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专题二 群文通练 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专题二 群文通练 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

群文通练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 ‎(小说阅读)‎ 微导语 汪曾祺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于当代文坛,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是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小说的主要风格:以回忆为主;结构上情节因素弱,插入成分多,风俗描写多;语言简洁干净,不重修饰,文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着重表现和谐、乐观的色调和善良、美好、健康的人性。他的小说,有一种悠然、散漫、自由的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 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壁虱药!虼蚤药!”‎ 5‎ 壁虱即臭虫。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将军的马。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有删改)‎ ‎1.在写主人公的叫卖声之前,作者先写了其他几种叫卖声,请分析这样设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丰富故事的背景,映衬卖糕饼孩子的叫卖声。②扩大主题内涵,表达底层民众生活的辛苦。‎ ‎2.“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请说说小说中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答案 ①用诙谐的笔调写出卖糕饼的小孩子心猿意马的工作情态。②用不可能的结果表达对卖糕饼的小孩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 ‎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模仿的叫卖声结尾,难得的轻松一刻反衬小孩职业的辛苦;②生动刻画出小孩卸去职业束缚后的率性天真,表达孩子对自由的向往;③再次重复上文的叫卖声,使得文章结构富有节奏感。‎ ‎4.作者在《〈职业〉自赏》里写道:“一般都认为《受戒》《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论,但我的回答出乎意外:《职业》。”试探究作者认可这篇小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小说题材看,体现了作者对市井生活的一贯关注。②从表达的情感看,体现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生活情态的理解和同情。③从创作立场看,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体贴,表现了作者的人道关怀。④从艺术形式看,体现了作者对小说散文化、民族化的追求。(写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异 禀 汪曾祺 ‎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出什么声音。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后来王二喂了一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省出时间,好做针线。‎ ‎③每天下午,在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王二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他的熏烧摊子。“熏烧”就是卤味,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一直忙到九点多钟,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后来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去了。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但渐渐败落了。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卖鹌鹑;入冬以后,就卖五香兔肉。‎ 5‎ ‎⑤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第一,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王二最爱听书。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第二,过年推牌九。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过年赌钱不犯禁。下注时,王二把五吊钱稳稳地推出去,心不跳,手不抖。推牌九这玩意,财越大,气越粗,王二输的时候竟不多。‎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后他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药店来。药店里的“先生”里分为几等,最低等的叫“同事”。“同事”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像陶先生,就有三次差点被辞退。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没有辞退,是因为店伙纷纷说情,加上他也越来越勤勉谨慎了。“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叫做“相公”。保全堂现有的“相公”姓陈。陈相公嘴唇厚厚的,说话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他老是挨打。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有时,他会想一会家,想想他的守寡的母亲,想想他家房门背后的贴了多年的麒麟送子的年画。‎ ‎⑦王二每天到保全堂来,是因为这里热闹。总有几个常客,其中有一个叫张汉的。这张汉有七十岁了,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说凡是成大事业、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禀赋。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樊哙能把一个整猪腿生吃下去;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禀。”王二不解何为“异禀”。“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 ‎⑨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 ‎⑩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管事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⑪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这是陶先生发现的。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有删改)‎ ‎5.王二“发达起来”,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勤快,肯吃苦;(2)家庭和睦,妻子贤惠能干;(3)用心经营,灵活变通;(4)低调朴实,为人诚恳,人缘好;(5)自守自持,做事有原则。‎ ‎6.文章第⑤段写王二听书和推牌九,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答案 (1)通过行为的变化,体现王二的发达;(2)展现了王二忙中偷闲、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饱满。‎ ‎7.张汉在文章后半部分出现,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引出“异禀”这个话题,照应题目;(2)推动情节发展,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得以整合提升;(3)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 ‎8.“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了陶先生、陈相公想有所作为、期待发达的心理;(2)表现了王二发达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折射出底层小人物的无知与盲从;(3)蕴含了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有缺点的小人物的理解和善意的嘲讽。‎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