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实验重点班)九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实验重点班)九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二(实验重点班)九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 A.重视道德的作用 B.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具有改革的精神 D.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2.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仅有两首略具有神话因素。除此以外,看不到众神的足速和神对人事的判決和预言。即便是在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能垂顾商人也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说明( )‎ A.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B.主要反映下层劳动民众生活 C.充斥对社会的不满与忧虑 D.意在歌颂祖先强化宗法观念 ‎3.下表表明( ) ‎ A.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B.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C.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被打破 ‎4.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A.解释天人感应 B.劝君主行仁政 C.宣扬君权神授 D.强调教化民众 ‎5.朱熹小时候曾学习曹操的书法,当时他的同学刘共父学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刘共父批评朱熹说“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后来朱熹以此事告诫弟子们要“取法须端”。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国书法( )‎ A.具有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B.有“书以载道”的传统 C.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阶段 D.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形成 ‎6.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认识反映了( )‎ 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7.《季羡林谈东学西渐与“东化”》指出,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这里涉及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近代中国人“拿来”“心的部分”的表现是( )‎ A.人民有权,政府有能 ‎ B.自强之策,当及早变法 C.人君当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 ‎ D.国人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8.下表所展示的是关于中国造纸术的阐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记述 出处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和……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蔡伦传》(约432—455年)‎ ‎“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张怀瓘《书断》(约727年)‎ ‎“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陈櫃《负暄野录(约1210年)‎ 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B.纸张在西汉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纸的出现推动中国文明快速发展 D.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源于东汉 ‎9.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教科书的出现( )‎ A.标志着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B.推动国人价值观念的更新 C.推动中华民国的政治建设 D.反映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10.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人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近代以后黄宗羲思想境遇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他反对君主制的主张符合近代以来的发展潮流 B.他主张推翻封建制度为近代的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C.君主立宪制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11.下列报刊和书籍的内容代表了中国20世纪历史前进新方向的是( )‎ A. B.C. D.‎ ‎12.1902年,梁启超认为“史馆中数十万卷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意在( )‎ A.弘扬传统文化 B.创新学术研究 C.唤醒民族意识 D.推进维新变法 ‎13.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科技发展到宋朝,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水平。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论据应该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 B.反帝反封斗争的逐渐深入 C.民主思想已成为时代潮流 D.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15.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 )‎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16.1919年6月,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李大钊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指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此事件( )‎ A.在思想上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条件 B.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流地位 C.消除了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分歧 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7.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 )‎ A.世卿世禄制度渐趋崩溃瓦解 B.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法家思想成为战国主流思想 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18.顾炎武在《顾亭林诗文集中》说道:“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 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 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这表明他( )‎ A.倡导正心诚意 B.否定传统儒学 C.批判君主专制 D.主张经世致用 ‎19.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创作时有意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甚至有意突出取材于“书会先生”或者“老郎”,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拟话本的创作高潮。据此,该类小说(  )‎ A.迎合明代民众的文化需要 B.摧残了明代上层高雅文化 C.成为明代小说创作的主流 D.体现文学应做到雅俗共赏 ‎20.以诗证史是历史研宄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 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21.据学者统计,汉武帝时期选用的部分官员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 A.推行外儒内法 B.适度发展百家思想 C.思想文化活跃 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欲行公法,莫要于张国势;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这说明,郑观应( )‎ A.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 C.开始了制度层面的变革 D.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23.‎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24.