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一 语文试卷 ‎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名句默写(5分,每格1分)‎ ‎1.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5分)‎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ǒ) 潭柘寺(zhè)‎ B. 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癸丑(kuǐ) ‎ C. 箜篌(kōnɡ )  否泰(pǐ) 嗟叹(jiē) 伶俜(pīnɡ )‎ D. 折去(shé) 情趣(qù) 点缀(zhuì) 一椽(yuán)‎ ‎3.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 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B.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D. 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像少女一样羞涩地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不吾知其亦已兮 B.夫晋,何厌之有?‎ C.沛公安在?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伏清白以死直兮 ④‎ 14‎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叶叶相交通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⑦ C.①④⑥⑦ D.③④⑤⑦‎ ‎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悔相道之不察兮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始适还家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10题(19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4‎ A.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B.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C.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D.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8.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古人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玉玦,是玉器的一种,常被用作表示决断、决绝的象征物。‎ B.在古文中,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至于其他水流,则以“水”来命名,如我们现在所言的洛河,在古代被称为洛水。‎ C.《三字经》中的“六畜”指的是马、牛、羊,鸡、鸭、豕等六种人们饲养的的家禽家畜。豕与彘指的都是猪。‎ D.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诸侯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9. 根据上文下列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羽一听到刘邦刚到鸿门的言辞,马上就坦白是曹无伤的谗言使两人有了嫌隙,这是由于他对刘邦身边的猛将樊哙有所忌惮。‎ B.在鸿门宴上,项羽坐在东边的位置。由于东边是日出的方向,所以这个位置往往是宴会的主人或者尊者长者的专属位置。‎ C.张良见事态紧急,于是命令樊哙进入。樊哙进入后说项羽“欲诛有功之人”的做法是秦朝暴政的延续,这使项羽极为不满。‎ D.范增明白项羽性格中的不足,同时也明白刘邦若不死,日后必定成为项羽的强劲竞争对手,于是要求项庄借机杀掉刘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 。 ‎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 ‎ 四、诗歌鉴赏(11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14‎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①‎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②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②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从军行》诗中,“穿金甲”暗示着将士身经百战,建立功勋后,获得“金甲”奖赏,荣归故里。‎ B.《渔家傲》词中,范仲淹借雁归衡阳与自己依旧戍守边城形成对比,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 C.范词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马啸等,四处边声起,暗示双方正在激烈厮杀。‎ D.范仲淹在词中借用窦宪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在戍边生涯中有所建树的的志向。‎ E.两首诗词中,都运用“孤城”这一意象来表达了边境外敌势力之盛大,守御战争形势之严峻。‎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词中描写的边塞生活及情感内容有何异同。(6分)‎ ‎ ‎ ‎ ‎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12、阅读下面《荷塘月色 》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4‎ ‎  荷塘月色 ‎ ‎                   朱自清 ‎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⑦‎ 14‎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⑨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 ‎(1)下列对《荷塘月色》对分析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全文行文脉络是“不宁静”、“寻独处”到“见荷塘月色、忆采莲”、最终“归家复回现实”,作者在寻求内心短暂安宁的同时,并未真正忘却现实的烦闷。‎ B.行文第四节塘中的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和花,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水声如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清幽动人。‎ C.散文第五节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作者以“小睡”来比喻形容当时的略为黯淡的月光,认为的它也有其动人的地方。‎ D.文中的《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在此借用它来表达对自己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委婉含蓄。‎ E.最后一段,作者以“猛一抬头”来形容自己从荷塘月色、江南采莲的梦境中惊醒,从新面对现实;而“轻轻”一词反映出其内心的孤寂。‎ ‎(2)请结合作者的心理活动,分析选文第三段“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句中“且”字的表达效果。(4分)‎ ‎ ‎ ‎(3)选文第七段,作者追忆的六朝时的采莲场景有何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谈谈它的作用。 (6分)‎ ‎ ‎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另一种纪念碑 李锐 14‎ ‎①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②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③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④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 “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呜?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⑤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 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14‎ ‎⑥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⑦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一是指他去世在北京,二是指他是一个精神的游子,而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 B.“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表明沈从文表现湘西文化的作品真诚地体现了中国人悲悯的诗意。‎ C.“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运用对比和反问的艺术手法,表现作者对沈从文被误解的痛心,引起人们的深刻反省。‎ D.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展现了湘西凤凰古城的破旧、荒芜,用苍凉、清冷的环境烘托出人事变迁的凄凉落寞,令人感慨不已。‎ E.全文语言充满浪漫的诗意,叙议结合,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强烈的感情,结尾一句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沈从文的敬佩。