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任务驱动型作文两种基本方法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任务驱动型作文两种基本方法 方法之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 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 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实例品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教书育人也应有“新招”(标题简洁、响亮)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师生认可,又在社会上引发了争议,还有家长认为这样会使教育变味。我认为,焦老师是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在如此沉闷的教育背景下,教书育人也的确应该有新招,才能激活教育的正能量。(引述+态度+观点) 首先,传统的育人方式是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以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抵触厌烦,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一些新的顺应时代的招数,本是理所应当的,只有不断更新方法,才能不断激活学习的动力。 其次,微信发红包的新招效果明显。大焦老师的课没有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很好。暂且不论其效果的持久性,但就这点,已经证明新招的可行性。 其三,如果能把“发红包”这种新事物与传统的教书育人方法有机整合起来,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教育理念。如在互联网时代,用好移动技术,对学生进行时时处处地引导与教育,定能激发出无数的能量。因此,焦老师的新招肯定能在教育界激发波波涟漪。(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的确,现代学生本就生长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一味用钱去引导学习,极有可能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但是,教育不能因存在某种风险而畏首畏尾或举步不前。只要是“在课后”,“用小钱”,方式恰当,不变本加厉,在红包激励的同时仍以精神感化、正面教育为主线,发红包这样的新举动一定能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激活辅助作用。(预设反方,简易批驳)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发红包能让学生更亲近其师,“信其道”就不言而喻了。又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因红包而唤起,那么,学生的热情必然会影响老师的激情,终将达到“相长”的目的。教师的魅力关键在于学术与人格。一个教师若能紧紧依靠自身的学术与人格魅力,辅以新巧的方法,定能让各种因素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促进教书育人功能的巨大提高。(横向拓展) 如今,我国的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困难重重,多几个像焦老师那样不甘平庸、敢于创新的老师,拿出更多的新招,必然能冲破重重阴霾,走向教育强国的康庄大道。(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点评】 这一篇习作基本按照五部分基本框架来写,说理清晰,有条理,有深度,也有广度,适度的引用名言,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是一篇难得的考生值得参照的优秀作文。 方法之二:依事设问,分层论述 面对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许多同学不知所措,莫衷一是。在此,介绍一种十分基本实用的方法,即“依事设问,分层论述”,它既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又可以凭此提升深入阐述事理的能力。 方法指导: 1.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 2.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 3.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 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分角色梳理: 人物:吐痰男 所做的事: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遭责后与乘客对骂,被踢一脚,安静、一言不发。 我的态度:恶其陋行,幸遇强人。 我的看法:文明拒绝粗鄙;社会秩序,人人有责; 人物:黑衣男 所做的事:忍不住,拨开,踢,制止了对骂与吵闹。 我的态度:扬其勇气,短其不足。 我的看法:以黑制黑,行不行?文明创建需有法制的保障;以错治错,并非正义。 人物:乘客 所做的事:少数指责黑衣男,多数认可,更多议论。 我的态度:赞少贬多 我的看法:法制意识淡薄是不文明的根;当局者往往易迷;狭隘的英雄主义要不得。 1.选择角度,确定主旨 如选定“吐痰男”,确定“可怕的不文明”为主旨。 2.依事设问,列好提纲 提纲 (1)吐痰男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 (2)吐痰男行为产生的根源? (3)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该如何对待? (4)怎样解决这种社会问题? (5)假设反方,适度批驳 依提纲写作示范文章 可怕的不文明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还不停地用污言秽语跟乘客们对骂,直到被另一黑衣男踢了一脚才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我对吐痰男的这种言行举止深恶痛绝,他的这种非一般的不文明是十分可怕的,它映射出国人的劣根。 吐痰男的言行是怎样的行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实是不卫生不文明之举,遭到指责后竟与人们恶语相加,这就不是一般的不文明,而是素质极差,性格有缺陷。这种知错还不改的偏执的人,只能算是人渣或是问题青年。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也许是平时卫生习惯不好所致,纯属个人习惯问题。但被人指出来后仍不知悔改,还口出秽语,想为自己辩护,连最起码的“羞耻心”也荡然无存,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轻则说明他品行缺失,重则说明他心灵扭曲。要知道:一个连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的人,肯定不成其为人;一个连羞耻感也没有的民族也肯定是个没希望的民族。 吐痰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许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子不教,父母之过;也许跟学校教育有关,如今学校教育重成绩、重智育,轻德育、轻做人。培养出不少外表有模样,内在缺素养的青年。也许是一个个案,但它至少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他的言行举止跟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孩子的不良和失足肯定与教育缺失大大关联的。 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一味地当众指责,恐伤其脸面,就是损伤了年轻人的自尊,才导致本就素质不高的吐痰男与乘客对骂。黑衣男的一脚,虽暂时让吐痰男心火熄灭,但是否从心里服气,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愧疚呢?不得而知。