晚清时期,除了顽固派、洋务派外,标榜民族大义,自命清亮气节,反对洋务的清议派是士大夫的中坚,有学者统计了其变化如下:(摘自陈清敏《清季自强运动时期“清议”之研究》)‎ 时间官位 一品至三品 四品至五品 总计 ‎1862一1874年 ‎18%‎ ‎12%‎ ‎30%‎ ‎1875一1884年 ‎26%‎ ‎14%‎ ‎40%‎ ‎1885一1895年 ‎16%‎ ‎7%‎ ‎23%‎ 这反映出( )‎ A.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离心倾向明显 B.“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根深蒂固 C.西方文明冲击下清议派分化衰落 D.洋务运动的失败激发了民族情绪 ‎25.魏晋史名家陈寅恪指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和日常观念等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了数百年。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魏晋时期( )‎ A.儒学正统地位根深蒂固 B.儒学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C.佛道成为社会发展潮流 D.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 二、材料题(50分)‎ ‎26.科举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 一一(美)斯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一一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士人群体急遽发展与壮大,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提倡明体达用之学,把求理致用两者结合起来。司马光修成《资治通鉴》,其旨在“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威”。张载捉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禹侮、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对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失利表示不满,都多次从“忧国”的角度发出改革时弊的呼声。宋儒们在学术上提倡求新,张载认为:“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程颐认为:“君子之学必日断,日新者日进也。”由此两宋儒学形成了理学、荆公学派等诸多流派,异彩纷呈。‎ ‎——摘编自吴怀棋《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人们对于儒学的意识形态和帝国统治的信心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动摇。中国人心中天朝上国的形象受到冲击,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也为解释“时势”,顺应“时势”提供了一个历史目的论的参照体系。‎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家士人群体的思想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士大夫自觉而积极改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已经超越了晚清学习西人“船坚炮利”和“政法制度”的主张,提升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层面。……他们对于新文化的介绍,特别是强调民主与科学的重要,致使以西学为主的新文化俨然有取旧文化而代之的趋势,引起一些传统学者的极度关切。他们以其深厚的旧学造诣,讲学著述,阐释传统文化的要义,展现出足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精神,重新换回对旧文化的信心,也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重要的制衡作用。‎ ‎——中国香港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传统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7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西书时,引入了马达、轮胎等新名词。19世纪70年代后,一些外交官员通过日记、游记,传入了不少新语汇,如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中介绍了国会、会计等新名词。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在吸收西方新知和思想时,也传播了新语汇。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多由日文翻译而来,生物学、方程式、三角等名词,就是由此翻译引入中国的。当时文章中大量采用新名词,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曾使用“压力”、“阻力”等新词。1903年出现了《新尔雅》等专门介绍新名词的专著,其中《释政》一篇使用“权利”、“义务”等日本新语,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 张之洞是游学日本和翻译日本书籍的主要倡导者,但在1904年,张之洞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时,专列“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一条。同年《东方杂志》第11期发表《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讽刺使用“冒险”、“革命”等新词,称为“营利文奸”。更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晚清新名词的输入”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 参考答案 ‎1.D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可知先秦诸子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即关注社会秩序、社会关系、社会治理,故选D;A只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法家主张社会改革,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不主张社会变革,排除C。‎ ‎2.A在《诗经》中仅有两首略具有神话因素的作品,商代颂诗里,“天命”能垂顾商人也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说明《诗经》注重人事,反映了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下层劳动民众生活,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充斥对社会的不满与忧虑,故C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歌颂祖先强化宗法观念,故D错误。‎ ‎3.B根据材料表格,可知西汉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郡国和县、乡及聚等,各级政府都设有了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当时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官方教育体系,B项正确;材料只有各级学校,没有强调教育教学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西汉有察举、征召等多种选官方式,进入官学并不是入仕的唯一途径,C项不符合史实;官学垄断教育局面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就已经被打破了,D项不符合题意。‎ ‎4.C本题考查董仲舒儒学思想。依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道横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中间有一竖将三者相连,因此只有真正的王者才配使用这个字。董仲舒将君王与天地联系在一起,将君主的统治解释为上天的意志,借此强化君权。这体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天人感应”指的是上天能预示灾祥,君主要顺天而行,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君主的要求和劝诫;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民众的教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B刘共父对朱熹的批评说明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的品德言行,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书法有“书以载道”的传统,故选B;“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中国古代书法走向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排除C;理学在北宋时即已形成,排除D。故选B。‎ ‎6.B材料信息“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说明左宗棠认为“师夷长技以制之”是其设立福建船政局的指导思想。由此可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故B正确;魏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制造坚船利炮,但并未付诸实践,故A错误;洋务运动还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器物层次,故C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中体西用”,故D错误。