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地理试卷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暖锋过境 B. 乙是低压过境 C. 丙是高压过境 D. 丁是暖锋过境 2. 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长江流域的伏旱 B. 乙—台风 C. 丙—寒潮 D. 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甲中心气压低,是低压气旋过境;乙中心气压高,是高压反气旋过境;丙气压不断上升是冷锋过境,丁气压不断降低,是暖锋过境,D正确。 【2题详解】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是受冷锋控制;C对。台风是低压气旋控制;长江流域的伏旱是高压反气旋控制;寒潮是冷锋控制下的天气。ABD排除。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此时 A. 雨区在甲、丁 B. 乙、丙两地都受冷气团控制 C. ①地风力大于②地 D. ③地昼夜温差小于④地 4. ①地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3. A 4.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锋面气旋。 【3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分布形态,图示为北半球锋面气旋图,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此时雨区在甲、丁,A对。乙在冷锋锋前,丙在暖锋锋后,两地都受暖气团控制,B错。①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于②地,C错。 ③地是高压中心控制,④地受气旋控制,昼夜温差大于④地,D错。故选A。 【4题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气旋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①地风向为东南风,A对。 【点睛】北半球锋面气旋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等高线产稀疏,风力较弱。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下图左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右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 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6.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7. 读右图可以看出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5. B 6. A 7.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陆地水体间的水源补给关系及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并非持续减少,故A错;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状况基本一致,故B正确;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不是逐年减小,故C错误;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的是2010-2011年,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 【6题详解】 鄱阳湖和洞庭湖都位于季风区,其水源主要来自于流域内降水,由图可以看出鄱阳湖水体面积在不同年份差别巨大,最大差达到2000多km²,这说明流域内降水量变化较大,A正确;影响鄱阳湖流域蒸发量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如果鄱阳湖水体面积的巨大变化是因为蒸发量的变化,那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幅度是不可想象的,B错误;湖泊出水量包括湖面蒸发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湖水量及工农业用水,已知鄱阳湖湖面蒸发不可能有巨大变化,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是通过水位差互补的,不会有巨大变化,地下径流出湖水量及工农业用水都不会造成如此巨大变化,C错误;洞庭湖和鄱阳湖同样通过水位差与长江互补,长江干流不可能在补给两湖水量上有巨大差别,而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差别巨大,D错误。综上所述,选A。 【7题详解】 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时,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结合图可知,①是洞庭湖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②是出湖径流大于入湖径流,③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④出湖径流大于入湖径流,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时段为①③,故选C。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 a增强 B. b增强 C. c减弱 D. d减弱 9.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0.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 流量下降 B. 流速减小 C. 流量会更加稳定 D. 丰水期水位上升 【答案】8. A 9. B 10. 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水循环及其环节,水文特征。 【8题详解】 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 【9题详解】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主要目的,故其余选项排除。 【10题详解】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故C项正确,A项错误;影响河水流速的因素是上下游落差、河水清浊度、河道宽度、河道曲直、河床构造以及水生植物是否对水流有较大的阻碍,由于植被浅沟使得河水更加清澈,故河水的流速加快;因河流的调节作用,丰水期水位变化较小,故B、D项错误。 【点睛】影响河水流速的因素是上下游落差、河水清浊度、河道宽度、河道曲直、河床构造以及水生植物是否对水流有较大的阻碍,由于河水更加清澈,故河水的流速加快。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 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 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 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 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12. 芦苇是淡水植物。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主导风向 B. 湖水含盐量高低 C. 沿岸坡度陡缓 D. 土壤肥沃程度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甲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最大,输入湖泊泥沙也最多,A、B错误;乙河流出L湖,不是L湖的补给水源,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C错误,D正确。 【12题详解】 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与风向无关,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主导风向,A正确;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受水面深浅、盐度高低和土壤肥力影响,沿岸坡度陡缓会影响到水面深浅,B、C、D错误。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资源丰富,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为秘鲁局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秘鲁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可能是 A. 靠近安第斯山脉 B. 