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 语文(一)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 语文(一)含答案

www.ks5u.com ‎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 全国II卷·语文(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有关“德”的论述和“德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思想的发展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借鉴孔子的“德治”之学,把“法治”与“德治”结合,对于建设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德”是孔子阐发的儒家伦理范畴,专指道德、品德。孔子讲的“德”内容宽泛,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让、中庸等,他倡导人们崇德、修德,以德报德,提高民德。‎ 孔子提出德治的思想,就是以德治国。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是“德性”之学,即律已、君子自立之学,是完成理想人格的学说;另一方面又是“治国”之学,以德性为基础治理国家,实现理想政治。德性是基础,德治是建立在德性之上的;德性是根本,德治是结果;德性是内部根据,德治是外部作用。孔子强调“修已以安百姓”,要求治理者首先要有德。《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他赞扬舜从容安静,顺从民意,而使天下太平的“无为而治”。舜只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不为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打算,实际上是无所为而为。‎ 孔子的“德治”思想在经济上重视民生,主张“富民”,薄敛厚施于民。“百姓足”才能藏富于民。《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里“贫”和“均”是从财富着眼,“寡”和“安”是从人民着眼。‎ 孔子的“德治”思想在社会政治上主张亲民爱民,主张德化,反对刑罚。《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表面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治理国家,‎ 应以“德”引导人,以“礼”规范人,使人民有荣辱感、责任感,人民自愿自觉而为,就能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风尚。‎ 孔子的“德治”学说,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是德治学说的精髓,使法治建设尊重民主自由更具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德性学说中的人文因素,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仅提高公民素质,还能提高执法者素质,从而保证公民自觉守法,执法机关公正执法。只有把提高道德意识同提高法律意识,把加强“德治”与加强“法治”结合起来,才能为平安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摘编自《孔子的德治之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思想若没有孔子“德"之论述和“德治”之思想就无法发展。‎ B.德治既可完成理想人格,又能以德性为基础实现理想政治,德性是根,德治是果。‎ C.“寡”和“安”,“贫”和“均"的思想,分别从人民和财富着眼,体现了对民生的重视。‎ D.德性学说的人文因素全方位地从守法与执法角度提高了公民素质与执法者素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和结尾阐明了孔子的思想观点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B.主体部分先阐述德与德治,接着论述德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两个维度的不同体现。‎ C.作者援引了舜“无为而治”的例子,有力论证了德性是德治的基础、根本和内部依据。‎ D.第五段引用《论语.为政》中的话,运用对比,批判刑罚没有作用,进而肯定了德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舜不谋私利可谓“无为”,只考虑百姓可谓“为”,既完善了人格,又实现了理想政治。‎ B.重视民生,为政者才会“薄敛厚施于民”,就能使“百姓足”,“百姓足”才能藏富于民。‎ C.只要人民在“德”“礼”的引导、规范下自愿自觉而为,就能形成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 D.要想优化思想道德基础与法治环境,必须同时提高道德、法律意识,加强法治与德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2月1日,全国铁路迎来今年春运首次客流高峰,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动车组上线率、检修量也达到了最高峰。配属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的453标准组动车组全部出动,上线率达到100%,与平日相比,增幅超过20个百分点,创下了广铁集团开行动车组以来的最高运用率。‎ 连日来,该单位组织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诊断工程师等“动车大夫”‎ 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开展动车组运用检修作业,重点加强“和谐号”“复兴号”各品牌动车组高压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检查、诊断和检修,开展座椅、厕所等旅客上部服务设施整治。