这种“以黑制黑”的方式,不一定能达到“以黑治黑”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对这种不良的行为,最好是善意的劝说,既维护了当事者的面子,又悄无声息地让他反省;其次是制定强有力的处罚制度,加上不折不扣的执法;其三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让“社会秩序,人人有责”“文明拒绝粗鄙”等成为公众的意识。只要有健康的土壤,文明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有人说,不就随地吐一口痰吗?至于如此大做文章吗?固然,一口痰是小事,很快就随风蒸发。然而,如果这个人的痰里携带病毒呢?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呢?那公共场所的环境文明有谁来维护?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中? 我们的国家人特别多,尤其是公共场合。如果没有良好的秩序与环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文明从何谈起?如今,我们的国家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人的追求与梦想。而文明需要从我做起,精心培育出健康的土壤。那就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创建美丽的家园吧! 【点评】 这篇习作很适合于刚开始写作任务型作文的同学,当你不知从何说起时,先依事设问,列好提纲,然后在行文中,分层进行论述,也能完成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任务型作文的结构七种模式及典型范文 一、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范式 【两种最优化“文章图样” 】 1.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① ——“起、承、转、合” 2.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② ——“起、转、承、合” 第Ⅰ式-- 起承转合 【真题】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章写作思维模型•六段式】 概念界定+因果分析+比较分析 1.【起】概念界定,概括比较,定任务,表态度。 2.【一承】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 3.【二承】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三承】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心理原因或历史原因。 5.【转】联系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合】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运用三到四次的因果分析,加以三到四次的比较分析) 【主体分析部分】 三承一转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1.所谓“传家宝”, ……。三种“传家宝”各有价值。小张家的青花罐,……;小杜家的勋章,……;小程家的祖训,……。在我看来,小程家的传家宝最有价值。(概念界定,概括比较,选定任务,表明态度) 2.与小张家的传家宝青花罐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 3.与小杜家的传家宝勋章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其实,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所以更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讲,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它承载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忠厚者,……;诗书者, …… 。所以,在我看来,小程家的祖训,不仅是一家之传家宝,更是我们国人传家之宝。 (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历史原因或心理原因) 5.遗憾的是,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走向小康,国人却渐渐忘却了这份“忠厚”与“诗书”的良训,逐利于虚伪奸诈之道,世风日下,精神之花枯萎,……。传承中华良训,予国人以精神给养,正当其时。 (联系失衡的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有年代有故事的青花罐,爷爷的几枚勋章,固然……,却无……;唯有小程家的祖训,方可助今人长传忠厚之德,久继诗书之脉,实现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富足。故曰,小程家的传家之宝最有价值! (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六段 = 起 + 承 + 承 + 承 + 转 + 合 第Ⅱ式-- 起转承合 【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文章展开思维框架 1.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 3.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承——证明最具风采(比较分析、因果分析) 5.承——证明最具风采(例证法、因果分析) 6.承——证明最具风采(因果分析) 7.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起转承合”写法】 【第1段】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起——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 【第2段】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转——先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以退为进,扣住题干中的“风采人物”阐述。】 【第3段】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转——再转,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背景分析”,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述自己看法。】 【第4段】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承——比较分析与假设分析(因果分析中的结果分析),紧扣“学术”一词,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5段】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 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承——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运用例证法和因果分析,进一步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6段】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承——紧扣“贡献”一词,运用因果分析,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7段】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七段 = 起 + 转 + 转 + 承 + 承 + 承 + 合 二、广州一模“暖闻”的构思 1、仔细读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明确写作任务: 本题的作文任务是“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选择一则哪一则更合适?更合适得有一个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题目中第一句就是“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具体说这里有三个标准:1、有温度,2、有人情味,3、温暖。