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数学3月“二诊”模拟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新人教 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数学3月“二诊”模拟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新人教 版

‎2019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试题 数 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A. B. C. D. ‎ ‎【答案】A ‎【解析】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得:,‎ 结合交集的定义有:‎ 本题选择A选项.‎ ‎2. 复数(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在第一象限。选A。 ‎ ‎3. 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共走了500,途经一条宽为的河流,该人不小心把一件物品丢在途中,若物品掉在河里就找不到,若物品未掉在河里,则能找到,已知该物品能被找到的概率为,则河宽大约为 A. B. C. D. ‎ ‎【答案】D ‎【解析】解:由长度形的几何概型公式结合题意可知,河宽为: .‎ 本题选择D选项.‎ ‎4. “”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求解指数不等式可得:,‎ - 17 -‎ 据此可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本题选择B选项.‎ ‎5. 设直线l1:2x-my=1,l2:(m-1)x-y=1,则“m=2”是“l1∥l2”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当m=2时,代入两直线方程中,易知两直线平行,即充分性成立.当l1∥l2时,显然m≠0,从而有=m-1,解得m=2或m=-1,但当m=-1时,两直线重合,不合要求,故必要性成立,故选C.‎ 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则”、“若则”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为真,则是的充分条件.‎ ‎2.等价法:利用⇒与非⇒非,⇒与非⇒非,⇔与非⇔非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集合法:若⊆,则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6. 如下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是棱台 B. ②是圆台 C. ③是棱锥 D. ④不是棱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①不是由棱锥截来的,所以①不是棱台;图②上、下两个面不平行,所以②不是圆台;图④前、后两个面平行,其他面是平行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所以④是棱柱;很明显③是棱锥,选D.‎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7.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和实数,,…,,输出,,则 - 17 -‎ A. +为,,…,的和 B. 为,,…,的算术平均数 C. 和分是,,…,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 和分是,,…,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将最大的数赋值给,最小的数赋值给,故选项正确.‎ 考点:算法与程序框图.‎ 视频 ‎8. 如图,在四棱锥C-ABOD中,CO⊥平面ABOD,AB∥OD,OB⊥OD,且AB=2OD=12,AD=,异面直线CD与AB所成角为30°,点O,B,C,D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72π B. 84π C. 128π D. 168π ‎【答案】B ‎【解析】由底面的几何特征易得,‎ 由题意可得:,由于AB∥OD,异面直线CD与AB所成角为30°故∠CDO=30°,‎ 则,‎ 设三棱锥O-BCD外接球半径为R,‎ - 17 -‎ 结合可得:‎ ‎,‎ 该球的表面积为:.‎ 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 ‎9. 锐角的面积为2,角的对边为,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 2 B. C. 4 D. ‎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结合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 ‎,‎ 则△ABC是以A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据此可得:,‎ 结合勾股定理可得:,‎ 据此可得:实数的最大值为4 .‎ 本题选择C选项.‎ ‎10. 设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且它的最小正周期为,则 A. 的图像经过点 B.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C. 的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D. 的最大值为A - 17 -‎ ‎【答案】C ‎【解析】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根据周期求出ω,根据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求出φ,可得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π,∴ω=2,可得f(x)=Asin(2x+φ).‎ 再由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故f()=Asin(+φ)=±A,故可取φ=.‎ 故函数f(x)=Asin(2x+).令2kπ+≤2x+≤2kπ+,k∈z,求得kπ+≤x≤kπ+,k∈z,故函数的减区间为[kπ+,kπ+],k∈z,故选项B不正确.‎ 由于A不确定,故选项A不正确. 令2x+=kπ,k∈z,可得 x=-,k∈z,‎ 故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0),k∈z,故选项C正确.‎ 由于A的值的符号不确定,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y=Asin(ωx+φ )的部分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属于中档题.