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10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1.“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民谣的 A. 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反清斗争 B. 表明官民关系被彻底颠覆 C. 说明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 D. 说明民众成反侵略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几句民谣深刻地揭示了鸦片战争前后官、民、夷三者关系格局的演变,尤其是官民关系的微妙变化,百姓不再惧怕官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推动了反清斗争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颠覆”;材料没有体现出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在反侵略中的地位,故D项排除。 2.下列关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总理衙门建立之前的中国没有独立的外交机构,由礼部和理藩院分管一部分外交事务 B. 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在地位上高于六部 C.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D.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廷地方机构半封建化的标志 【答案】D 【解析】 【详解】总理衙门是清政府处理外交的中央机构,不是地方机构半封建化的标志,故D项符合题意;总理衙门建立之前的外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分管一部分,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总理衙门于1861设立,地位高于六部,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故选D。 3.1863年,曾国藩在上奏给同治帝的奏折中说:“安徽用兵十年,蹂躏不堪,人人视为畏途。通省实缺人员,仅有知府二人,州县二人。即候补者,亦属寥寥。”这是因为 A. 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 B. 清朝官员畏惧外国侵略 C. 民族危机促使清朝变革政治 D. 太平天国对清廷的打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863年”、“安徽用兵十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曾国藩所说的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安徽地方官员的大量缺失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列强势力的深入无关,并非是由于清朝官员畏惧外国侵略,排除AB项;出现材料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是由于清朝的政治变革,排除C项。故选D。 4.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的腐败 ②清政府自恃“天朝上国”,长期轻视海权与海防 ③中日海军留学生的派遣数量相差很大 ④中国海防建设人才培养较为单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和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长期轻视海权和海防以及中国海防建设人才培养单一有关,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中国战争的失败和留学生派遣的数量没有必然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包换有③的ABD项。故选C。 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反教会斗争得到清政府守旧官员的同情和支持 B. 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山东、广西、四川、湖北等地的人民自发地把反对教会侵略和反对列强瓜分结合起来 C. 在19世纪末反教会斗争中存在着“排斥异端”的思想和盲目排外的行动 D.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的第一阶段是从1861年贵州驱逐外国传教士开始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甲午战后,甲午战争之前民众并不会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基本上都是在列强的逼迫下进行的反抗斗争,因此“人民自发地……”的说法有误,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的说法表述都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6.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武昌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上海打出了五色旗;广东出现了井字旗、青天白日旗;杭州一带打出的是白旗。这表明 A. 革命党人内部政见纷杂 B. 思想领域出现活跃景象 C. 封建官僚借机投机革命 D. 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武昌起义后,各省打出的旗帜不同,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这说明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的各省中既有革命党人领导的,也有投机革命的旧官僚主导的,各省旗帜不同不只是革命党人内部政见纷杂;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领域的情况,不是思想领域;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各省独立都是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造成的,结合所学可知,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的各省中也有革命党人领导的。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了民众觉醒,从而使更多的阶层参与到五四运动之中去,故D项正确;A项是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群众基础的表现,排除;B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中共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故C项排除。 8.下列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 国共合作是在两党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共同努力实现的 C. 国共合作的建立是个酝酿—探索—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D. 国共合作是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而且是在双方没有政权的情况下实行的合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形式,不是党外合作的形式,故D错误,项符合题意;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是在两党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共同努力实现的,国共合作的建立是个酝酿—探索—形成的过程,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形式上统一全国,但地方依然是军阀林立 B. 1927年—1937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逐渐转变为阶级矛盾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范围内考虑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7—1937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民族矛盾,B项错误,符合题意;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形式上统一全国,但地方依然是军阀林立;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范围内考虑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AC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0.“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 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说明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生死攸关转折点会议,这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明确了长征新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正确;A是国民党一大;B是八七会议;D是井冈山时期。 11.下列关于国共两党主张和实行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持久战的概念,是在1935年12月27日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 B. 国民党于1937年8月20日在《战争指导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以持久战为基本主旨”,在持久作战中消耗敌人 C. 国共两党主张持久战的战略阶段不同 D. 国共两党阶级利益有别,所以二者的共同点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同点则处在支配的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国共两党的持久战并非是在抗日战场处于被动地位,是面对敌强我弱形势下的一种主动战略回应,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持久战的概念是在瓦窑堡会议上,国民党在1937年的《战争指导方案》中提出了持久战,但国共两党主张持久战的战略阶段不同,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2.