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5 发布 |
- 37.5 KB |
- 6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学作为生物的社会
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 · 托马斯( Lewis Thomas ) 蚂蚁的丘穴 蚂蚁的劳动 白蚁的房子 群居的蜜蜂 蜜蜂的巢蛹 腐生的黏菌 寄生的黏菌 群游的鲱鱼 巨大的生物 群飞的候鸟 新课博览 我们总是接受着这样的一个观点: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是高于一切其他生物的高级物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但是,美国科学家刘易斯 · 托马斯说,人 的活动很多方面像其他动物:比如属于昆虫 类的蚂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居住、生活、 工作,这就像极了蚂蚁的团体;人根据不同的分工,做着不同的工作,但不同的工作又形成一个个整体,这又和蚂蚁的分工合作相同。 新课博览 所有的这一切,似乎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其他动物很多时候也像人一样的。 人类是否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土地沙化的速度加快,资源枯竭的进程加速,各种自然灾难的频发,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不能像以前那样再自高自大了,要俯下身子和自然交朋友。 作为生物的社会 简介 刘易斯 · 托马斯 1913 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 — 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 — 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 ( 研究院 ) 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作品 《水母与蜗牛》《最年轻的科学》《细胞生命的礼赞》 ( 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 评价 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 1 , 1970 年,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应邀参加一个“定调演说”。他轻松幽默的泛泛而谈被录了音,整理稿传到了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主编的手上,他便邀托马斯为他的杂志写一系列短文,让他照此泛泛而谈,条件是所写文章题目不限,一文不更,一字不改。 托马斯本具文才,可惜大半生献身研究,只好搁起他的锦心绣口,去作那些刻板的学术论文。得此机会,他自然乐于应命。一连写了六篇文章,甫议搁笔,但已经欲罢不能。热情的读者和批评家们要他把专栏写下去。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连写了四年。这时,出版商已争相出版。于是,我们便有幸看到这本辉煌的小册子 ——《 细胞生命的礼赞 》 。 2 .本文选自 《 细胞生命的礼赞 》 。在这本书里刘易斯 · 托马斯对整个生物学界都作了广泛的涉猎和关注。在书的副标题里,他戏称自己是个 “ 生物学观察员 ” 。他以超人的学识和洞察力,把握了所有生命形式共同的存在特点,批判地超越了 19 世纪以来一直统治生物学界,并给了整个思想界和人类社会以深刻影响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他指出进化论过分强调物种的独特性,过分强调生独特性, 过分强调生存竞争等缺陷,强调物种间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认为任何生物都是由复杂程度不同的较低级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并以生态系统的整体论为我们指出了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新的途径。 《 作为生物的社会 》 和 《 社会谈 》 诸篇是关于群居性昆虫的有趣研究和独特的理解。他一反生物学家把人跟群居性动物截然分开的成见,难以置辩地指出了人和群居性动物的共同性。批判和嘲讽着人类的傲慢和人类沙文主义。 《 细胞生命的礼赞 》 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自 1974 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了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十八年中,这本小书连印二十几版,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 · 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后来 《 水母与蜗牛 》 和 《 最年轻的科学 》 出版时,书商都不需要做广告,只需喊一声 “ 《 细胞生命的礼赞 》 一书作者刘易斯 · 托马斯新著 ” 就行了。 整体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层次结构 段落内容 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 ( 提出话题 ) 1 段:参加会议的医学家就像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 ( 人如生物 ) 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2 段:传统的思想认为昆虫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3 段: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蚂 蚁很像人。 ( 蚂蚁如人 ) 层次结构 段落内容 层次大意 第二部分 ( 对比说明、举例说明、打比方等 ) 4 ~ 7 段:蚂蚁过着两种生活 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 生物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 ) 8 段: 9 段:黏菌细胞过着两种生活 10 段: 蜜蜂同时过着几 种生活 鲱鱼和其他鱼类 以及飞鸟过着两种生活 层次结构 段落内容 层次大意 第三部分 ( 得出结论 ) 11 段:人类比昆虫更具社会性,却并不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12 段: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有意义 13 段: 指出科学的探索 虽然是孤独静思的事, 但是更需要相互交流 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 之处 —— 人类也要有社会 的生活。 ( 需要联合,需要 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 生智慧,克服困难,推动 社会进步 ) 一、阅读文本第 1 ~ 3 段,完成下列问题 1 .第 1 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医学家聚集而来举行年会的行为 比作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作者以生物学家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群居性昆虫的行为;这样 比喻 的目的是由聚集的人们引出昆虫的群居,借以 引出所要讨论的话题。 