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30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说:“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反映了 A. 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B. 国家政治体制尚未健全 C.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D. “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可知诸侯在地方治民,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天子和诸侯权力的问题,诸侯崛起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已经是奴隶社会的末期,“体制尚未健全”不符合史实,排除B;春秋时期是分封制的崩溃时期,“家国一体”不符合史实,排除D。 2.何尊是西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其内底的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据此可知 A. 中国人的世界观已形成 B. 西周初年的疆域东至洛邑 C. “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 D. 考古与文献必须互为印证 【答案】C 【解析】 “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等字眼意在强调材料意在反映“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尚未形成,西周初年的疆域并未东至洛邑, 选项A、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中“必须”这个说法过于绝对,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故本题选C。 3.西周时期,与中原较近的诸侯国墓葬内除了突出国君及夫人的地位外,其他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也会埋葬在其附近,但晋国公墓内只有诸侯国君及夫人墓,未见其他与之有血缘关系的族人的墓葬。这种现象说明 A. 周礼对晋国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淡薄 B. 诸侯国与周王室血缘亲疏导致墓葬差异 C. 周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渐趋瓦解 D. 诸侯国与周王室地理位置影响墓葬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时期,与中原较近的诸侯国墓葬内除了突出国君及夫人的地位外,其他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也会埋葬在其附近”可知西周时期,周礼对贵族的墓葬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具有血缘关系的贵族一般都葬在同块墓地;但材料中晋国公墓只有诸侯国君及夫人墓,未见其他与之有血缘关系族人的墓葬,说明丧礼制度对晋国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较小,A项正确。晋国国君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故不是诸侯国与周王室血缘亲疏导致墓葬差异,B项错误。丧礼是维护宗法制的重要制度之一,而宗法制渐趋瓦解是在东周时期,C项错误。材料强调周礼对晋国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淡薄,与地理位置的影响无关,D项错误。 4.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 A. 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B.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C. 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答案】A 【解析】 根据“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说明自先秦到秦汉史籍编写追本于黄帝,具有华夏统一的意识,A正确;重视血缘关系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5.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 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所述工具有利于锄地翻地,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D符合题意;AB均属于无关项;材料没收涉及铁犁牛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 6.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多有“隐民”“私属徒”之类的称呼。“民”和“徒”在以前都是奴隶的称呼。春秋时期,“隐民”“私属徒”却具有了新的含义,指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这些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封建剥削关系的出现 B. 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 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D. 自耕农经济逐步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材料中对于“民”和“徒”由奴隶到依附农民的转变说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故A项正确;此时属于公田向私田转换时期,井田制并不是彻底瓦解,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土地性质转换时期,并不是土地兼并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土地公有向私有制转变时期,自耕农经济是战国时期才得以确立,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关键词,“ “民”和“徒”在以前都是奴隶的称呼。春秋时期,“隐民”“私属徒”却具有了新的含义”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史实分析回答即可。 7.秦国商鞅变法规定:男子成年须与父母别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须出嫁,又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有相互纠察告发的责任,否则处以极刑。这些规定 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 削弱了分封贵族的势力 C. 保障了兼并战争的胜利 D. 有利于法家思想的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父子别居”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从而削弱了贵族势力,连坐制度对原来的分封贵族也会起到打击作用,故B项正确。连坐制度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无关,A项错误。兼并战争的胜利是多种因素结合的结果,故C项中的“保障”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削弱了分封贵族的势力,而不是有利于法家思想的传播,D项错误。 8.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实现“正名”,则须在“政”“刑”之外借助“德”“礼”。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 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 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晚期分封制遭到瓦解,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为此孔子倡导“仁”和“礼”的思想,孔子认为维护周礼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正名”以实现德治,故C项正确;孔子倡导“礼”是实现德治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实现的愿望是实现德治政治抱负,不是扩大儒学影响,故B项错误;孔子倡导“礼”是维护西周等级制度,故D项错误。 9.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据此可知,荀子 A. 思想超越了儒学范畴 B. 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C. 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 反对盲目崇拜圣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荀子认为人的欲望与生俱来的,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故荀子重视对民众的教化,B项正确。荀子属于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仍在儒学范畴,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民本思想,而是强调重视对民众的教化,排除C。D项李哲的观点,与材料荀子的不符,排除。 10.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材料中“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 ) A. 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B. 