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新高二 暑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西方有关中国古代史的教科书中夏朝只是传说中的一个朝代而非信史,而商朝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因为甲骨文证明了商的存在。1996年中国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考证,专家推断夏朝建立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也就是 A. 公元前21世纪上半期 B. 公元前20世纪上半期 C. 公元前20世纪下半期 D. 公元前21世纪下半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为公元前21世纪上半期,选项A正确;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选项B、C排除;公元前70年代属于该世纪的上半期,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公元前年份算法的掌握。‎ ‎2.《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关系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论述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宗法关系,即选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井田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宗法制而非分封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还没有出现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的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国的“它”指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故选A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在鸦片战争以后,推动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C项;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至1945年,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4.《剑桥中华民国史》指出,辛亥革命爆发后,“当革命势力表明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时候,他承认了民国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几年.他为避免同革命领导人完全决裂而讨好他们,面临对抗就作策略上的退却”。这一叙述表明 A. 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 B. 袁世凯为追求政治目标不择手段 C. 孙中山是政治妥协的成功运作者 D. 袁世凯是典型的政治实用主义者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是袁世凯在民国初年对革命党人进行暂时的妥协,反映的是袁世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其政策的适应性、实用主义特征,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以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力量,暂时伪装妥协,并没有反映出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在民国初年对革命党人进行暂时的妥协,反映的是袁世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调整,体现不出不择手段的特征,排除B。材料主要讲的是袁世凯对革命力量的妥协,而不是孙中山的妥协,排除C。‎ ‎5.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主题词符合1927~1937年阶段特征的是( )‎ A. 五四风雷,星星之火 B.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C. 国共合作,战胜日寇 D.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27年到1937年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当时国共之间的“围剿”和反“围剿”过程中,日本就已经开始了对华侵略行动,国共之间在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就揭开了有敌对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故选B。其它选项与题目时间段不符合,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6.“……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敌人逞凶狂,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理葬”。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它发生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强盗豺狼”指日本侵略者,而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战的典型作战方式,故排除ABD,选C。‎ ‎7.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任职的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他表示:“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他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双百”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民主人士黄炎培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政治协商制度,激发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排除。D项,“双百”方针属于新中国的思想文化政策,排除。‎ ‎8.《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 A. 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 B. 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 C. 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 D. 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答案】D ‎【解析】‎ 蔡英文坚持使用CHINA代指大陆,实质上是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否认,同台湾与美国的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蔡英文只是批评美国政府承认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并未完全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方针。蔡英文坚称大陆为CHINA,实质上并不承认大陆与台湾地区共属一个中国,故C项错误。“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其核心内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蔡英文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宣扬台湾“是一个国家”,这是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表现,故D项正确。‎ ‎9.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陶片放逐法 标志雅典国家形成 B 英国内阁被称为下院中的第三院 英国内阁掌握立法权 C 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国总统同意缔结中法《辛丑条约》‎ D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 美国人民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陶片放逐法反映的是雅典用民主的办法对付民主的敌人,但是雅典国家的形成应该在这之前,故A错误;英国内阁掌握行政权,不是掌握立法权,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中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美国人民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故D错误;根据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故C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0.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內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A. 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 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 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D. 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可以得出,材料体现了贵族之间的斗争,而罗马法的相关规定为贵族之间的斗争提供了空间,从而促使一些贵族滥用法律,罗马法也就成为了贵族斗争的工具,故B正确;从材料的表述中并未看出罗马帝国的不稳定,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在调解贵族与平民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C、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 ‎11.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它”是指 A. 俄国十月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D. 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结果失败,但是意义是深远的,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与题意“没有成功的尝试”不合,故A项排除;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不是反对资本主义,而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排除D。‎ ‎12.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 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 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成型 B.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D. 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答案】A ‎【解析】‎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下掩盖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在增加;世界正处于多极化的发展之中,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A 正确;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C错误;单极霸权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D错误。‎ ‎13.“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竹枝词》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脚痛腰酸晓夜忙……高田车进低田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以人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翻车,故B 项正确。耧车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与“高田车进低田出”不符,故A项错误。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以水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不是人力,与“脚痛腰酸晓夜忙”不符,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依靠的是风力,也不是人力与“脚痛腰酸晓夜忙”不符,故D项错误。‎ ‎14.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A. 重商政策 B. 锁国政策 C. 海禁政策 D. 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关卡林立不利于经商,这是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实行抑商政策而非重商政策,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是国内贸易,不涉及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5.