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5课劝学(节选)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5课劝学(节选)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第15课 劝学(节选)‎ 本课话题——坚持 一、从课文中积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学习及工作上,只有具备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下去,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并取得成功。‎ 二、从生活中积累 河蚌忍受了砂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历练,坚持不懈,终于炼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三、从历史中积累 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从平民到总统,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竞选失败,他承受了一句又一句的冷嘲热讽,他遭遇到一次又一次的人生磨难,但他都坚持了下来。面对讥讽,面对挫折,他坦然,是鞋匠的儿子又怎么样,他坚持到了最后。坚持使林肯成为世上风云人物,坚持使他从平民蜕变成总统,可见,坚持可以铸就成功的人生。‎ 一、作者简介 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二、背景回放 改变本性,积善成德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从“性本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首先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三、相关知识 14‎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形成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通假字 ‎1.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3.用心一也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今义:集中注意力。‎ 三、一词多义 ‎1.绝 ‎2.强 ‎3.假 ‎4.闻 ‎5.于 ‎6.而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2.名词作状语 14‎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以为轮 :使……弯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 曲:曲度,弯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高:高处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走得快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现代汉语语序: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现代汉语语序:而于水寒)‎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现代汉语语序: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三)省略句 ‎(之)以(之)为轮(省略宾语)‎ 本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阐述了学习有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发展才能的作用,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懈地努力学习。‎ 14‎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 ‎1.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证明“君子善假于物”的一组是(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解析:选D ①和②都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③④⑤⑥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证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因为“善假于物”。‎ ‎2.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可以已”;二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可以已”。‎ B.木材从非常直的状态经过火烤变成了弯曲的车轮,说明了事物后天可以改造。人的资质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即人不断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C.“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 D.“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解析:选C “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不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 二、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问题。‎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都是用比喻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一组是(  )‎ ‎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解析:选C ①句说明的是“积”的重要作用;④句说明的是学习要用心专一,因此在答案中不能含有①④两句。‎ ‎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 A.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下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14‎ B.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C.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D.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本段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解析:选B B项,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正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解析:选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比喻论证。‎ []‎ ‎[ ] 14‎ [ ]‎ [ ]‎ [ ] [ ] ‎[] 14‎ [ — ‎—]‎ [ ]‎ ‎1.大量运用比喻的方法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用同类事物设喻,或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2.论证方式灵活 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一、二段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三段则把论点贯串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 ‎3.多用对偶,兼用排比 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14‎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岂但词如此,人生亦然。‎ 凡是人,只要那生命之火不灭都可以称作“活”。但同是活着,活的追求、活的方式、活的感觉、活的价值……一句话,活的境界却大相径庭。像恩格斯说过的“有所作为”是一种活的境界;像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是一种活的境界。一个人“境界”的有无和高低,说到底就是看他的生活信念、精神、旨趣是否高尚,是否够“品位”。‎ 人活着不容易,而要活出点“境界”就更难。一阕好词,不管是“娇软柔媚”的花间派,还是“铁板铜琶”的豪放派,确实写出境界的往往只有几句巧语,甚或只是几个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生在世,不管男女长幼,还是士农工商,确能活出境界的也多是在异乎寻常的考验面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大丈夫”的境界也就历历在目了。境界之难能,就表现在一个人做了常人很少做、很难做到的事,难以舍弃的东西他舍弃得掉,难以抗拒的诱惑他抗拒得住,难以忍受的苦痛他忍受得了;境界之可贵就表现在当一个人做到了这一切的时候又是那般自然而不牵强,自矜而不炫耀。‎ 大手笔的词家写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严肃之作催人泪下,写起人倚兰舟、小桥流水的遣兴小令同样意味隽永。有境界的人所展示的并不限于瞬间的辉煌,他能在瓮牖绳枢中体验到生之快乐,在颠前踬后中保持活的尊严,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荒凉中寻到绿洲。‎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辍行。”你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客观环境就那样,不会因为你忤意了,它就改变了,不存在了,不该变也变;也不会因为你顺意了,它就凝固了,不更替了,该变也不变。生活似镜,你笑它“笑”,你哭它“哭”,是“笑”还是“哭”,归根结底取决于你的主观态度,取决于你的境界。‎ ‎[佳作赏析] ‎ 人活着不容易,要活出点境界就更难。但也正因为活出境界很难,所以人生境界高的人才让我们更加敬仰。叔本华曾说过人生就像是在吹肥皂泡,你知道它终究要破灭,但你还是想尽力把它吹得更大更圆。人生之旅坎坷极多,越是大的坎坷,越能磨炼人格,也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境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先辈贤人的信条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深深影响着我们,既然我们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努力地活出点“境界”来。‎ ‎(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 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心备焉        备:具备 B.不积跬步 跬:一步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 D.用心一也 一:专一 解析:选B B项,跬:半步。‎ ‎2.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为每天、向上、用箕畚。