‎ ‎7.D“拿来”“心的部分”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故D正确;A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无关,排除。‎ ‎8.A从材料内容“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和……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可以看出,造纸术在东汉时期获得巨大的发展,故A正确;纸张不是西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纸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快速发展,排除C;从材料“汉兴,有纸代简”可以看出,汉朝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造纸术,东汉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故D错误。‎ ‎9.B“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明确了公私财产的界限,而“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蕴含着民主思想,这些内容写在教科书中,有利于推动国人价值观念的更新,B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是我国近代教育开始阶段,排除A;中华民国成立时间是1912年,排除C;题干内容不仅仅涉及民主,还包含了公私财产的界定,而且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当时民主共和成为社会潮流,排除D。‎ ‎10.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结合本题中黄宗羲思想不同的境遇可以推导出在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D正确;结合梁启超是戊戌维新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A错误;黄宗羲尚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并不主张推翻封建制度,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11.D《新青年》是1915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的思想解放运动,符合20世纪思想民主化的历史前进新方向,故选D;鸦片战争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1859年洪仁玕编订《资政新篇》,19世纪末维新派创办《时务报》,时间均不符合“20世纪”,排除ABC。‎ ‎12.C材料“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体现的是梁启超认为史学革命对中国救亡图存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唤醒民族意识,C选项符合题意;弘扬传统文化与史学革命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学术创新无关,B选项排除;维新变法在1898年9月21日就已经失败了,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 ‎13.B指南鱼的制作、火箭等火药武器的使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均为宋代科技成果,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蔡伦用树皮、麻头等造纸,发明蔡侯纸是在东汉时期,②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 ‎14.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一战影响,在西方文明弊端日益显现的情况下,严复的主张由革新传统文化转变为回归传统文化,A项正确;1918年严复力主回归传统不是反封建斗争深入的结果,与民主思想影响无关,BC两项错误;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高潮还未到来,D项错误。‎ ‎15.D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梁的维新思想,由时间限定即可排除A项。由题干引文中的“创世”“变局”“不世出之机”可知该文作者积极评价西学之东渐,是主张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变革的,排除B、D两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 ‎16.A李大钊和胡适的论战有力的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的条件,故选A项;这场论战并没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流地位,排除B项;“消除了…分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这场论战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A。‎ ‎17.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韩非认为君臣之间只是一种利益关系,臣子为君主效力,君主为臣子提供爵禄,这反映了原来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渐趋崩溃瓦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C选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没有单独一种思想能够占据主流;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君臣关系演变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D从材料中的“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尚安望其致用哉?”等信息可以看出,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故答案为D项;理学家倡导正心诚意,排除A项;顾炎武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排除C项。‎ ‎19.A由材料“士大夫在创作时有意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甚至有意突出取材于‘书会先生’或者‘老郎’”可知,拟话本的创作有意贴近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迎合百姓的文化需要,故选A。雅俗可以共赏,雅和俗并不是对立的,B项结论无从谈起,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其他类型小说的状况,没有比较,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仅突出拟话本迎合世俗文化的取向,无法得出雅俗共赏的结论,排除D。‎ ‎20.D据表格信息“蚕蚁、计鸭雏、转谷、贩缯、菱藕、绮罗”等信息,既反映了农民副业的专业化,也反映了农民副业的商品化,这些都是农村经济商品化发展的表现,D正确;A违背史实;材料中的诗句不能证明是草市贸易,B错误;材料没有农民副业收入与主业收入的对比,不能说明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C正确。‎ ‎21.B材料显示官员中有来源于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人物,体现出汉代儒家思想吸收其他学派主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朝适度发展百家思想的现象,故B正确;题干信息体现的是众多流派并存,不能看出当时国家政策是外儒内法,排除A;西汉时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排除C;从题干无法判断儒家处于独尊地位,排除D。‎ ‎22.B材料的意思是实行公法最要紧的是增强国力,增强国力最要紧的莫过于得民心,而得民心最要紧的莫过于了解民意,了解民意最要紧的是设立议院。材料强调的是设立意愿的重要性,说明郑观应意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作用,故B正确;材料只涉及郑观应的政治主张,没有涉及对天朝上国观念的看法,排除A;“开始了制度层面的变革”说法错误,早期维新派只是认识到进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但并没有进行实践,排除C;否定了中体西用思想说法错误早期维新派只是认识到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不足,但并没有否定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故选B。‎ ‎23.D试题分析: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一批进步士大夫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海国图志》是当时记载欧美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材料中魏源认为西方的机器生产比中国的手工劳动效率提高,轮船和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有利于“广推贸易”。