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A. 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 B. 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C. 中国小农经济解体 D. 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中国的农业种植受世界市场需求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中国小农经济解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比较,不能说明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故D项错误。‎ ‎16.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 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B.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专利15年,免税3年”体现出政府政策的支持,故A项正确;B和D项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故B和D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C项错误。‎ ‎17.下表为我国l957—1958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1959至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B. 中苏关系的恶化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D. 公私合营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7年至195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呈现下降水平,说明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选项C正确;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内容,此时三大改造已经结束,排除选项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时间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即造成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18.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 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 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求现在的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原因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选项D正确;1982年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非互助合作,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农村改革并未改变所有制形式,排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经营权交给了农民,而非高度集中,排除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时间判断出当时正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得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因此政府认为在所有制不变前提下,应当坚持。‎ ‎19.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②“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③“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④“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A. ③①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属于新中国刚成立时期,②属于1968年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③属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④属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因此排列顺序为①③②④,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C、D项。‎ ‎20.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A. 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 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在政府推动下,服饰发生了变化,民众尤其倾向洋装洋帽,可见这种服饰变化体现了变革色彩,选项A正确;民众穿着洋装无法得出百姓崇洋媚外,排除B;根据材料可知,民众穿着较为自由,因此不能得出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的结论,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根据材料能看出民众接受西方服饰,但是无法由此得出服饰文化颠覆传统,排除D。‎ ‎21.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 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B. 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C. 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D. 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答案】D ‎【解析】‎ ‎“‎ 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都是西方娱乐的方式,说明此时上海的社会习俗逐渐文明化,故D项正确;娱乐方式不能反映出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不能充分说明上海是西方文化传播中心,故B项错误;晚清时期妇女地位并不是普遍提高,故D项错误。‎ ‎22.“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进入印度洋后,下面的路程就比较顺利了,随后葡萄牙人依靠阿拉伯人的帮助很快来到东方。”材料中“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马可波罗 ‎【答案】B ‎【解析】‎ 达•伽马是沿着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沿着非洲东海岸,在“阿拉伯人的帮助很快来到东方”,故B项正确;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故A错误;哥伦布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故C项错误;麦哲伦是从走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线路,故D项错误。‎ ‎23.“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 富尔顿制造汽船 D. 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答案】D ‎【解析】‎ ‎【分析】‎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制造汽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A、B、C 项错误;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美国”“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电力和能源开发”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和应用,故 D 项正确。‎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化学工业发展、传统工业(钢铁工业)进步。‎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4.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 A. 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 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 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 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条曲线表明了大国的兴衰。A线明显是中国,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走上坡路的时候,中国正在清王朝统治时期,势力日衰;B线在三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最早,而且在19世纪8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可以判断是英国;C线在1860年以后快速发展,可以判断是美国,经过1861—1865年的内战,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线是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经济也快速发展。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 ‎【名师点睛】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1)第一阶段: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2)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3)第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5.有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 胡佛政府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 胡佛政府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C. 胡佛政府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D. 胡佛政府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被普遍奉行,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并没有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美国经济的运行方式在经济危机刚发生时期并没有发生改变,材料也体现不出来,故B项错误;材料中列举了胡佛的经济干预措施,胡佛的干预经济政策失败了,为后面罗斯福干预经济提供了经验教训,故C项正确;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是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容易错误选择上A项,错误原因对于凯恩斯主义被证明不合时宜是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以后的史实记忆不清。‎ ‎26.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是将苏联1930年与1931年的粮食生产量与出口量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粮食生产量减少,出口量却增多,体现不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B选项错误;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现象,都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建的建设,这是是苏联人民巨大的牺牲,故A选项正确。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个时候苏联正在进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的建设,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下。粮食虽然减产,但是出口量增多,工业化成果明显,C选项排除,D选项没有解释出口量增多的原因,因此D排除,故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苏联国家工业化建设 ‎27.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称,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担心“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心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B. 反对公开地否定斯大林模式 C. 阻碍了苏联社会制度的变迁 D. 