③能够获取监测的三维坐标 ④获取信息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E 读下图完成34-35题。 ‎ ‎34.下列关于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和③点都在东半球 B.④点和⑧点的经度相同 C.⑥点在④点的东北方向 D.⑤点在⑦点的东北方向 ‎35.若飞机从图中③点飞往⑧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 )‎ A.一直向正东 B.一直向正北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读下列甲、乙二岛图,完成36-38题。‎ ‎36.图中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37.与左图相比,右图 ‎①实地面积较大 ②比例尺较小 ‎ ‎③实地面积较小 ④比例尺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8.图示甲、乙两岛 ‎①甲岛位于西半球 ②乙岛位于南半球 ‎ ‎③乙岛地处中纬度地区 ④甲岛地处低纬度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完39-40题。‎ ‎39.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0.若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100 1250 B.1500 1250 C.1100 1350 D. 1500 1350‎ ‎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读表完成41-42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4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 A.河套平原 B.云贵高原 C.东南丘陵 D.江汉平原 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完成43-44题。 ‎ ‎4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 B.原油比例大幅下降 C.煤炭消费总量下降 ‎ D.能源类型逐步减少 ‎44.我国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②能源需求总量下降 ‎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常规能源利用率将下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5.河南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以防洪、减淤为主的综合性工程。自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已实施了14次汛前调水调沙,即赶在大量降水汇聚成径流到达水库之前放水冲沙,防止泥沙的淤积,也为防洪做好准备。小浪底一年一度的汛前调水调沙时间一般是(  )‎ A.12月中旬—1月初 B.4月中旬—5月初 C.6月中旬—7月初 D.7月中旬—8月初 下图为1980~2008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46-48题。‎ ‎46.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 ‎ ‎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 ‎ ‎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  ‎ ‎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7.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力相对不足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48.深圳从1980年的3万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有关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缘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  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 ‎ ‎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49-50题。‎ ‎49.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50.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一、综合题(共40分)‎ ‎5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2018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千克。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实验过程中,为应对沙漠地区种植水稻田间水分下渗严重,专家提出使用透气防渗砂技术或沙地衬膜技术在水稻田底部铺设防渗层。透气防渗砂技术是以沙漠风积沙为原料,在沙地上铺设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防渗砂(正常成本约6600元/亩),沙地衬膜技术是铺设塑料衬膜以形成防渗层。‎ (1) 简述迪拜发展沙漠水稻种植面临哪些自然困境。(3分)‎ (2) 试述迪拜发展沙漠水稻种植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3分)‎ ‎52.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下左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右图是山西省在全国位置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 结合材料一,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4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6分)‎ (3)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传统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出谋划策。(8分)‎ ‎5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苏门答腊岛森林、沼泽广布,当地开荒种植油棕、天然橡胶树对岛上的森林与沼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目前岛上85%的原始森林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 (1) 描述苏门答腊岛沼泽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6分)‎ (1) 分析苏门答腊岛大量开荒种植油棕、天然橡胶树对沼泽产生的影响。(4分)‎ ‎(3)立足苏门答腊岛的现状,为苏门答腊岛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献计献策。(6分)‎ 高二学年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C C A D A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A D C D D C A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A C B D B A D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D A C C D D B C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选项 A A A C C D B A C D ‎51.(1)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是散沙,没有团粒结构,保墒效果差;容易发生次生盐碱化。(3分,4选3,每点1分)‎ ‎(2)调节局地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荒漠化;能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的农业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粮食紧缺,利于社会稳定。(3分,生态、经济、社会各1分)‎ ‎52.(1)①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②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③交通方面: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资源自身条件: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4分,3选2,每点2分)‎ ‎(2)①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节约土地资源;②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③环境效益:减轻环境污染(6分,每点2分)‎ ‎(3)①巩固发展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③发展交通;④改善环境等。(8分,每点2分)‎ ‎53.(1)分布特点:沼泽主要分布在岛屿东侧的沿海地区及河流下游。‎ 形成原因: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多雨;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下游地区、沿海地区地势低洼。(6分,每点2分)‎ ‎(2)在雨林区烧荒种植油棕、天然橡胶树,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沼泽的来水量、来沙量增大,沼泽淤积加剧;在沼泽区开荒种植油棕、天然橡胶树,使得沼泽区面积萎缩,破坏了原有沼泽区生物的多样性等。(4分,每点2分)‎ ‎(3)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现有的森林与沼泽生态系统;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发展棕油、天然橡胶等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就业;鼓励保护性开发,如发展生态旅游等。(6分,4选3,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