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培正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培正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要求:①通读题干,划出关键信息;②结合题目和运用知识,排除干扰项) 1.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2.《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以民为本 C.公正至上 D.以德治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诸子百家,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但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采取的专制独裁政策。造成这种解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人标新立异来提高知名度 B.政治形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 C.史料缺乏造成学者认识不足 D.传统史学界研究方法的局限 4.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这说明( ) A.唐文化多元共荣 B.佛道社会基础薄 C.君权的极度强化 D.儒学地位相对稳固 5.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 6.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7.李贽在被捕后接受讯问时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与此思想精神类似的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打倒孔家店!” C.“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D.“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8.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9.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10.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11.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 )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 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 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 12.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宗教改革的原因 D.启蒙运动的原因 13.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为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过是一种属世的组织,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上述主张的主要意图是( ) A.将宗教秩序与世俗秩序分离 B.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 C.将世俗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 D.实现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 14.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没有任伺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这段话所体现的主流思潮,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事件中?(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15.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 A.优胜劣汰 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 D.天赐人权 16.1917—1918年间,毛泽东读新康德主义者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作出批语:“吾国宋儒之学与康德同。”这里,他认为二者的相同点是( ) A.深化启蒙思想内涵,构建时代理论体系 B.强调人的独立思考,运用理性进行判断 C.描绘未来社会蓝图,提出民主政治框架 D.突出伦理重要地位,强调遵守道德法则 17.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更大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这里的“科学革命”主要指( ) A.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8.英国思想家霍布斯认为,社会若要和平就必须要有社会契约,社会是一群服从于一个人的维权之下,而每个个人将刚刚好的自然权力交付给这威权,让它来维持和平、抵御外敌。掌握这个权力的政府,无论是君主制、贵族制和主制,都是人们必须服从的绝对威权。据此判断,霍布斯是( ) A.启蒙运动的先驱 B.君权神授的辩护者 C.天赋人权的首倡者 D.君主立宪的支持者 19.“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 A.宣扬因行称义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的权威 20.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21.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22.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3.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24.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说明中国画( ) A.忽视形象的真实描写 B.注重素材的外在形似 C.强调造型的抽象多样 D.追求事物的形神兼备 25.西晋文学家傅咸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 ) A.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B.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干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 C.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D.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 26.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 A.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 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27.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28.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9.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 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30.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31.欧洲近代科学革命从意大利开始;此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使英国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至19世纪, 英、法、俄、德、美科学研究迅速崛起,各领风骚。这说明了( ) A.英国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心 B.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C.19世纪科技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D.民主政治的确立促进科学发展 32.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52 分。(要求:①通读题目,划出关键词;②阅读材料的同时联系课本知识,并划出关键信息;③根据问题要求和分数来构思答案;④卷面要求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 33. (25分)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个人自由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裹好的帽子、包紧的头巾将它保护起来,避免男人淫荡的目光和陌生人猥亵的好奇。 ——【法】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 中世纪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它往往是用白色的或黄色的蚕丝做成的。……人们所要求的理想的头发的颜色,不论天然和人工的都是金黄色。因为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 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康德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康德还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 ——叶秀山《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头发及装饰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12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看法?(4分) (3)据材料四,概括康德关于个人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4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宋元 明清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形象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 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可以赞同或反对材料中所呈现的“差异”,但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5. (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年)、剑桥大学;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 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7分)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8分) 【附加题 课后完成】(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10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15分) 历史答案 1-5 ACBDA 6-10 DCDCD 11-15 ADBBC 16-20 DBADC 21-25 DCCDA 26-30 CBCDD 31B 32B 33. 参考答案: (1)中世纪:头发承载家庭的秘密和神圣,具有私密性。(2分) 原因: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 (4分) 文艺复兴: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 (2分) 原因:文艺复兴弘扬人文精神,追求现世幸福。 (4分) (2)个人主义有助于冲破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但极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泛滥。 (4分) (3)主张:个人自由的行使必须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否则无真正的自由可言。 (2分) 核心内涵:否定一切外在权威,(1分)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2分) (4)个人自由应符合社会规范;(2分)社会规范应保障个人自由。 (2分) 34. 【评分说明】 指出差异(2分)+论述说明(10分)。其中,“论述说明”进行分层评价,包括:论述(8分)+总结(2分)。 具体分层评价的等级如下: 等级说明 一等(10—8分) 准确、充分运用史实:说理充分,逻辑严密 二等(7—4分) 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说理较充分,逻辑关系较清楚 二等(3—0分) 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说理不充分或没有说理,逻辑混乱 【答案示例】 差异:从宋元到明清,孙悟空的形象从追求个人享受转变为诚心向佛。(2分) 论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物质享受逐步受到个人重视;话本、杂剧的兴起给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佛教的本土化趋势也影响到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封建伦理纲常中对个人欲望的束缚和对“良知”的追求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小说、戏曲的多种表现手法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完善。(8分,各任答两点即可) 总之,人物的艺术形象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2分) 35. 参考答案: (1)背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君主专制发展的需要; 汉 初选官制度的弊端。 (4分) 欧洲: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宗教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大;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得到发展。 (3分) (2)不同:太学课程内容以儒学为主;偏重道德伦理;培养封建官僚;政治权力的附庸。(2分) 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多样,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神学等内容;注重实用性;培养职业人员;学术氛围自由。 (2分) 观念差异: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2分) 西方人推崇人文精神,重视个性的发展。 (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