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同步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同步练习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 ‎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水的状态是(  )‎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D.三态混合 ‎2.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3.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5.自然界中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循环系统;陆地、海洋和大气间水发生的循环,其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A.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 B.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汇入江河 C.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 D.植物、土壤中水蒸发升入天空 ‎6.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 A.放在空气中的薯片会变软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 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壁上会“出汗”‎ D.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水表面上方的“白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在冬天的北方,窗户上的冰花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0℃‎时,水凝固成冰,内能变为0‎ D.使用水壶烧水时,只要对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 ‎8.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 b)干冰吸热熔解;‎ 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 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a c B.adf C.b c D.e ‎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0℃‎的室内(  )‎ A.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 B.水、水蒸气不存在,全部变成冰 C.只能有冰和水,水蒸气不存在 D.冰全部熔化成水或水全部凝固成冰 ‎10.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11.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 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 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 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2.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之间   相互转化。(填“能”或“不能”)‎ ‎14.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   成水蒸气;在很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会结冰,这是   现象,在此环境下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冬天,夜晚气温若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5.夏天,小华买了一些雪糕,准备慢慢吃,此时的雪糕是   态,在吃的时候在嘴里变成了   态,如果有一点滴到地上,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它又变成了   态。‎ ‎16.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但是其中的淡水资源只占3%,我国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海洋、江河、湖泊的水在不断的通过   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就会发生   或   ,形成雨、雪、冰雹等降落回地表,完成大气水循环。‎ ‎18.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②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①   、②   、③   。‎ ‎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9.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   ;‎ ‎(2)上面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   ②   。‎ ‎2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蒸发,在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的空气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固成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融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珠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江河并流入大海。‎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1)简述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 ‎(2)自然界中一个水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3)干冰撒到冷云中,为什么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2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 向天取水 ‎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 ‎ ‎(沪粤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 ‎【分析】任何物质都有三态变化,但不同物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可能不同。‎ ‎【解答】解: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水的状态是气态,即水蒸气,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 ‎ ‎2.‎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过程和吸放热情况判断。液化是指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放热的;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的。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吸热的。升华是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的。‎ ‎【解答】解:A、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 B、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故B正确;‎ C、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C错误;‎ D、积雪吸热熔化成水,故D错误。‎ 故选:B。‎ ‎ ‎ ‎3.‎ ‎【分析】掌握以下六种物态变化即可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②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③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④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⑤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⑥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冰是水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 ‎ ‎4.‎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和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并能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做出判断。‎ ‎【解答】解: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B、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珠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B正确;‎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故C错误;‎ D、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故D正确。‎ 故选:C。‎ ‎ ‎ ‎5.‎ ‎【分析】物质液化、凝固、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物质在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根据物态变化分析答题。‎ ‎【解答】解:A、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过程中不会放出热量,故A错误;‎ B、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发生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 C、云中小水滴放出热量发生凝固变成小冰晶,故C正确;‎ D、植物、土壤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故D错误;‎ 故选:C。‎ ‎ ‎ ‎6.‎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且许多物态变化大多与水蒸气或水有关。‎ ‎【解答】解:A、放在空气中的薯片会变软,是薯片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说明空气中有水;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说明空气中存在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壁上会“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啤酒瓶,在其表面液化为小水滴;说明空气中存在水;故C不符合题意;‎ D、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是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 ‎ ‎7.