‎ ‎(2)从文中看,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请概括作答。(4 分)‎ ‎ ‎ ‎(3)题目“另一种纪念碑”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分)‎ ‎ ‎ 六、语言表达(共14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14‎ A.人人都曾有过伟大的梦想,但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心无旁骛。‎ B.如果说前些年他的作品还留有明显的斧凿痕迹的话,那么近年来他已逐渐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 C.造型油画的创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像抽象绘画或当代艺术中的观念性绘画那样可以一挥而就,对于素描以及色彩的技术功底要求较高,而且较难绘制。‎ D.林清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推出《温一壶月光下酒》 冷月钟笛》等一系列著作,而立之年就已经获得很多文学奖项,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新中国辞书的摇篮,30 年前语文教育家霍懋征呼吁编写的《新编小学生字典》在这里诞生,该字典开辟了新中国学生辞书的新纪元。‎ B.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位87 岁的老人依旧笔耕不辍,作为首席《儒藏》项目的专家,他把这个浩大的典籍编纂计划延续到2025 年。‎ C.国家发改委公告,为应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改善空气质量,自2017 年1月1日起,停止销售低于国 V 标准车用汽油、车用柴油。‎ D.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不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关键在于能不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16.请仿照划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通顺、连贯,句式一致。(4分)‎ 点亮心灵的灯,燃烧孤独和荒凉,让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活力;‎ 点亮心灵的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亮心灵的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的海面,①____,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②_____,所以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正常情况是下暖上凉,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左右)。下层空气本来就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再加上气温又较上层更低,③___,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的差别异常显著。‎ ① ‎ ② ‎ ‎③ ‎ 七、作文(60分) ‎ 14‎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如果说,贝多芬因《欢乐颂》而感到欢悦,梵高因向日葵而感到欢悦,李白因诗文美酒而感到欢悦,刘翔因挥洒汗水而感到欢悦……那么,你呢?在你这十几年的生命体验中,因什么而感到过欢悦?又有什么感悟、思考?‎ 请以“因_______而欢悦”为题,在空白处补充一个主题词,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14‎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一语文答案 一、名句默写(5分,每格1分)‎ ‎1.(1)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哀民生之多艰 二、基础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5分)‎ ‎2.( C ) A.项,“譬”应读pì B.癸:ɡuǐ D项,椽(chuán)‎ ‎3.( D )D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句与A、B、C三项都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例句中用听觉写嗅觉。A项用听觉写视觉;B项用听觉写视觉;C项用视觉写嗅觉。‎ ‎4.( D )定语后置,其余宾语前置 ‎5.( C )所以:……的原因。夫人:夫,发语词;人,名词。交通:交错相通。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6.( C )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A项,相,前者,观察;后者,帮助、辅助。B项,谢,前者,辞别;后者,告诉。C项,二者均为:送给。D项,适,前者,享受;后者,出嫁。所以选C。‎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10题(19分)‎ ‎7、B ‎8、C(六畜指的马牛羊,鸡犬豕)‎ ‎9、D(A、对樊哙有所忌惮是后来的事;B、东向坐,是指坐西面东;C、樊哙是自愿进入,同时“项羽极为不满”属无中生有。) ‎ ‎10、翻译 ‎①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不自意,没料到自己,1分;得,能够,1分;于此,状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2分)‎ ‎②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不同寻常的事情。(他,其他的,1分;非常,不同寻常的事情,1分;表原因的特殊判断句式,译出“.......的原因,是……”,1分;句意通顺2分。)‎ 四、诗歌鉴赏(11分)‎ ‎11、诗歌鉴赏 ‎(1)A C (A、穿是磨穿的意思,暗指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14‎ ‎;C、正在激烈厮杀有误,当是战士还营后所闻)‎ ‎(2)相同点:都对边塞战争生活的辛劳艰苦进行了描写,都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分)‎ ‎ 不同点:《从军行》流露出对战争必胜的自信与豪迈情怀;(2分)《渔家傲》则表达了长年离家万里的愁怀以及都故乡家人的殷切思念。(2分)(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12、阅读下面《荷塘月色》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B D(B从语段的最后一句看:“流水”依旧“遮住了”;D、妻子就在不远的家里,没啥好想念的)‎ ‎(2)“且”字所透露出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作者希望能借助欣赏荷塘月色,进而暂且忘却现实的苦闷(2分);另一方面,作者也明白忘却只能是暂时的,短暂的宁静自由之后,现实中的种种忧愁又必将重新降临。(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六朝采莲的场景热闹美丽,富有生命活力。(2分)作者借助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由无忧的生活的向往;(2分)同时,这种追忆也与现实生活的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落与孤寂。(2分)‎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1)C E。(C 项错误在“对比和反问”,此处是设问句;E 项错在“结尾一句借景抒情,含蓄……”,结尾句是直抒胸臆。)‎ ‎(2).①取材湘西,富有诗意②暗含悲痛,悲天悯地③从容镇静,优美大度④超然世外,率真自然。(一点一分)‎ ‎(3).“另一种纪念碑”指的是沈从文创作的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对沈从文不朽的纪念。(2分)好处:①用“另”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1分)②表现沈从文作品的独特艺术个性及深远艺术影响,深沉蕴藉,引人深思。(1分)‎ 六、语言表达(共14分)‎ ‎14、D(D项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能修饰“作家”。A项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B项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C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15、A(B项语序不当,“首席”应放在“专家”的前面。C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 14‎ 大气污染”后加上“形势”;缺少主语,“停止销售”前加“我国”。D项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删掉“能不能”。‎ ‎16、范例(1).驱散困惑和彷徨,让奋斗的每一分钟都充满激情;‎ ‎(2).消解狭隘和愚昧,让未来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祥和。‎ ‎17、(1).水温更低(2).比上层空气更冷(3).密度就显得特别大(写出一句1分,两句2分,三句4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七、作文(按高考要求)‎ 附译文:‎ 译文 ‎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解释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14‎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 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