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2017-10)
2017-2018 学年高三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月考二) 一、本大题 11 小题,共 20 分(1—10 题,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九寨沟的湖泊独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 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雄浑的,碧波噌吰;平静的,水波澹澹。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 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 则/规律)的几何图形,激溅起无数小水珠。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 有的湖泊,微波细浪,璀璨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 )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 堤,朦胧中仿佛姣龙游动。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接。 1.文中“( )”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号 B.逗号 C 顿号 D 句号 2. 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 A.暇 B 瑕 C 遐 D 睱 3.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ɡ) B.澹澹.(chán) C.礁堤.(dī) D.跌宕.(dànɡ)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应在罹患精神疾病的人群里,进行及时有效的身份______ 和心理引导。 ②在这个唯物主义无神论备受______的社会,任先生科学无神论的思想闪烁着光芒。 ③找到生存者的希望越来越小,不过交通运输部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______放弃。 A.甄别 质疑 决不 B.甄别 置疑 绝不 C.鉴别 质疑 绝不 D.鉴别 置疑 决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了你赠我的这幅画挂在屋里,我家可是蓬荜生辉....了。 B.中国要想成为首屈一指....的创新型国家,领导人需展现出足够的勇气与决心来推动改革。 C.李光耀对新加坡的治理方式多受诟病,但他对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观察却是可圈可点....。 D.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 守卫和平的认知。 B.某中学秉承“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 奠基”,以“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为行动指南,已成为精英的摇篮。 C.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 2017 年,还会有一 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D.2016 年 9 月 1 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 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对于有兴趣投资木王山森林公园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B.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8.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毕业论文上的文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 女足姑娘的笑脸,成了清澈的泉水,给球迷的心灵一次清爽的洗涤。 D. 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9.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 , ”,让 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 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 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C.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0.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任呢? B. 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 原句:在 2013 年巴黎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男单、女单、女双三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改句:在 2013 年巴黎世乒赛上,男单、女单、女双三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D. 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三选一,全做按前三题给分,6 分。)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劝学》)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3)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二、本大题 6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道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 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鳏寡孤独凶荒饥馑之 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 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 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 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 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 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 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 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 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 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 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节选自《欧阳文忠 公集》)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恨:遗憾 B.悉散以赒.乡里 赒:周济 C.左右..告以处士 左右:方位名词,左、右 D.乃表.其墓 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13.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以一布衣终于.家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两个“于”都是作介词,翻译为“在”。 B.而.能使人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翻译为“却” C.“连处士,应山人也” 这个句子是判断句; D.“而教其二子以学” 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 B. 连舜宾曾到信阳办事,遇到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强盗不认识连舜宾,跑去 侵扰他。 C. 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D. 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就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1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3 分) (2)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3 分)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 16-17 题(本题共 2 小题,6 分) 菩萨蛮 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 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 B."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运用拟人,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 紫嫣红开遍的联想。 C."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 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 D.上阕写游春所见所闻,由"暄风迟日"到"青山啼子规",可见当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开启 下阙"归来愁未寝"。 17.阅读这首词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词具体分析。(4 分) 三、本大题 3 小题,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小题。(6 分 ) 文体兴衰叹 许多人会费解,为什么今天的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浮躁的时代不是更应该把文章 写短吗?不是更符合“文化快餐”这个说辞吗?还有,为什么诗人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 体上不及小说家?这些都值得对文学文体的流变进行思考。 文体的流变显然是有线索可循的——思想的复杂、感情的丰富,迫使文体不断被突破。 最突出的例证是中国的诗歌流变,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为多,直 至宋词的出现,文体流变表现为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从外部进一步 证明文体的“扩容”势不可当,而与此同时,绝句、律诗则逐渐退化到“闲笔”的境地。这 说明了文体的流变和人类文明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是同时进步的。 然而,一种文体的兴衰,受文人的追捧或淡化,被读者热衷或冷落,涉及更多因素,外 部环境力量甚至更直接地影响、左右、决定着这种起落。社会需求迫使文化人必须去适应、 去追随,这是跟写作的功利性密切相关的,潜藏着“务实”的、“非文学”的动力,也可以 说是时代风潮影响的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文学火热,中短篇小说掀起热潮,很多小说家 都热衷于此,那是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篇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速、 更直接。长篇小说之类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何时能出现,成了很多文学人的担忧。 时间过了不到 30 年,世情大变,长篇小说已经不再是需要呼吁的文体,它在各方面的待遇 都远远超过了中短篇。长篇写作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在长期的中短篇创作积淀后的尝试, 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人们又开始担忧,最能体现作家艺术风格和特色的中短篇为 什么寥落了?这显然和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有关。一部作品靠作者知名度销售,远不及 靠题材、靠书名更能抓人眼球。市场这个冷冰冰的东西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裹挟着文体的 兴衰。 近日重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找到了更为久远的证据——文体的兴衰想来是一个 很不文学的问题。谈到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鲁迅认为,这其实与那时的“社会需求”,说 彻底了是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唐时,举子们进京赶考,需 要将自己写的诗抄成卷子,拜名人鉴定,如果能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则“声价十倍”, 及第希望大增。但开元年后,诗歌被人厌倦,应该是名人们也看烦了吧,诗歌不招人待见, 有人就抄小说呈上,结果反而暴得名声,于是鲁迅说:“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 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 今天是市场,唐时是及第,它们都关乎生存和现实前程,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文学的健康发展并非靠作家、评论家呼吁就能实现。 文体流变有规律,其推手却很复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感,梳理其中的关 系。然而面对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总免不了一声叹息。