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承智班)下学期周练试题(4-16)(2017-04)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承智班生物周练试题(4.16) 一、选择题 1.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 B.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 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 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2.下列有关科学实验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②“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物理模型 ③孟德尔的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④设计对照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是为了遵循对照原则 ⑤基因工程中为检测抗虫棉是否培育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相应性状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3.研究人员向肿瘤细胞中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可将某种无毒性前体药物磷酸化,引起肿瘤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自杀”。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该治疗方法属于基因治疗,HSV-TK能遗传给后代 B. 在将HSV-TK导入肿瘤细胞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 肿瘤细胞因导入HSV-TK发生的“自杀”属于细胞凋亡 D. 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糖蛋白减少易扩散转移等特征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以下运用不恰当的是 A. 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探究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否为DNA B. 用15N或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方式 C. 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 D. 用18O标记H2O、14C标记CO2,分别研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和C的转移途径 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种间关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新物种只能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C. 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的结果 D.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6.已知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2n=32 ),而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一只雄蜂和一只蜂王交配,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 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32条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B. 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 C. F1中雄蜂为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或aaBb D. 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比在蜂王、工蜂中出现的概率小 7.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表示为“+RNA”,与其互补配对的单股负链表示为“—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EV71细胞的核糖体 B. 图中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RNA复制酶 C. 图中①②③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 假定肠道病毒+RNA含有9000个碱基,则①②过程需要碱基G和U共9000个 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B. “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 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D.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也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9.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 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 C.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D. 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10.下列有关图中的坐标改变后,曲线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 ①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B. 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02浓度” C. 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 ④将横坐标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改为“生长素浓度(一定范围〕”,纵坐标“稳定性”改为“根和芽生长单位长度所用时间” 11.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 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 B. 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 C. 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D. 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12.某一种细菌菌株对链霉素敏感.此菌株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够生长,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若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应该是( )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 E﹣表示不加入亮氨酸 L+表示加入链酶素。 A. A B. B C. C D. D 1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 B. 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 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 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 14.在外界环境条件恒定时,用如图装置测定小麦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实验开始同时关闭两装置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B. 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有氧呼吸释放CO2的体积 C. 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 D.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15.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蛋白质有2条肽链 B. 共有95个肽键 C. 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分子质量1764 D. 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 16.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以下是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果皮有毛和果肉黄色为显性性状 B. 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无毛白肉所占比例为1/4 C. 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相同 D. 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无毛黄肉所占比例为3/16 17.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异常升高的生理状态(健康人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7.8 mmol/L)。研究发现糖耐量减低对象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研究人员以自愿参与实验的糖耐量减低的大学生为对象,第一天不做任何运动状态,记为A组;第二天分为B、C、D、E组,分别在午餐后15 min、30 min、60 min、90 min时,开始中等强度持续进行平地快速步行30 min的试验;分别测试每组对象午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糖耐量减低者想了解病因是否是自身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其血液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B. 糖耐量减低的人维持空腹血糖正常所需的血糖来源主要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C. 餐后15 min、30 min、60 min开始运动,均可以显著降低血糖的峰值和胰岛素的峰值 D. 从血糖的生理指标来看,餐后适度运动可以使糖耐量减低者餐后血糖峰值降低和缩短高血糖持续(状态)时间,从而降低胰岛B细胞负担。 18.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 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 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 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19.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 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 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造成Ⅱ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的生活周期很短或初级消费者的个体很小 20.下图表示某男性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曲线只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B. FG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Y染色体上携带色盲基因 C. FG时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 HI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沐细胞的一半 二、综合题 21.下图甲表示在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下,光照强度和温度对轮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相同的光照强度下,温度对轮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轮藻叶片等分为5组,测量其质量为m0,在不同的温度下暗处理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1,再光照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2。结果如乙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 (1)据甲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P点时,植物叶绿体中ATP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植物每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用m0、m1、m2表示)。