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12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统编版历史必修纲要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统编版历史必修纲要下册全册复习提纲2020版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耕与畜牧 (1)产生 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和中国等地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和大豆;中南美洲培育出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牛等动物。 (2)发展 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国家的产生 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率提高,人类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人类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奴隶制是人类社会第一种剥削和压追形式。 3、文字的产生 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的产生,促使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造的工作者出现。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1、西亚两河流域 ⑴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向文明过渡。 ⑵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⑷文化成就: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发明60进位制。 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⑴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⑵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⑶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⑷文化:象形文字、太阳历、能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纸莎草 3、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⑴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⑵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⑶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影响最大的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冲击了种姓制度。 4、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 ⑴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兴起,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⑵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是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 ⑶古希腊文化:神话、悲剧、喜剧,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⑷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且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5)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局限性 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3)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4)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 (1)兴起: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居鲁士二世称王,创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对外扩张。先后经过了冈比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一世,迅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等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巩固统治措施: ①中央:君主专制、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②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制约。 ③从中央到地方有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3)灭亡: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1)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军队的抵抗,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统治: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 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 (1)起源: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 (2)扩张: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3)顶峰: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3)衰落: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文明的交流 1、技术交流 (1)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及西欧、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 (2)西亚的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2、文化交流 (1)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2)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模仿埃及 (3)希腊腓尼基的字母文字,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文字,再演化出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 3、中西交流 (1)公元前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2)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 (3)2世纪中前期,先后有三批罗马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庄园 1、形成背景 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 2、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①背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②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实际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③影响: 国王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形成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庄园与农奴 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概况: ⑴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⑵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⑶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各种权力。 ⑷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王权的地位: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王权的衰弱,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王权的强大 ①法国:从11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2、中古西欧的教会 ①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举足轻重 ②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教徒征收十一税 ③政治: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④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会的指导 3、中古西欧的城市 (1)原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特点: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作为谋生手段 (3)城市自治斗争: 手段: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 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 (2)鼎盛: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他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权》。 (3)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帝国 (1)9世纪: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13世纪: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4)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①对内: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②对外继续扩张。 (5)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1)6世纪: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2)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4)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1)政治: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责收支。 (2)经济: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洋贸易。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 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文化: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建立 (1)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2)14世纪中期,他们逐步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4)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1)政治: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2)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三、印度 (一)笈多帝国 1. 建立过程 ①4世纪初期,北印度地区陷入分裂,战乱频繁。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地区; ②笈多帝国直接控制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他地区仍处于分裂状态。 2. 印度教的产生 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转化而来的印度教逐渐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 (二)德里苏丹国家 1. 建立过程 7世纪后,北印度地区陷入分裂状态,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2. 政治体制 德里苏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掌握国家最高的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行省,行省总督有苏丹任命,重要职务由穆斯林担任。 四、日本 1、兴起:秦汉之际,中国移民迁入,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3、幕府统治:(1)背景:10世纪后,庄园和武士集团逐步形成。 (2)建立: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幕府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利,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武士和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3)德川幕府: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 五、朝鲜 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10世纪初:高丽王朝建立,仿效唐制,三省六部、地方十道、土地国有、科举考试、儒家经典、词章之学 3、14世纪末,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鲜 4、16世纪末,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朝鲜独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非洲古代文明 1.班图人 (1)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2)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3)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4)文明扩展:7~9世纪,班图人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①兴起: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 ②鼎盛:4 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其他国家的产生(代表国家:摩加迪沙) ①产生条件 A.位置:非洲东海岸,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C.宗教:伊斯兰教的传入。 ②时间: 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③经济状况:广泛使用奴隶劳动;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与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进行交换);城市繁荣。 3.西非文明 (1)时间:8—15世纪。 (2)代表国家: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 (3)经济状况: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4)马里 ①政治: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②经济文化: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5)桑海帝国 ①兴衰:15世纪至16世纪,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摩洛哥军队入侵逐渐衰落。 ②政治: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③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4.南非文明——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发展过程 (1) 在南部非洲,4—5 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2) 11 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 (3) 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总述: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前两个属于中美洲)和印加三大文明(南美洲)。 1.玛雅文明 (1)起源:发源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 (2)特点 ①农业: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②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建筑: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④文化: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人使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 (3)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 2.阿兹特克文明 (1)发展过程: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 (2)特点 ① 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 ②经济: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③城市: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3. 印加文明 (1)发展历程:13 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2)特点 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 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④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⑤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 ⑥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1)经济因素:15世纪以来,随着庄园制度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日益迫切。 (2)社会因素:《马可·波罗行纪》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促使西欧掀起寻金热潮。 (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后,东西贸易的通道受其控制,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宗教因素: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 (1)经验总结: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有关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2)技术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3)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 到达地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绕过亚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后被杀;其同伴们回到西班牙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1、航路 1、通往亚洲的主要航线: (1)1497 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 (2)16 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3)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4)17 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2、探寻南半球新世界的航线 (1)1578 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2)1642—1643 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3、意义 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个 2、人口的迁移 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并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幅减少,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将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3、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1)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2)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 4、影响 (1)积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2)消极: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有利条件: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2、态势: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3、概况: (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2)大西洋的“三角贸易” ①欧洲到非洲:欧洲商人将欧洲的纺织品、枪支、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首长手中换取黑人,或者自已抓捕黑人。 ②非洲到美洲:欧洲商人将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换回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 (3)葡萄牙人在东亚的贸易 葡萄牙人建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葡萄牙人还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其中的绝大部分的白银流入中国内地。 (4)西班牙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又基本流入了中国。 4、影响 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 三、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2)大西洋贸易: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开通欧、非、美三洲间的三角贸易; (3)葡萄牙的澳门中转贸易: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参与以澳门为据点的中日丝银贸易; (4)西班牙的横跨太平洋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 (5)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 2、影响 (1)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美洲印第安人遭大量屠杀,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亚洲 古老帝国受到冲击。 (2)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②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 (3)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再生” 2、背景: (1)根本原因:欧洲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因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因素:聚集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4、成果 时间地点 领域 代表人物 成就 特点 14世纪 文学三杰 但丁 《神曲》 意大利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比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15世纪 意大利 艺术三杰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幸福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摩西》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16世纪 文学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李尔王》 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5、意义 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序幕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教派 (1)路德教 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2)其他教派: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4、实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影响 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民族教会的建立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成果 国别 科学家 科学贡献 科学革命的意义 波兰 哥白尼 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了全新的宇宙观 ⑴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⑵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削弱了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意大利 伽利略 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哥白尼的学说 英国 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影响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概念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3、发展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思想 (1)核心思想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 (2)主要思想主张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各自主张 核心思想 兴起时期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 提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 ⑴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理性; ⑵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⑶反对和抨击封建专制和教会; ⑷对未来社会提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基本的政治思想 洛克 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掌握 高潮时期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扩展时期 (18世纪后期) 英国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德国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北美 托马斯•潘恩 在《常识》中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论”,被誉为“美国体制之父” 5、影响 (1)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经过 ①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② 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反复斗争。 ③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结果: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时间 法案 内容 1689年 《权利法案》 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权力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2、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 (2)过程 ①1775年4月,波士顿附近莱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②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1781年打败了英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大革命 (1)背景 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过程 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爆发大革命;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3)意义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2)美国共和制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和确立“_三权分立_”原则:国会、总统和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宪法还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缺陷之一是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3)法国共和制 19世纪,法国经历共和制和君主制多次反复,最终确立共和制 3、政党制 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 沙皇专制统治面临空前危机 (2)内容和过程 ①俄国沙皇政府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改革、普及文化教育、实行义务兵役制、刺激工业发展 (3)影响 ①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1861—1865年)内战 (1)背景 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2)过程 ①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 ②1865年,征服击败南方分裂势力,内战结束 (3)影响 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3、意大利——(1861—1870年)统一战争 (1)背景 19世纪中期,意大利都处于分裂状态 (2)过程 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国家统一 (3)影响 实行君主立宪制 4、德意志——(1861—1871年)统一战争 (1)背景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启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 (2)过程 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3)影响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 (1)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重新确认天皇制 (2)内容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制定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3)影响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2、首先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农业变革: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殖民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4)手工业进步: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业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5)科学发达:17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6)直接因素: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765—19世纪中期) 1、开始: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2、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提高了效益、加强了管理。 3、标志性成就:1782年徒工出身的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第一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4、交通工具: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5、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 6、扩展:从18世后期到19世纪中期,逐渐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渐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开始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主要成就: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影响深远。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采用合成方法制造出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显著特点:(1)最突出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 (2)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为迅速; (3)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4)以重工业为主导。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家通过它获取了高额利润,同时也阻碍了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 3、阶级结构: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开展斗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现代城市;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使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看,人口明显增加。 5、世界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6、消极: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阶级基础: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的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理论基础:在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他们的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3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宜言》。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及理论探索 (1)实践 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他们主要在英国活动,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 (2)理论探索 ①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②唯物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3、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1)实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运动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立,成立巴黎公社 (3)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4)失败:1871年5月28日,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5)意义: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脉络梳理】 【知识总结】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过程: (1)西班牙的殖民地。 ①1496 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_。 ②16 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③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2)葡萄牙的殖民地。 ①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②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 2.结果: 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3.