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0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年秋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上) 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2.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儒、墨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3.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 从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4. 汉朝在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后来各朝中也很常见。这表明当时 A.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儒学影响治国理政 C. 皇帝普遍虚怀纳谏 D.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5.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6.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7.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 B. 反对儒家学说 C. 鼓吹君主集权 D. 倡导君主立宪 8.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A. 提倡“经世致用” B. 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 C.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9. 公元前5世纪前,雅典人将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泛称为“智者”。后来,“智者”专指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酬的教师。这一变化是雅典 A.教育完善的反映 B.经济发展的结果 C.政治体制的产物 D.文化繁荣的原因 10.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反映出 A. 苏格拉底代表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B. 苏格拉底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 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注入了理性精神 D. 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A. 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 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 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 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12. 1517 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否定信仰上帝 B. 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 C. 挑战教会权威 D. 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 13.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 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14. 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 天赋人权说 B. 分权制衡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说 15. 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 B. 思想传统和缺乏创新意识 C. 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 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 16 .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 技艺先进 B. 实用性强 C. 体系完整 D. 注重实验 17. 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18.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 国家政策的影响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元朝的高压统治 D. 科考功名的需要 19.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 小篆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20.计算表明,GPS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38μs(微秒),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修正而直接采用G钟的读数,用户终端上的结果每天都就会累积±11.4Km的误差。可以解释“出现G钟时间比赤道时间快”这一现象的科学理论是 A.惯性定律 B.加速度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 21.“(它)是一门奇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这一理论 A.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弥补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C. 与“自然界无跳跃”原则基本一致 D.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2. 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从科学理论跃升为社会革命 B.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妇孺皆知 C.从科学实验升华为理论阐述 D.从自然科学影响到社会科学 23、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德 英 法 美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D.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24、 “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A.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 B.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 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二、材料解析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图景呢?他认为: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赋税徭役适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 ——摘编自《王道:孟子的“理想国”》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理想国”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2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4分)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简要论证(1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采矿工业的需求引起动力传送和水泵技术的进步。这是重新开始关心机械原理的起点。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最后,这些领域里的新知识通过大学和印刷品得以促进和流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神话般的人物。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他的力学体系顶礼膜拜,仿佛见到了上帝的启示。尽管牛顿不愧为近代物理学的一级大师,但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牛顿在世的时候或许因为他的权威光环而使得其不致暴露,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质疑。但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 ——摘编自《近代物理学发展史读书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近代科技兴起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1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受到人们尊敬和膜拜的原因,并以史实说明“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6分)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年秋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D B C C A B C C A C C C B B A A C D B D C B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上) 1. 【答案】B 【解析】材料“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反映了君主专制、圣人崇拜的思想,这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故B正确;材料主张君主圣人整治梳理万物,没有反映诸子学说趋向统一,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百家争鸣基本结束,而且百家争鸣结束于秦朝建立后,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 2.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的思想是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乙主张严刑峻法惩治腐败,应该是法家思想;丙主张用德治和仁政教育治理,属于儒家思想;丁主张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属于墨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 3.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是在秦朝统一之后,不是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汉武帝罢黜百家也不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的结果,故B项错误;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属于思想家的个人主观因素,不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的主要条件和原因,故C项错误;经过汉初休养生息,武帝时国力增强,要求加强集权,故以思想大一统服务于政治大统,故D项正确。故选D。 4.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中皇帝下罪己诏的原因是灾害发生,可判断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代表“天”统治天下(君权天授或君权神授),天和人能相互感应,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虚怀纳谏”,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并非制度,排除D。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宋明时期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积极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而C则明显强调人私欲的正当性,与理学思想不符,A、B、D都是理学的重要观点和主张,故选C。 6. 【答案】C 【解析】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A、B、D无从体现。 