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B. 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 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 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表明二者之间形成君臣关系,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形式上已成为主权统一的国家。故D项正确; A项中的宗法血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分封制下周王代表最高统治权威,故B项错误,排除;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性,但必须服从周天子,并非“独立实行统治”,故C项错误,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主要根据材料结合分封制的理解解题。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 2. 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下表中历史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 B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 C ‎“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D ‎“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是史料呈现,排除; B是史料解释,故B正确; C是历史评价,排除; D是史实陈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解释。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 3. 儒家祟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诸子(  )‎ 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及的先秦诸子中的“君子”、“兼士”,公正无私的“铁腕”者等,都体现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故B项正确。 ACD三项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诸子百家思想的相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相同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1.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  )‎ A. 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 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 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 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答案】B ‎【解析】“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体现了汉高祖根据秦朝的商业领域的弊端,调整商业政策,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 2. ‎《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  )‎ A. 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B. 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C. 推动法律的儒家化 D. 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的含义,断案要以《春秋》等儒家思想为依据,说明法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C正确; 其它选项都与材料含义不符,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主要根据材料含义内容进行判断。 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受了法家、道家以及阴阳五行说等思想发展了新儒学,其思想进神化皇权,维护君主专制,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大一统的需要,因而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封建官方哲学思想。 ‎ 3. 唐代诸多新兴的庶族士人在讲到自己出身时往往上溯到久远的世系。例如,李白自称出自陇右李氏,韩愈则声称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的韩氏,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也都去汉魏世家中寻亲认祖。这表明当时(  )‎ A. 科举制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 儒家思想注重慎终追远 C. 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主要方式 D. 士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 ‎【答案】D ‎【解析】唐朝时期庶族士人兴起,“庶族士人在讲到自己出身时往往上溯到久远的世系”主要是为了寻找自身的身世,说明当时士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故D 项正确。 科举制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有利于社会公平,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儒家思想影响特点,故B项错误。 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庶族士人在讲到自己出身时往往上溯到久远的世系”。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答案】B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田产交易的规定内容详细,与税制改革无关。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田产交易的规定最为详细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结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说明土地兼并盛行,客观上不利于自耕小农的发展壮大。 D.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田产交易的规定内容详细,与经济结构转型无关。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中“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 2.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 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 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知,这是中央为加强对于地方的控制,而委派的临时机构或者常设的最高机构。 故选:C ‎。 本题考查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侧重于考查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各朝各代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一、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二、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西汉巩固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四、隋唐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五、北宋加强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六、元朝新发展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明清达到顶峰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 1.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 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 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D. 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答案】A ‎【解析】“,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故A正确; 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是三大改造,故B错误; 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水平,故C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考点:①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②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入侵;③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表明类选择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一般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即“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2.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 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A ‎【解析】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的思想,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所以A符合题意; ‎ B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不符合史实,此时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是宋明理学; 故选:A。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私天下”“孤秦”、“陋宋”切入,结合明清之际是儒家思想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该题相关的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原因,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都要注意掌握。 ‎ 1.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 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 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 A. 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 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C. 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 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古代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前,北方地区开发程度高于南方,秦汉时期,无论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北方都远高于南方,故郡、县的设置更多、更密,故A项符合题意; 南方地区经济地位更重要,是唐中期(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及以后,故B项错误; 秦代“驰道”主要北方地区,南方更多的是“五尺道”、“栈道”等,故C项错误; 汉初实行的郡国并存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并非仅北方地区,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以古代郡的设置为切入口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了解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并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秦朝统一后,改变了地方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之后地方行政制度到元朝时设置了行省,地方制度基本固定。 ‎ 2.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严格 C. 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D.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北宋时期为了防止地方藩镇割据时期再度出现,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运往中央,地方财力空虚导致基础建设困乏,故B项正确。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央中枢机构,不符合地方财政问题,故A项错误。 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只符合材料前半部分观点,故C项错误。 城市经济发展显然与材料中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本题难度略偏高。 ‎ 3. 