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 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 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儒家强调的习惯法适用于“君主与士人”,而习惯法的核心是宗法制,故A项正确。B项不适应于君主,C项和D项不适应于士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1.美国学者魏特夫在研究古代中国的治水活动时指出:“要有效管理这些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作者强调的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必要性 B. 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C. 兴修农田水利公共工程的重要性 D. 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说明是想把权力高度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专制主义的背景和原因,故A 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必要性,中央集权从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兴修农田水利公共工程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属于经济信息,材料论述是政权建设必要性,故D项错误。 【点睛】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2.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竹简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其中,《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这反映了 A. 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以强化 B. 秦朝竭力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 秦律主要针对国家经济管理而制定 D. 秦朝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列举出的《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等体现出许多社会现实问题,D正确;A属于政治信息;B属于地方制度;C不符合材料经济规定。 13.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该结论 A. 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 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 C.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 D. 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专制官僚政治局面……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可知,王亚南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建设,而上层政治建设又改变影响社会,与经济形态互相配合,改变了中国的封建性质、官僚政治形态、专制君主与官僚间、官僚与官僚之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态度,C项正确。阶级斗争是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错误。 14.历史学家钱穆在其通史性论著《国史大纲》中说:“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对材料所述“转变”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推动贵族政府转为文治政府 B. 开启中国古代士人参政的先河 C. 基于国情变化所做出的调整 D. 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重视儒学独尊地位,推动士人参政发展,但并不是开启中国古代士人参政的先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士人参政有助于推动贵族政府转为文治政府,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属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时期,所以推崇士人参政,故C项正确;士人参政有利于推动儒学独尊地位,故D项正确。 15.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既掌握监察之权,又担任副丞相,东汉初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独立行使监察职能,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 监察体系的渐趋成熟 B. 监察机构权力的扩大 C. 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D. 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监察机构的职能是保障皇权,材料反映了从西汉到东汉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本质上说明君主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正确。西汉时期的监察体系没有体现渐趋成熟,而东汉时期监察机构自成体系,A项错误。材料反映西汉到东汉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不是监察机构权力的扩大,B 项错误。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是皇权的延伸,为君主专制的加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因而“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分离”不属于对材料中这一变化本质上的反映,故C项错误。 【点睛】材料中“御史大夫”的职能是监察百官,从中央到地方设置监察机构的目的是督促各级官员按章履职,确保皇权的准确执行;本题结合从西汉到东汉监察机构设置和职权的变化作答即可。 16.西汉一朝共有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体至尊”。这表明 A. 时代变革导致观念变化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 社会等级差别明显缩小 D. 政治联姻作用上升 【答案】A 【解析】 【详解】“布衣、战俘、刑徒、奴仆”属于封建等级社会地位角度,然而西汉时期外戚大多出身这一类人,但是随着外戚权势增长,导致“体至尊”,说明时代变革导致观念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对于外戚身份论述,不涉及君主专制加强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论述社会等级差别缩小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政治联姻的信息,故D项错误。 17.据《史记》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打算封禅,齐相管仲用其他理由多次阻止无效,最后以没有天降祥瑞为由计齐桓公打消了封禅计划。据此可知当时 A. 诸侯初具政治竞争机制 B. 封禅制度促进社会进步 C. 各国官员均由天子任免 D. 天意是劝诚君主的手段 【答案】D 【解析】 “没有天降祥瑞为由计齐桓公打消了封禅计划”说明当时政治统治任然按照天意行事,D正确;A中政治竞争不符合题意;封禅制度是原始社会政治特点,B错误;C中各国说法绝对,排除。 18. 《史记.货殖列传》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据此判断,促进汉朝商业发展的因素是 A. 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B.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C. 官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 D. 汉初期实施重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由于国家统一,开始开放水陆交通,禁止开山的禁令放松,因此产生了大商人周游天下,货物流通频繁现象,可见政治和经济环境是促使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A项正确;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B项错误;C项官营商业发展的情况材料未体现;汉初对于商业是实行惠商政策,故D项错误。 【点睛】汉代由于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汉武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些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恩令等需要掌握。 19.西汉流行的儒家经典是靠经师口授,用隶书写成,被称为“今文经”;后来在孔府旧宅等处发现的使用前代文字书写的经书,被称为“古文经”。但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其主要原因是 A. 秦代焚书,古代典籍真假难辨 B. 时代变迁,阅读隶书已成习惯 C. 传承断绝,五经内容差异甚大 D. 儒学独尊,利禄之争日趋激烈 【答案】D 【解析】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所以今文经受到追捧,古文经不受重视体现出利禄之争日趋激烈,故D正确;A不符合汉代儒学独尊的时间;B中阅读隶书已成习惯不是出了体现主旨;C中断绝不是材料现象主要原因。 20.