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会战说法正确的是 ①武汉会战是中国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的转折点 ②武汉沦陷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华中先后建立了6个抗日根据地,正式开辟了敌后抗日战场 ③武汉会战使敌后战场的地位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④武汉会战结束了日本的战略攻势,为中国构建持久抗战体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武汉会战是中国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的转折点,武汉沦陷后共产党正式开辟了敌后抗日站场,并逐渐上升为中流砥柱,武汉会战结束了日本的战略攻势,为持久战体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①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故选A项;BCD 项均涵盖不全面,排除。故选A。 13.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 A. 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 B. 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 C. 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D.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7年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挥师南下,度过黄泛区,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项正确。A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淮海战役是1948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以徐州为中心,故B项错误。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与材料中“饮马长江滨”“刘邓常胜军”信息不符合,故D项错误。 14.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 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 确立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两大原则 C.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所以具有重要地位,故选A项;确立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的是1954年宪法,排除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由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时中国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因此并没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排除D项。 15.万隆会议后,新中国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且大部分是亚非民族主义国家。正像美国史学家费正清所说,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威望稳定上升,影响愈益加深,在一段时间内,中国似乎正成为世界新独立国家的旗帜”。由此可知,中国 A. 与众多邻国建立外交关系 B. 开创了亚非外交的新局面 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会后许多亚非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外交的新局面,故B正确;亚非国家并非都是中国的邻国,故A不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处理中印中缅关系的时候提出的,不是万隆会议,故C不正确;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表现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不正确。 16.有学者认为,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 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依据材料可知,“过渡性”指的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赢得国际的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符合“过渡性”的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是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符合“内向性”的特征;B选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的是帝国主义势力,符合“革命性”的特征;D选项错误,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是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符合“内向性”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7.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解体 B. 中西贸易发展 C. 经济结构变迁 D. 社会动荡加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近代以前的交通往往以行政中心为中心,主要是方便政治上的管理和控制,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交通运输也转向以港口城市为起点,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材料所述为国内交通变化情况,B不正确;D与史实不符。 18.江南机器制造局成立后,曾长期面临经费困难。1905年,将其中机器制造局和江南船坞分为两个企业,后者实行商务化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营业额、盈余大幅增长。这反映出 A. 洋务企业缺乏竞争实力 B. 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C. 经营体制影响企业发展 D. 民族工业走出困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江南机器制造局。江南船坞实行商务化经营后盈余额大幅增长,说明洋务企业并非缺乏竞争实力,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反映洋务运动收效的问题,故排除B项;江南制造局属于洋务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故排除D项。由江南机器制造局长期面临经费困难到江南船坞盈余额大幅增长可知看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营体制的问题,故选C。 19.陈启源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 A. 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B. 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打大 C. 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D. 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修建厂房占用土地以及附近大量农民成为工厂的工人来看,“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给当地自然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故答案为A项。“继昌隆”缫丝厂是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不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外商企业诞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排除D项。 【点睛】在做历史选择题时,要注意选项中的名词和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本题B项的“手工工场”、C项的“第一批”、D项的“民主思想”等。 20.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立法的进步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颁法规种类比较齐全,内容比较详尽 ②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 ③既参考了西方的有关法规,也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④法规制定较多地参考了工商界的建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洋军阀时期经济立法颁布的比较齐全,内容比较详尽,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既参考了西方的有关法规,也较多注意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较多的参考了工商界的建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①②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项;BCD项涵盖不全面,排除。故选A。 21.1943年,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的600余家,民营的3100余家。但官营的占资本总额69%,民营的只占31%。这一状况 A.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 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C. 有利于持久抗战的需要 D. 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官营企业数量虽少,但是所占资本总额远远高于民营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服务于持久抗战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官营企业不能完全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A 选项排除。官营企业比重过大,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C选项错误。在全国全力抗战的背景下,很难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D选项排除。 22.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 B. 国家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 C. 