位于太平洋东岸海陆交界处 C. 位于板块交界处 D. 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14. 若货船顺洋流航行至中国,途中不经过的洋流是 A. 秘鲁寒流 B. 巴西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南赤道暖流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秘鲁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质作用显著,易产生有色金属矿,C对。靠近安第斯山脉、位于太平洋东岸海陆交界处是位置特征,劳动力丰富是资源开发的优势,都不是资源丰富的原因,排除A、B和D。故本题选择C。 【14题详解】 秘鲁寒流、日本暖流和南赤道暖流都位于货船的太平洋顺流航线上,巴西暖流位于大西洋,不可能经过。故本题选择B。 目前,全世界有60%的地区供水不足,许多国家正在闹水荒。特别是在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用水量大大超过当地水源的供应能力,缺水问题更为突出。 回答下列各题。 15. 新加坡四周临海,但却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A. 新加坡年降水量少 B. 国土面积小,缺少河湖蓄水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16.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 控制城市规模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优先发展工业 【答案】15. B 16. C 【解析】 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新加坡缺水原因的认知能力。 【15题详解】 新加坡地势低平,中部较高。新加坡的总土地面积约为714.3平方公里。目前大约有 400 万人口,人口密度大。新加坡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总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但由于土地面积小,江河湖泊少,蓄水能力不足,且中高周低的地势不利于地表水储存,导致新加坡水资源紧张。人口密度大增加了水资源的紧张程度。新加坡对水环境保护到位,并不存在严重水污染问题,故选B。 【16题详解】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主要考虑节约用水,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加大水量建设投入属于开源的措施,优先发展工业不利于节水,故选C。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沉积岩 B. C为岩浆 C. E为变质岩 D. D为岩浆岩 18. 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 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B. 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C. ⑤为外力作用 D. ⑥为变质作用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沉积物形成的物质是D,D为沉积岩,D错。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以形成E,E为变质岩,C对。变质岩能够形成岩浆,A为岩浆,岩浆形成的岩浆岩,B是侵入岩,C是喷出岩,A、B错。 【18题详解】 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①为冷却凝固作用,表示岩浆冷却凝固成侵入岩,A对。③为外力作用,B错。⑤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错。⑥表示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D错。 【点睛】沉积物形成的物质是D为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以形成沉积物。①为冷却凝固作用,表示岩浆冷却凝固成侵入岩。 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岩石根据成因的差异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石灰刀石林”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海水侵蚀 20. “石灰刀石林”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 岩浆岩 B. 可溶性岩石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21. 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 ) A. 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 植被更少,土壤更薄 C. 气温更高,降雨更多 D. 地形起伏更大 【答案】19. A 20. B 21. C 【解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 【19题详解】 由题可知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20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故B项正确。 【21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发育除需要具备石灰岩条件外,还需要较高的气温、降雨条件,姆鲁相对于云南,纬度较低,气温更高,降雨更多,故“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C项正确。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B. 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C. 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外力作用有关 D.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23 图中 A.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 ②处岩石经变质作用可形成石英岩 C. 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D.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答案】22. B 23.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判断等知识点。 【22题详解】 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A错误;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B正确;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背斜顶部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①处为背斜,A错;③处为花岗岩,不可能有含煤层,B错;②处岩石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B错误;①②均为沉积岩,②在①岩层的下部,形成时间早;③侵入①岩层,③晚于①,故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C正确;③为花岗岩,不含化石,D错误。故选C。 【点睛】岩层新老关系或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一般而言,沉积岩是越向下层年龄越老;若岩浆侵入到沉积岩内部或岩浆通过沉积岩内部后喷出地表,则岩浆岩较沉积岩新;岩浆通道附近的变质岩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受高温作用变质而形成的,因此其形成时间晚于岩浆岩。地壳垂直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因此出现断裂错位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前,反之,完整而上覆于断层之上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后。同理,若地质构造中既有褶皱又有断层,也可依据切断关系判断,被切断的形成较早。 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A. 向斜谷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背斜山 25. 