实行技术员、质检员等“四级”质量卡控措施,选调“动车大夫”中的精兵强将在应急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24小时坐台值守,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稳定。‎ ‎(摘编自《铁路迎来春运客流高峰广铁集团动车组上线率达到100%》,“新华网”)‎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中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客运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报告网”)‎ 材料三:‎ ‎“晚上6点从玉环发船,第二天早上8点半就能到基隆港了。”在上海工作12年的台籍医师张育瑛内心有些激动,“在春运往返飞机票达五六千元的时候,船费只要一千多元。”1日晚,客轮“中远之星”载着近300位两岸旅客从浙江玉环驶离,赴台湾欢度春节,迎来了它第十个“情牵两岸”的春运,累计运送旅客超19万人次。“中远之星”不仅赢在船班多、价格低,更贏在对台胞服务的贴心上。2018年春节前夕,因台当局限缩两岸飞机航班,众多台胞难以赶回台湾过年,“中远之星”加开船班,票价打折,还免费接驳,保障了台胞顺利返乡。这条海上直航路线,因其“小而美”“美而暖”的风格,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喜爱。‎ ‎(摘编自《浙江玉环:“海上春运”十年助力台胞回乡过年》,“新华网”)‎ 材料四:‎ 当许多在城市打拼的人们踏上返乡旅程,“回家过年”的传统正在悄然转变,“反向春运”客流明显增加。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北京、广州等成为“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除夕前前往这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飞往.上述城市的机票订单中,儿童旅客占比同比增加39%,50岁以上旅客占比同比增加42%,其中,“四老一小”订单显著增长。‎ 同时,携程发布的《2019春节长假旅游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2019年春节长假预计有超过4亿人次出游,其中出境游人次约700万。“合家欢出游”正成为春节出游的主流趋势。从出游人群来看,带全家旅行过年的80后、90后群体成为春节出游主力军。今年春节,选择节前错峰游的游客最早在1月25日左右便动身,占预订出游总人次的比例达到54%,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国人今年春节在哪儿过?怎么过?》,《北京晚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月1日,453标准组动车组上线率超过平日20个百分点,运用率创广铁集团开行动车组历史新高。‎ B.图表显示,2008年春运客运量同比增速下降到一个低谷,到2011年上升到一个峰值后基本持续回落。‎ C.“中远之星”客轮载客近300名,船班多,价格便宜,服务贴心,全年免费接驳,受到台湾同胞的欢迎。‎ D.传统的转变导致除夕前夕“反向春运”客流的增加,前往十大热门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453标准组动车组“动车大夫”们主要负责检查、诊断、检修关键部位,开展旅客上部服务设施整治,实行质量卡控等工作。‎ B.2008年到2014年春运客运量持续增长;之后三年都连续递减,可能与人们的出行方式、过年方式越来越多元相关。‎ C.反向春运机票订单中,儿童、老年旅客占比同比增加较多,“四老一小”订单显著增长,说明到大城市去过年的越来越多。‎ D.2019年春节长假预计有超过4亿人出游,“合家欢出游”受到很多春节出游者的偏爱,80后90后群体成为这类过节方式的主力军。‎ ‎6.材料一、三、四报道的对象和重点内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无名连(节选)‎ 西 元 过了不知多久,魏大骡子想起了什么,用已经不那么有力气的声音喊:“罗三闯还活着吗?”好一会儿,罗三闯哼哧哼哧地爬过来,问道:“连长,叫我干啥?”‎ 魏大骡子费力地笑了一下,道:“我知道你一直想跑,现在,可以跑了。”‎ 罗三闯也笑了,道:“连长你别扯犊子,这黑天瞎火的,我往哪儿跑啊?”魏大骡子说:“你命大,跑吧。找到咱们的部队,告诉他们,高地上还有人呢!”罗三闯说道:“我可不干。”魏大骡子道:“这是好事啊,没准就捡条命呢。”罗三闯有点生气了,道:“我罗三闯这条命是跑出来的不假,从伪军跑到国军,从国军跑到共军,可是,我没对不起任何人,该杀的敌人,我不比别人杀得少。”罗三闯又说:“你要非让我走,我就走,但你不能说我是逃跑。”魏大骡子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地向外摆摆手,道:“快走吧,找到了咱们的部队,算你立功。”罗三闯流泪了,说:“你要信得过我罗长腿就等我回来!”‎ 过了一会儿,王大心问:“你怎么让他走了?这人可不牢靠。”魏大骡子小声道:“我看,除了他这条长腿,谁也出不去,将心比心,石头怕是也焐热了吧?”‎ 又过了好久,也不知几点了,王大心推了推魏大骡子,说:“千万别睡啊!天快亮了!”魏大骡子含含糊糊应了一句,王大心大声说:“大骡子,我也有几句想唠唠!”魏大骡子勉强打起精神,道:“你说吧我听着呢。”‎ ‎“还记得我父亲不?”‎ ‎“记得,前清举子,有学问,富贵人家。”‎ ‎“土改时给枪毙了。”‎ ‎“真的?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我当时不知道,知道了都是五年以后的事了。”‎ ‎“是咱们的人干的?”‎ ‎“是。”‎ ‎“有那么一两年,我怎么也想不通,想回老家报仇去。后来,这恨就慢慢淡了。我对自己说,历史从来就不是个很精确的玩意儿,枪毙我父亲的人也许就没做错什么,当时正在打仗,正在你死我活的节骨眼儿上。”‎ 天快亮的时候,魏大骡子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一脚踏进了东北老家那油汪汪的黑土地里,一株嫩绿色的小芽尖叫着从黑泥中钻出来,转眼间黑土地一片绿,又慢慢生出金黄色的穗头,整个大地像涨潮一样缓缓升高,一下子变成了金色的汪洋大海。‎ 王大心也做了一个梦。父亲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粗布中山装,一条绿色旧军裤,臂弯里夹着两三本书,推开一扇门,里面已经坐了好些学生。