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长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共27小题,1~24为四选一单项选择题,25~27为材料解析题,总分100,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2、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3、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4、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5、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6、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7、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8、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0、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11、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12、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13.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 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14.唐朝中期,学者杜佑在《通典》中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材料反映出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 ‎ A.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 B.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 ‎ C.教化不修动摇封建秩序 D.重农抑商阻碍经济发展 ‎15.《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这主要说明宋代 A.法律内容更加丰富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立法部门权力削弱 D.执法的随意性加强 ‎16.1657年,清政府建立了经筵制度,接受大臣“遵旧典,遣祀阙里(孔子故里),示天下所宗”的建议,“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供皇帝学习。由此可见,经筵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清政府的正统形象 B.维护孔子权威和宗法观念 C.提高清朝皇帝儒学修养 D.提升《大学》《尚书》地位 ‎17.1903年10月,《申报》载文:“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这反映出 ‎ A. 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 B.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 ‎ C.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 D.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 ‎18.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 年份 非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替代物)‎ 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有同类产品)‎ 总税则 必需品 合计 无出口 有出口 合计 ‎1928‎ ‎5.1‎ ‎5.1‎ ‎8.1‎ ‎6.7‎ ‎4.1‎ ‎4.3‎ ‎1929‎ ‎22.2‎ ‎17.2‎ ‎18.3‎ ‎13.8‎ ‎9.0‎ ‎10.3‎ ‎1930‎ ‎23.6‎ ‎17.7‎ ‎25.1‎ ‎13.2‎ ‎10.2‎ ‎12.0‎ 这一标准 ‎ 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 B. 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D. 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19.“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 ‎ A.建立起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 ‎ ‎ C.打破了宗族秩序和运作机制 D.建立了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 ‎20.抗战前期,云南的龙云和川康的刘文辉等西南实力派与民主党派和中共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对外则以支持民主运动的形象出现。材料表明西南实力派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借民主旗号保存抗蒋势力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反对国民党战时集权体制 D.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1.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 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 B.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 ‎ 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 D.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2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23.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许多国家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韩国和委内瑞拉将其货币汇率钉住了美元;瑞典克朗钉住了“一篮子”15个国家的货币,其中每个国家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还有一些国家将其汇率钉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这反映出 ‎ A.国际合作和货币区域化趋势 B.二战后美元霸权的终结 ‎ C.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D.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 A.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 B.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二、材料解析题(25+12+15=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遏。‎ ‎ ——陈亮(1143-1194年)《送叔祖主筠州高要薄序》‎ 材料二 西周(日本早期启蒙思想家)等借用古汉语词“科学”意译英语Scienceo……‎ ‎1880年左右,日本学界正式把“科学”一词固定下来,其字面义为“分科之学”,内涵则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此后,冠以“科学’之名的文章及书籍在日本大量出现。‎ ‎——冯天瑜《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 ‎ 材料三 明末学者徐光启将欧洲耶稣会士带到中国来的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历法、地理学、‘机械技术等统称“格物穷理之学”。晚清以降,西洋科技知识以更大规模涌入中国,“格致学” 成为清末对“科学技术”的表述语。近代中国最早从日本引入并使用作为Science意译词‘‘科学”的,是康有为于1 896年引入。……严复将“科学”一词包蕴的内容从自然科学扩大到社会科学。不过,清末‘‘科学”一词并未普及,“科学”与“格致”并用,“格致”的使用率更高。… 至20世纪初叶,渐有科学代格致的趋势。‎ ‎ ——冯天瑜《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 ‎ 材料四 随着日本科学书刊大举入华,中国一些宣传科学救国的团体纷纷标示“科学”,如“亚泉学馆”( 1900)、“上海科学仪器馆”(1903)、(上海)“科学研究会”(1907);宣传科学救国的刊物,如《亚泉杂志》(1900)、《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更高张“科学”旗帜。.尤其是鲁迅在1908撰《科学史教篇》,称科学是“神圣之光”,在其照耀下,可振作民气、育人救国。这样一些关于科学的普及工作,使“科学”一词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格致”逐浙被‘‘科学”所取代。‎ ‎ ——冯天瑜《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 ‎(1)据材料一判断,古汉语中的“科学”对应哪一选官制度?(2分)它与材料二中日本学界所指的‘科学”有何异同?(4分)材料二中“冠以‘科学’之名的文章及书籍在日本大量出现”造成了1 9世纪末中日国际地位的何种变化?(3分)‎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作为Science意译词‘科学”一词从日本引入中国并得以推广的原因。 (12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看法?(4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在中国近代,有人将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西方的“民主君仆”联系起来,“吾观泰西民主之国,选举议院之权操于国民,弹劾总统之权操于上议院,孟子之立法殆即此意也”‎ ‎;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了等号,“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黄宗羲强调“为天下,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其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同”;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即人民主权说,君主立宪制中国“古已有之”,议会制度“颇与三代法度相符”。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更是将之发展到极致,“春秋大同之学,无不言民权者”,其“托古改制”思想成为维新志士推行民主实践的理论依托。‎ ‎ ——摘编自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材料 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苟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 ‎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参考答案:DBAD,DDCD,CCDC,BABA,DBCA,DACA ‎25.1)科举制度。(2分)形式上相同,同指分科的学问;但内容不同,日本学界所指的是西方的自然和社会知识体系。中国的科举是指中国的传统知识体系。(4分)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成为亚洲强同,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3分)‎ ‎(2)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不断强大,国人加强了对日本的学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意识到必须更全面学习先进科技和文化才能救国救民;原有的“格致”只侧重于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必须重新意译Science;学术团体、刊物与文化名人的积极推广等。(12分,其它要点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汉字术语并非一成不变;汉字术语创制往往在中-西-日文互动中形成;术语创制及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且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作用。(4分)‎ ‎26.示例: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无关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提出来的,它根植于封建自然经济,最终的目的不是实现民主,而是更好的巩固专制;近代的民主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封建经济日益衰落,近代工业日益发展,西方民主思想不断涌入,中国人民不断觉醒,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提出来的。两者提出的主体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也不同。因此两者的思想没有关联性。‎ 综上所述,中国的民主思想是在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出现和发展的,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与古代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27.1)有专门的考课机构;考课内容注重德能结合(注重实在政绩);考课程序严密;考课结果与官员奖惩升降挂钩;皇帝亲自主持考课等。(9分,回答1点可得3分)‎ ‎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等。(6分,回答1点可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