那么,好了,只要我们用这三个标准,一一去衡量,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更符合这些标准,就选择哪一个。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都必须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否则,跑题。 思考的具体表现是议论说理,权衡的具体表现是比较分析,选择的具体表现是结论(我认为------更合适)。 议论说理、比较分析的范围是“材料内容及含意”,所以,三则材料的内容、含意必须揭示出来。 3、还有工作要做: (1)三个标准的含意要界定,这是关键概念,是衡量标准,含意必须界定清晰,否则,无法对比、辨别、判断。 (2)准确揭示作文材料的含意,即核心精神,这是对比、辨别的具体内容、对象。 (3)明确主体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4、列出提纲: 开头:简洁地叙说三个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点明自己选择的一则新闻。【提出问题】 主体:【分析问题】 (1)《暖闻》要求更有温度+解释温度+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度+得出小结论 (2)《暖闻》要求更有人情味+解释人情味+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人情味+得出小结论 (3)《暖闻》要求更温暖+解释温暖+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暖+得出小结论 (4)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更合适。联系社会实际(反面事例),落实“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正反对比说意义、作用、危害等。【解决问题】 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人人都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六法: 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 常用结构模式: 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四、基本结构: 1、引:引叙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引用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或者概括记叙这件事情。好的引叙既要简明扼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要引出评述点。 2、释:解释突出评述的重点,鲜明指出自己的态度、观点。 3、议: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以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一般可以分以下三步来写作: ①、抓住材料中的人和事,就事论事,分析原因。 ②、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指出问题的普遍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③、主体论证段落:采用“中心句支撑句”(分论点)的格式进行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4、联:即“联系现实”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要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本论结束之后联系现实社会或者作者生活实际,谈谈论点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引发读者更多思考,或者发出呼告,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以达成作者写作的目的和针对性,这样可以加深议论的力度。 5、结:即“结论” 这个结论是紧承前面的“联”而来,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得出结论,更能够令读者接受,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使全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 引理事联结思维模型 1.“引”,即引出论点; 2.“理”,就是阐述论点包含的基本道理; 3.“事”,就是举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4.“联”,就是联系社会现实加以说明; 5.“结”,就是打造一个好的结尾,收束全文。 六、 基本结构模式如下: 1、叙述评论对象 2、分析实质 3、分析成因 4、分析价值 5、表明态度 七、 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 ——“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良训胜千金 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接着在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最后用转折复句,强调作者自己的选择。典范的任务型作文开头方式。】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第二段第一句说祖训的意义:“品德匡正器”,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语言功底。结构上,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接着诠释祖训的意义、影响、价值,当然也就说明了选择喜欢祖训的理由。这一段如果暗示一下祖辈们在久远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文明的意义,为下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张本,又做了暗示性的比较,那就锦上添花了,没有瑕疵了。】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更重要的是”显然是递进了,又很自然地开启了这一段的议论。这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显然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可见,作者的视野是广阔的。学以致用,令人欣喜。】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如果说前两段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那么,这一段的对比,很明显是“发展”地看问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把辩证法的思想贯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祖训)融合得非常的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议论文需要过渡吗?当然,看看这一篇(“更重要的是、况且”)你就明白了,非常巧妙地使用关联词语。】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实际说理据。进行比较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是求异。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要对写作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出了文章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规”。