这有利于打破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偏见和自视为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陈腐观念,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魏源的思想 ‎24.C从表格数据可知,清政府高级官员中的清议派在洋务运动前期和中期所占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在洋务运动后期明显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与中法战争的失势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其逐渐意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有关,因此这反映出清议派内部逐渐分化和衰落,故C正确;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离心倾向,故A错误;材料信息从侧面反映出“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破产,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族情绪,故D错误。‎ ‎25.B通过材料“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了数百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作者强调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局限性,说明其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由此儒学才会在魏晋时期受到了来自释道两教的冲击,故选B。材料重在强调儒学的局限性,论述儒学受到释道两教冲击的原因,A项不符合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通过材料“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可以看出佛道没有成为社会发展潮流,排除C;所谓文化多元化就是指在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和谐社会氛围,显然材料并未提及儒学对佛教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26.(1)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6分)‎ ‎(2)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等。(6分)‎ ‎【解析】(1)结合材料一“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得欧洲人尊敬和羨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和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实质就是把选官用人权收归中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体现;根据材料一“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反映了其考试内容以我国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为核心,保障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根据材料一“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说明了科举制有利于我国传统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根据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可概括出科举制有利于知识分子的流动性;根据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体现出机会均等的公平理念;根据材料二“对知识分于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体现了科举制是一个激励个人奋斗的机制。‎ ‎27.(1)特点: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忧患意识,主张革除时弊;求新创新。(任答三点6分)‎ ‎(2)表现:提出变革中国政治制度,鼓吹变法革新;引入进化论,宣传物竞天择。(4分)‎ 原因: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洋务运动的破产(6分)‎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提倡明体达用之学,把求理致用两者结合起来”可归纳出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根据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归纳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王禹侮、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对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失利表示不满,都多次从‘忧国’的角度发出改革时弊的呼声”可归纳出具有忧患意识,主张革除时弊;根据材料“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可归纳出求新创新。‎ ‎(2)表现:根据材料“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可归纳出提出变革中国政治制度,鼓吹变法革新;根据材料“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可归纳出引入进化论,宣传物竞天择。原因:可从当时的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认识加深及洋务运动的破产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8.(1)历程: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3分)‎ ‎(2)评述:一些传统学者讲学著述,重新换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他们的主张形成了对新文化的制衡,同时具有保守倾向。(7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面对民族危机,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的历程。结合所学。国人学习西方由浅入深,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2)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首先要结合材料找出“传统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同时要结合所学进行必要补充。评价文字要作到一分为二,最后还要亮明正确的态度。由材料“以西学为主的新文化俨然有取旧文化而代之的趋势,引起一些传统学者的极度关切”,可见,传统学者讲学著述,重新换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由“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重要的制衡作用”,可见,主张形成了对新文化的制衡,同时具有保守倾向。结合所学,还可以补充: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有失偏颇。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洋为中用,以我为主,创新发展。‎ ‎29.示例(12分)‎ 论题: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阐述:鸦片战争以来,借助着新名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传播到中国,如一些新词反映了西方的物质文明成果,如马达;一些新名词体现了近代科学技术,如生物学、方程式。‎ 一些新名词反映了近代的民主制度,如国会、政党。‎ 有的新名词反映出现代的价值观念,如权利、义务。‎ 新名词是伴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输入到中国的,其输入推动了西学传播到中国,有利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促进了民主观念的传播,启蒙了国民的思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语言词汇。‎ 评分说明:学生可从新名词传人的原因、传人的方式及途径、新名词的类型、新名词传人的影响以及不同人士对待新名词的态度等角度拟定论题,加以阐述。‎ 论题如:新名词的输人体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进程、新名词的输入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国家独立富强所作的努力、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晚清输入的新语汇主要翻译白日本、不同人士对新语汇的态度反映出当时文化上的新旧冲突、张之洞对待新语汇的态度反映出其进步与保守的两面、不同人士对新名词的态度反映出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发展特点等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材料,找到材料中的与“晚清新名词输入”相关的信息,如“压力”、“阻力”、 “权利”、“义务”、 “冒险”、“革命”等名词,及输入这些新名词的时间、人物和相关态度、目的,如“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 “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等,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出相关的论题,如“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或“新名词的输入,体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等论题,接下来根据所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引用2到3个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论证过程中,观点明确,有论据论证,表达规范,说理充分,逻辑清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