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 A. 15 m B. 45 m C. 75 m D. 105 m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③处有河流经过,是山谷,据材料可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以③为中心,向两侧岩层年龄越来越新,可判断该处地质构造为背斜。故选B。 【25题详解】 据题干并结合图知,由于等高距为20 m,故③处海拔低于⑤处20~60m;由于四地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③处钻到4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深度为60~100m,因此75m是可能的。故选C。 【点睛】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因此,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向斜成为谷地。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石油、天然气、地下水三者比较,天然气的密度最小,石油次之,水的密度最大,且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即储水。相反,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6.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 优质的铁矿 B. 丰富的煤炭 C. 充足的水源 D. 便捷的交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德国的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有丰富的煤炭;河流众多且水量丰富,所以充足的水源;水路交通便捷,但是缺乏优质的铁矿,需要进口。故选A。 考点:鲁尔区 点评:本题考查德国鲁尔区区位优势,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27.下面四幅工业区位图中,最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应布局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防护带则布局于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减轻工业区对居民区的环境污染,故D图正确。 读我国钢铁产业生产集中度(CR4)(前4名最大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率)变化示意图和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2004年钢铁产业生产集中度(CR4)情况表。 完成下面小题。 28. 1992-2004年我国钢铁产业生产集中度变化趋势是 A. 持续下降 B. 持续上升 C. 先降后升 D. 波动下降 29. 1998-2000年我国钢铁集中度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A. 上海宝钢联合并购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 B. 首钢分散迁移到日照、曹妃甸等地 C. 开发大西部,在西部建设新的钢铁公司 D. 各省区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加大对钢铁工业的投入 30. 巴西钢铁工业集中度(CR4)高的原因不可能是 A. 获得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 B. 就近获得原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C. 有利于提高钢铁生产区域的环境质量 D. 巴西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钢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明显 【答案】28. D 29. A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A.1998-2000年上升,故A错误。 B. 1995-1998年,和2000年以后下降,故B错误。 C. 整体来说,先降后升,然后又降,故C错误。 D. 1992-2004年,我国钢铁产业生产集中度变化趋势是波动下降,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29题详解】 A. 上海宝钢联合并购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前4名最大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率”可能上升,即造成钢铁集中度上升。故A正确。 B. 首钢分散迁移到日照、曹妃甸等地,迁移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首钢的减产,从而降低钢铁集中度。故B错误。 C. 开发大西部,在西部建设新的钢铁公司,会使得“前4名最大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率”下降,即钢铁集中度下降。故C错误。 D. 各省区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加大对钢铁工业的投入,也会造成钢铁集中度的下降。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30题详解】 巴西钢铁工业集中度(CR4)高的原因不可能是 A. 钢铁工业集中度高,可以获得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所以A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B. 钢铁工业集中度高,可以就近获得原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B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C. 钢铁工业集中度高,会使钢铁生产区域的环境质量下降。故C不是集中度的原因。 D. 巴西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钢铁工业区的集中程度也相应较高。所以D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根据本题的要求,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共计40分) 3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主要随_________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 _________ 种补给类型。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地区,河流乙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地区。 【答案】(1)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1、2 气温低,冰雪不融化 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 大气降水 3 (3)西北 东北 【解析】 【详解】(1)读图可知,甲河径流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8月份。因此甲河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位于我国西北地区。7~8月份,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补给量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大。1~2月份径流量为0,说明出现断流现象,1~2月份为我国冬季,西北地区气温较低于0℃,山上的冰川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再融化,河流缺少水源补给,而河流水分不断的由于下渗和蒸发损失,导致入不敷出,河道中径流量几乎为零,最终发生断流现象。5月份我国西北地区为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正值春播时节,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减小,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 河流有两个汛期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降雪不易融化,在山地或其他地区形成积雪,当第二年开春时,气温开始回升,此时积雪开始融化,季节性积雪融水注入河流,形成春汛。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由于雨带的北移,到达东北地区以后,降水丰富,河流迎来了夏汛,因此B汛期是雨水补给形成的。地下水位河流最稳定,最可靠的补给水源,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说明受到地下水补给,因此该河流至少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三种补给类型。 (3)甲河径流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说明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因此甲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具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因此乙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要发展乳牛、果林、花卉、小麦四种农业,请给予合理安排,并简要叙述其理由: a甲地发展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b乙地发展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c丙地发展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d丁地发展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某城市拟新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及服装厂,请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各自合理的厂址,并简述理由。 a在①处建__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 b在②处建__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 c在③处建__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 d在④处建__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 果林 (2). 山坡不宜开荒造田,宜种果林,既有经济效益又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 (3). 乳牛 (4). 牛奶需及时运到市区,要靠交通便利的地方,离城市不要太远 (5). 花卉 (6). 生产所需水量多,要靠河边,离城市近,接近消费市场 (7). 小麦 (8). 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产值较低,应远离城市 (9). 自来水 (10).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11). 服装厂 (12). 污染小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区,且有充足劳动力 (13). 钢铁厂 (14). 附近有丰富的原料燃料,且有便利的交通,又位于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15). 造纸厂 (16).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水源地和河流的上游(建在河流的下游)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详解】(1)a甲地为山坡,不宜开荒造田,宜种果林,既有经济效益又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应该发展果林。 b为了保证牛奶的新鲜,需及时运到市区,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离城市不要太远,所以乙地适宜发展乳牛。 c花卉生产所需水量多,要靠河边,还要离城市近,接近消费市场,所以在丙地适宜发展花卉种植。 d丁地远离城市,土地面积大,单位面积产值较低,适宜发展小麦生产。 (2)a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 b②处位于城区内,劳动力充足,可以建污染小的工业比如服装厂 。 c③处附近有丰富的原料燃料,且有便利的交通,又位于盛行风的垂直郊外,适宜建有空气污染的钢铁厂。 d④处在河流的下游。造纸厂这样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水源地和河流的上游,所以④处适宜建造纸厂。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 (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 (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4)非洲人说“上帝在赐给一个地方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附带上了一个咒语”,它将诅咒这个地方的人得不到好运,这就是“资源魔咒”。请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释该国钻石开采带来的“资源魔咒”。 【答案】(1)5~10月,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此时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充足;地势西低东高,地形抬升,形成迎风坡;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 (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原因: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破碎;钻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沉积下来,被埋在沙砾中。 (3)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新的沉积物;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有河水便于筛洗。 (4)钻石的筛洗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水资源短缺问题;钻石开采改变河岸生态系统,导致湿地破坏;钻石开采的高收益导致战乱频繁;由于对钻石资源的过度依赖,其他产业发展趋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钻石资源为材料,考查区域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详解】(1)注意该国位置为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由纬度可知,A国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5-10 月为其湿季,降水的主要形成条件为气压带风带北移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另外还可从影响降水的水平气流(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充足水汽)、地形抬升、几内亚湾暖流增温增湿等方面进行叙述。 (2)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高温、高压应该是指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形成的钻石应该在岩层中,现在分布在河流下游,必然经历了出露地表、河水搬运、堆积的过程,由材料可知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可推知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主要是因为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经过一系列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到下游地带并沉积下来。 (3)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主要是因为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经过一系列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被带到下游地带并沉积下来,而河流汛期时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新的沉积物;汛期过后河流水位下降,河滩出露,这些条件十分利于钻石采集;另外有河水也便于含钻石的岩石的筛洗。 (4)此题答案不唯一,相对较开放,从钻石开采带来的消极影响方面分析即可。开采钻石主要的消极影响包括导致水质下降、造成水资源短缺、改变河岸生态系统而导致湿地破坏、导致战乱频繁、其他产业发展趋缓等。钻石的筛洗消耗大量水资源,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水资源短缺问题;钻石开采破坏地表环境,改变河岸生态系统,导致湿地破坏;钻石为贵重资源,钻石开采的高收益导致战乱频繁;钻石开采收益高,对钻石资源的过度依赖,无力发展其他产业,影响其他产业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