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这也是写文章的目的所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收束全文的:用一个因果复句,先说危害,后说好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一句不能小觑,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表示,是总结全文的表示,又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表示。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是结尾的范式。】 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 因为吸食冰毒,零点乐队两名成员被北京警方拘留,其中包括零点乐队的吉他手大毛(李瑛)和鼓手二毛(李小俊)。(今日《深圳晚报》B3版) (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从歌手谢东、满文军到著名导演张元、张一白,娱乐圈里的明星吸毒事件频见报端。这一社会问题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娱乐圈为什么会不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发现,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只能成为娱乐圈的短期热点,让人见怪不怪了。但我觉得,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 (表明立场)(批评式) 明星吸毒,而使得又一个偶像的轰然倒塌。可是,我要说,倒下的绝不仅是一个谢东,一个满文军,一个零点乐队,坍塌的是整个影视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随着一个个偶像从神坛的跌落,使原本坚实的偶像基座也变得动摇起来,终而导致偶像群体的塌陷。明星吸毒已经造成了对演艺环境的玷污和严重的社会影响,让人们对影视圈的名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一定的不信任。 (主体论证部分:论证“为什么”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的。 论据1,影响整个娱乐圈形象) 明星吸毒,滋生出社会恶习的毒瘤。身为明星,举手投足备受人们关注。这些公众人物,成为人们追捧和仿效的时代先锋。年轻一代对偶像们的一切行为都推崇备至。因此,明星吸毒,会给青少年们以错误的认识导向,甚至让“粉丝”盲目效仿、追求快感、进而不惜铤而走险。倘若明星们对自己的生活玩世不恭,则会使人产生认知错位,使粉丝们价值迷失,纷纷效仿,进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整个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为什么”。论据2,滋生社会恶习的毒瘤) 明星吸毒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空虚,缺乏支撑自己不断追求的人生大厦。一旦自己被带上了众多的光环,他们反而会迷失了自我,道德上出现了失范,人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和目标。(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为什么”。论据3,迷失自己,道德失范。) 要维护明星们的偶像地位,需要明星们洁身自好,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做德艺双馨的从艺者。须牢记,只是做“一时之星”,没有来自内在的光辉,终究难以光照世人。很多明星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在一夜之间走上了被人顶礼膜拜的神坛的。但是,如若你从此以明星自诩,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道德准则,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金剥泥落,摔下神坛。 很多如田华、孙道临等老一辈德艺双馨的明星和艺术家们之所以为大众所敬仰,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道德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只有每一个明星高擎起道德大旗, 建构人格大厦,才能重塑娱乐圈的整体形象,使娱乐圈富有较高的道德纯度。 (主体论证部分:论证“怎么样”。论据3,现在与过去明星的对比论证) 因此,笔者真诚地期待,作为明星,应当洁身自好,保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人格魅力的提升,真正成为粉丝们追崇的道德楷模。 (结尾:重复开头的表明的立场,提出建议,结束全文。这是建议式的结尾。) 八十而荣屠呦呦 孤独的大师 9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 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 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引材料) 这是一份迟到了四十年的国际认证,因为早在1972年屠呦呦研究小组就提取出了青蒿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古诗句里的这句名句仿佛就是为屠呦呦和青蒿而作,戏剧性的巧合也为这位81岁的老科学家镀上了神奇的浪漫色彩。而在拉斯克奖之前,另一个极负盛誉的国际奖项——— 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也奖给了她,真是“八十而荣天下知”。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幕,也恰恰反映出了大师的寂寞,以及寂寞背后的深层原因。(析材料,亮观点) 屠呦呦早在数十年前就名动学界,但那时集体主义的观念远远盖过个人主义,作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也不过是团队的成员之一,在个人权益位卑言轻的思维下,屠呦呦的寂寞是注定的。而今天,屠呦呦老人被国际认可,很快在国内卷起各种震撼,也蕴含了时下公众、主流思维对她个人的高调认可,因为我们毕竟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再宏大的集体主义也掩盖不了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利益。(挖根源1) 另一方面,屠呦呦名动世界,乃至被高调认为是极有实力角逐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有另外一种寂寞,那就是多少年来,我们本土成长起来的被国际科学学术界公认的科学大师,还是凤毛麟角。 于是,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再一次叩击着国人的心口,甚至还要沿着钱学森之问继续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土壤难以生长出与政治、经济国力匹配的科学大师?(挖根源2) 从这些思考转个大圈,走到问题的另一面,不难发现与严肃的反思相悖的很多学术现象:造假风波不断、剽窃事件连连、权钱交易多发、急功近利泛滥,一些搞科研、做学问的地方甚至难以看到一张岿然不动的冷板凳,难以找到一颗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执著的心。不要说某些假恶丑只是少数,即使只有十分之一,它们对学术的伤害、对科学的玷污、对精神的污染、对规则的破坏也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当下种种浮躁、功利之风,才能反衬出屠呦呦们的宁静致远。 是啊,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多达190次的失败打击,还有多少机构单位能忍耐科学家多达190次的无功而返,还有多少财政拨款愿意投放到一些基础研究和短期难以出成果的领域?要知道,屠呦呦小组青蒿素提取的成功,正是来自第191次尝试。(联系现实,做对比) 因此,八十而荣的屠呦呦获得国际性声誉,犹如一个多棱镜,既折射出老一代科学家在追求学术真理道路上的专业精神,也折射出当下科学领域的某些功利浮躁的问题,更折射出回答和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紧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