7.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反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故选A 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据材料中“教化”“廉耻”“风俗”等信息可知,材料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故选B。A、C、D均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9. 【答案】C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更加关注,衍生出“智者”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故C项正确。 10.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才能去衡量一切,强调理性精神,因而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故选项C正确。智者学派的典型代表是普罗塔格拉,故A错。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对智者学派观点的改良而非完全否定,故B错。苏格拉底的认识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错。 11.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没有触及基督教的基本理论及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会对文艺复兴的态度,B项错误;C 项材料不能说明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文艺复兴的影响,D项错误。 12. 【答案】C 【解析】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主张是“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这就能说明教徒还是信仰上帝的,但是却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的力量,故A错误, 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教阶和宗教仪式的问题,也没有极力宣扬《圣经》的地位问题,只是在贬低教会的地位,故排除BD。 13. 【答案】C 【解析】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材料并未涉及“分权思想”, A项错误;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项错误;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与“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相符, C项正确;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材料未涉及, D项错误。 14. 【答案】C 【解析】天赋人权说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分权制衡说主张国家权力应当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去行使,以保持国家权力间的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材料“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如果政府实行暴政,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故C项正确。一般而言,三权分立制度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排除D。 15.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的缺乏是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统治者的态度、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基础,故ACD项排除。 16. 【答案】B 【解析】从表中的科技项目可知,都与现实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故B项正确;从表中看不出技艺先进,A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体系完整”,也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故排除C;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注重实验,故排除D。 17. 【答案】A 【解析】选A。据材料“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文化需求,故A项正确。 18.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下功夫”可推断出元朝曾中断科举制,读书人开始转向元曲的撰写,反映了元曲的兴盛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相矛盾。 19. 【答案】C 【解析】小篆的特点主要是富于图案美,属于人工刻意造作,故A项错误;隶书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具有适用性、装饰性,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由“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可知此项书法艺术从心出发,草书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故C项正确;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不是心之画,故D项错误。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20. 【答案】D 【解析】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具有相对性,与题干中“GPS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38μs(微秒)”,即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项正确。 21. 【答案】B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奠定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的基础,排除A;由材料“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可见该理论体系主要解释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故选B;C和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D。 22.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马克思为社会科学找到了自然科学的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马克思对进化论的借鉴,并未讨论进化论的普及程度,故B项错误;进化论不存在科学实验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故D项正确。 23、【答案】C 【解析】材料不能反映颁发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故A项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二战以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颁奖总数与主要国家的对比,德、英、法、美占比很大,其他国家占比较小,由此可知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故C项正确;诺贝尔奖的颁发与全球化无直接的关联,故D项错误。 24、【答案】B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蒸汽技术带动的大机器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为主要成就,开始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入信息化时代,故B项正确。 二、材料解析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共计52分) 25. 【解析】本题考查孟子与柏拉图的治国主张。两人的主张存在许多共同点,分别是各自所处时代社会状况的反映和要求。二者的主张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和“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说明二人都强调了等级性和统治者的高素质。根据材料中的“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和“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说明二人的主张都带有理性主义色彩。联系所学可知,二人的主张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2)两种“理想国”产生的社会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各自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明。共同的历史价值,也应当联系所学,从两者治国理念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说明。 【答案】(1)共通之处:都强调了等级性;都强调了统治者的高素质(或德治);都带有理性主义色彩;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社会背景:孟子: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矛盾激化;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4分)柏拉图: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日益显著;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4分) 历史价值:二者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宝贵遗产。(4分) 26. 【解析】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方面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再根据材料“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张格物致知、社会责任感;维护专制主义、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等方面分别加以论证。 【答案】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2分) 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主张格物致知,严谨治学,并具有思辨性;理学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2分) 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7. 【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神话般的人物”归纳;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然后联系所学可得。(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他的力学体系顶礼膜拜,仿佛见到了上帝的启示”可得;第二小问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和学者的贡献;新航路开辟和工商业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成立及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天才科学家的研究和贡献。(8分) 影响:推动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进步;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欧洲进行远洋航行和对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6分) (2)原因: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4分) 说明: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绝对时空观”的局限,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