分析表格数据,在最有利于轮藻生长的温度条件下,轮藻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是________g。 (3)结合图示和表格,该实验小组测量不同温度下轮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时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最好在____(填“O”、“P”或“Q”)点。 22.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到________酶和DNA连接酶,DNA连接酶中,__________可连接DNA的两个末端。 (2)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图所示。 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用EcoRl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卡青霉素抗体基因)并进行检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单选)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卡青霉素和X-gal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3)植物转基因技术中,最常用的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其中需要的运载体是________,目的基因插入到该运载体的______中,以便使植物细胞得以转化。这是______植物和裸子植物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方法。 (4)动物基因工程中,一般把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______细胞中。 参考答案 1.C 【解析】A. 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赤道板是不存在的物质,A错;B.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有染色单体的存在,故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不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B错;C. 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没有分离,存在染色单体,故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正确;D. 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一定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b组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D错。故选C。 2.B 【解析】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细胞易发生突变,①正确;②“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以实物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故属于物理模型,②正确;③孟德尔的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只能说明配子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比例等于1:1时,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③错误;④设计对照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相等是为了遵循对照原则,无关变量适宜容易引起歧义,④错误;⑤基因工程中为检测抗虫棉是否培育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相应性状,即抗虫接种试验,⑤正确。故选B。 3.A 【解析】A. 该治疗方法属于基因治疗,也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是HSV-TK能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故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B. 在将HSV-TK导入肿瘤细胞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保证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存活,B正确;C. 肿瘤细胞因导入HSV-TK发生的“自杀”属于细胞凋亡,属于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C正确;D. 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糖蛋白减少易扩散转移等特征,D正确。故选A符合题意。 4.A 【解析】A. 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N,用15N标记的噬菌体并没有将蛋白质和DNA分开,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探究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时,不能说明为DNA,A符合题意;B.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只存在于DNA中,用15N或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方式,B正确;C. 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带标记的亮氨酸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故能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C正确;D. H2O和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用18O标记H2O、14C标记CO2,分别研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和C的转移途径,D正确。故选A。 5.D 【解析】A.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B.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的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是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也存在没有地理隔离的生殖隔离,如4N西瓜的形成,以及有地理隔离而不出现生殖隔离,如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B 、C错;D. 共同进化的定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实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 6.B 【解析】A. 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A错; B. F1中工蜂的基因型为AaBb、aaBb,如果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精子的基因型也是ab,卵细胞就是AB、aB,能产生这两种卵细胞的蜂王基因型为AaBB;如果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精子的基因型也是aB,卵细胞就是Ab、ab,能产生这两种卵细胞的蜂王基因型为Aabb,B正确;C. F1中雄蜂是亲代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为单倍体,根据B选项可知,F1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B、aB或Ab、ab,C错;D. 由于雄蜂是单倍体,只有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所以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比在蜂王、工蜂中出现的概率大,D错。故选B。 7.A 【解析】肠道病毒EV71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图中③过程为翻译,翻译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A项错误;图中①②过程都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为RNA复制过程,因此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RNA复制酶,B项正确;图中①②③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均是A—U、C—G,C项正确;已知: +RNA含有是碱基总数为A+U+C+G=9000个,①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形成-RNA,②过程是以-RNA模板形成+RN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RNA中嘧啶(G+U)比例与+RNA嘌呤(A+C)相同,所以①②过程需要碱基G和U共9000个,D项正确。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M、N所示物质的名称,正确推断①②③所示生理过程,据此与所学RNA复制和翻译等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8.B 【解析】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是因为食物和空间条件都充裕,A正确;不管什么种群,只要环境条件不变,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即环境允许的最大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必然导致种群内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不会增加,所以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农作物种群数量不可能大于K值,C正确;图中阴影部分不同时间内理想的种群数量与实际的种群数量的差值,所以它表示环境阻力,也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D正确。 9.C 【解析】曲线反映了生长素在一定低浓度范围内起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之后起抑制作用,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比茎敏感得多,所以P点浓度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B正确;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可能促进作用相同,生根数量也可能相同,C错误;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由于有来自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所以其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D正确。 10.B 【解析】根据题意,图①中的横纵坐标改变后,如果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由于载体数量的限制,图像不变。如果是自由扩散,运输速率与浓度成正比,曲线可能改变,A项不符合题意;图② 中的横坐标改变后,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变化的关系为: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增加而增强,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呼吸强度不再增强,不符合②的曲线走势,所以②曲线一定改变,B项符合题意;图③中的横坐标改变后,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类似,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结束时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符合曲线③的走势,故③曲线一定不改变,C项不符合题意;图④中的横纵坐标改变后,由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生长素浓度在10-10-10-8时,对根和芽在作用效果符合曲线④的走势,可参看必修三50页的图解,其他浓度不一定符合,所以④曲线不一定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所代表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关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11.A 【解析】磷脂分子有亲水性的头和疏水尾,因此在水中成两层排列,A错误;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B正确;在单位体积的1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o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C正确;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12.C 【解析】表中所列均为选择培养基,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即在没有亮氨酸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应使用的培养基为E-、L可加可不加;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为L +、E可加可不加,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霉素的菌株应用的培养基E-、L +,故选C。 