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1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三次月考文综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该部分共12小题,共48.0分) 1.“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B.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 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据材料“‘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男子反而不称‘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氏”由贵族的分封的标志变为女子娘家姓说明贵族的分封制的瓦解,故B选项正确;“三代”就是男权社会,故A选项错误;姓氏的变化没有反映民族大融合,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姓氏走向规范,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分封制与姓氏的关系,再据材料: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结合秦汉时期的特征可以推断出传统的分封制的瓦解的答案。 2.考古人员在汉代长安城西市遗址发现了21座陶窑,并在陶窑中出土大量的陶俑、陶罐及陶质生活用品。这说明汉代长安城( ) A. 西市是全国手工业品交易中心 B. 自然形成了民间手工业集市 C. 西市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D. 西市被政府严格限制交易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考古人员在汉代长安城西市遗址发现了21座陶窑,并在陶窑中出土大量的陶俑、陶罐及陶质生活用品。”可知,汉代长安城西市有多座陶窑,并有大量的陶制品,这说明这里是陶制品手工业中心,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在汉代长安城西市遗址发现的陶窑及陶制品,没有涉及手工业品交易和政府的限制等信息,A、B、D错误。 3.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有三人是科举出身;高宗一朝41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这反映唐朝( ) A.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 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 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 科举成为做官便捷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有三人是科举出身;高宗一朝41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可知,从唐太宗时期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越来越多,且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这说明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加强,C正确;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官员的来源问题,没有强调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错误;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官员的来源问题,没有涉及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B错误;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作为选官制度体现了公正、客观的原则,但参加科举制十年寒窗苦读并非易事,D说法错误。 4.元世祖时,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 ) A. 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 B. 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D. 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元世祖时,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可知,“锄社”具有生产职能;据材料“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可知,“锄社”中有疾病、凶丧、受灾的由社中人合力相助或“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具有生活的管理职能;结合二者分析可知,D正确;据材料可知“锄社”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没有涉及农户的政治自治权,A错误;据材料分析可知“锄社”具有小农经济的特征,仍属于自然经济,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游牧信息,C说法错误。 5.1685年,清政府设江海关(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政府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 A. 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 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D. 政府突破传统朝贡贸易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政府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并未严格执行闭关锁国,A错误;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仍属于传统朝贡贸易体系,D错误。 6.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只涉及到广州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体现整个全国的对外贸易都是下降的,故也得不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一结论,所以A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以后,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垄断地位被打破,其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故选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是增长的,而不是缩减,故C项的说法违背史实,所以可以排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不可能出现“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的情况,故D项说法违背史实。 7.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非分要求,李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驻外公使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 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 C. 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 D. 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利用国际法争取外交权利,说明近代对外交往活动增强了国家主权观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地位并没有提高;B选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断扩大资本输出,抢占殖民地,这种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展开外交活动;C选项中“国人共识”的表述绝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1917年4月,北京政府税务处规定,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并应量予维持。1928年l月,南京政府工商部规定,凡属行销国内至土布,所有50里内外常关税及附征之内地税并内地征收之税厘概予免征。这些规定 A 加速了民族工业近代化进程 B. 表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C. 增强了国货土布市场竞争力 D. 旨在改善对外贸易不利境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材料中的“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并应量予维持”及南京政府的免税规定有利于降低国货土布的成本,增强了国货土布的市场竞争力,故C项正确;北京政府的规定与南京政府对土布的免税规定,虽有利于传统织布业的发展,但也延缓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因此并未起到加速民族工业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与改善对外贸易不利境地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9.五四运动期间,学生领袖罗家伦认为,1917年的俄国革命就是20世纪的世界新潮,在此新潮冲击下,现在的革命不是以前的革命了,以前的革命是法国式的革命,以后的革命是俄国式的革命,中国迟早会被“世界的新潮卷去”。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问题与主义之争最为突出 B. 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C. 探索救国道路有了新选择 D. 知识分子否定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前的革命是法国式的革命,以后的革命是俄国式的革命”,结合材料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可知当时的中国在探索救国道路方面有了新的选择,即认为俄国革命是新潮,中国迟早要被这新潮卷去,选项C正确;材料为反映出问题和主义之争,选项A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我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尚未完成,因此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条件,选项B排除;罗家伦认为在当时中国应当选择俄国式的革命,法国革命已经不适合中国,但这并非对法国革命的否定,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材料中提到了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 10.下表所示为20世纪上半期部分学者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的主张。这些学者的主张( ) 主 张 出 处 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国有,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吴黎平:《中国土地问题》(1930年) 须改行“二五减租”政策,和平解决土地问题。 薛暮桥:《现阶段的土地问题和土地政策》(1939年) 所有耕地要按人口通盘重新调整,实现耕者有其田。 王寅生:《怎样实行土地改革》(1948年) A. 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基本一致 B. 表明人地矛盾已经制约社会转型 C. 土地所有权应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D. 强调土地集中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国有,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纲领;据材料须改行“二五减租”政策,和平解决土地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纲领;据材料“所有耕地要按人口通盘重新调整,实现耕者有其田。”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纲领,说明这些学者的主张和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基本一致,故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无关。 11.如图是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图片中农妇手中拿着一张选民证)这一作品( ) A. 表达中国基层民主逐渐扩大的主题 B. 借农妇的形象宣传了新的国家文化 C. 反映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时的喜悦 D. 受“双百”方针繁荣文艺事业的鼓舞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图片中农妇手中拿着一张选民证)”可知,该画着重表现了农妇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形象的宣传了新中国的基层选举(政治文化),B正确;表达中国基层民主逐渐扩大的主题与材料1954年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合作化信息,C错误;“双百”方针是1956年颁布的,与材料不符,D错误。 12.1961年,安徽省宿县等地的农民提出把田地包给社员耕种,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制度。到1962年7月,全国大约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 拉开农村体制改革序幕 B. 