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1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命题: 审校: 磨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钱穆认为古代中国:“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中所指出的古代中国“政制演进”趋势的实质是 ( ) 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B.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与加强 C.国家统一是历史在发展主流 D.小农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2.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苏格拉底则说:“美德即知识。”由此说明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 ( ) A.教育培养美德的重要作用 B.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智慧 C.人文精神高于神灵的价值 D.美德与智慧间的内在联系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办的高等学府,它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高潮时期稷下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余人。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的创办与发展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百家争鸣”现象的兴盛 B.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 C.儒家思想主导稷下之学 D.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 4.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 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可以推断 ( ) A.中医发展与巫术相辅相成 B.中医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 C.中医源自巫术而缺乏科学 D.汉字演化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化 5.“与李斯比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经为指针,寻找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 主政体比较相吻合的文化形态。” 董仲舒的这种“文化形态”特点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三教合一”“春秋一统” D.“尊儒尚法”“天人合一” 6.有诗曰:“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中 体现了诗人对万物的认识是 ( ) A.人伦者,天理也 B.格物致知 C.心即是理 D.致良知 (图一) 7.右图一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舒中高二期末历史 第1页 (共8页) 舒中高二期末历史 第2页 (共8页) 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根据这幅图及图文判断它反映 了我国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8.近代史上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在倡导民权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 数万本,秘密散布;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这一现象说 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价值在于 (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制 B.积极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 C.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 D.具有反封建制度的普遍适用性 9.《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曾说“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 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体现了小说作者 ( ) A.批判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 B.认识到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C.反对满洲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不满于道学家们的虚假说教 10.下图二是根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古代数学家的历史分布图。其中1500—1800年间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图二) A.数学实用性提高 B.科举改革的推动 C.经世致用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其中,也闪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思想火花,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的出现。但《西厢记》等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却被当政者禁毁、歧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小农经济占居主导 D.理学思想根深蒂固 12. 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 铭文(如图三)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2011年3月,在完 成改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推动 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 ) A.史料记载 B.文字研究 C.民间传说 D.专家观点 (图三) 13.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两首诗歌创作背景基本相同 B.与母亲分离都因民族矛盾 C.诗人的愿望都未能得到实现 D.诗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14.下图信息可以用来说明 ( ) (图四) A.民国初期纺织业迅速发展 B.纺织产品的出口量增加 C.民国初期轻工业发展放缓 D.重工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15.“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中共得到贫苦农民支持是因为 ( ) A.纠正右倾错误 B.领导秋收起义 C.转移工作重心 D.开展土地革命 16.“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从西方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看,材料中的“思想创新”相对于“文艺创新”而言,其体现的最大价值在于 ( ) A.倡导人的理性代替个性 B.强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 C.提出资本主义政治构想 D.顺应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17.有人指出,影响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的除了英国的政治体制,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外,最为重要的,当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邦民主与共和立国经验。这一言论表明1787 年宪法 舒中高二期末历史 第3页 (共8页) 舒中高二期末历史 第4页 (共8页) ( ) A.脱胎于英、法两国的体制 B.成为欧洲政治经验的产物 C.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设想 D.以古希腊罗马政治为蓝图 18.尼尔·福格森在《文明》一书中说:“到1913年,西方帝国主宰了世界。仅占世界土地面积10%的11个宗主国,管辖着超过一半的世界。估计有57%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这些帝国,经济产值约占世界的4/5”。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 D.欧美列强主导了世界 19.鲍盛刚在《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中说:“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这里“氧气面罩”和“发动机”的出现在本质上是指 ( ) A.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B.