但愿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依 然能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靠作家、评论家呼吁不能实现文学的健康发展,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只要我们准确 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梳理其中的关系,就能让文学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B.当今社会,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小说家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超越诗人, 这一问题式值得思考的。 C.文体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变化的,与人类的情感表达有关;随着人类情感的逐渐 丰沛,文体慢慢发生流变。 D.外部环境力量甚至对一种文体的兴衰起着决定作用,文化人在适应、追随社会需求的过 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写作功利性。 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短篇,是因为长篇写作不再是作家长 期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 B.20 世纪 80 年代,是一个观念日新月异的年代,这就要求文体在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时 更迅速、更直接,因此当时人们大多热衷于中短篇小说。 C.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文体的兴衰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 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 D.唐时,诗歌颇受欢迎,举子们都想借诗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但 诗歌不再招人待见,小说反而受到青睐。 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文体受文人的追捧或忽视,被读者热衷或冷落,会受到时代风潮的影响,如当今社 会,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B.文体的流变有线索可循,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再到宋词, 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表现为文体的“扩容”。 C.在当今社会,市场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影响着文体的兴衰,一部作品要想抓人眼球, 必须考题材、书名,而不能靠作者知名度。 D.无论是今天的市场,还是唐时的科考,都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文体流变的复杂 推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围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 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 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 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 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 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 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 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 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 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 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 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 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 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 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 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 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 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 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 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 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 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 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 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 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 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 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 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 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 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 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 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平铺直叙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 畸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 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倒塌的围墙两天建成了,但却受到设计所内一些人的批评指责,说明这些人在建筑设计方 面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较高的审美水平。 D.作者引出看门人洪老头的话,使用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他对马而立的同情与赞 许,也体现了他对那些只说不做、满心“那个”的人们的不满。 22.请结合全文,分析概括马而立的形象特点。(4 分) 23.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五、本大题 1 小题,共 4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40 分)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 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针对此事, 各方有不同反应。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是社会公共车位, 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 太紧张,但也劝自己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你的看法。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2017-2018 学年高三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月考二)答案 1.A 2.A 3.B(澹 dan) 4.A(甄别,可以用于“物”的鉴别,还可鉴定“人”的能力高低,品质的好坏。鉴别,常 用于对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质疑”的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思是“怀疑” (多 用于否定式)。当表示对过去事实的判断时,一般用“绝不”。当要对某件事情表态时,一般 用“决不”,以明示决心。) 5.D 6. 【答案】D 【解析】A. 搭配不当,“培养……认知 ”搭配不当,应该是“培养…信念”。 B.成分残缺, 在“……的奠基”后加“的理念”。C. 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去掉“建成”,并在“等”后 面加上“信用信息”。 7. 【答案】B 【解析】A.“鼎力相助”是敬辞,使用不当。C.“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 上级)询问自己。 D.“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 8. B(ACD 三项是比喻,B 项拟人) 9.C(根据“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的意思来选择诗句。A 项突出诗人读书不倦、 乐在其中;B 项突出读书而思古人;D 项说读书的作用) 10.B 11.略 12.C(左右:身边的人) 13.答案:D 14.B(“告以处士”不是告诉处士,而是把连处士的身份告诉强盗。) 15.(1)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 回来。 (2)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 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 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 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 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 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 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 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 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 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 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 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 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 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 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就离开了。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 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 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 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 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 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 死后到现在二十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 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 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 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分后世的人。 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 16.D; (D 青山子规啼应是白天游玩时所闻) 17.喜悦—忧愁。上阕描绘春日游玩图景,女主人陶醉于热闹的春光,写出了她的内心喜悦;下阕 女主人,因听到子规的啼叫,联想到自身,于是难以入眠、借酒浇愁,写出了她内心的忧愁。 18.A 19.A 20.C 21. 【答案】D 【解析】A 中“平铺直叙”错误,小说情节一波三折;B 中“信赖和赏识”无中生有;C 中 “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较高的审美水平”理解错误。 22.【答案】①辛勤高效:接到任务后,他“一支烟还没有抽完”,就着手干活;一直干到“夜 间十一点”,累到睡了很沉的觉;最后两天时间就修好了围墙。 ②有才干:修好的围墙得到了路人的赞许和专家门的一致好评。 ③朴实热情:不管围墙是受到批评还是得到赞誉,他只管做好工作,“不知从什么地方”来 的炭火盆体现了他事事为工作、时时为大家的形象。(补充:不答③,答“才华无法施展” 等一样可以:尽管辛勤,但因“娃娃脸”不被人信任;尽管围墙大受专家好评,但因级别低, “没权参会”) 23.【答案】①在结构上,马而立在“围墙”进进出出,是对小说题目的呼应; ②在情节上,结尾是对一波三折的情节的收章,使情节更加完整,更富波澜,更能引起读者 的思考; ③在主题上,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弊端,如夸夸其谈、以貌取人、无功 请赏等的批判,也体现出作者对因“权力阶层意识”产生的重身份、轻实干的荒谬思维的嘲 讽;(反向回答:“小说褒扬了热情实干、不计得失的精神”一样可以) ④在形象上,那四个让人“温暖如春”的炭火盆既体现了马而立的朴实热情,又让读者透过 这一形象读出一层悲凉之意。(6 分,1 点 2 分,2 点 4 分,3 点 6 分;意思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