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D. 工业化的目标已全面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从题干示意图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根据示意图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并不是农业发展停滞不前,故排除C项;示意图展示了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能体现工业化目标已经全面完成,故排除D项。从示意图中可知,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农业则在下降,建筑业所占比重较低,说明工业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我国在50年代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故选B。 【点睛】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极度落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维护国防安全,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3.1955年10月29日,毛泽东邀集全国工商联执委会的委员进行座谈。这次座谈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组建中央人民政府 B. 制订社会主义宪法 C. 改造私营工商企业 D. 研讨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三大改造。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讨论组建中央人民政府会议是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故排除A项;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的,故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故排除D项。根据“1955年10月29日,毛泽东邀集全国工商联执委会的委员进行座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座谈会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C。 【点睛】准确掌握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解决大多数历史问题的关键,本题就是通过时间上的差异对错误选项进行了排除。 24.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这表明 A. 传统思想受到冲击 B. 妇女解放得以实现 C. 经济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D. 婚姻自由成为主流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离婚案件增多与妇女解放没有必然联系,也并不能说明是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故排除B、C项;虽然山西离婚案件增多,但不足以说明婚姻自由成为主流观念,故排除D项。根据“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可知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受到冲击,故选A。 2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掌握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等控制权以后,充分利用这些“喉舌”“工具”或“武器”,对重大政治事件,统一由中央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由此可知,新中国 A. 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 B. 开展了文化普及教育工作 C. 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 D. “双百”方针提出效果显著 【答案】A 【解析】 【详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掌握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形成了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说明新中国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并非是开展了文化普及和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排除BC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且材料内容与“双百”方针无关,排除D项。故选A。 2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为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废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打破了封建的家天下的局面;议员和总统皆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这说明 A. 魏源主张制度变革,仿英立宪 B. 近代士人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 C. 西方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 少数国人对西方制度有了初步认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魏源对西方政治制度进行了解,并指出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说明以魏源为代表的少数国人对西方制度有了初步认识,故选D项;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没有主张进行政治变革实行君主立宪,排除A项;近代士人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是在维新变法时期,排除B项;“广泛传播”的说法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排除C项。故选D。 27.1900年以后,“睡狮”(以及“醒狮”)一词为清末知识分子所喜好并经常使用。比如“诗界革命”先驱黄遵宪在其《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中有“散作枪炮声,能无惊睡狮?睡狮果惊起,牙爪将何为?”这反映出 A. 民族危机下士人的觉醒和期冀 B. 知识界对西方的侵略保持清醒态度 C. 广大民众期盼清政府御侮雄起 D. 帝国主义的恶兽形象成为民众共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末知识分子将中国比作“睡狮”,说明认为中国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体现了民族危机下士人的觉醒和期冀,故选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不是知识界对西方侵略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知识界的态度,和广大人民民众无关,排除C项;“睡狮”比喻的是中国,不是帝国主义的形象,排除D项。故选A。 28.1903年,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中掀起的“黄帝热”,逐渐蔓延到国内。期间,“黄帝”从汉族的始祖,逐渐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民主革命逐渐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B. 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逐渐趋于理性 C. “反清复明”迎合了民主革命潮流 D. 革命党人借助“黄帝”宣传反清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黄帝”从汉族的始祖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说明在民族主义思潮中逐渐克服了大汉族主义而上升为中华民族,体现了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逐渐趋于理性,故选B项;“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A项;“反清复明”不符合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旨,排除C项;“黄帝”体现的是民族主义的勃兴,并非是借助“黄帝”宣传反清革命,排除D项。故选B。 29.民国建立后没有出现期待的民主政治,政局反而更加混乱。袁世凯的复辟和尊孔虽然短暂,但却符合社会心态。康有为并不喜欢袁世凯,但在尊孔复古上两人心心相印。严复主张君主立宪,但在民国初年竟然在孔子语录中找出共和之意。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B. 民主科学思潮兴起具有必然性 C. 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动荡不安 D. 儒家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虽然建立了民国,但仍然存在专制和封建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说明民主科学思潮的兴起具有必然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内容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无关,排除A项;社会动荡不安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不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 30.1923年,孙中山要截留广州关余税收充实广州中央银行,列强以武力阻止,干涉中国内政。孙中山接连抗议。这一事件使孙中山 A. 掀起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B. 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C. 接受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坚定了学习苏联制度的决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方列强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使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才是导致中国危机的根源,由此接受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明确的反帝的主张,故选C项;孙中山掀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13年,排除A项;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在《兴中会章程》中,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并没有学习苏联制度,排除D项。