明显存在着犹豫和徘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担心“解冻”,可见其明显存在着犹豫和徘徊,选项D正确;材料中明确了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走向“解冻”,可见其试图冲破斯大林模式,选项A排除;根据材料可知,赫鲁晓夫因担心局势失控,“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可见其一定程度上又维护着斯大林模式,选项B排除;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并未改变苏联社会制度,排除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赫鲁晓夫行为的理解,即走向解冻的同时又在阻碍解冻,可见其徘徊与犹豫。‎ ‎28.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A. 《欧洲联盟条约》 B. 《布雷顿森林协定》‎ C. 《罗马条约》 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描述的内容应归属美国推行的“复兴欧洲经济的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所以这一内容当然也归属于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故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上述题意特征。‎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协定》‎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 欧洲经济共同体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排除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资本等自由流通,排除C;欧洲联盟的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排除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的区域组织是指欧共体,故本题选A。‎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集团化 ‎30.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一表述所属的基本要素是 A. 史料 B. 历史叙述 C. 历史解释 D. 历史评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是用原始史料来解释历史概念,明显属于历史解释。故答案为C项。ABD项,史料是指可作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依据的东西;历史叙述是指在注重符合于当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等情况下,对历史真相进行尽量客观的还原;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的认识。以上三者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题10分,32题11分,33题9分,34题10分,请注意分项列点按题号作答在答题卡上。)‎ ‎31.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逐步演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材料三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二章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四章经济政策 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城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构.‎ ‎(1)指出材料一中图1所示中央机构的名称。与图1相比,图2的中央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三中摘录)‎ 材料二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答案】(1)三省六部制,废丞相、皇帝掌管六部。说明:君主专制加强。‎ ‎(2)原始史料:“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史料解释:“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历史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 地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解析】‎ ‎【详解】(1)机构:根据所学可知,图1‎ 所示的中央机构称为三省六部制。变化:根据图片2可以看出,明朝与唐朝相比,中央机构中丞相被废除,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说明: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说明明朝君主专制加强。‎ ‎(2)原始史料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原始史料来源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内容,即“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史料解释:根据所学可知,历史解释指的是对文献内容的解读,即“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历史评价:根据所学可知,所谓历史评价指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和意义的评价,即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中第一章总纲内容可知,《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从《共同纲领》第二章中政权机关内容、第四章、五章、六章政策内容中可知,该文献规定了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地位:根据所学可知,在宪法颁布之前,《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采取的应对方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简要分析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3)在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美国采取了政治不承认,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的政策 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 ‎(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欧、日本崛起 ‎(3)认识角度:材料二中方认为是美国急于改善两国关系;材料三美方认为是中方急于改善关系。‎ ‎(4)因素: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中的“敌视北京”等字眼足以证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敌视中国,中国采取的应对方针是倒向了苏联,即实行了“一边倒”的方针。‎ ‎(2)材料二中的“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等字眼足以证明美国对华政策变为主动同中国改善关系,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例如,从美国方面、中国方面、世界格局演变方面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3)从材料二、三的具体内容即可看出材料二认为美国主动改善中美关系,而材料三则认为是中国主动改善中美关系,即两则材料在谁主动改善关系方面是有分歧、是有争议的,当然各自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4)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此类问题也是开放性问题,例如,国家利益、国家力量、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纪局势的变化等,在回答此类问题举一些常见的因素即可。‎ ‎33.“一带一路”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古老的丝路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离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 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答案】(1)特点: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2)原因:政治中心的南迁;政府的提倡和鼓励。‎ 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制瓷业等手工业发展。‎ ‎(3)特点:对外贸易的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 负面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主要从丝绸之路的功能变化、交流内容、持续时间等角度分别论述即可。‎ ‎(2)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主要从政治重心难移(重新建都)、政府政策的宽松(政府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要从对商业的影响、对手工业的影响以及对政府收入的影响分别概括。‎ ‎(3)从材料二的朝贡体系来看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主要从贸易的动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进行分析。负面影响并且还是最大的则主要从阻碍、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回答。‎ ‎34.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材料二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侵犯;欺侮),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三 “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 材料四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30.5‎ ‎23.5‎ ‎15.1‎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3)材料三中的择偶标准是建立在怎样的一种经济基础之上的?根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以来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 ‎【答案】(1)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服成为时尚。‎ 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民族工业的兴起),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处于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2)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 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3)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基本趋势:择偶标准的多元化;政治色彩减弱,重个人能力;男女双向性选择。‎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表现”,依据材料“房屋多为西式”得出:出现西式建筑;依据材料“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得出:近代邮电事业发展;依据材料“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得出:外来宗教的传播;依据材料“‘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得出:西餐、西服成为时尚。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上海的地理位置入手,从受西方侵略较早、近代科技传入和风俗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清廷之腐败”可以得出原因是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可以得出目的是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3)第一小问“经济基础”,根据材“男性对女性的要求,‎ 首先注重的是妇德”“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可以得出: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第二小问“基本趋势”,根据材料表格的项目和数据信息的变化可看出: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成份、政治面貌所占比例下降;而学历所占比例上升,说明了人们的择偶观念发生了变化,得出:政治色彩减弱,重个人能力;但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成份、政治面貌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影响,得出是:择偶标准的多元化;结合现实还可得出是:男女双向性选择。‎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