2. 作者在第 2 段中用描写人类行为的语言描述蚂蚁。这段文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表达技巧是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方法和 对比 的方法。用描写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描述蚂蚁的行为,目的是通过对上文提到的一些内容的作者的批评,提醒人们不能盲目自大,因为其他动物也有与人类相同的社会行为。 比拟手法的作用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 ( 拟人 ) 、把人当做物来写 ( 拟物 ) 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 拟物 ) 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 人化 ”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 “ 物化 ” 或 “ 把甲物乙物化 ” 。 作用: ① 感情色彩鲜明; ② 描绘形象生动; ③ 表意更加丰富。 3. 科普文章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第 3 段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本段语言 幽默诙谐, 作者将动物的行为 拟人化 ,比如 “ 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 , “ 使用童工 ” , “ 就差看电视了 ” ,不仅 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动物行为与人类行为的相似性,而且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如何分析科普文章中的语言类题目 解读: 科普文章要求把专业的科学问题生活化处理,将严肃的科技问题写得富有情趣。因此在语言上除准确严谨外,还应追求生活化、口语化、趣味性,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尽可能让非专业读者读懂,让没有基础的读者也读得懂。 指津: 欣赏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一般要从 修辞手法 ( 特别是打比方、拟人等 ) 、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特殊内涵、词性的变异 等角度去分析,并且一定要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来说明。 本课借鉴:如何让你的语言幽默风趣 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 “ 生物化 ” 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 “ 碰碰触角 ” ,说蚂蚁 “ 使用童工 ” ,等等。 这种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拉近了个人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怎样才能写出幽默风趣的语言呢? 错位反差体现幽默 例如: 此时不抄更待何时,我立即取出“工具”,开始“作案”,哈哈,真是“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 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痛苦思考及深刻反省之后,老师终于退回了“赃物”及“作案工具”。 ( 郭杭 《 作弊 》 ,原载 《 作文通讯 》) 点评: 本应用于真正偷盗人身上的词语挪用到描述自己抄袭作弊,造成人物身份上的反差,令人捧腹。 又如: 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不隐讳地说出全篇的真理。 ( 毛泽东 《 别了,司徒雷登 》) 点评: “ 诲人不倦 ” 本是褒义词,文中却指连篇累牍、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兜售反动说教的艾奇逊。通过词语感情色彩的错位反差,人物的厚颜无耻更暴露无遗。 降格自贬,自我解嘲呈现幽默 例如: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是有名的泼妇,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子吼,而苏格拉底从不发火。他说,娶老婆有如驭马,驭马没什么可学,取个悍妇泼妇,于自己修身养性倒是大有好处。有一天,姗蒂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走到门口,老婆从楼上倒下一盆污水,淋在苏格拉底的头上。苏格拉底心平气和地说: “ 我早就晓得,雷霆过后必有甘霖。 ” 点评: 一个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冲个烟消云散。 巧用拟人化的手法,增强语言的幽默效果 例如: 驴子下去检查工作,他对随行人员说: “ 这地方的问题够严重的。你们看,蜘蛛大白天空张着网,定是睡懒觉去了。 ”“ 蜜蜂成天泡在花丛里,已经腐化变质。 ”“ 啄木鸟极端利己,从不关心集体,成天砍树,损公肥私 ……”“ 我看就只有苍蝇表现积极,不怕脏、不怕臭,整天忙个不停,充分体现了敬业精神。 ” 点评: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某种社会现象,既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又达到了幽默讽刺的效果。 常见的 “ 动物语录 ” 往往充满智慧、幽默和讽喻性,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风格,以 “ 蜜蜂 ” 、 “ 狐狸 ” 、 “ 鱼 ” 的口吻写一句话。 ( 任选一种 ) 示例: 猫头鹰:要是凭发言来评先进,我这一辈子怕是与先进无缘了。 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蜜蜂:这世界上贪占别人“甜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是不得已才配备这杆“枪”的。 狐狸:我是骗过乌鸦口里的肉,可是说到底,真正骗了乌鸦的是它自己的虚荣心。 鱼:明明知道有人在垂钓,仍然免不了接二连三地上钩。 唉,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呢? ( 任选一例即可 ) 阅读 4~10 自然段,回答:作者在这几段中论述了什么? 蚂蚁 搬运食物 建造蚁穴 : 单个 几只 数千 什么头脑也谈不上 有点意思 智慧活动 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好象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 结论:群体变大时,智慧出现 有条不紊 白蚁:建筑 仅两三只 数量增多 并无结果 建筑完工(井然有序) 结论: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也随之增强 蜜蜂: 单个采蜜 分群 系于集体 整齐划一 其他生物: 黏菌,鲱鱼,飞鸟 结论:同样是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的 小结 课文第 4 ~ 10 段,作者举出了哪些动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作者眼里,生物的社会是怎样的? 