汉阳铁厂创办时,负责提供设备的英方曾提出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的要求,但张之洞却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份可也。”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符,造成大量浪费。这说明(  )‎ A. 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 洋务企业还不具备近代工业特征 C. 张之洞思想观念落后于同时代的国人 D. 洋务派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答案】D ‎【解析】A.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 B.洋务企业运用机器生产已具备近代工业特征,B项错误,排除B; 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思想已经代表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项错误; D.根据材料“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份可也。”、“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符,造成大量浪费”等信息,这表明洋务派在向西方学习时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注意对洋务运动的把握。 ‎ 1. ‎1896年盛宣怀上折直言银行之便利,认为“英、法、德、俄之银行,流通一国之财货,而得国家之保护…善于中国之票号,乃商务枢机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材料强调(  )‎ A. 华资银行可抵御列强经济侵略 B. 外资银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C. 清政府支持创立华资银行 D. 传统票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可以直接得出盛宣怀主张设立中国银行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 从“英、法、德、俄之银行,流通一国之财货,而得国家之保护…善于中国之票号,乃商务枢机所系”可以看出银行的重要地位,但是无法得出外资银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故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到清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 材料中只是强调银行比传统票号优越,没有涉及传统票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需要掌握盛宣怀的经济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盛宣怀的经济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对能力。 ‎ 2. 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这种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B. 实业救国深入人心 C. 政府提倡消费国货 D. 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答案】D ‎【解析】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是甲午战争以后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体现,抵制外国货恰恰反映了外国货在华过多,所以是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的原因所致,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1.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 A.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A ‎【解析】A、由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得知,英国是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故A项正确; B、由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分析得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关税自主权,故B项错误; C、材料没有涉及有关司法主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 D、材料缺乏当时中英贸易情况的数据对比,不能断定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重点考查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占有、扩大中国的市场,材料中的信息反映英国的关税要求,正体现英国的市场要求。 ‎ 2.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 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 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 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答案】C ‎【解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应排除。 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考查定国是诏的内容。 戊戌变法指1898‎ 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 1. 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艰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  )‎ A. “整理国故,尊孔复古” B. “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C.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 D. “设置内阁,厘清官制”‎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光绪帝”、“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结合所学知识,与此有关的是“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故B项正确。 “尊孔复古”是袁世凯时期,故A项错误。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是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在光绪帝的变法诏书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 “设置内阁”是明朝时期的措施,与题干时间和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考查清末新政的内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光绪帝”、“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对清末新政内容的识记。 ‎ 2.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 A. 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B. 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 C. 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D. 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 ‎【答案】C ‎【解析】“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 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答案】B ‎【解析】材料只涉及到专利问题,并不能说明有了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所以A错误,依据材料专利最高期限为五年,并不是针对官营企业而言的,所以C错误,D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材料体现专利最高期限为5年并拒绝了周的三十年的申请,有利于防止垄断。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民国初期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本题旨在通过材料分析考查学生对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相关史实的了解。 ‎ 1.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 A. 结束了君主专制 B.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引发了军阀割据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可以得出辛亥革命引发了军阀割据,故C项正确。 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应排除。 B项与题干材料相反,应排除。 D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需要掌握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以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的评价为背景材料考查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国民政府坚持谈判的先决条件,终于迫使英国从上海撤军。2月19日,双方签定了《关于汉口英租界之协定》.根据协定,租界工部局于3月11日解散,由国民政府3月15日正式接收英租界。”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期间 C. 五四运动期间 D. 抗战相持阶段 ‎【答案】B ‎【解析】A.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可以判断不是辛亥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 B.根据材料中”终于迫使英国从上海撤军。2月19日,双方签定了《关于汉口英租界之协定》”可知是收回汉口英租界,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定胜利,结合所学,可知发生在1927年,因此应是北伐战争期间,故B项正确; C.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可知不是五四运动时期,故C项错误; D.抗战相持阶段主要是进行抗日活动,与题目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的了解,属于基础识记题,难度不大。 ‎ 3. 汪鸾翔先生创作于1923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识器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 A. 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B. 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 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D. 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 ‎【答案】A ‎【解析】“无问西东”是指对于先进文化均要继承、发展,不要区分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外来文化,体现出一种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故A正确; “无问西东”主要是指一种文化态度,排除B、D项; “无问西东”不仅体现西学东渐,还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排除C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 1.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A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危害,故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要集中在北方。故B正确。 C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后,故排除。 D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关键信息是“,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本题实际考查近代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的难度。但选项的设置干扰性不强,故综合难度适中。 ‎ 2. ‎1927年2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一领导者。这一阐述(  )‎ A. 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 C. 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 D. 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 ‎【答案】D ‎【解析】A.材料并不是只强调工农联合,这也看不出,开始认识到的特征。 B.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意思。 C.材料的核心是关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不是侧重于继续追随国民党和进行革命。 D.从材料中的,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一领导者可以看出,已经涉及到了关于领导权的问题。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新民主主义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和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还要搞清楚大革命的过程。 ‎ 3.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 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 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信息“1935年”、“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 AB两项与题干“深刻的民族性质”的信息不符,应排除。 D项是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相关知识。考查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935年”、“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过程、意义等知识。 ‎ 1. ‎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各省军政长官举行国防会议。会后,除已在前线作战的地方部队外,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这反映了当时(  )‎ A. 国民党确立全面的抗战路线 B. 国民政府民族责任意识增强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国民党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 ‎【答案】B ‎【解析】A.国民党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B.从材料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积极进行军事部署组织抗战,体现了国民政府的民族责任意识的增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9月份,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抗日宣言。 D.材料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政府的抗战行为,突出强调的是政府的抗战责任,材料体现不出是否坚定了全国的抗战决心。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政策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国民党政抗战的路线和政策特点。 ‎ 2. 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入统计。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  )‎ 项目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合计 全部岁入%‎ ‎100‎ ‎100‎ ‎100‎ ‎100‎ ‎100‎ 外援%‎ ‎77.2‎ ‎51.69‎ ‎85.79‎ ‎70.5‎ ‎82.42‎ 其他%‎ ‎22.8‎ ‎48.31‎ ‎14.21‎ ‎29.5‎ ‎17.58‎ A. 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 B. 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 C. 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 D. 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 ‎【答案】B ‎【解析】通过观察图表可以看出在整个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入中外援占的比重都是超过一半的,也就是说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侧重于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方面经济状况。 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1940年,中国共产党指出:“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是(  )‎ A.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C. 组织徐州会战,阻止日军疯狂攻势 D. 发动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 ‎【答案】D ‎【解析】紧扣材料中“1940年”“中国共产党…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可以推断出是百团大战。故D正确。 ABC发生在1937年,时间不符。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本题的关键词是“1940年”、“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推断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 ‎ 2.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 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 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C. 《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情况下,在讨论《共同纲领》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并没有同意一位代表提出的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内容写进《共同纲领》的建议。可见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着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等任务,反映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新中国仍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因此党中央不同意上述提议,故D正确。 AB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及史实,故排除。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对当时国内形势的准确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国内形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偏高。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材料二: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答案】(1)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等通商口岸地区。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沿海地区受西方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也较早,同时通商口岸便于引进西方的技术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业化起步于洋务运动,由此可知为封建政府主导。从企业的性质来说主要是军事工业,即重工业等。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作用加以回答。 故答案为: (1)特点: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成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便于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2)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相关内容。 本题以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新的力量往往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而在欧风美雨飘打下的近代中国,各种思潮一起涌来,形成为政治实力,更是如此。1894至1895‎ 年间,北洋舰队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洋务派三十余年的“富强”设想也被打得粉碎,酝酿已久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便形成了一股富有朝气的政治力量出而领航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开始活动起来,1895年10月孙中山首次发动的广州起义虽遭扼杀,中国之有“革命党”却自此腾播于世。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正式出现了改良派与革命派两面鲜明的旗帜,他们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值得大书特书。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背景与出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题目,并就所拟题目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本题属于综合性论述题,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进行论证。观点可从“内忧外患中革命救国”、“内忧外患中改良救国”提取。论证结合列强侵略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史实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1题目:内忧外患中革命救国 论点:我认为革命才能救中国。 阐述:①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影响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维新变法失败,晚清政府推动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丧失了民心,缓慢的有限改革已经不能满足普通民众对改革的心理预期,不能满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渐入人心,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此外,民主与科学的引入将革新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国的独立图强更有赖于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 综上所述:革命是推动历史的前进动力,特殊的国情需要中国全方位的改变,革命对当时的中国利大于弊。 示例2题目:内忧外患中改良图强 论点:我认为改良才能救中国。 阐述:①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影响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②辛亥革命虽铲除了皇权,但革命后军阀混战,无法保证政府决策正常化和社会秩序稳定化,革命者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追求陷入了理想主义的误区。 ③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清末新政,现存制度通过自我调整,如颁布宪法、仿行宪政,在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逐渐开始近代化转型。 ④资产阶级改良派致力于国人思想启蒙,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中国的现代化或许能以避免流血与破坏的政治体制改革健康的向前发展。 由此可得:近代中国不应打破一切现存制度,而是采取渐进方式达到质变,改良对当时的中国利大于弊。‎ ‎【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查列强侵略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史实。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 本题考查对列强侵略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史实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材料:曾纪泽(1839年-1890‎ 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国相通,商釉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希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系统上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1)根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答案】(1)第一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可以得出反对闭关锁国;“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与事情者也”可以得出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可以得出主张团结一致,与外商争利。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曾纪泽所处的时代可以得出背景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第一问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曾纪泽的“开放观”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故答案为: (1)主张: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一致,与外商争利。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2)评价: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及其背景、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曾纪泽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对曾纪泽“开放观”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