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16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考点16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 考点 16 新发展理念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历史性变革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 提升。 (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 断提 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 显著增强。 (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 平大幅提高。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 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 (2)从两方面理解: 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2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②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 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 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 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安排 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1)第一个阶段。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 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 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 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 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来源:&网 Z&X&X&K] (2)第二个阶段。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 提升,实 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3 1.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五大发展理念 (1)创新发展。 ①解决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发展。 ①解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 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绿色发展。 ①解决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②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 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4)开放发展。 ①解决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 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5)共享发展。 ①解决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 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 4 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 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来源:ZXXK] 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 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①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 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重中之重。 ②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 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①原因: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5 ②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 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端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 都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知识拓展】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 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2017 年 12 月 29 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 形成;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考向一 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从两方面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人民的需 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领域,扩大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 领域。 (2)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 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 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1)所谓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发展上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生产力布局还不平衡, 如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又有大量传 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群众就业、教 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从发 6 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体之间也有不平衡,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别比较明显。 (2)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加 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客观上还存在发展不够稳定和不持续的情 况。 【典例 1】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发展总体战略 ②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平均化 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同步富裕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向二 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1.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 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风险过度积聚、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质量发展;反之,促进共 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创新驱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判断是否属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典例 2】2017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 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 发展要求 ①深化改革,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 ②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力 ④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7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向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1.原因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 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措施 (1)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 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技 术要素参与分配。 (2)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分配方式,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 动者素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典例 3】“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目前,中国正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的严峻挑战。这要求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始终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④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答案】A[来源:] 考向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1.实体经济的内涵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 商贸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 生产和服务部门。 2.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 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 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5)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典例 4】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事关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 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影响传导正确的有 A.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 B.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管理更加科学→企业活力增强 C.大力发展股权融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D.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发展向好 9 【答案】D 1.知识点 32020 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 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 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 ①收入分配差距将基本消除 ②贫困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③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 ④经济发展平衡性将明显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 ①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集中力量提高 GDP 增长速度 ④到 2020 年全面实现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数据显示,2017 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38149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9%;服务业 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9.1%;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4.5%。由此可以推 知我国 ①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②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10 ③经济结构更趋于优化 ④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为拓宽扶贫资金来源,中央财政在 2017 年增加安排 200 亿元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达到 861 亿元 的基础上,建议地方安排不少于 600 亿元债务资金支持脱贫攻坚,促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贫困村 生产生活条 ①降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②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坚持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 成为 2018 年工作部署的核心思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 ①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来源:ZXXK] ③更多发挥行政手段调控功能 ④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 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科研院所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 和政策,强化激励导向,活跃技术交易。此举意在 ①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②有效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③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充分释放科研院所创新潜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首 入五年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 的环境保护制度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 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 ③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1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东北某乡农民积极发展香菇种植业,通过袋料栽培等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香菇的产量,取得了可观的 收益。同时,广大菇农定期举办香菇文化节,开展摘菇、品菇等“农家乐”游园活动,吸引了不少城镇居 民前来游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该乡菇农成功的原因是 ①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经营的创新能力 ②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某地依托新兴电商品牌企业建立高标准水稻核心区,按照“企业+农户”的模 式组建水稻种植专 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 地农民增收。这启示我们 ①要提高农产品产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要优化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③要促进农企结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品 ④要成立专业合作社,使农业生产由个体经济走向集体联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 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数量规模转向重质量效益,不再追求增长速度 ②“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优化经济结构”——从重视供给侧改革转向重视需求侧改革,加快供需结构的优化 ④“转换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来源:。网 Z。X。X。K]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1.(2017·全国卷 1)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 GDP 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2.(2017·天津文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走出了 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从下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PM2.5 年均浓度 城乡居民收入比 项目 地区 2013 年 2016 年 2013 年 2016 年 北京 90 73 2.61 2.57 天津 96 69 1.89 1.85 河北 94 70 2.42 2.37 ①推动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序疏解 ②促进了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的扩大 ③使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④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6·上海政治)造成右图中两个变量走势相异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07-2015 年我国 A.农业现代化、专业化进程加快 B.高科技战略性新兴工业发展 C.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D.出口总量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4.(2016·江苏政治)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2016年初,我国政 13 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覆盖范围、 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此举旨在 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②促进社会公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④减轻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5·四川文综 )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7.4%,低于 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 比重为 48.2%,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 1322 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 1000 万人的目 标。这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D 【解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 符合题意,入选。A、B、C 表述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不选。 2.B 【解析】①错误,收入分配差距只能缩小,不会消除,排除;②中“彻底解决”的说法太绝对,排 除;③④当选。 3.A 【解析】“中国梦”的实现是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这要求我们进 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①正确;“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正确;我们 要提高 GDP 的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增长速度,③不选;到 2020 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 不是全面实现现代化,④不选。 14 6.A 【解析】要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同时 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 市场的作用,同时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尽量减少行政手段的使用,③说法错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 展主要是对生产端进行改 革,提高生产质量,而不是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生产规模,④不选。 7.B 【解析】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科研院所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 规和政策,强化激励导向,活跃技术交易。此举意在充分释放科研院所创新潜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激发市场活力,②在材料中未体 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者而不是科技,③说法错误。 8.C 【解析】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④符合题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国家运用 各种手段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不只限于经济手段,①错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发挥了宏观 调控的作用,②与题意不符。 9.D 【解析】题中材料“东北某乡农民积极发展香菇种植业,通过袋料栽培等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香 菇的产量,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体现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经营的创新能力,故①符合题意,人选;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题中材料“广大菇农定期举办香菇文化节,开展摘菇、品菇等‘农家乐’游园活动, 吸引了不少城镇居民前来游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体现了②;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不能入选;④的主体是政府,排除。 10.C 【解析】依据材料,“企业+农户”的合作社模式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企结合,实现 农业产业化经营,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这启示我们要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并非单纯提高农产品产量,① 与题意不符;④中对农业生产“个体经济”的定位错误。 11.C 【解析】转变发展方式,就是指我国经济已经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 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集约型增长,②正确;经济增长必然要 15 求转换新的增长动力,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就需要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创新成 为第一动力,④正确;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看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和 数量的追求,而不是不再追求增长速度,①不选;应是从重视需求侧改革转向重视供给侧改革,③不选。 【直通高考】 1.D【解析】突破本题难点要认真审题,抓住国内生产总值概念中“国内”和“生产”两个关键信息。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地域来确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国企业在境外生 产的产值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D 符合题意,C 与题意不符。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不是为社会 提供劳务,不创造价值,排除 A。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既不是生产产品,也不是为别人 提供劳务,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排除 B。 3.C 【解析】从图中可知,GDP 增长率逐渐下且降趋于平稳,但是拉动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农业 专业化、高科技战略性新兴工业均是专业性较强的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它并不能拉动就业,故 A、B 项不选;GDP 增速放缓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总体下行压力大。但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异军突起, 有利于带动就业,使就业率上升,故 C 项正确;出口总量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与就业增加没有必然的联系, D 项不选。 5.D【解析】2014 年我国 GDP 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可见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 于优化,①正确;2014 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大,且服务业属于第三产 业,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③正确;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②观点错误;题中没有 提及创新,④与题意无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