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 B. 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 【答案】C 【解析】 《三国演义》从儒家传统道德观、伦理观出发,歌颂表现的是以仁、 义、礼、智、信为主要特征的正义行为和势力,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体现出儒家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C正确;《三国演义》是小说,并未体现被史家考证,AB错误;正史与文学不能印证史实,D错误。 21.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 A. 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 B. 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 C. 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 D. 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今越南北部)七郡外夷比(邻)。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可知,汉魏时期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记载了如何到达大秦或者是从大秦如何到达中原,其间要经过孟加拉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并不能得出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B项错误。材料明显提到有陆路交通,而且中西方交往先是以陆上贸易为主,后以海上为主,C项错误。材料史籍记载的只是从大秦到中原或者是从中原到大秦的交通路线图,并没有表明史籍对大秦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D项错误。 22.《汉书·礼乐志》称“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这与毛诗(西汉时毛亨等所辑和注的《诗》)中提出“变风”“变雅”说的精神一致,都是把《诗》看成是“王道衰而作”。这说明《诗经》具有怎样的特征? A. 托物言志 B. 借古讽今 C. 客观真实 D. 现实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把《诗》看成是‘王道衰而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时代和王道兴衰作《诗》,反映了朝代的盛衰,说明《诗经》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D项正确。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都属于表现手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诗经》所描绘的是客观的现实,看不出客观真实的特点,C项错误。 23.西汉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作“游侠”。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辜。这反映出 A. 司马迁与班固的境界高下有别 B.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因时因人而异 C. 时代背景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 两汉游侠群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西汉初期,此时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对于“游侠”评价显然从正义角度出发,而班固生活在东汉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对于“游侠”评价从负面角度论述,二人对于“游侠”不同评价主要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故C项正确;二者都是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并不是境界高下有别,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从时代背景不同分析,并不是因人而异,故B项错误;材料中游侠群体并不是因为朝代更换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 24.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 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B. 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C. 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D. 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答案】B 【解析】 “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B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三教合一知识点,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联系儒家思想分析解答。 25.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弹劾。据此推断,当时 A. 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强 B. 唐朝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 司法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 监察体制发展渐趋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御史是属于监察系统,御史可以纠举官员,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这是监察机构的权力,题干中是正常行使权力而非职能增加,故A项错误。古代政治最大特点是皇权专制,该事件不能说明皇权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御史是属于监察系统,司法制度与其无关,故C项错误。刘范弹劾皇子李恪,皇子是属于贵族统治集团,体现了监察的不回避贵族,说明监察制度成熟,故D项正确。 26.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官员向皇帝奏事须有史官记录在案,“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这种规定有利于监督君臣的言行,表明唐朝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严格的要求,并未体现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严格的要求,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史官的地位提高,排除D项。 27.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 A. 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B. 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变造”制度是指将庸调本来应收的实物转换成白银等轻货,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白银的货币地位,而是强调“变造”制度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材料反映政府推行“变造”制度,方便缴纳赋税,没有涉及提高政府赋税标准,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家财政困难,而是强调唐政府推行“变造”制度,排除D。 28.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A. 重视法度 B. 尚意 C. 追求神韵 D. 重情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可见唐代书法重视法度,故选A;由材料“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故排除BCD。 29.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地方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B项错误,通判不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项错误,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错误,错在“避免”。 点睛:材料“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拥有地方行政权,材料“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表明拥有地方监察权。 30.《营造法式》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所谓“营造”,是工程建筑的意思;“法式”,即规则、标准的意思。这部《营造法式》实际上就是宋朝政府对全国的公共工程建设设定了强制的国家质量标准。它的刊行说明 A. 宋代官营手工业发达 B. 宋代工匠缺乏规则意识 C. 宋代强化专制皇权 D. 宋代政府重视民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家对于“全国的公共工程建设设定了强制的国家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出皇权专制延伸到建筑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对建筑标准的规定,不是说明官营手工业发达,故A项错误;《营造法式》的刊行是统一规定,不能说明宋代工匠缺乏规则意识,故B项错误;材料显然不是重视民生工程,故D项错误。 