影响: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殖民者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4)为保证殖民者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二、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工业革命前: (1)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 (2)19世纪中叶以前,他们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并进行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3.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北非的殖民扩张: (1)英法殖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重点) 控制苏伊士运河 (2)利用埃及财政危机控制埃及经济政治大权 (3)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埃及成为其殖民地 (4)英国在苏丹武力扩张 (5)19世纪30年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 4.非洲探险: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5.列强对非洲的侵略计划。 国家 侵略计划 英国 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 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法国 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德国 希望在赤道两侧 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6.柏林会议 背景 列强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时间 1884年 参加国 英、法、德 内容 ①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 ” 原则 ②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 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1.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人到达东方。 (2)概况: 国家 殖民方式 殖民概况 葡萄牙 建立商站, 以控制商路 16世纪中叶,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英荷法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时间:从17世纪开始。 (2)概况: 地域 概况 南亚 ①17世纪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 ,采取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②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到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西亚 ①18 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②1910 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四、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 世纪初, 2.形成表现 (1)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3)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3.结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 (3)列强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主要影响? (1)加剧了列强之间的扩张与争夺。 (2)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4)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时间 主要殖民国家及范围 殖民方式 资本原始 积累阶段 15—18世纪 拉美:西、葡等 总督制度,掠夺金银,奴役屠杀,种植园经济,垄断贸易 亚洲:葡萄牙:澳门等商站;西班牙:菲律宾;荷兰:印尼等;英国:印度等 控制商路,商业贸易,抢掠,种植鸦片等 非洲:葡萄牙等 奴隶贸易 一工 18—19世纪中后期 亚洲:英国:印度等 商品输出为主;武力争夺 非洲:欧洲探险者腹地探险 二工 19世纪中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英:缅、马来半岛 ;法:越、老、柬;美:菲律宾; 瓜分中国;日本:朝鲜 侵略战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非洲:英法德比意葡西等: 瓜分非洲、世界 殖民争夺,分账会议,资本输出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一览表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拉美独立运动 (1)背景 ①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②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③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国际环境 a.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统治。 b.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概况 ①序幕:1804年海地的独立。 ②过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③基本独立: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2.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1)原因: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①各国独立后,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英、美等国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2)成果 ①巴西: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墨西哥:1910年爆发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亚洲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改革意识觉醒。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3.代表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①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②1905年,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激进民主派主张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1908年,孟买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2)伊朗立宪运动(1905-1911年) ①成果: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②结果: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②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三、非洲的抗争 1.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2.概况 国家 斗争情况 结果 埃及 ①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②1882年,阿拉比领导抗英斗争 阿拉比失败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 1881年爆发马赫迪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但最终失败,英国控制苏丹 埃塞俄 比亚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领导抵抗斗争 打败侵埃意军,埃塞俄比亚保持了独立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知识梳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背景 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⑵它们竞相奉行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 ⑶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二)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 形成与表现 实质 地位或影响 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⑴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⑵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法德矛盾 ⑴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 ⑵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 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德俄矛盾 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 — 俄奥矛盾 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 争夺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 (三)20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形成: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四)疯狂的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五)1914 年6 月28 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大战进程 主要战线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西线 (英法军队↔德军)(决定性战场) ⑴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 ⑵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德军“速决战”破产) ⑴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双方均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 ⑵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⑴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⑵1918年11月11日德、奥(匈)投降 东线 —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 俄国在十月革命 (德奥联军↔俄军) 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 南线(奥军↔ 俄军、塞军) 战局演变 (总体态势) 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德奥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同盟国走向失败 (三) 一战结束 1、1914年,对德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租借地,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灭亡中国。 2、1917年,中国和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3、 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4、 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四) 一战的影响: 1、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2.(促进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开始改变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改变人们观念)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立(构成):“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性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2)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凡尔赛条约》:德国及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②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列强同意“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3) 国际联盟 ①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评价:国联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成为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知识梳理】 【要点总结】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组织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 思想 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确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评价)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过程 (1)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2)成立新政权 ①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②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意义 (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斗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目的 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体现了政策的“战时”特点 内容 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作用 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说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3月 内容 (1)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2)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实质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作用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模式” 背景 (1)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1月,列宁逝世。 措施 (1)措施: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2)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特点 (1)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2)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评价 (1)积极性 ①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化 【重点阐释】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列宁): (1)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饲料粮 之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实行配给制。 (2)特点: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 2、新经济政策(1921—1927 列宁) (1)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粮食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2)特点:在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从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 (1)形成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②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③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 (2)特点: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3)确立过程:经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 (4)主要表现: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5) 评价: 突出成就: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严重弊端: ①根本弊端:超越了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主要弊端: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片面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⑥逐渐僵化,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良影响。 总评:这种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后来僵化,其弊端和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 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 (1)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2)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3)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4)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6)要使轻重工业和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5、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创新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概括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6、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在适用于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于第二国际各国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溃疡以及必然灭亡的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 “一国胜利”理论 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关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 正确分析了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策略,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问题 7、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俄国十月革命 (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 ①建立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8、多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理论角度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革命道路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2.