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 A.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宗法等级观念加深 2.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 B.燕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王位世袭制     C.井田制        D.郡国并行制 4.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 A.占卜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 5. 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己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  )‎ A.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B.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 C.文献史料真实可信             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6. 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  )‎ A.“精耕细作”特点                                  B.“重农抑商”思想 C.“自给自足”形态                                  D.“靠天吃饭”观念 1. 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战国时已普遍推行郡县制 2.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立丞相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太尉 3.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 官员 ‎ 职能 ‎ 奉常 ‎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 典客 ‎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宗正 ‎ 皇室事务 ‎ 治粟内史 ‎ 国家财政 ‎ 少府 ‎ 皇室财政 ‎ 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                        B.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4. 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5. 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授试以职”。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样做法表明当时(  )‎ A.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                B.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广泛推行 C.国家注重所察举官员的素质                D.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 6. 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块,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该材料描述的是(  )‎ A.耧车                    B.曲辕犁                 C.翻车                    D.花楼机 1. 秦汉时征发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称为七科谪(即是指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入赘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做过商人的人、祖父母做过商人的人)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 A.激化阶级矛盾    B.打压商人群体     C.削弱军队实力    D.阻碍经济进步 2.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 A.战国                    B.秦朝                     C.汉代                    D.宋朝 3. 北宋张耒曾描述某种灌溉工具“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清朝《松江府志》也记载这种灌溉工具效率较高,“凡一车用三人至六人,日灌田二十亩。”这一工具应指(  ) ‎ A B C D 4. 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5. 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应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6. 王定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该材料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 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7.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 A.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                    B.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 C.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1.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反映了当时(  )‎ A.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B.宋朝已放弃抑商政策 C.政府放宽市场管理                                D.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 2.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已关注自身品牌价值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3. ‎《中国古代简史》指出,明朝“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内阁制度的建立 C.八股取士的实施                                    D.披红制度的推行 4.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反映出当时(  )‎ 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B.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 ‎ C.贱商观念有所改变 D.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 5. 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且出行简朴,“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这说明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农抑商    B.商人勤俭持家     C.徽州山多地少    D.南方经济衰弱 6.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C.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7. 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之一是徽商,徽商经营成功后,往往是一手抓票子,一手执“红顶”,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商业发展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奢侈之风严重破坏社会风气                D.商人为官导致政治的腐败 1.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 A.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 2.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3. 康熙九年(1670年),由于“年荒米贵”,受雇工匠窦桂甫等“传单约会众匠停工,索添工银”,当地工匠纷纷响应,“停工汹汹”。这反映了(  )‎ A.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                        D.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应 4.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亚当·斯密批评的是中国当时什么现象(  )‎ A.闭关锁国            B.小农经济             C.重农抑商            D.朝贡贸易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将功臣、亲族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32.明代《便民图纂》记载了苏南太湖地区的生产生活:“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充分反映小农经济的悠闲和富足。‎ ‎33.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34.唐代诗人李绅在《宿扬州》中写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这反映出当时的扬州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 ‎35.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这说明当时交易场所遍及城中各处。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 丞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3分)‎ ‎(2)材料二中的“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作用。(4分)‎ ‎(3)材料三中“罢丞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3分)‎ ‎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材料二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若无产者,赴逐雇请,尽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以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本”“末”分别指什么?并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3分)‎ ‎(3)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三所示经济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1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10分)“丝绸之路”,其实是农业文明时代全球化的贸易体系,是古代中国、中亚、西亚之间,以及通过地中海(包括沿岸陆路)连接欧洲和北非的交通线的总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丝路考古发现的尼雅遗址墓地中出土了不少汉代朝廷赏赐给当地首领的丝绸,这些丝绸最可能出自何种手工业经营形态?汉代在冶金机械工程方面有何重大发明?(2分)‎ ‎(2)丝绸之路最兴盛之际,也是中国最昌盛之时。汉唐时期经济中心以黄河流域为主,所以沙漠丝绸之路兴盛;唐宋及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变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请列举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重要商业城市。(2分)‎ ‎(3)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被遗弃的对外政策因素有哪些?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 高一历史阶段性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C B A B C A A C A B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B D C C A C A D B B D C A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A A B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 (10分)‎ ‎(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2分)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1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1分)作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任答3点3分)‎ ‎(3)朱元璋(明太祖)。(1分)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 ‎37.(10分)‎ ‎(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精耕细作。(4分)‎ ‎(2)“本”:农业;“末”:工商业。经济政策:重农抑商。(3分) ‎ ‎(3)关系:雇佣关系。实质:资本主义萌芽(2分)‎ ‎(4)内在联系: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如具体展开阐述也可得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1分)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1分)‎ ‎(2)长江流域:扬州、益州(1分,任答一点即可)珠江流域:广州(1分)‎ ‎(3)政策:海禁;闭关锁国(2分)影响:一定程度上保障沿海社会的稳定;限制了海外市场开拓,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加大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