31.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A. 青苗法保甲法 B. 均输法保甲法 C. 市易法将兵法 D. 免役法保马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 32.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导致了冗官局面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A项正确。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材料的做法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 33.庄季裕《鸡肋编》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材料反映当时 A.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 出现了地域性商帮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中“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初数户,后繁之”的信息,可知茶叶贸易促使商业市镇增多,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茶叶贸易的发展,没有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故AB项排除;D项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排除。 点睛:“宋榷(专卖) 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初数户,后繁之”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茶叶贸易与商业城镇之间的关系。 34.南宋时期对日贸易有所改观。自1167年平清盛就任太政大臣后,日本开始改变“自我封锁”政策,推动对外贸易,宋商频繁前往九州的博多、今津一带,双边贸易逐渐进入高潮。以上可以说明 A. 外贸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来源 B. 日本放弃了贸易封锁政策 C. 经济政策调整有利南宋贸易发展 D. 南宋朝贡贸易有重大发展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南宋时期的对日贸易是双方共同努力达成的,日本方面体现出国家政策的影响,而且南宋时期对商业也采取宽松的态度,这对贸易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我们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B选项只是开始改变,并没有说放弃;D选项错误,对日贸易并不是朝贡形式的。 35.欧阳修、胡瑗、石介等人是“宋学”的先驱人物。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胡瑗在丹州“建议更阵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石介积极“预政事”。这说明“宋学” A. 沦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 B. 吸收佛道思想且积极改革 C. 具有救时行道的时代特征 D. 政治化、世俗化的发展倾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学的一些先驱人物如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胡瑗在丹州进行改革,石介积极“预政事”,这些都具有经世致用、救时行道的特点,体现了宋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主旨是宋学具有救时行道的时代特征,而不是沦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宋学来源的信息,故不是吸收佛道思想且积极改革,B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宋学政治化但体现不出其世俗化的发展倾向,D项错误。 36.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 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 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 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 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元人……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注重突出诗情画意,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天人合一、书画同源,故AB项排除。 37.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A. 反对君主独裁 B. 反对君主制度 C. 提倡格物致知 D. 提倡尊君卑臣 【答案】A 【解析】 “然必谋之大臣”说明和大臣共同商议,“以求公议之所在”以达到公正,说明朱熹反对君主决策的独裁,A正确;材料反对君主独裁,不是反对君主专制,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朱熹求理途径,C错误;D中尊君卑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38.宋太祖曾立下祖训“赵氏皇帝不能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之人”并立于太庙中,以后宋朝历皇帝基本都遵循;明太祖也曾立下祖训“宦官干预政事者,斩!”并立于宫门内,可明代的皇帝们都将祖训忘得一干二净。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A. 宋代皇权受到约束 B. 祖训约束对象不同 C. 明代专制皇权加强 D. 后人的执行力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后来重用宦官,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C项正确;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皇权并不是受到约束,故A项错误;宋明时期的祖训都是对于政治干政者,故B项错误;明朝并不是执政能力不同,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D 项错误。 39.下表是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简表,这反映了 省份 南京 北京 山东 浙江 福建 广西 江西 湖广 山西 河南 陕西 人数 27 17 13 26 11 2 22 12 5 12 2 A. 北方人更重视科举考试 B. 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C. 经济重心南移影响文化 D. 南北人才不平衡性出现 【答案】C 【解析】 从图表看出,东南省份籍贯的内阁大学士超过北方省份,明清选官制度是科举考试,所以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南方录取人数超过北方,根源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文化中心南移,并非北方人更重视科举考试,故C正确,A错误;明朝政治中心在北京,B错误;D不是图表反应的本质。 40.据明代张瀚的《松窗梦语》记载:“京师以南,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北下卫、彰,达京圻,东沿汴、泗,转江、汉,车马之交,达于四方。”此记载反映了当时 A. 开封的手工业经济发达 B. 开封已成全国商贸中心 C. 中原地区长途贩运繁荣 D. 南北方形成互补性经济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达于四方”可知,明代的商业都市繁荣和中原地区长途贩运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发达的信息,而是强调中原地区长途贩运繁荣,排除A。当时全国商贸中心是北京,B项忽略了材料的前提“京师以南,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南北方形成互补性经济,而是强调中原地区长途贩运繁荣,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 “达于四方”等,结合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41.明初,政府在今青海、川西一些地方设茶马司,以茶叶换藏马;在东北边境设互市场,以布匹、粮食换蒙古族毛皮、牛马、木材。明末,女真族兴起,明政府在开原、抚顺设互市场,交换女真族人参、马匹、东珠、貂皮。这表明明朝 A. 北方贸易比南方还发达 B. 对外贸易比对内贸易还发达 C. 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 D. 边境放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朝在边境地区设立的互市,主要是交换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物品,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并没有比较南北方贸易的信息,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的贸易商仍属于国内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明朝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放弃该政策,故D项错误。 42.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 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B. 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 自然经济局部解体 D. 