13.D 【解析】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A正确;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正确;如果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C正确;B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也有对照实验,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微生物实验操作遵循的原则及其运用,生物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14.B 【解析】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与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此时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有氧呼吸释放CO2的体积多余消耗氧气的体积,B项错误;装置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C项正确;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多于消耗的氧气,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项正确。 【点睛】根据液滴移动情况判断呼吸方式: 实验现象 结论 装置1液滴 装置2液滴 不动 不动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 不动 右移 只进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 左移 右移 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 左移 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15.D 【解析】该蛋白质共有26个羧基,其中R基上有23个羧基,则肽链一端有3个羧基,即有三条肽链,A项错误;共有99-3=96个肽键,B项错误;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分子质量18×96=1728,C项错误;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5-3=22个氨基,D项正确。 16.C 【解析】假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与B、b。实验1中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由实验三: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说明黄肉为显性性状,A正确;实验一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白肉=1:1,说明黄肉B是杂合子Bb,则下一代无毛白肉所占比例为1/4,B正确;实验2中,由于黄肉B是杂合子aaBb,根据后代全部是无毛黄肉,说明无毛黄肉C是纯合子aaBB,则后代毛黄肉的基因型为aaBB、aaBb,C错误;若实验3中,有毛白肉基因型为AAbb,无毛黄肉C是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为AaBb,子二代无毛黄肉aaB_所占比例为1/4×3/4=3/16,D正确。 17.C 【解析】激素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分泌到血液中,随血液运输,因此想了解病因是否是自身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可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A正确;空腹血糖正常所需的葡萄糖来源主要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B正确;由图可知:餐后30min后适度运动可降低糖耐量降低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而60min后运动血糖峰值比较高,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餐后适度运动可以适当减小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这样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胰岛素负担,D正确。 18.C 【解析】有的种群没有雌雄性别之分,所以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错误;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决定,B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C正确;年龄结构稳定并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错误。 19.C 【解析】生态系统I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Ⅱ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I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Ⅱ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态系统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生态系统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A正确;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B正确;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时,营养级数越多、传递效率越高,例如生产者都是100,Ⅰ按照10%传递,Ⅱ按照20% 传递,这样第三营养级Ⅰ是1,而Ⅱ是4,这样Ⅱ还可以养活第四营养级,因此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造成Ⅱ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的生活周期很短或初级消费者的个体很小,D正确。 20.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是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在细胞分裂过成中的变化曲线,虚线之前AF段为有丝分裂,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加倍.虚线之后FI段表示减数分裂,其中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二次分裂。 A、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A错误; B、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所以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不可能导致Y染色体携带色盲基因,B错误; C、人属于二倍体,所以FG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 D、HI时期,着丝点没有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等,D错误。 21. 温度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m2-2m1+m0)/10 0.9 Q 【解析】【试题分析】 1.坐标曲线中,如果曲线正处于上升或下降的变化之中时,其影响(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如果曲线处于与横轴平行时,其影响(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 2.在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中,应分清实际光合速率还是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再结合题意进行计算。 3.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1)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植物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光照不再是限制因素,则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CO2浓度和温度,又因为图甲表示在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实验结果,因此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当光照强度为P点时,植物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移动的方向由类囊体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2)实验初始时分别测量5组轮藻的质量为m0,在不同的温度下暗处理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1,再光照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2。轮藻10h黑暗处理时,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为m0-m1,轮藻在整个实验的20h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为2(m0-m1)。根据初始植物质量+植物10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光照后测得的植物质量,可推知植物10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光照后测得的植物质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初始植物质量=m2+2(m0-m1)-m0=m2-2m1+m0,因此不同温度下植物;分析表格数据,25℃是最有利于轮藻生长的温度,此时轮藻每小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m0-m1)/10=(117-112)/10=0.5g,每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m2-2m1+m0)/10=(121-2×112+117)/10=1.4g,因此,轮藻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量为1.4-0.5=0.9g。 (3)结合图示和表格,该实验小组测量不同温度下轮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时,不同温度是自变量,光照强度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最好不要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应控制在Q点较好。 2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酶) T4DNA连接酶 D 农杆菌转化法 Ti质粒 T-DNA 双子叶 受精卵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由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可连接DNA的两个末端。 (2)由题意可知,受体菌必须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A正确;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EcoRI的酶切位点位于LacZ基因上,因此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但不会出现蓝色,B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以及目的菌污染环境,因此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C正确;由于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上存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LacZ基因被破坏,所以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D错误。 (3)植物转基因技术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其中需要的运载体是农杆菌的Ti质粒,目的基因插入到该运载体的T-DNA中,以便使植物细胞得以转化,这是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方法。 (4)动物基因工程中,一般把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细胞中。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做类似的图文转换的练习,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固化到模式图中,既有利于识记,又有利于理解,同时将类似的知识点多加归纳,多加比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