‎ ‎1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为抛物线上的两点,若,为坐标原点,则 的面积 A. B. C. D. ‎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结合可知|AB|=2|AE|,‎ - 17 -‎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直线的斜率为正,‎ 所以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直线AB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所以,‎ 而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 所以.‎ 当直线AB的倾斜角为120°时,同理可求得.‎ 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12. 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若函数与函数在区间上同时单调递增或同时单调递减,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因为函数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所以,函数与函数在区间上同时单调递增或同时单调递减,所以函数和函数在上单调性相同,因为和函数的单调性相反,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即在 - 17 -‎ 上恒成立,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若复数的共轭复数满足,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则.‎ ‎14. 设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A(2,0),‎ 联立,解得B(2,6).‎ 的几何意义为可行域内的动点与定点(−3,1)连线的斜率。‎ ‎∵kPA=−,kPB=1.‎ ‎∴y−1x+3的取值范围是[−,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性规划问题,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让其斜率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15. 已知三角形中,过中线的中点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边于两点,设,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 17 -‎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可得 ‎,由 ‎.‎ 考点:1、向量的基本运算;2、基本不等式.‎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基本不等式,属于较难题型,使用该公式时一定要牢牢抓住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则:非正化正、非定构定、不等作图(单调性).平时应熟练掌握双钩函数的图象,还应加强非定构定、不等作图这方面的训练,并注重表达的规范性,才能灵活应对这类题型.本题还有一个难点是通过向量的几何运算求出.‎ ‎16. 设f'(x)是函数f(x)的导数,f''(x)是函数f'(x)的导数,若方程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f(x)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g(x)=x3﹣3x2+4x+2,利用上述探究结果计算:______.‎ ‎【答案】76‎ ‎【解析】由题意可得:,‎ 令可得,,‎ 则函数关于点中心对称,据此可得:‎ 则: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 -‎ ‎17. 已知函数f(x)=ln x-.‎ ‎(1)试讨论f(x)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2)若f(x)在[1,e]上的最小值为,求a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得f(x)的定义域为(0,+∞),且.分类讨论可得:当a≥0时,f(x)在(0,+∞)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当a<0时,f(x)在(0,-a]上为减函数,在(-a,+∞)上为增函数.‎ ‎(2)由(1)可知:,分类讨论:①若a≥-1,f(x)min=f(1),可得,不合题意;②若a≤-e,f(x)min=f(e),可得,不合题意;③若-e0,故f(x)在(0,+∞)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当a<0时,由f′(x)=0得x=-a,由f′(x)>0得,x>-a,由f′(x)<0得,x<-a,‎ ‎∴当a<0时,f(x)在(0,-a]上为减函数,在(-a,+∞)上为增函数.‎ ‎(2)由(1)可知:f′(x)=,‎ ‎①若a≥-1,则x+a≥0,即f′(x)≥0在[1,e]上恒成立,此时f(x)在[1,e]上为增函数,∴f(x)min=f(1)=-a=,∴a=-(舍去).‎ ‎②若a≤-e,则x+a≤0,即f′(x)≤0在[1,e]上恒成立,‎ 此时f(x)在[1,e]上为减函数,∴f(x)min=f(e)=1-=,∴a=-(舍去).‎ ‎③若-e0,‎ ‎∴f(x)在(-a,e)上为增函数,∴f(x)min=f(-a)=ln(-a)+1=⇒a=-.‎ 综上可知:a=-.‎ ‎18. 某年级教师年龄数据如下表:‎ 年龄(岁)‎ 人数(人)‎ - 17 -‎ ‎22‎ ‎1‎ ‎28‎ ‎2‎ ‎29‎ ‎3‎ ‎30‎ ‎5‎ ‎31‎ ‎4‎ ‎32‎ ‎3‎ ‎40‎ ‎2‎ 合计 ‎20‎ ‎(1)求这20名教师年龄的众数与极差;‎ ‎(2)以十位数为茎,个位数为叶,作出这20名教师年龄的茎叶图;‎ ‎(3)现在要在年龄为29岁和31岁的教师中选2位教师参加学校有关会议,求所选的2位教师年龄不全相同的概率.‎ ‎【答案】(1)30,18;(2)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 ‎(1)由所给的年龄数据可得这20名教师年龄的众数为30,极差为18.‎ ‎(2)结合所给的数据绘制茎叶图即可;‎ ‎(3)由题意可知,其中任选2名教师共有21种选法,所选的2位教师年龄不全相同的选法共有12种,结合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所求概率值为.‎ 试题解析:‎ ‎(1)年龄为30岁的教师人数为5,频率最高,故这20名教师年龄的众数为30,极差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40-22=18.