长途贸易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表明松江嘉定与境外贸易往来频繁,材料未涉及交通问题和长途贸易的问题,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明清之际松江嘉定地区,由原来以农业为主,转为以棉纺织业为主,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与材料“明清之际”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43.《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 法律带有野蛮特征 B. 钱庄、票号已较普遍 C. 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 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清朝颁布此律令是针对当时钱庄常有的挪用、侵吞民户存款等恶性事件,意在规范商业行为,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法律对商业行为的严格规定,无法体现法律的野蛮,A项错误。钱庄、票号已较普遍并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朝对待商业的政策,无法推断出清朝推行抑商政策,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从政府规范商业行为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44.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 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 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反映了民间贸易的发展迫使政府改变了货币政策,体现了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和私营手工业,故A、B项排除;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与C项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45.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材料说明 A. 清代重视基层教化与文化发展 B. 中国清代乡村实行宗族自治 C. 清代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 D.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乡绅是地方管理的核心,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礼让风行”说明清代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故A项正确;古代皇权不下县,实行的是乡绅治理,故B项错误;地方实行乡绅治理,并不是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政府对于地方治理措施,并不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故D项错误。 【点睛】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46.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曾三次修订。初修始于建文元年,靖难之役后,于永乐初重修,此为二修;但由于“成于急促,未及精详”,永乐九年第三次修纂。这说明 A. 重修实录有利于记载的准确 B. 历史编修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C. 古代官修史书力求精益求精 D. 实录修订随时代发展而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太祖实录》经过三次修订,靖难之役后修订很明显带有政治色彩,对实录内容有修改,以便为后代君王服务,故B项正确。实录的重修不一定就更准确,有可能是为了现实政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史过程中的政治色彩,而没有体现官修史书的精益求精,也不是时代发展的体现,故CD项排除。 47.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二百至四百公里不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B. 长城沿线居民不断向中原地区迁移 C. 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不断削弱 D. 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 【答案】A 【解析】 根据“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二百至四百公里不等”,说明牧区扩大了,可从事农耕的范围缩小了,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A正确;B是由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决定的,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和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无关,排除D。 48.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 白银大量外流 C. 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 市民阶层兴起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劝善书是用以劝善教化的书籍,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客观上反映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使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江南地区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没有涉及农业生产不受重视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白银外流的信息,无法推断出白银大量外流,排除B。材料强调江南地区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没有涉及市民阶层兴起的信息,排除D。 49.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一,“今番舶既己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 清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 B. 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 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 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材料表明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A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正确;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的规定,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 5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A. 评议国政是非 B. 宣扬理学传统 C. 培养科技人才 D. 引导地方风俗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对国政的评议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学官定而付之”可知黄宗羲希望学校引导地方风俗,故本题应选D项。 51.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艺图书出现了无书不附图的景象,甚至有的图书版面画图占到了全书的五分之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 A. 文艺图书的市场竞争激烈 B. 商品经济促进市民阶层兴起 C. 作家注重文艺创作的革新 D.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图书的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促进市民阶层兴起,推动市民文学的发展,要求用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给人们以精神享受,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图书的市场竞争激烈的信息,而是强调商品经济促进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文艺图书的发展,排除A。文艺图书在明清以前已经存在,不属于文艺创作的革新,排除C。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故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52.《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对此鲁迅先生评论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该评论体现了鲁迅的 A. 英雄史观 B. 唯物史观 C. 正统史观 D. 