教室的墙壁上挂着马恩列斯毛的画像,还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亲用拳头捂着嘴,咳嗽了几声,进教室去了。‎ 罗三闯在山上走了小半宿,远方的群山山脊泛出浓红色的光,他实在是走不动了,‎ 腰和腿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隐约之间,他看到山下公路上有美军的卡车和步兵,轰轰隆隆的,就想,要不,投降吧。他蹲下来,认认真真地把这个念头过了过脑子,好一会儿,他擦了泪,道:“去他妈的,跑了一辈子,再他娘的跑,良心上过不去。二O九四上的一帮子人还等着我呢!”‎ 可是,罗三闯走了没几步,就一头扎在雪堆里爬不起来了。他也朦朦胧胧地做了个梦,他穿着淡黄色的军装回老家了,老婆孩子从歪歪斜斜的黄泥屋子里跑出来迎接他,他从兜里摸出两三块糖,又从背包里扯出三尺红缎子……‎ 巴克仰望着高地,轰炸机在上空盘旋了三圈,没投下炸弹,又飞走了。巴克很困惑。通信员告诉他,师部接到空军的消息,说高地上没有人,中国人大概是逃走了。又过了半个小时,通信员说,空军那边再一次确认了这个消息。他想了想,说,那好吧,我们去占领它。巴克小心翼翼地爬上高地时,看到大雪把高地填满了,看不到坑道,看不到人,看不到武器,总之是什么也看不到。他挥了挥手,让自己人开始清理战壕积雪,恢复战斗工事。‎ 渐渐地,雪被挖出去,坑道里露出一排排冻死的中国人。他们没有挣扎,也没有试图逃跑,仿佛是在睡梦中死去的……‎ 巴克数了数中国士兵的人数,然后找了只木板箱坐好,在笔记本上写道:高地上共有一百五十一具中国人的尸体,他们全部被消灭了。这是个连一级的作战单位,可是看起来人员很混杂,胸前的番号混乱不堪,大概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当然,必须诚实地说,不是美国军人消灭了他们,而是严寒!而且,他们一无所有。‎ 山下的公路上来了大批的美军卡车和徒步前进的陆军。巴克遥望着浩大的队伍,松了口气,他又写道:可是,逃亡的却是我们。‎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写了无名连的战士们在天气极度严寒、缺乏战斗装备的情况下,坚守二O九四号高地献出生命的故事,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B.王大心和连长唠嗑时谈到了父亲的死,说明在他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恩怨,父亲的死虽然一度让他想不通,但他最终选择了宽容和原谅。‎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已经不那么有力气的声音”“吭哧吭哧”“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说明战士们的身体已经疲惫虚弱到极点。‎ D.小说写到了三个人的梦,对梦境的描述既表明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也暗示三个人即将死去,目的在于突出无名连战士对家人的深深依恋。‎ ‎8.小说里的罗三闯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结尾写巴克在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而可以应天下之务。”隆兴元年,复召。入对,其一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洪适为相,主和,论不合,归。淳熙元年,始拜命。五年,史浩再相,除知南康军,降旨便道之官,熹再辞,不许。明年夏,大旱,诏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遂上疏言:“今宰相、台省、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名为陛下独断,而实此一二人者阴执其柄。”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复奏言:“为今之计,独有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其次惟有尽出内库之钱,诏户部免征旧负,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释氏,男女聚僧庐为傅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宁宗即位,有旨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欲徙居之。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疏入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始,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引领望治,熹独惕然以侂胄用事为虑。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及汝愚亦以诬逐,而朝廷大权悉归韩侂胄矣。庆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B.嘉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C.嘉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D.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时,为防止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B.台省,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汉代尚书办公地点叫中台,在禁省中,故称。‎ C.内库,是皇宫(皇家私人)的府库,与国库有所不同,国库出纳的是国家财政资金。‎ D.讲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论及朝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屡次进谏,竭尽一片忠心。他规劝孝宗格物致知,主张当前应出战复仇,又认为皇帝与少数宠臣过于亲近,建议面对旱灾君臣自省。‎ B.朱熹体恤百姓,教化百姓风俗。朱熹治理漳州时,减免多种赋税费用;安排父老解说礼来教导当地百姓;抑制当地崇尚释氏的风俗。‎ C.朱熹重视历史,反对大兴土木。