故选C。 31.1956年5月18日,九三学社召开座谈会。30多位参加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的科学家提出在学术上一定要争,争论才能发展;要学习一切国家的科学成就;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科学家的讲话 A 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B. 贯彻执行了“百花齐放”的方针 C. 响应了国家发展科技的远景规划 D. 奠定了“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6年年初,我国组织一批科学家,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远景规划,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新阶段,材料中的座谈会印证了这一背景,故C项正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即1956年底,故A项错误;“学术上一定要争”体现出的是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实行的是“百花齐放”,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3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这表明 A. 帝国延续了专制主义传统 B. 宪法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 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D. 普鲁士处于联邦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可知并没有体现专制主义传统,故排除A项;题意并没有体现议会成为权力中心和普鲁士在联邦中的地位问题,故排除 C、D项。题意表明国会是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发展潮流,故选B。 33.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 被修正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 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 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英国议会对内阁的议案进行修正的情况越来越少,说明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故选A项;英国的议会一般指的是下院,上院不掌握国家大权,所以上院势力是否衰落无从体现,排除B项;内阁影响力上升并不能说明分权制衡原则丧失,排除C项;“趋于一致”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 34.李沃夫公爵及其部长们坚持认为,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据此反映出,俄国临时政府垮台的原因在于 A. 沙皇政府的困境不被民众理解 B. 临时政府的决策失误失去民心 C. 土地问题成为革命斗争的焦点 D. 战争政策使革命时机日渐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俄国临时政府既没有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也没有解决人民对于土地的要求,没有迎合人民的利益,其决策失去了民心,由此导致垮台,故选B项;沙皇政府已经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故排除A项;C项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论述的是临时政府垮台的原因,D项与题意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35.斯大林谋求的势力范围是环苏联领土的“中间地带”,他将这一地带视为苏联国家安全的屏障。苏联紧邻东欧的西部边界缺乏天然的防守地势,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入侵都畅通无阻。为此,斯大林 A. 实行“冷战”,遏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将东欧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C. 与中国结盟,共同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D. 发展核武器,加强国防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苏联紧邻东欧的西部边界缺乏天然的防守地势,导致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入侵苏联都畅通无阻,所以斯大林谋求的势力范围是环苏联领土的“中间地带”,即将东欧是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故选B项;斯大林是为了保障国土安全,并非是与美国实行“冷战”,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不能反映斯大林与中国结盟,共同捍卫社会主义阵营,排除C项;斯大林谋求势力范围并不能说明他发展核武器,排除D项。故选B。 36.20世纪60年代,美苏通过了一系列限制核武器的协定: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1963年)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1967年)拉美无核区协定(1967年)在现在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这些协定的签订 A. 受“柏林危机”的影响而制定 B. 缓和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 C. 避免了古巴导弹危机的恶化 D. 消除了核武器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限制核武器的限定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世界各国研发核武器进行核竞争,有利于缓和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故选B项;这些协定的签订和“柏林危机”无关,排除A项;古巴导弹危机在1962年就已经结束,避免了古巴导弹危机恶化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 37.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发起国以不结盟、保持中立、维护和平为原则。但1970年第三次首脑会议上,明确指出“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2003年第十三次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议。这体现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 实现世界政治多极化 B. 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 以结束“冷战”为最终目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不结盟、保持中立、维护和平”、“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通过了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议”可知体现了不结盟运动不愿意介入大国斗争,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特点,故选C项;实现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不结盟运动带来的客观影响,而非是其特点,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体现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故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结束“冷战”,故排除D项。 38.近年来,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希望不断减少美国在该国的驻军数量;2019年1月2日,美国石油勘探船冲进委内瑞拉海域作业后,委总统马杜罗强硬要求24小时内驱逐所有美国船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加剧 B.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欧、日崛起对美国冲击 D. 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减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与委内瑞拉不是盟友关系,所以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菲律宾、日本、韩国和委内瑞拉的行为都对美国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反映欧洲对美国的冲击,故排除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对美国的挑战,没有涉及美国控制力的减弱,故排除D项。 39.工业革命引起了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这些原料大多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在多数情况下,要充分地生产这些物品,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这种投资通常导致政治控制的加强。该现象导致了 A. 西方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 B. 天主教会加紧对落后地区的开化 C. 西方列强加紧对非洲和美洲扩张 D. 落后国家地区追赶现代化的加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这些原料大多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在多数情况下,要充分地生产这些物品,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认为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加紧了资本输出,而资本输出又推动了西方国家对这些落后地区的政治控制,因此这一现象导致了西方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天主教会的传播,B选项排除;当时的亚洲也是西方国家扩张的对象,并非局限于非洲和美洲,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与落后国家追赶近代化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A。 40.