阶级史观 【答案】B 【解析】 这段评论表达出鲁迅的真实想法是文学作品固然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但切不可过度夸张,应尊重历史人物原型,尽可能做到客观描述,而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现象,故B项正确;AC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史学研究方法等,对史观的研究方法有所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史观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此作答即可。 53.汉字作为一种特有的书面语言,其发音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沟通,为中国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提供了一种重要力量。这反映出 A. 汉字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B. 汉字是中国统一的决定性力量 C. 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汉字使中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减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汉字促进人们的交流,促进国家统一和历史延续,这里显然强调的是汉字对于中华文明传承的作用,故A项正确;中国统一的决定力量是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汉字对于民族融合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汉字对于文明传承作用,并不是减弱了文字多样性,故D项错误。 54.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农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从“皆公族也皆世官”到“布衣为卿相”体现的趋势是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即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中国并未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型,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而非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55.下列图片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县在1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据此可知儒家文化 A. 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 B. 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 C. 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D. 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 两张图片对比来看,拥有孔庙的县一般来说爆发农民起义的几率要小,这体现出儒家思想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孔庙代表的是儒家,而不是墨家;B选项错误,我们无法得知对全国的影响,故排除;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清代这一个时期的内容,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对比来分析问题。首先要看图片中究竟反映出的是什么内容,先从表面现象分析,之后继续深入,层层递进,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另外,本题没有给出的信息(如全国、清朝)我们就可以直接排除这个选项。 56. 传统中国精益求精、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铸造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有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 图2对中国中国古代钱币形制有重要影响 C. 图3反映了东汉政府对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视 D. 图4展现了明清时期制瓷技艺的高超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1属于青铜器中的精品,体现出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水平高超,故A项正确;图二是汉代铸造的五铢钱,在中国五千年货币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水排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冶铁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图4的粉彩瓷器是明清时期出现,展现出了明清时期制瓷技术的高超,故D项正确。 57.读下图,判断发生在下列各地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①西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B. ②开封: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C. ③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 ④上海: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 【答案】B 【解析】 秦朝的都城是咸阳,故A项错误;北宋的都城是开封,北宋时期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故B项正确;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南京,故C项错误;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是在广州,故D项错误。 58.在雅典民主时代,在位官员经手的账目须接受由公民抽签产生的10位会计的核查;离任官员向陪审法庭提交账目后3日内,由各地域部落抽签产生的10位审计员负责受理公民对离任官员的任何公私指控。这表明雅典 A. 监察体制高效完备 B. 部落之间相互制衡 C. 人民主权的广泛性 D. 注重公民主权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公民可核查离任官员的账目,可以对离任官员进行“任何公私指控”,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注重公民主权地位的原则,故选D;材料只讲到了对离任官员进行账目核查,这只是监察制度的一个方面,仅凭这一个方面不能说明监察体制完备,故排除A;仅依据材料中的“由各地域部落抽签产生的10位审计员负责受理公民对高任官员的任何公私指控”这一点信息,不能得出“部落之间相互制衡”的结论,故可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人民主权的广泛性特点,故C项错误。 【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一种现象,就是选项中某个或几个选项都与材料所体现的问题有关,但是对材料所体现问题的夸大,比如此题中AB两选项。在做题过程中要细心辨别。 59.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说:“希腊人无论有多少职员监视着他,还是不能阻止他盗用公款,而罗马人虽然使用许多公款,但是很少发生不名誉的事件。”这表明 A. 希腊民主政治已经衰落 B. 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C. 罗马政治体制更为优越 D. 希腊人的素养不如罗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比较了罗马和雅典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罗马出现此类事件较少主要原因是有法律的约束,体现出了罗马重视法律传统,故B项正确;罗马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并不是衰落时期,故A项错误;二者政治体制没有可比性,政体不同不是导致材料中贪污现象原因,故C项错误;希腊和罗马人素质显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原因,故D项错误。 60.有学者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认为某一措施“固然有利于贫民,但从比较深远的一面看,这个措施更符合雅典奴隶制经济从满足贵族家内消费到发展商品生产的历史要求。”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设立四百人会议 C. 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D. 设立雅典陪审法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废除债务奴隶制,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更符合雅典奴隶制经济从满足贵族家内消费到发展商品生产的历史要求”相符,A项正确。设立四百人会议属于民主政治的体现,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实行公职津贴制度有利于鼓励公民参与城邦政治,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建立陪审法庭属于雅典民主的表现,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这个措施更符合雅典奴隶制经济从满足贵族家内消费到发展商品生产的历史要求”,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三个大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无选考题。