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1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11 《文化生活》第2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 1.课前15分钟,自学指导,通研本课,把握体系,掌握重点内容,区分易混点,构建网络 2.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探讨,研究探究题思路,充分展示,互相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考纲要求】 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正确对待的态度,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2.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的作用、途径和意义 【考点梳理】 考点一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 2. 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 机和活力。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 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 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1)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二 1、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人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特点和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考点三 1、传统文化的含义 ——1—— 编制:段金兰 校对:张喜峰 3课时;时间:2015,10, 18 组长 : 领导: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3、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4、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把握二者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方式的变革。 考点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文化创新的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重要途径: A、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5、文化创新的要求(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 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考点五 建立“学习型社会” 必然性: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促进社 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 ——2—— 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 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的教育, 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重难点透析】 1. 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知识角度 教育作用 文化的特点 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教育发展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与人 教育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塑造人,促进人全面发展 文化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2.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 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 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 (5)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 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6)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热点关注】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 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3—— 【试题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检测提升】 (一)基础训练 1.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出的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受到了学者们普遍认同。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 )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的圣诞节、巴西狂欢节令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 A.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迥异的 3.下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 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 化的毁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B.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经济全球化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D.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5.中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 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 )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4——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 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 500余 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这种文 化传播方式是( ) A.教育活动 B.商业贸易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 7.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中国的四大 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 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 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材料表明传播文化 的途径是( ) A.教育活动 B.人口迁徙 C.商贸活动 D.旅游活动 8.如今很多人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浅阅读”“泛读”“碎读”代替了“深阅读”,“网 络阅读”取代“图书阅读”。这一现象的不利影响是( ) A.大众传媒将取代传统媒体 B.使思考表面化,弱化人的思维能力 C.加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媒体多元化 D.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效果 9.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 有发达的出版业。古代的出版人给我们留下了8万卷典籍,举世罕见。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 优势。这表明( ) A.传媒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B.文化的传播、传承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 C.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于世界 D.书籍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10.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 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这种现象揭示了( ) ①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②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③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1. 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普遍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贵遗产。剪纸艺术家用古老的剪纸艺术表达着现代人的生活和情结,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 ) A.民族性 B.相对稳定性 C.多样性 D.继承性 12.面对剪纸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以时代文化彻底改造传统文化 ④以外来文化改造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 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 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4.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方文山的《青花瓷》、凤凰传奇的《荷塘月 色》。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B.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C.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D.传统文化因时而变,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 15.采用现代动画技术的动画片《三毛奇遇记》,将三毛塑造成“富二代”,穿一身流行的嘻 ——5—— 哈装,开着大飞机,带着小哥们游历童话世界……新三毛让小朋友乐不可支,收视率高,也 给品牌商业带来开发前景。但只留下老三毛那三根标志性头发的新三毛,着实让老粉丝们 “很汗很无语”。这说明( ) A.只有对传统文化作品原汁原味地保存才是最好的传承 B.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会产生负面影响 C.传统文化作品传承不能偏离原著的灵魂 D.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作品传承迷失方向 16.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 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都是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17.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 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 ) A.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 18.“活”文化,在历史中如同一方泉眼,不停地喷涌出新鲜的清泉。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 文化发展中( )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③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④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9.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20.打工文化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出来的文化,它带着生活粗粝的质感、朴素、真诚,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打工者不仅仅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文化 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更是文化的生产者、创造者。这句话的依据是(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打工文化成为我国当前的经典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易错辨析 1.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 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 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并同师生代表座谈。他指出, 中华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代变迁 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 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发展必须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头 ④传统思想对当代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 ——6——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 信互动、5D电影……人们从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创新是( )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唐卡绘画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因其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丹巴绕旦老人打破唐卡技艺“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不仅在家招收了30多名学徒,还在西藏大学开办了唐卡绘画班。丹巴老人的做法( ) ①重视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 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杰出贡献 ③说明观念更新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④坚持辩证认识传统观念在现实中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读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① 阅读在人的教育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②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这应该成为社会共识 ③在应试环境下,不必担心中小学生的阅读时间 ④建设学习型社会,阅读应成为我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该节目除了掀起收视热潮,更是引发了观众对汉字书写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于国学、文化的思考。不同于其他引自国外版本的众多综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②文化创新应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率始终低迷,而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却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疯狂的追韩潮。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国产电视剧应正确对待文化的创新、借鉴与融合 ②自觉抵御外国电视剧入侵,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坚持兼收并蓄原则,推动国产电视剧的创新 ④韩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该鼓励韩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爸爸去哪儿》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与 中国传统的亲子观念不同,这一节目更强调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7—— 这体现了 ( ) ①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借鉴韩国综艺节目的做法,充分利用我国民族特色的背景舞台,以探险经历真实呈现了父子生活情感的交流和孩子的童真无邪,唤起了人们对家庭温暖的渴求,成为2014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综艺节目。这启示我们,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应当(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源于实践,贴近生活 ③采用先进的制作手段 ④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汉字画”在借鉴了版画、篆刻等技法及构图观念的基础上将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与中国画的意境结合起来,独特的美感跃然纸上。汉字作画的成功在于( ) ①保持特色,全面弘扬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并同师生代表座谈。他指出,中华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发展必须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头 ④传统思想对当代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 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造 就了几千年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目前,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中,来自东盟国家的作品约占1/3%,每年有大量东盟国家的演艺人员来华参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东盟各国也成为中国电视作品的重要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华文媒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这充分说明( ) A.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唯一手段 D.中国与东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三)高考真题 1.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8——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5•福建卷)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3.(2015•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 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 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合理之处在于看 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海南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2015•海南卷)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 )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5•江苏卷)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7.(2015•山东卷)图6“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 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 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5•山东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 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9.(2015•天津卷)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 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 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0.(2015•北京卷)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 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 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11.(2015·安徽)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 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 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A.丰富中华饮食文虎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3.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目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 活道理是(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14.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 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主观题 1.材料一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众获取知识、传承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渠道。近年,微博阅读、手机阅读成为时尚。那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公众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文化正在倒退;有人则认为,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有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 材料二 面对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推动全民阅读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更加适应碎片化时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可行的举措是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使优秀阅读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适合碎片阅读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参考。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仍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阅读与公众自身常常关系不大等现状。因此,全民阅读活动要真正有成效,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持之以恒。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15分 (2)结合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请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15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 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 ——10—— 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 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 3. (2015•浙江卷)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4. (2015•四川卷)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 高二一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 提出了建议 建 议 依 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事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 ①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②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③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和沿线国家主办的文化年、电影节、电影周等活动 ④ 列出与表格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11——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参考答案 【关注热点】 ① 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③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试题探究】 ①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巩固检测提升】 一、选择题 基础巩固 1: BCCDC 6:ACBBA 11:BABBC 16:CBABD 易错辨析 1:CACCB;6:BBBCA 11:DAADB 高考真题:1: DCAAD 6:BBDCC 11:ACBD 二、主观题 1. (1)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 手段,碎片化阅读有利于丰富人们的视野,更多了解各方面信息, 促进文化和知识的交流,所以认为文化正在倒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认为碎片化阅读就会使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但碎片化阅读毕竟是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缺乏系统性,不利于知识的拓展、积累和继承。对于垃圾信息泛滥成灾的现象,需要政府、网络公司和网民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阅读环境。 (2)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 权益;创新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满足公众 对阅读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和创造性; 广泛开展媒体宣传,积极营造崇尚读书的社会氛围。 2.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3. 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分)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3分)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3分)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