B项为名词作动词,游水。‎ ‎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选C 以:①与“可”组合为能愿动词;②用来。而:③表转折关系的连词;④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4.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以为轮 解析:选C C项与例句的句式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第3段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14‎ ‎ 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D.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解析:选C C项,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5分)‎ 译文:  ‎ ‎  ‎ ‎  ‎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分)‎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1)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遇冷)凝结而成的,但比水(更)寒冷。‎ ‎(2)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①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②,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曰:文③久而息,节族④久而绝。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⑤;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14‎ 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 (节选自《荀子·非相篇》) ‎ ‎[注] ①偝(bèi):背向。 ②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③文:礼仪制度。④族:音zò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⑤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 [多学一点]‎ ‎1.“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句中的“幼、长、贵、贱、贤”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2.“乡则不若”中“乡”通向,解释为面对面。‎ ‎3.“曲直有以相县矣”中“县”通悬,这句话的意思是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 ‎4.“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一个判断句,可翻译为喜欢得利而厌恶受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 ‎5.“故人道莫不有辨”中“人道”的意思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 ‎6.“此之谓也”是一个习惯用语,意思是或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7.“略则举大,详则举小”这句话的意思是简略的,就只能列举它的大概;详尽的,才能列举它的细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肖而不肯事贤       肖:才能 B.为下则好非其上 非:非议 C.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审:审察,弄明白 D.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 察:观察 解析:选D 察:明显、清楚。‎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B.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C.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D.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14‎ 解析:选A 解答本题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四个选项两两分组,如A、C为一组,B、D为一组。第二步,两组排除定答案。“曰”一般是连接说话人和说的话,“曰”后有停顿,由此可排除,B、D两项。“愚而无说”与“陋而无度”句式结构相近,故两者之间应有停顿,由此排除C项。‎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利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之意。‎ 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的能力。 ‎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解析:选D D项,联系全文可知“五帝”“禹汤”的例子用来证明的是要“法后王”,因为先王的很多东西会因为时代久远而湮没。‎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6分)‎ 译文:  ‎ ‎  ‎ ‎  ‎ ‎(2)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4分)‎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1)既然这样,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只是因为(生长)两只脚而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 ‎(2)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参考译文:‎ 14‎ 人有三种不吉利的事:年幼的却不肯侍奉年长的,卑贱的却不肯侍奉尊贵的,没有德才的却不肯侍奉贤能的,这是人的三种祸害啊。人有三种必然会陷于困厄的事:做了君主却不能爱护臣民,做了臣民却喜欢非议君主,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一种情况;当面不顺从(比不上),背后又毁谤(他),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二种情况;知识浅陋,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能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能尊重,这是人使自己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三种情况。——人有了这“三不祥”“三必穷”的行为,如果当君主就必然危险,做臣民就必然灭亡。‎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什么呢?我要说: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得利而厌恶受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这是无须等待(依靠学习)就会这样的,这是禹与桀所相同的。既然这样,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只是因为(生长)两只脚而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禽兽有父有子,但没有父子之间的亲情;有雌有雄,但没有男女之间的界限。而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它对所有的事物没有不分辨的。‎ ‎(对各种事物的界限加以)辨别没有比确定名分更重要的了,确定名分没有比遵循礼法更重要的了,遵循礼法没有比效法圣明的帝王更重要的了。圣明的帝王有上百个,我们效法哪一个呢?就说:礼仪制度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所以说:想要观察圣明帝王的事迹,就得观察其中清楚明白的人物,后代的帝王便是这样。那所谓后代的帝王,就是现在统治天下的君王;舍弃了后代的帝王而去称道上古的帝王,拿它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舍弃了自己的君主去侍奉别国的君主。所以说:要想观察千年的往事,那就要仔细审视现在;要想知道成亿上万的事物,那就要弄明白一两件事物;要想知道上古的社会情况,那就要审察现在周王朝的治国之道;要想审察周王朝的治国之道,那就要审察他们所尊重的君子。所以说: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那些乱说话的人说:“古今的情况不同,它们用来治理乱世的方法不一样(也可意译为:治理国家的方法也不同)。”于是普通人就被迷惑(或“糊涂”)了。那些普通人,是愚笨而不会辩说,浅陋而没有标准的人。他们亲眼看见的事情,尚且可以欺骗他们,更何况是千年前的传闻。在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五位帝王之前没有流传到后世的名人,并不是那时没有贤能的人,而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在这五位帝王中没有流传到后世的政策,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政策,而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夏禹、商汤有流传到后世的政策,但不如周代的清楚,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政策,而是时间太久的缘故。流传的东西时间一长,那么谈起来就简略了,近代的事情,谈起来才详尽。简略的,就只能列举它的大概;详尽的,才能列举它的细节。愚蠢的人听到了事情的大概就不再去了解详尽的情况,听到了事情的细节就不再去了解它的大要。因此,礼仪制度便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便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 ① ‎ 14‎ ‎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 ②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 ③ 。‎ 答: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①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③可以转变风气 ‎12.下面是一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曲线图。请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一条结论。(6分)‎ 结论:  ‎ ‎  ‎ 参考答案:从以下三个角度回答均可:(1)从轨迹变化看,“学习动机”过弱或过强,学习效果都较弱,只有“学习动机”中等时,才能有最好的学习成绩。(2)学习动机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否则不会有理想的学习效果。(3)学习动机中等时,学习成绩最佳(或学习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和唤起,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