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C. 巩固了人民公社化体制 D.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农民提出”到全国20%的农村实行“包产到户”,顺应了农民要求,B项正确。A项所说发生在1978年凤阳县;“包产到户”生产自主性提高和“巩固”公社体制加强管理矛盾,C项错误;当时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D项和“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史实不符。 二.非选择题部分(该部分共3小题,共52.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金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馨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答案】(1)特点:中国城市管理遵循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并存;实施城乡合一的治理方式。 成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影响;农耕文明时代,城市工商业发展水平低;城市缺乏自治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2)变化:城市管理日益专业化;城市管理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城市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 因素: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解析】 【详解】第(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说明中国城市管理遵循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理论;“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等信息可知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并存;“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可得出实施城乡合一的治理方式。第二问,“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说明这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直接有关;中国古代史农耕文明时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城市工商业发展水平低下,同时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城市缺乏自治统治及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有直接关系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第一问,材料“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可知,这时期城市管理日益专业化;“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可知城市管理法律体系逐渐建立;“张之洞、梁启超、张謇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可知城市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第二问,“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说明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受到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说明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了晚清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为了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等角度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成为国际舆论探讨的热门.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中国共产党试图做的是要成为改革的精神推动者,与此同时不断扩充自己容纳中国社会的新元素。”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第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说:“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自省自新,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的先进性。”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从毛泽东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此前的文章总结说,中共第一个三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枪杆子、宣传和统战赢得民心,打败了国民党的800万军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 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共产党在创新发展中与时俱进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中共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因地因事而变,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革命具体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从照搬苏联模式,走“城市中心论”道路,到依据国情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带领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析】 【详解】示例一: 论题: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中与时俱进 阐述: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确定了推翻资产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这说明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就照搬苏联模式,走“城市中心论”道路;1922年二大,认真分析了中国国情,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因地因事而变,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革命具体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时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考查儒学经术与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察举制度之内的“以德取人”与“以能取人”开始并存。察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 【答案】(1)背景:察举制存在弊端(选官过程中存在利益勾结、达官显贵与豪族势力垄断仕途);用考试选官的方式已经出现;官员的选拔不仅需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能力. (2)变化:对应试者年龄要求,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 影响: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打击豪强贵族把持官场的特权;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考试的方法为后世科举制所采用,影响深远. 【解析】 【详解】(1)背景:据材料“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可知,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察举制存在弊端;据材料“……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考查儒学经术与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可知,被举荐者用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选官的方式已经出现;据材料“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察举制度之内的‘以德取人’与‘以能取人’开始并存”可知,官员的选拔不仅需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能力。 (2)变化:据材料“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可知,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对应试者年龄要求;据材料“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可知,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 影响:据材料“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考查儒学经术与行政文书”可知,儒学经术与行政文书是考试内容,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据材料“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可知,打击豪强贵族把持官场的特权;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据材料“察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可知,察举制的发展和制度化、程式化为后世科举制所采用,影响深远。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答案】(1)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 (2)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得出太平洋战争爆发;根据“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得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根据“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出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 (2)意义:根据所学,从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等方面概括。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进行革命实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有浓重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国际秩序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将孙中山对国际分野的看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孙中山主要是以人种或地域为依据,做出黄白或欧亚分野的判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俄的兴起以及帝国主义仍然对中国等国家实行强权压迫政策等因素,孙中山对各国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提出了新的国际分野。他认为以后的国际战争“不是起于不同种之间,是起于同种之间。那种战争是阶级战争,是被压迫者和横暴者的战争,是公理和强权的战争”。从对欧美国家强权政治的批判中,孙中山主张以仁义道德的“王道”取代西方列强以强权武力为内核的“霸道”规则,构建平等、和平的国际秩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仁爱”“信义”与“和平”等传统伦理准则。阐发“王道”中的公平正义,与无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压迫,主张民族自决的理论是一致的,这正是孙中山与时俱进,将传统赋予时代内涵而走向联俄、联共的原因所在。 ——摘编自李育民《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1)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在一战前后对国际分野标准认识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孙中山国际秩序观。 【答案】(1)变化:由种族(或地域)转变为阶级(公理与强权)。 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等。 (2)简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主要是以人种或地域为依据,做出黄白或欧亚分野的判断…起于同种之间。那种战争是阶级战争,是被压迫者和横暴者的战争,是公理和强权的战争”可知孙中山一战前后由种族转变为公理与强权。二问,结合所学从十月革命影响、战后世界格局及西方“霸道”规则的影响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主张以仁义道德的“王道”…构建平等、和平的国际秩序…包括“仁爱”、“信义”与“和平”等传统伦理准则…与无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压迫,主张民族自决的理论是一致的…走向联俄、联共的原因所在。”结合所学从其思想的理论来源、思想特征、对民主革命及民族解放的影响及世界意义进行评述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