明确: 蚂蚁、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说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全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 在作者眼里,它们好比是一个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组织,有纪律,能做到事半功倍。 阅读课文 11-13 段,思考,作者对科研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明确: “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的、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时,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作者希望科学研究能够多一点交流,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论述生物的社会行为的?通过论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意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作者在论述生物社会行为时,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通过论述,作者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从而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做出了警示。 2021/2/13 人类社会 生物(昆虫)世界 相似 团结一致、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人类应该 降低格调、团结起来、相互交流、克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 对比 对比 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 “ 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 ” ,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窠臼 迷惑 岛屿 清天白日 B. 骚动 穹顶 木屑 讫今为止 C. 毗邻 筹画 阈值 富丽堂黄 D. 格调 蚁冢 书籍 苦口婆心 【 解析 】 选 D 。 A 项中“清天白日”应为“青天白日”; B 项中“讫今为止”应为“迄今为止”; C 项中“筹画”应为“筹划”,“富丽堂黄”应为“富丽堂皇”。 [ 明确 ] 蚂蚁拥有的集体的智慧。 6 . “ 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 着两种生活 ” ,这为什么会让我们不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因为我们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但事与愿违,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引起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总之,它们可能跟我们相关、相似,这是我们人类所不愿看到和不能接受的,所以令我们不安。 7 .你如何理解 “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 ” 这句话 的含意?请举例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即生物中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也许不会有什么思想;几只蚂蚁,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这似乎是无意识的;但当数千只蚂蚁成为密集的群体时,它们仿佛在思考、筹划、谋算,而那些爬来爬去的作为个体的蚂蚁就是整个蚁群的心智。 8 .文章第 5 、 6 、 7 段共同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蚂蚁个体智慧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融入到集体之中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突出了蚂蚁生活的社会性。 阅读课文从“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到“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完成 9 ~ 12 题。 9. 选段中的黏菌和鲱鱼在生活中体现了怎样的行为特点?人们在生活中又体现了怎样的行为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物行为特点: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人类行为特点: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 10. 通过生物与人类行为的比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赞成群体之间的互相融合,批判强调个体的行为,对人类作出警示。 11. 这段文字体现了怎样的语言风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言风格:生动、细腻、幽默。 12. 从选文中看,作者对个体行为有怎样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推断:本文作者不赞成传统生物学中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观点。作者的见解并不是想当然的空论,而是蕴涵了深刻的科学思想。 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课堂小结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要进行报复 。 —— 恩格斯 美丽的星球 和谐的乐园 自由地呼吸 尽情地舞蹈 让我们善待自然, 善待生命; 保护地球, 保护我们 共同的家园吧! 课堂积累 —— 团结作文素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2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俗语 3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 《 易经 》 4 、人心齐,泰山移。 —— 中国谚语 5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锋 6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一座山。 —— 邓中夏 7 、灾难再大,除以十三亿!就会变的小了;爱心再小,乘以十三亿就会变的大了!!! 作文 练习题: 在南美洲一个森林边缘,临河的一片草丛突然起火了,火舌活像一只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 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任何退路,此时,奇迹出现了,蚂蚁们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