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C.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20.列宁认为,我们曾经是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小农国家,因此我们向共产主义过渡比其他任何条件下困难得多。他强调,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由此列宁 ( ) A.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性 B.主张实行新经济政策 C.明确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D.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 21.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其中社会阶级的角度对资本主义修补采取的措施是 ( ) A.实行“混合经济” B.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推行“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22.对下表中的史实解读合理的有 ( )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年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56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僵化时期 ③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④两大社会制度建立的经济体制日益趋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郑寅达在《德国史》中指出:“在欧洲联合的大框架下,德国似乎找到了发展的正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完成统一,在统一中进一步发展,在联合起来的欧洲联盟中与其他大国一起充当着领头羊。” 郑寅达在此认为德国 ( ) A.欧盟建立促进了德国完成统一 B.德国统一促进了“冷战”结束 C.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相互促进 D.德国领导了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24.图五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读后对比图中①②两个历史阶段中中苏粮食产量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状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图五) A.自然灾害 B.人口因素 C.国家政策 D.国际因素 25. 某学者在谈及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特点时指出,所谓的“极”是分层次的,如印度和东盟,也许够不上世界力量中心,但它们完全称得上是南亚和东亚的一极,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不亚于某些世界级大国。这说明 ( ) A.多极化格局具有区域性和国际性双重性质 B.超级大国无力控制区域性霸主国家或集团 C.在区域范围内也有“多极化”现象的出现 D.任何国家或区域集团都可能成为区域一极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20分,第28小题14分,共计50分。) 26.(16分)思想的多元化和世俗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标志着国家和社会从教权桎梏下得到解脱,标志着以世俗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正在兴起。现代社会生活的理论和规范,不再出自圣经启示或教会权威,而凭借自然理性和 社会经验独立得出。启蒙运动以及18世纪以来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西方文明和教会权威和神学教条日益分道扬镳。 ——詹姆斯·C·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 材料二 信仰自由为文明国家所保障,宗教问题应由个人自决,不容旁人强迫……教会学校也不过是私立学校的一种,文明国家大半允许私立学校存在,作种种试验,以谋改舒中高二期末历史 第6页 (共8页) 良进步……宗教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一种试验,宗教的本质不过是劝人为善,学道爱人,并无政治侵略的意义在内,似无绝对不准存留的必要。 ——1925年(朱经农)《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答复陈启天君》 材料三 教会学校是亡国奴的铸造厂,基督学校是侵略中国的杀人地。勿为人奴隶,而置亡国于不顾! ——1925年潮州学联会出版《收回教育权运动特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启蒙运动后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历史背景。(8分) (2)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即主张“教育与宗教分离”、“反对丧失民族性的教会教育”和“取缔外国人在华办教育”等。指出材料二、三对这一事件的认识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的原因。(8分) 27.(20分)餐饮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子语类·卷十三》 中世纪的西方人会因为吃了额外的羊排或第二碗米饭而惊醒、而悔恨……因为“贪吃”乃反上帝的罪行。 ——易大经《贪吃文化与美食文化》 材料二 下表是一位英国御厨为国王开出的“圣诞节布丁”的配方(部分) 原料(配方) 产地 1磅无籽葡萄 澳大利亚 1磅带籽葡萄干 南非 1磅红糖 西印度群岛 1把布丁香料 印度 6盎司苹果泥 加拿大 8盎司面粉 英国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帝国》 材料三 在口粮和副食品极为缺乏的情况下,1960年8月,(我国)政府号召各地以玉米和小麦根粉、玉米杆粉、橡子面粉、叶蛋白、人造肉精等各种代食品补充口粮的不足,克服困难,渡过灾荒。 ——摘自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美国中餐馆数量统计柱状图(图六)(节选) (图六) (注: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在美中餐馆数量超过麦当劳等3家本土快餐店数量总和) ——摘编自刘海铭《美国华人餐饮及其文化认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朱熹与中世纪西方人关于饮食方面的共同认识,并分析二者的本质区别。(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何种趋势?形成这种趋势有哪些历史因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出现材料三所述历史现象主要原因。(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图六中2006年与1949—1959年相比中餐馆在美国大幅增加的经济原因有哪些?(4分) 28.(14分)历史是人们在时间中的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却是发生在地理的空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腊和罗马的影响下,地中海地区成为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社会。希腊人的殖民地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星罗棋布,他们的商船刺激了各地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在希腊文化和经济遗产的基础上,罗马人着手建立了共和国,继而建立了帝国。 ——(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士达到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亚洲建立殖民据点。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52—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荷战争。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材料三 英国在工业化上的垄断地位并没有持续太久。积极进取的企业家们认识到,在外国的土地上存在着有利可图的机会,于是绕开政府的规定向海外出口机器与核心技术。此外,欧洲和北美的商人尽其所能学习英国的工业技术,……他们还从岛上走私先进的机器。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化逐渐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 ——据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社会一体化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在欧洲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发展历程中的地位。(6分) (2)有人认为1500年左右,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梁”,根据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空间变化的原因。(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