宁宗即位后要修葺东宫房屋三百多间,朱熹指出应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军民愤怒,皇帝因被激怒没有答复。‎ D.朱熹见识深远,洞察侂胄居心。韩侂胄居功用事,朱熹深以为忧,先后向皇帝和赵汝愚进言提醒,赵如愚不以为意,终遭诬谄驱逐被夺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 ‎(2)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秘书晁监①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②,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③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①秘书晁监:即日本人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②看日:《新唐书·东夷传》记载,“‎ 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因此回日本,航船只须看日出处前进。③扶桑:日本的又一别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篇便感慨:茫茫沧海简直不可能达到尽头,又怎知沧海以东是怎样的景象呢?‎ B.三、四两句一问一答:中国以外哪里最为遥远呢?去万里之外的日本就像登天一样难!‎ C.“向国惟看日”四句,实写友人渡海的情景:归国向日,乘风而行,风涛险恶,怪兽出没。‎ D.最后四句写友人归国后的情形:他平安回到祖国,感伤离别的同时又感叹无法互通音讯。‎ ‎15.“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学习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在《赤壁赋》中,作者初到赤壁时通过写风与水,表现怡然自得心情的两句是“ , ”。‎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潮水上涨、白帆高扬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在搞好自身脱贫致富、发展好当地农业种植的同时,我时刻关心着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义无反顾地与两户贫困户结对认亲进行帮扶,毫无保留地将养殖技术、管理及销售经验 。现在,拥有 的他们,收入来源得到了稳定保障。根据日喀则市脱贫计划,南木林县摘帽年限是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我深知,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员是群众的“领头雁”“探路灯”,要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激活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二要注重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培育出具备一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农牧民群众,才不会被 、飞速发展的时代抛弃,才能带动南木林县的生产发展,提升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助力脱贫攻坚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倾其所有 一技之长 迫在眉睫 日新月异 B.倾其所有 一日之长 亟不可待 日渐月染 C.倾囊相授 一日之长 亟不可待 日渐月染 D.倾囊相授 一技之长 迫在眉睫 日新月异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党员这个关键要抓住 B.与是否抓住党员这个关键关系很大 C.一要抓住党员这个关键 D.关键是要抓好党员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培育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牧民群众 B.培养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具备一定经营管理的农牧民群众 C.培养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牧民群众 D.培养出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农牧民群众 ‎20.下面是某单位春节期间留守工作岗位人员联欢会上主持人的一段开场词,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男: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朋友们,大家——‎ 齐:新春快乐!‎ 男:今天是大年三十,让我们一起辞旧迎新共度良宵。‎ 女:在这大家团聚、其乐融融的除夕之夜,我们陪您一起等待猪年钟声的敲响。‎ 男:在这天地更新、万物复苏的美丽时刻,我们和您一起迎接又一个春天的莅临。‎ 女:所有没离开工作岗位的职工,请接受我们的祝福,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时,我们给您——‎ 齐:道喜啦!‎ ‎21.下面是某县妇女维权服务站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节假期前,杭州第十三中学初二(14)班的学生们非常紧张,因为放假前要先称体重,如果节后回来体重涨幅超过2公斤就要接受每天跑步的“惩罚”。班主任老师沈炜说,放假前称体重是为了给他们一些危机意识,防止年后体重超标。‎ 无独有偶,杭州春蕾实验学校也有一份类似的寒假作业。开学第一周,学校都会给那些体重超标的学生“称一称”,以此来督促他们将体重控制在正常标准范围内。‎ 而在艺术类院校,这样的规定更是司空见惯。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每年开学第一课便是称体重,超重的学生要在操场跑十圈。‎ 对于“吃胖了就要罚跑”,你有什么看法?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