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
凯里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30个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仁者爱人、兼爱 B.克己复礼、兼爱 C.仁者爱人、非攻 D.克己复礼、非攻 2.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开始于 A. 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 B.荀子提出“性恶论” 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科举制的需要 4.“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言论出自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梁启超 5.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君主专制的权力有制约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6.古代一位思想家在回答友人的问题时说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8.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思是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以下思想或认识与其一致的是 A.格物致知 B.实践出真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10.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 B.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 C.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 11.《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2.钱穆说:“ 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1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4.张岱家、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5.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16.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 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 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 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 17.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 18.“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9.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 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 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B.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制 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20.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他们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1.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人”。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的是 A.封建制度 B.宗教改革 C.民族国家 D.光荣革命 22.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九十五条论纲》 D.“先定论” 24.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 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其中与“资本主义精神”史实不相符的是 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黄金的渴望 B.殖民扩展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C.持续400余年的黑奴贸易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5.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A.“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 2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7.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28.马丁·路德认为:“凡国家社会合法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从政,司法,照宪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开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官府吩咐起誓,以及嫁娶等,均无不可行。”由此可见,马丁·路德 A.提出王权高于神权主张 B.具有近代法治意识 C.强调教会经济管理职能 D.开启宗教改革大门 29.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3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材料三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秦汉时期,何人使“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他对儒学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及其目的。(8分)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 (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6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