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4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确立,监察、谏议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以监督皇帝言行和保证官僚队伍 的廉洁。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形成了足以制约行政体系的强大力量,但专门的谏议 机构已经没有了。当时,监察御史经常出外巡查,监察范围广泛,甚至负责接受老百姓的诉 状,平反冤狱。这说明监察、谏议制度能够 A. 平衡王朝权力结构 B. 制约皇帝无上权力 C. 杜绝官僚腐败现象 D. 控制地方司法诉讼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 ‎2.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 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 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 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C. 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答案】B ‎【解析】“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说明在科举制刚刚建立、还处于探索时期的时候,之前选官制度的某些传统如“声名、影响、家世、地位”还在影响科举制的录取,故选B;A错在了“决定”,因为科举制已经在实行,所以排除A;这时科举制的实行是抑制士族门阀的,所以不会受制于他们,主动权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故C 不符合史实;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3. 廷议、廷推是明代中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 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 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朝廷议、廷推的推 行 A. 极大地削弱内阁大臣的权力 B. 表明中国古代中枢体制的成熟 C. 是废除宰相后的必然产物 D. 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出现的中枢机构的变化,显然是强化君主专制,D正确;此举措与内阁大臣没有关系,A错误;B中成熟不符合题意;C中必然产物说法错误。‎ ‎4.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 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由此可知,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是 A. 直接民主 B. 范围狭隘 C. 人民独裁 D. 权力滥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结合所学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制度缺陷是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本题答案选D项。A和B项是缺陷,但与材料无关;C与雅典民主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缺陷 ‎5. 《十二铜表法》规定,物品之转让,必须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人在场才能缔结契约,并通过 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定的方式。这说明罗马法 A. 保留习惯旧俗 B. 重视司法程序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保护贵族利益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出庭辩论等,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B项正确;A项习惯旧俗材料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特点 ‎6. 有学者认为: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 衡”。‎ ‎ 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 说的 “地上(指社会)的平衡”指的是 A.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B.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与确立 C.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D.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能力。注意材料时间信息“17世纪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符合题干材料的描述和题意,C项正确;A项错误,是在18世纪上半期,排除;B项错误,英国是“议会之母”的国家,在17世纪末之前就已经存在议会了,排除;D项错误,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的取得是在18世纪中后期,排除。故选C。‎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7. 下图显示了 19 世纪中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军海军编制的差异表明了 ‎ A. 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B. 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C. 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 D. 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背景,旨在考查解读图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中国”、“日本”两国海军编制,结合所学知识判可知,清朝的海军编制和日本相比,指挥体系比较繁杂,容易导致指挥不畅。进一步可知,日本海军力量的壮大,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从而为东亚格局变化埋下伏笔,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完全不同”,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结论仅从图示信息无从体现,排除;C项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从图示信息看不出,排除。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8. 据统计,自 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22‎ ‎ 次大规模会战, 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尤其是 1941 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 5 万余人,为历次会 战所罕见,而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战场却接连失利。会战后不到 20 天,美国宣布中国适用 ‎《租借法案》。这反映了 A. 第三次长沙会战彻底改变了抗战局势 B. 国民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全面抗战后国民党坚持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22次大规模会战,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尤其是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5万余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可以看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坚持积极抗日,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中的“彻底改变了抗战局势”不符合史实;B项中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国民党的抗战 ‎9. 1950 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 8 个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相关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属于正常的外交活动,A项理解错误,排除;“求同存异”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放弃“一边倒”的方针,排除D;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的束缚,具有灵活性,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相关状况 ‎10. 两宋时期兼并盛行,贫富分化,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有识之士把这种社会问题归 结为“田制不立”。井田论、均田论和限田论几乎连绵不绝,但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 这是因为 A. 封建地主阶级抵制作用 B. 宋朝国家始终没有统一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 政府禁止农民私自垦荒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面对土地的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因此选择C。B、D选项和题意无关,因此排除。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形式。因为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私有土地,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排除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土地兼并 ‎11.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 家有杼机 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 ,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 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 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B. 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 C. 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D. 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古代经济——明清期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 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可以看出当时的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后解体的;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私营和官营手工业进行比较;D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方的对比。‎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雇佣关系的产生 ‎12. 