‎ ‎【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③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A、开水表面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选项错误;‎ B、在北方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 C、水的内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但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此选项错误;‎ D、使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虽然对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B。‎ ‎ ‎ ‎8.‎ ‎【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 ‎【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中会迅速的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冰晶变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称为熔化。‎ 故选:B。‎ ‎ ‎ ‎9.‎ ‎【分析】本题是判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时,水的三种状态是否存在,可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入手进行分析,关于水蒸气可从汽化和升华考虑。‎ ‎【解答】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 ‎,即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而‎0℃‎的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0℃‎的水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所以温度为‎0℃‎时,可以有水也可以有冰。故B、D错误。‎ 温度为‎0℃‎时,有水有冰,冰可以升华变成水蒸气,水也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所以在‎0℃‎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故C错误。A正确。‎ 故选:A。‎ ‎ ‎ ‎10.‎ ‎【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解答,知道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液化,是凝结过程,很多的小水珠便成了雨下落到地面。‎ ‎【解答】解: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水汽输送过程,z为降水过程;‎ 故选:A。‎ ‎ ‎ ‎11.‎ ‎【分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所以目前被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解答】解: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低,故A错误;‎ 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故B正确;‎ C、如果不节约用水就会出现水资源危机,故C错误;‎ D、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 故选:B。‎ ‎ ‎ ‎12.‎ ‎【分析】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解答】解:‎ A、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 B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错、C正确;‎ D、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 故选:C。‎ ‎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 ‎【分析】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解答】解: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是液态的,它的固态形式是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水的气态形式是水蒸气,是由水汽化而成的;冰吸热达到熔点会变成液态的水,水蒸气放热也会液化成小水珠;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是凝华现象;所以说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三种状态能相互转化。‎ 故答案为:能。‎ ‎ ‎ ‎14.‎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汽化成水蒸气;在很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会结冰,这是凝固现象,在此环境下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固态变为气态,这是升华现象;‎ 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内侧。‎ 故答案为:汽化;凝固;升华;凝华;内侧。‎ ‎ ‎ ‎15.‎ ‎【分析】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汽化是指物体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解答】解:小华买了一些雪糕,准备慢慢吃,此时的雪糕是固态,放到嘴里后,发生熔化现象,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如果有一点滴到地上,发生了汽化现象,由液态变成气态。‎ 故答案为:固;液;气。‎ ‎ ‎ ‎16.‎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答题,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节水措施;‎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变化是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 ‎ ‎ ‎17.‎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 海洋、江河、湖泊的水在不断的通过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就会发生凝固或凝华,形成雨、雪、冰雹等降落回地表,完成大气水循环。‎ 故答案为:蒸发;凝华;凝固。‎ ‎ ‎ ‎18.‎ ‎【分析】从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解答】解: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熔化。‎ ‎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9.‎ ‎【分析】(1)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这一过程是汽化;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3)提高水的利用率是节水的重要措施。‎ ‎【解答】解:(1)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汽化、熔化吸热;‎ ‎(3)节水措施:1、洗菜、洗衣剩下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2、使用节水型马桶等;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4、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故答案为:(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2)汽化、熔化;(3)洗菜、洗衣剩下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使用节水型马桶。‎ ‎ ‎ ‎20.‎ ‎【分析】(1)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 ‎(2)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①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冬天,地面上的雪、冰有时以升华的方式变为水蒸气)变为大量的水蒸气;‎ ‎②大量水蒸气上升,在空中迁移,若气温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或凝华,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③‎ 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④这些降水渗漏为地下水,迁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存在于自然界中,到此完成水的整个循环过程。‎ ‎(3)根据升华吸热进行分析。‎ ‎【解答】答:(1)海洋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蒸发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在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融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2)发生的状态变化有:熔化:冰、雪变成水;凝固:水结冰;汽化:水变成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变成水;‎ 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3)人工降雨时,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干冰升华吸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 ‎ ‎21.‎ ‎【分析】(1)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①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冬天,地面上的雪、冰有时以升华的方式变为水蒸气)变为大量的水蒸气;‎ ‎②大量水蒸气上升,在空中迁移,若气温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或凝华,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③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或者在下落的过程中,小冰晶不熔化,以雪花或霜降落到地球表面;这就是降雪过程;‎ ‎④这些降水渗漏为地下水,迁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存在于自然界中,到此完成水的整个循环过程。‎ ‎(2)人类正面临着水危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可以根据已有的生活常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冰、雪变成水;凝固:水结冰;汽化:水变成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变成水;‎ 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2)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作法正确;‎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作法正确;‎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作法正确;‎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作法错误。故选D。‎ 故答案为:(1)熔化:冰、雪变成水;凝固:水结冰;汽化:水变成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变成水;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2)D。‎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