下列关于马汉的海权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①掌握制海权,控制海洋 ②建立强大的海军 ③建立殖民地或军事要冲做为海军基地 ④马汉的海权思想反映出美国经济实力增强要求瓜分世界的意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汉的海权思想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提出的,此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美国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所以他的海权思想主张掌握制海权,控制海洋,建立强大的海军,主张建立殖民地或军事要冲做为海军基地,他的思想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增强要求瓜分世界的意愿,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BCD项没有涵盖不全面,排除。故选A。 41.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 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 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 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 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反对政府实行 社会保障制度,D正确;材料内容与金融无关,排除A;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并非各项权利,排除B;举办公共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工人失业问题,无法体现“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联系所学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分析解答。 42.20世纪30年代,西方一些报刊上出现了大量的“计划”一词。一时间,“计划”一词在西方成为时髦的名词,充斥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报刊。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重新兴起 B. 罗斯福“新政”开始推行计划经济 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被完全抛弃 D. 经济大危机使西方日益关注苏联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而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就,故西方日益关注苏联模式,一些报刊上出现了大量的“计划”一词,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重新兴起,故A排除;罗斯福“新政”并不是推行计划经济,而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故B排除;仅凭材料信息也无法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被完全抛弃,而且西方没有完全抛弃市场经济,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时间范围:20世纪30年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苏联经济成就的对比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43.英国学者奥兰多·费吉斯在《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写道:“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好像重又回到1917年之前。”这说明 A. 市场恢复给苏俄经济带来了新气象 B.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经济恢复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导致经济的倒退 D. 市场的繁荣得益于苏联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 可知市场得到了恢复;根据“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好像重又回到了1917年之前”可知市场的恢复给苏俄经济带来了新气象,故选A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排斥市场,所以题意内容与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符,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而不是导致经济倒退,排除C项;市场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市场因素的刺激,不是由于苏联工业化的完成,排除D项。故选A。 44.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斯大林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 注意调动农民的奉献热情 B. 大力效仿西方工业化道路 C. 努力完善工业化建设理论 D. 急于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答案】D 【解析】 【详解】虽然斯大林“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说明当时苏联为了改变国家落后面貌,急于寻求资金和市场,不得不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可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西方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而苏联则从重工业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不出工业化建设理论的完善,故C项错误。 45.下列关于二战后至今的世界的阶段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相互竞争 B.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科学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慢 D. 世界一体化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科学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故C项符合题意;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相互竞争;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世界一体化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6.二战后,法国学者迪罗塞尔说:“法德之间肯定缺少浪漫主义的爱恋,但相互的利益存在于密切的合作之中……法德的结合是相互需要的婚姻,其结果仍将是幸福的。”其中法德的结合 A. 消除了两国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B. 有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C. 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控制与威胁 D. 提高了欧洲联盟的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德之间的联合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最大助力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虽然法德走向联合,但并不意味着消除了两国间的隔阂和矛盾,排除A项;法德的联合促进了欧洲一体化,但并没有打破美苏两国的控制与威胁,排除C项;欧洲联盟的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 47.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把工厂搬到日本,70年代又搬到韩国和中国台湾,80年代搬到中国的广东和福建。美国本土的制鞋业用了30年时间实现了“安乐死”。这反映出 A.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双刃剑 B.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厂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C. 处于产品加工的下游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 D. 美国因为掌控着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赢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国耐克公司的工厂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断搬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而美国的制鞋业则在30年间实现了“安乐死”,说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双刃剑,故选A项;BCD项的说法都过于绝对和夸张,不符合事实,排除。故选A。 48.如图是有关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幅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世界经济发展复苏乏力 B. 经济全球化发展面临阻力 C. 各国协力助推世界经济 D.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内容可知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但在复兴的道路上面临着“主权债务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障碍,故B项符合题意;世界经济复兴是面临阻力,而不是复苏乏力,排除A项;各国协力助推世界经济没有全面涵盖漫画内容,排除C项;漫画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面临阻力,而不是强调是一把双刃剑,排除D项。故选B。 49.这些画家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但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下列作品中,具有这一风格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可知该流派的画家注重视觉感受,强调“光”与“色”,属于印象画派,B项是塞尚的《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品,故选B项;A项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C项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D项是抽象主义美术作品,排除。