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 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 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从社会史观方面看,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 A. 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 B. 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逐步走向近代化 C. 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答案】A ‎【解析】“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主要得意于新航路的开辟,说明丝绸之路促使欧洲和亚洲人民生活更加丰富,A正确;B中近代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不是材料体现住主要信息;D中激烈碰撞说法错误。‎ ‎13. 罗斯福“新政”(New Deal)的核心称为三“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 改革(Reform)。其时国会通过法案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承认劳动者有 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力。该规定属于哪个领域 A. 经济复兴(Recovery) B. 社会救济(Relief)‎ C. 财经改革(Reform) D. 农业改革(Reform)‎ ‎【答案】A ‎【解析】“国会通过法案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力”属于劳工关系法,符合罗斯福经济复兴措施,A正确;B、C和D不符合题意。‎ ‎14. “三自一包”是刘少奇于 1962 年推出的农村经济政策。“三自”即指“自留地、自由市场、 自负盈亏”,“一包”就是“包产到户”。这说明了 A. 最早实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尝试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 并未改变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 D. 基本克服了平均主义 ‎【答案】B ‎【解析】三自一包是指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于1962年因应大跃进时期发生的全国性大饥荒而推出的农村经济政策,实质是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B正确。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分田到户”的字据,率先尝试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当时是土地公有制,也没有克服平均主义,排除CD。‎ ‎15. 表格中所列的时间和事件,反映的主题 A. 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C.‎ ‎ 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 D. 展示资本主义发展全过程 ‎【答案】B ‎【解析】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主要指地理大发现,并不能体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等事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抽“地理大发现、早期殖民扩张、改良蒸汽机的推广、近代工厂的出现、垄断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经济全球化,“关贸总协定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纪贸易组织建立”体现了二战后期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中走向有序化,故B项正确;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并不能体现地理大发现等事件,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全过程”,排除。‎ ‎16. 2016 年 4 月,习近平在安徽凤阳考察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 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 事”指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B ‎【解析】由“习近平在安徽凤阳考察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进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安徽凤阳无关;C项和D项与安徽凤阳的改革无关。‎ ‎17. 下表为 20 世纪 50 — 90 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A. 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 B. 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 C. 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长期操纵在美国手中,而随着联合国成员国数量不断增长,有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有利于打破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故C正确;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90年代苏联解体,一国变为多国,故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增长幅度较大,并非民族独立运动获得独立的国家,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地区分裂加剧”,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排除D。‎ ‎18.‎ ‎ 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 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 说明汉代法律 A. 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 B. 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 C. 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 D. 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答案】B ‎【解析】根据“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表明汉代法律把儒家思想融入到法律体系,体现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特点,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排除A;根据“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可知材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对秦律的发展,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君权神授”,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结合所学汉代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分析解答。‎ ‎19. 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 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 B. 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C. 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 D. 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 ‎【答案】A ‎【解析】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要保持并扩充这个"善",要靠教育的作用;荀子的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三者共同之处是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A正确;孟子、荀子目的在于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道德水准”不是三者的共同目的,排除B;儒学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无法反映是“儒学发展的要求”,排除C;对人性的认识与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无关,排除。‎ ‎20. 关于《三字经》成书年代和作者,大多数学者倾向的意见应是宋儒王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 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于教育子女朗 朗上口,十分有趣,又启发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经久不 衰,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它的出现和流行说明 A.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 C.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答案】B ‎...............‎ ‎21. 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 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 B. 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 C. 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 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明朝中后期相关知识可知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了学风的转变,学风由空谈向经世致用转变,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故D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演变情况,解题的关键是对“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的准确解读。‎ ‎22.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 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 是否信仰上帝 B. 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C. 倡导不同的政体 D. 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题干关键词是“思想分歧”.“最重要表现”。卢梭和伏尔泰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二人在思想上的最大分歧是建立何种政体,伏尔泰推崇君主立宪制,卢梭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23. 1859 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 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 A. 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 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 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D. 