‎ ‎(2)‎ - 17 -‎ ‎(3)设事件“所选的2位教师年龄不全相同”为事件A.年龄为29,31岁的教师共有7名,从其中任选2名教师共有=21种选法,3名年龄为29岁的教师中任选2名有3种选法,4名年龄为31岁的教师中任选2名有6种选法,所以所选的2位教师年龄不全相同的选法共有21-9=12种,所以P(A)==.‎ ‎19.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是菱形,,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三棱锥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证得线面平行即可;‎ ‎(2)首先求得△PCE的面积,然后找到点P到平面的距离,利用体积公式求解三棱锥的体积即可.‎ 试题解析:‎ ‎(Ⅰ)设与相交于点,连接.‎ 由题意知,底面是菱形,则为的中点,‎ 又为的中点,所以,且平面,平面,‎ - 17 -‎ 则平面.‎ ‎(Ⅱ),‎ 因为四边形是菱形,所以,‎ 又因为平面,‎ 所以,‎ 又,所以平面,‎ 即是三棱锥的高,,‎ 则.‎ 点睛: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说明一条直线在平面外,一条直线在平面内,求三棱锥的体积时要注意三棱锥的每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例如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作为底面,另一条侧棱作为高来求体积.‎ ‎20. f(x)对任意x∈R都有f(x)+f(1-x)=.‎ ‎(1)求f和f+的值;‎ ‎(2)数列{an}满足:an=f(0)+f+…+f+f(1),数列{an}是等差数列吗?请给予证明;‎ ‎(3)令bn=,,证明Tn<2.‎ ‎【答案】(1);(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令可得,令可得;‎ ‎(2)结合(1)中的结论倒序相加可得:,则数列是等差数列;‎ - 17 -‎ ‎........................‎ 试题解析:‎ ‎(1)因为f+f=,所以2f=,所以f=.‎ 令x=,则f+f=f+f=.‎ ‎(2)an=f(0)+f+…f+f(1),‎ 又 an=f(1)+f+…f+f(0),‎ 两式相加2an=[f(0)+f(1)]++[f(1)+f(0)]=,‎ 所以an=,所以an+1-an=,故数列{an}是等差数列.‎ ‎(3) bn==,‎ Tn=b+b+…+b=++…+≤1+++…+‎ ‎=1+1-+-+…+-=2-<2.‎ ‎21. 已知椭圆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C上,满足.‎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直线过点,且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的倾斜角互补,且与椭圆交于异于点的两点,与直线交于点(介于两点之间).‎ ‎(ⅰ)求证:;‎ ‎(ⅱ)是否存在直线,使得直线、、、的斜率按某种排序能构成等比数列?若能,求出的方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设,由题意可得,所以. 结合椭圆的定义 - 17 -‎ 可得. 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2)(ⅰ)设方程为,与联立可得. 则的斜率是.‎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可得 ,和中,由正弦定理得,,结合几何关系可得成立. ‎ ‎(ⅱ)由(ⅰ)知,, ,.假设存在直线,满足题意.不妨设,,若按某种排序构成等比数列,则,则,此时直线与平行或重合,与题意不符,则不存在直线满足题意.‎ 试题解析:‎ ‎(1)设,‎ 则=,所以. ‎ 因为=4,所以. ‎ 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2)(ⅰ)设方程为,与联立,消得 ‎ , 由题意知,解得. ‎ 因为直线与的倾斜角互补,所以的斜率是.‎ 设直线方程:,,联立,整理得,由,得,,; ‎ 直线、的斜率之和 ‎ ‎ - 17 -‎ ‎ ‎ 所以关于直线对称,即,‎ 在和中,由正弦定理得 ‎,,‎ 又因为,‎ 所以 故成立. ‎ ‎(ⅱ)由(ⅰ)知,, ,.‎ 假设存在直线,满足题意.不妨设,,若按某种排序构成等比数列,设公比为,则或或.‎ 所以,则,此时直线与平行或重合,与题意不符,‎ 故不存在直线,满足题意.‎ 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 ‎(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 ‎(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 ‎22.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θ∈.‎ ‎(1)求C的参数方程;‎ ‎(2)设点D在C上,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y=x+2垂直,根据(1)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的坐标.‎ ‎【答案】(1)(为参数,);(2)‎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得普通方程为(x-1)2+y2=1(0≤y≤1).化为参数方程即(为参数,);‎ - 17 -‎ ‎(2)设D(1+cos t,sin t).设圆心为G,结合(1)的结论可得GD与l的斜率相同,则,代入参数方程可得D的坐标为D.‎ 试题解析:‎ ‎(1)C的普通方程为 ‎(x-1)2+y2=1(0≤y≤1).‎ 可得C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0≤t≤π). ‎ ‎(2)设D(1+cos t,sin t).由(1)知C是以G(1,0)为圆心,1为半径的上半圆.因为C在点D处的切线与l垂直,所以直线GD与l的斜率相同,tan t=,t=.‎ 故D的直角坐标为,即.‎ ‎23. 已知函数(其中,).‎ ‎(1)若,,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求证:.‎ ‎【答案】(1);(2)16‎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知识。(Ⅰ)将,代入不等式,根据零点分区间法将不等式转化为三个不等式组求解即可。(Ⅱ)先运用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消去变量x,然后根据基本不等式证明。‎ 试题解析:‎ ‎(Ⅰ)当,时,不等式即为,‎ 等价于或或,‎ 解得或。‎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Ⅱ)证明:‎ ‎ ‎ ‎,‎ - 17 -‎ 当且仅当且,即时等号成立。‎ ‎∴ .‎ ‎ ‎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