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6)(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6)(含解析)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解析 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如O2与O3组成的物质。 答案 B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B.298 K、1.01×105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解析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A项错误;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中含有1 mol S原子和2 mol O原子,B项正确;未指明温度和压强,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项错误;乙醇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8 / 8 答案 B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OH-+CO+2H+===HCO+H2O B.2OH-+CO+3H+===HCO+2H2O C.2OH-+CO+4H+===CO2↑+3H2O D.OH-+CO+3H+===CO2↑+2H2O 解析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H+先与OH-反应,再与CO反应,即首先是NaOHNaCl,然后是Na2CO3NaHCO3,最后是NaHCO3CO2,C项错误。 答案 C 4、ClO2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工业上用NaClO2与盐酸反应制备ClO2的反应如下: ①5NaClO2+4HCl(稀)===5NaCl+4ClO2↑+2H2O; ②NaClO2+4HCl(浓)===NaCl+2Cl2↑+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中HCl均是还原剂 B.盐酸浓度越大,还原性越强 C.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②中每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 解析 ①中盐酸中的Cl-全部转入到NaCl中,电子转移发生在NaClO2中的氯原子之间,A错误;盐酸表现出还原性时,浓度越大,还原性越强,B正确;①中ClO2是氧化产物,NaCl是还原产物,但NaCl中有五分之四的氯来源于盐酸,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错误;②中每生成1 mol 8 / 8 Cl2时转移1.5 mol电子,D错误。 答案 B 5、(2018.青岛统考)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2-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mol C.(m-n-2)mol D.(m-n+2)mol 解析 R原子的质子数为(m-n),其核外电子数也为(m-n),所以R2-的核外电子数为(m-n+2),而w g R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形成的R2-含有的电子为(m-n+2)mol,故选D。 答案 D 6、(2018·广东四地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解析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所以则ΔH1<ΔH2,A错误;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即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稳定,B错误;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中H+物质的量是1.2 mol,与含1 mol NaOH(即OH-是1 mol)的稀溶液混合,硫酸过量,但恰好生成1 8 / 8 mol的水,故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C正确;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 C 7、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2 min时测得剩余N2为1 mol,下列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 ) A.v(N2)=0.25 mol·L-1·min-1 B.v(H2)=0.75 mol·L-1·min-1 C.v(NH3)=1 mol·L-1·min-1 D.v(NH3)=0.5 mol·L-1·min-1 解析 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2 min时测得剩余N2为1 mol,故2 min内以N2表示的反应速率v(N2)===0.25 mol·L-1·min-1,A项正确;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3v(N2)=3×0.25 mol·L-1·min-1=0.75 mol·L-1·min-1,B项正确;v(NH3)=2v(N2)=2×0.25 mol·L-1·min-1=0.5 mol·L-1·min-1,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C 8、(2018.娄底名校联考)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8 / 8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①中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均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②HCO与Al3+两种离子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③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因而不能混合施用;④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与碱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会将瓶塞与瓶口黏合而打不开,因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⑤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Al(OH)3固体(如果灼烧,会得到Al2O3固体)。 答案 D 9、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H===CH2和 B.乙炔和苯 C. D.甲酸和甲酸甲酯 8 / 8 解析 CH3CH===CH2和分子式都为C3H6,最简式相同,二者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乙炔和苯分子式分别为C2H2、C6H6,最简式相同,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乙炔含有碳碳三键,与苯不是同系物,故B符合题意;分子式都是C7H8O,最简式相同,二者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甲酸的分子式为CH2O2,其最简式为CH2O2,甲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2H4O2,其最简式为CH2O,二者的最简式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0、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 A选项,SO2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选项,氧气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选项,向右拉针筒活塞,装置内气压减小,长颈漏斗管中液面下降,正确;导管直接插入稀H2SO4中,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D不正确。 答案 C 1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 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 2p3;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①>③=② 解析 ①表示S,②表示P,③表示N,④表示F。第一电能:F>N>P>S,A项正确;原子半径:P>S>N>F,B项错误;电负性F>N>S>P,C项错误;F无正价,D项错误。 答案 A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8 / 8 A.(CH3CH2)2CHCH(CH3)2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3-乙基戊烷 B.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质谱和核磁共振可用于有机小分子结构的分析,还可用于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D.CH3COOCH2CH3与CH3CH2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解析 乙醛和苯甲醛的结构不相同,分子组成通式不同,不是同系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 序号 温度(℃) 初始CO浓 度(mol·L-1) 初始H2O浓 度(mol·L-1) CO的平衡 转化率 1 110 1 1 50% 2 100 1 1 x 3 110 0.8 y 60% (1)实验1中,10 h后达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h-1。在此实验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5 mol CO和0.5 mol H2,平衡将________移动(“向左”、“向右”、“不”或“无法确定”)。 (2)实验2中,x的值________(填序号)。 A.等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3)实验3中的y值为________。 (4)在100 ℃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8 / 8 A.压强不再变化 B.生成H2O的速率和消耗H2速率相等时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H2的质量不再变化 解析 (1)根据反应速率的公式可得v(CO)=1 mol·L-1×50%/10 h=0.05 mol·L-1·h-1,再根据速率比等于系数比,v(H2)=v(CO)=0.05 mol·L-1·h-1。在该平衡体系中同时改变了反应物的生成物浓度,并且变化量一致,则Qc=K,故平衡不移动。(2)从题给信息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选B。(3)通过反应1可知在110 ℃时,该反应的K==1,温度一定,K一定,在反应3中,K==1,求得y=1.2。(4)反应前后压强始终不变,A错误;生成H2O的速率和消耗H2的速率为同一反应方向,B错误;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C错误;H2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答案 (1)0.05 不 (2)B (3)1.2 (4)D 8 /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