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答案】C ‎【解析】17 世纪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 世纪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故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故C正确;达尔文是生物学家,牛顿是物理学家,“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错误,排除A;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界的规律,而不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排除B;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D错误。‎ ‎24. 1887 年,黄遵宪花了 12 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这是国人研究日本维新史的名 作,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此书早 布,可省银二万万两”。这主要反映了 A. 洋务运动由学习欧美转向学习日本 B. 思想文化能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C. 甲午战后的反思逐渐深入制度层面 D. 对日本缺乏了解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日本国志》”“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可知袁昶所说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对于制度的反思,C正确;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 ‎25. 1953 年至 1954 年,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推介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之一“抽象表现主义” 在巴黎专门举办了“当代十二位美国画家和雕塑家”展览,此后现代纽约艺术博物馆在欧洲 的类似展览很多次都由美国政府资助。这说明美国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 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 B. 争取得到国内艺术家的支持 C. 展示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D. 努力推动世界多格局的形成 ‎【答案】A ‎【解析】美国政府资助美国画家和雕塑家展览,体现了美国政府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国内艺术家的态度,排除B;艺术展览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排除C;美国 作为超级大国,为了实现全球战略,不可能推动世界多格局的形成,排除D。 ‎ 二、主观题:(共 3 小题,26 题 2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6 分,共 50 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 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秋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 ‎ “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 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童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 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 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风反 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邮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 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 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律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 实。 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 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鸡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健词 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 兴起。‎ ‎——摘编自间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 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 ‎【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 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晚 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导”、“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内容、主体、主要目的等方面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科举制、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等方面简析其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新式传媒、西学传播、知识分子等方面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再据材料二“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阅读内容、目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经济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产生之后,又时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促 进作用。但是,若运用不恰当,反而起会阻碍作用。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 观点:经济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对经济实践有指导意义,或违背经济学常识的经济实践, 必然会遭到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 论述:从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实施情况以及对经 济实践的影响加以论证。‎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史料并依据所学运用知识答题能力,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问题时候首先要依据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提取的信息进行说明论证即可。本题可以从经济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对经济实践有指导意义,或违背经济学常识的经济实践,必然会遭到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来说明观点,论证结合所学从从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实施情况以及对经济实践的影响加以论证即可。‎ 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经济理论思想·表现 ‎28. [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人口已经毫无疑义的超过 5 亿。随着现代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 知识由城市向乡村、由沿海向内地的普及和提高,自 1962 年开始,我国人口进入了出生率居 高不下、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大大加快的人口高增长惯性时期。1949 年,全国耕地人 均 2.7 亩,当时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 1957 年列 1970 年,耕地从人均 2.59 亩降至1.83 亩。不仅如此,日渐沉重的就业压力也困扰着各级政府,农村地区的隐性过剩劳动力有 增无减,城镇地区所能捉供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就业需求。此时期,党和政府领导人及一些 求实的学界人士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先后发布节育的谈话,1957 年,毛 泽东甚至明确提出“计划生育”的概念和“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的设想,他说要提倡节 育,要有计划地生育。但到 1958 年 1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说“人多好还是人少 好,现在还是人多好”。1956 年“二五计划”和 1963 年国务院工作会议制定的有关人口方面的政策,都被随后的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所冲击,即便如此,1968 年城市的人口出生率还是比 1963 年降低了 23.2 个千分点,而认为多子多福的农村人口出生率也降低了6.48 个千分点。‎ ‎——摘编自汤兆云《建国后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概念的历史背景。 ‎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人口政策。‎ ‎【答案】(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快速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尖锐的矛盾;城乡 就业压力加大;学界和一些领导人的呼吁。 ‎ ‎(2)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且取得一定成效;为 20 世纪 70 年代 以后的计划生育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没有从根本上扼制住人口的增长。‎ ‎【解析】(1)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概念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材料“出生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 、“就业压力也困扰着各级政府”和“党和政府领导人及一些求实的学界……先后发布节育的谈话”,从而归纳出历史背景。‎ ‎(2)由材料“1968年城市的人口出生率还是比1963年降低了23.2个千分点,而认为多子多福的农村人口出生率也降低了6.48个千分点。”,可见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且取得一定成效。由材料“有关人口方面的政策,都被随后的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所冲击”,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可以补充: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计划生育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没有从根本上扼制住人口的增长。‎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