请考生按照要求作答。 6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钱币自商代起源后,钱币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时间 特征 商晚期到春秋初期 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钢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春秋初到战国晚期 钱币上出现文字,以纪地为主;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秦统一到唐中期 由纪地变为纪重;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唐中期到清朝覆灭 钱币的质地多样,宋朝出现纸币,明清时期以银为主;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 材料二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钱币演变的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调整货币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答案】(1)趋势:钱币形制走向统一;钱币质地逐渐多样化;钱币形制和兑换规范化 影响: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2)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冲击严重;中国货币制度长期以来极为紊乱;金融动荡直接危害国内经济发展。 作用:结束了货币混乱状态,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工业资本的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胜利。(每小点答出4点 【解析】 (1)第一小问,本题主要是根据材料反映的货币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特点,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如钱币形制逐渐走向统一、钱币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发展过程、钱币的发展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如: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关键信息“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得出:直接原因是由于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和巨额的财政赤字;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的的冲击;中国长期以来极为紊乱的货币制度;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法币政策采取支持的态度。第二小问,通过材料中关键信息“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全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再联系当时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大背景,综合分析可得出:以法币作为全国统一货币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巩固国内统一市场;促进了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国民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6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载:“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三公地位高,无实权,实际上是荣誉职务。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其中尚书省系执行机关,政务繁多,故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有关事务,这些部门在政权机构中所起的作用最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围绕制度设计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三省六部制下体现一定的分权与制衡。 阐述: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决策、审批和行政职能,相权一分为三,体现分化事权;三省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和监督,体现相互制衡;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以皇权政治为中心,三省长官均对皇帝负责并在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言之有理即可得 示例二 论题:三省六部制促使君主集权体制完善。 阐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批和行政职能,三省分工与合作,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利于减少统治着的决策失误;以皇权政治为中心,利于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相权,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完善。(言之有理即可得 (评分标准:论题角度合理、中心突出,阐述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所给材料提取观点,材料中“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的信息从“三省六部制下体现一定的分权与制衡”或者从“三省六部制促使君主集权体制完善”或者从“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与意义”提取观点;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材料中关于三省六部制度信息以及所学围绕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点睛: 6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女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近代社会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并成为衡量社会变革程度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路德希望成立女子学校,女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每天用德语或拉丁语读一个小时的圣经。路德的教育计划的实施者菲利波·梅兰托内曾下令建立由女教师任教的女子学校,女学生在那里学习1—2个小时,学习期限为1—2年。 ——《宗教改革时期的女性》 材料二 维新派兴办女学是基于他们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更突出的是,他们不仅把兴办女学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且把它变成实际行动……维新派在19世纪后期所掀起的创设女学堂活动,可谓轰轰烈烈,其规模、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 ——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 ——节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及该教育观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维新派关于兴办女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 【答案】(1)教育观:教育是利国利教的事情,国家、家庭、教会应当使所有儿童(不论男女和贫富贵贱)入校接受教育。(3分)目的:宣传新教、发展教徒、扩大新教的影响。(2分)影响:有利于新教的传播,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4分) (2)评价:以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为指导,兴办女学,宣传变革,有助于促进女性的觉醒和解放,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其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兴办学堂、提倡女学、移风易俗等思想与实践,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可从材料一中“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得到答案。而他的目的可从材料中“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得到答案。而关于其影响,可从思想解放和义务教育的发展等角度来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教育实践的影响。从材料“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可知它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改革变法奠定基础。此外,它有利于冲击封建伦理纲常,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传播。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戊戌变法·教育改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