故选B。 50.好莱坞(Hollywood)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从下表所示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电影主题的变化,可以推知 时间 主题 举例 1943年 歌颂苏联 《出使莫斯科》《光荣的日子》 1948年 对抗苏联 《铁幕背后》《红色威胁》 A. 电影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B. 从合作到对抗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 不同政权性质决定了不同国家利益 D. 电影艺术必然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至1945年,世界处于二战期间,这时期美苏是盟友关系,共同对抗法西斯国家,所以此时美国电影的主题是歌颂苏联。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基础不复存在,由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冲突,美苏开始走向对抗。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影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A选项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趋势,B选项排除。国家利益不是由政权性质决定的,C选项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电影艺术不会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51989185 53.6 1917 —— ——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 —— 1568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答案】(1)超势: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原因: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2)原因: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 后果: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 【解析】 【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结合材料一中的数据表格分析归纳,由表格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个欧洲列强忙于一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提倡国货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2)从一战爆发前夕印度和英国的关系角度,找出印度跟随英国被卷入“一战”的原因。关于“直接后果”,可从印度参战必然对英国承担的义务(人财物供应)及其影响角度思考。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详解】 5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低关税或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19世纪末,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帝国应该建立共同的关税,以保护帝国不受到外来竞争的危害。这个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自由贸易长期以来已经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受到两大党的共同维护。1903年张伯伦公开宣布他主张建立保护性关税,并辞去殖民大臣职务。不久,他建立“关税改革同盟”,大力宣传关税改革思想,掀起声势浩大的关税改革运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40%.当时上千名经济学家反对这种经济上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最后对美国也会不利,但胡佛认为此法符合美国民族最高利益。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主张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挑起关税战产生的国际影响。 【答案】(1)背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国内市场受到冲击;美德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影响:各国相互报复,致使世界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加深了危机程度,使世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更长;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解析】 【详解】(1)由材料“19世纪70 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低关税或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可以得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由材料“19世纪末,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帝国应该建立共同的关税,以保护帝国不受到外来竞争的危害”可以得出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国内市场受到冲击,为保护本国经济,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德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也冲击了英国的地位,迫使英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2)结合材料“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可知美国的关税战引起各国的报复,加剧了各国的矛盾,导致世界贸易额下降,而世界贸易额的下降也加剧了经济危机。 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革命前途重要的问题,毕竟不在对内而在对外。军人的威息,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识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中国既处于今日之世界,非努力打退侵略的恶势力,决无可以自存之理。国民政府成立以来,努力于外交的改进。废除不平等条约,已定有办法。关税业已自主。取消领事裁判权,亦已有实行之期,租借地威海卫已交还。租界亦有交还的。然在今日情势之下,此等又都成为微末的问题。我们当前的大问题,若能得到解决,则这些都不成问题;在大问题还没解决之前,这些又都无从说起了。在经济上,我们非解除外力的压迫,更无生息的余地,资源虽富,怕我们更无余力可沾。在文化上,我们非解除外力的压迫,亦断无自由发展的余地。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可以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 观点:解决中国近代一切问题在于解除外力的压迫而不在于对内。 评析:这个观点是很有见地的。1840年以来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一系列危害:政治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文化上受到西方文化的侵略。列强侵华是和中国境内的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而军阀是列强在中国扶植的代理人。列强先后扶植了慈禧太后、袁世凯、蒋介石等,在反对外来侵略的同时,中国人民还要反对本国封建势力,争取民主权利。 因此,近代中国要民主富强就必须完成民族独立之任务。 示例二: 观点:解决中国近代一切问题在于解除外力压迫而不是对内。 评析: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没有全面认识问题。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因素。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以强势的工业文明征服中国,经济上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资源,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政治上干涉中国内政,侵夺中国主权,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发展证明近代中国要反对外来侵略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历史,实现民族独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列强侵路中国是和中国境内的反动势力相勾结,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汪精卫伪政权,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造成经济衰败,社会矛盾重重。 因此,阻碍中国近代发展的因素内外皆有,必须对内反封建争取民主、对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中国革命前途重要的问题,毕竟不在对内而在对外。”,可知吕思勉认为解决中国近代一切问题在于解除外力的压迫而不在于对内。若同意此观点,要结合1840年以来列强侵华给中国政治、经济合文化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危害,所以要民主富强就要先实现民族独立。也可以否定吕思勉的观点,认为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因素,论证时就要从对内反封建和对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意义分析。 54.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 (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 【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 说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 (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 【解析】 (1)从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等方面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要循序渐进、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