东亚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北伐战争,中国收回汉口、九江等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2)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3.东南亚 (1)印度尼西亚 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②1927年,苏加诺 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4.西亚: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地爆发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5.南亚:甘地和印度国大党领导“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 (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 (2)斗争阶段 时间 内容 第一 阶段 1920— 1922年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抗税等 第二 阶段 1930— 1934年 “食盐进军”行动 第三 阶段 1940— 1942年 甘地发起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3)结果:英印当局逮捕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领导人 斗争概况 结果 埃及 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 华夫脱运动 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护宪运动 未获全成功 摩洛 哥里 夫地 克里姆 多次打败西班牙、法国侵略军,建立里夫共和国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区 埃塞 俄比 亚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领导 概况 阿根廷 共产党 举行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智利 左派力量 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 (最具代表性) 桑地诺 武装斗争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 (最具代表性) 卡德纳斯 卡德纳斯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1)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2)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3)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 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3.亚洲、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过程 (1)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 ①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 ②建立: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2)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 ①背景:经济危机使德国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 ②建立: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3)亚洲、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①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②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亚洲、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慕尼黑阴谋 ①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②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2.爆发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国战场成为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3)1939年,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德国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3.扩大 (1)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2)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3)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主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4.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建立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联合国。 (3)评价 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 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②消极: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联合国成立 (1)时间:1945年10月24日。 (2)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4)原则: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5)评价 ①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②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国际格局变化 (1)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国力严重消耗。与欧洲衰落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 (2)国际格局中心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和竞争状态。 2.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2)根本原因: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 3.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上 发表“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 实施马歇尔计划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地缘政治上 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 军事上 成立“北约” 成立“华约” 4.结果: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3)中国的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国战略调整: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2.美苏关系缓和 (1)时间:1985年以后。 (2)表现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④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3.两极格局瓦解 (1)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影响: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措施与结果 措施 结果 国内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 ②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①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各国再次进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 加强国际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直接背景: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例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2)理论支撑: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 (3)两次世界大战也促进了科技发展。 2.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的突破等。 3.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2.表现 (1)农业和工业就业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概念: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作用 ①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3)调整 ①背景: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②内容:减少福利,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寻新的平衡。 2.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1)背景:美国早在内战时就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 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2)目的: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3)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3.妇女运动 (1)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2)目的:争取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3)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4.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的发展 (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苏联改革与解体 措施内容 结果评价 赫鲁晓 夫改革 ①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①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定成效;1957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③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国民经济比例仍严重失调 ③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④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续表 措施内容 结果评价 勃列 日涅夫 改革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①只是对传统体制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③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戈尔 巴乔夫 改革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③意识形态: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行多元化 ①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6日)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问题:东欧国家大多采用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 2.南斯拉夫改革 (1)内容: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2)结果 ①积极:调动了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消极: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的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 3.东欧剧变 (1)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2)含义:1989-1992年,东欧纷纷实行政治多元化,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 (1)印度独立 ①领导: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 ②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两国均成为共和国。 (2)亚洲殖民体系瓦解: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 (1)埃及独立 ①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②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阿尔及利亚独立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反法斗争。 ②法国戴高乐政府被迫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非洲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4)殖民帝国崩溃: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 (1)古巴革命 ①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概念: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亚洲发展 (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3.非洲发展: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开始增长。 4.拉丁美洲发展 (1)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2)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的问题 (1)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2)拉丁美洲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3)非洲到21世纪初,近一半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面临的挑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2)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如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第 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的单边主义 (1)背景: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2001年10月,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 五大推动力量: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阶段 时间 原因 开始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发展 工业革命后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体系 化、制 度化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 加快 20世纪末 21世纪初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 3.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 特点或性质 欧洲联盟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东南亚国家联盟 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1)作用: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2)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2.文化多样性 (1)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挑战。 (2)中国方案: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2.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1)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以争端、叙利亚内战等。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全球治理机制的建设与改革创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新兴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 全球 层面 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地区 层面 2010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 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金砖国家峰会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金砖国家争取合作共赢的平台 2.中国方案 (1)内容 ①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实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