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8课-人教部编版(共24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二年级上册 第 8 课 内容一 千字文(八) 内容二 诗经 · 邶风 · 燕燕 内容一 千字文(八)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千字文(七)》。 (二)师生合作吟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清明》。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千字文(八)》,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囊、輶、攸、属(zhǔ)耳垣墙、垣、饫、纨、絜、寐、觞、烝、稽(qǐ)颡(sǎng)、悚、笺、牒、骸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 学习第一部分,从“耽读玩市”到“属耳垣墙” 。 1. 文白对读。 原句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译文 汉代王充在书铺里沉迷读书,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要注意小事不要疏忽,要留心隔墙有耳。 2. 素解文意。 链接: 王充 链接: 《东窗事发》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具膳餐饭”到“饥厌糟糠”。 1. 文白对读。 原句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译文 安排一日三餐饭食,适合口味填饱肚子就好。 肚子饱时不会想着烹羊宰牛,肚子饿时吃着酒糟和米糠也满足。 2. 素解文意。 点拨: “这里讲的是人们的日常饮食之道。“膳”和“饭”不一样,膳字带个“肉”(月)旁,肉食为膳,五谷煮的素食叫饭。准备饭食的时候有两个标准,一是咸淡适宜,适合口味;二是能填饱肚子,不需要顿顿都吃鱼吃肉,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养生之道。如果肚子已经吃饱了,就不会再想着烹羊宰牛吃大鱼大肉了,肚子饿的时候吃酒糟和米糠也能满足。 链接: “ 糟 ”“ 糠 ”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从“亲戚故旧”到“侍巾帷房”。 1. 文白对读。 原句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译文 招待亲戚朋友,老人小孩的食物要有所不同。 妻妾要做好纺织,管好家务,恭敬服侍丈夫。 2. 素解文意。 点拨: 这里是讲人们的待客之道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司其职。亲戚朋友会面要尽量盛情款待,这是基本的待客之道,但是要注意老人和孩子的食物应有所不同。老人牙齿不好,消化功能弱,要吃软的、暖的;小孩子身体正值发育,牙齿好,爱吃凉的、硬的。妻妾要做好纺织、女红,管理家务,服侍好丈夫的起居穿戴。 链接: 帷房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第四部分,从“纨扇圆絜”到“蓝笋象床”。 1. 文白对读。 原句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译文 绢扇又圆又白,银色烛台上烛火通明。 白天小憩,夜晚就寝,有青竹编的席子,象牙雕饰的床。 2. 素解文意。 链接 : 《团扇歌》 启思: 链接: “蓝笋象床” 点拨: 这里是描写人们的休憩场景,纨扇、象床等用具非常值得考究。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第五部分,从“弦歌酒宴”到“悦豫且康”。 1. 文白对读。 原句 弦歌酒宴,接杯举殇。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译文 奏乐歌舞,摆开酒宴,相互碰杯,开怀畅饮。手舞足蹈,快乐安康。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六)学习第六部分,从“嫡后嗣续”到“悚惧恐惶”。 1. 文白对读。 原句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译文 嫡系子孙继承祖业,一年四季都要举行祭祀。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恭敬畏惧,诚惶诚恐。 2. 素解文意。 链接: ① 封建宗法制 ②祭祀 ③“稽颡 ” 点拨: 这个部分讲的是家族的传承与祭祀礼仪,要求人们恭敬虔诚。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七)学习第七部分,从“笺牒简要”到“执热愿凉”。 1. 文白对读。 原句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 译文 书信公文要简明扼要,回答要详细全面。 身上脏了就会想洗澡,手里拿着烫的东西就会希望它马上变凉。 2. 素解文意。 链接: 牒 点拨: 这里提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写给他人的书信要简明扼要,不要啰嗦,但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则要详尽全面;以及人之常情:身上脏了就想洗个澡,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 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 · 邶风 · 燕燕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千字文(八)》。 (二)师生合作吟诵《诗经·邶风·柏舟》《诗经·邶风·绿衣》。 二、解诗题 《诗经·邶风·燕燕》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存最早的送别之作,借燕子飞来飞去的景象抒发离别之情。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邶风·燕燕》,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差(cī)池其羽、瞻、弗、颉、颃、勖 (三)标注入声字: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 弗及 , 泣 涕如雨。 燕燕于飞, 颉 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 弗及 ,伫 立 以 泣 。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 弗及 , 实 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 塞 渊。终温且惠, 淑 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译文 燕子飞来飞去,三三两两参差不齐。 姑娘要出嫁,远送至郊野。 望着她远去不见踪影,泪水泣落如雨。 燕子飞来飞去,上上下下忽高忽低。 姑娘要出嫁,远远来相送。 望着她远去不见踪影,久久伫立任泪流。 原句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译文 燕子飞来飞去,叫声忽上忽下。 姑娘要出嫁,远送到南郊。 望着她远去不见踪影,令人心里实是忧伤。 二妹为人可信任,心地诚实又深沉。 性格温柔又和顺,为人善良谨慎。 常对寡人说“要想到先君”,来劝勉寡人。 (二)素解诗意 释义: ①差池:参差不齐的样子。 ②颉:向上飞。颃:向下飞。 ③将:送。 ④劳:愁苦。 ⑤仲氏:老二,二妹。任:信任。只:助词。 ⑥塞:诚实。渊:深远。 ⑦终:既。 ⑧淑:善。慎:谨慎。 ⑨勖:勉励。 链接: 本诗诗旨 五、品诗味 (一)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品味: 从第一章开始到第三章,每章的开头都以飞燕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阳春三月,燕子呢喃,翩翩双飞,朱熹说:“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朱子语类》)这本是非常美好的景色,但作者却要借此乐景,渲染离别的悲伤,“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这便是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将送别情境和惜别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二)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品味: 这里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各章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了相应的几个字,在回环往复的反复吟唱中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三)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品味: 前面三章都是在渲染送别的悲伤情绪,这章则正面写到了被送之人。“仲氏”是诗人的二妹,她不但心地善良诚实,而且性情温和恭顺,还经常劝勉“我”,要不忘先君。此处既有对二妹的整体评价,又写了她具体的语言,显得具体而又形象。这种先渲染气氛后刻画人物的倒装写法,在素读范本一年级下册第29课内容二的《诗经·召南·采蘋》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可以一起去回顾一下。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三)镂空记忆背诵。七、 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邶风·燕燕》全诗共四章,前三章以重章叠句的手法渲染依依惜别的情境,后一章重点回顾被送之人的美德。情感深切婉转,人物的美好品德让人顿生敬意,也更增不舍之情。明代陈舜百在《读诗臆补》中说:“‘燕燕’二语,深婉可诵,后人多许咏燕诗,无有能及者”,对这首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九、本课总结 推荐阅读: 秋社寄山中故人 〔宋〕谢翱 燕子来时人送客,不堪离别泪沾衣。 如今为客秋风里,更向人家送燕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