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六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没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60分)‎ ‎1.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DNA的(  )‎ A.双螺旋结构 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DNA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大部分核酸是DNA D.DNA在生物遗传上起主导作用 ‎3.用噬菌体侵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外壳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 D.所有子代噬菌体DNA ‎4.在大熊猫细胞内,DNA复制的场所是(  )‎ A.细胞核和细胞膜 B.细胞核和线粒体 C.细胞质和核糖体 D.细胞核和叶绿体 ‎5.下列关于不同生物体内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组数 ‎①‎ ‎②‎ ‎③‎ ‎④‎ 生物种类 大肠杆菌 小白鼠 洋葱 艾滋病毒 碱基 ‎5种 ‎5种 ‎4种 ‎4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4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6.细胞内某一双链DNA片段中有20%的碱基为T,则该片段中(  )‎ A.G的含量为20% B.A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7.经测定,某生物体内所有嘌呤碱基之和等于所有嘧啶碱基之和,且鸟嘌呤的个数等于胞嘧啶的个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腺嘌呤的个数等于胸腺嘧啶的个数 B.该生物最可能是某种细胞 C.腺嘌呤的个数等于尿嘧啶的个数 D.该生物最可能是双链DNA病毒 ‎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9.下列有关人体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组成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都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D.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0.在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  )‎ A.基因 B.信使RNA C.转运RNA D.遗传密码 ‎11.中心法则是指(  )‎ A.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 B.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C.亲代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D.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12.下列关于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与氨基酸只能是一一对应关系 B.一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C.一个密码子可以决定多种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 ‎13.人体细胞中不能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是(  )‎ A.mRNA B.DNA C.酶 D.氨基酸 ‎14.碱基互补配对不发生在(  )‎ A.细胞质基质中 B.细胞核内 C.叶绿体内 D.核糖体上 ‎15.如图是中心法则图解,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过程的模板链相同 B.RNA病毒都能独立进行d、e过程 C.人体细胞也有可能发生d过程 D.e过程中核糖体上只有mRNA的参与 ‎16.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即可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全部控制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D.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17.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20多种致癌因子.焦油等化学物质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其能引起(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量的变异 C.DNA碱基对的改变 D.RNA结构的改变 ‎1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 B.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 C.丰富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D.人们可定向诱导突变性状 ‎19.若人体某个基因中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会导致(  )‎ A.遗传性状的改变 B.遗传密码的改变 C.遗传信息的改变 D.遗传规律的改变 ‎20.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  )‎ A. B. C. D.‎ ‎21.丈夫患下列哪种病,妻子在进行产前诊断时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21三体综合症 C.白化病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2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生殖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消失 ‎23.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 B.‎ 精 卵 ab AB Ab a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C.‎ D.‎ ‎24.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二者都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 D.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5.某班同学在做“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正确的做法是(  )‎ A.调查时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B.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各小组结果汇总后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 ‎26.生物学家一野生的草莓为原料,经人工诱导或培育出四倍体草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或直接染色观察 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 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培育出的四倍体草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 ‎27.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会遗传给子代 B.不含有致病基因就不患遗传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28.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2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A. B. C. D.‎ ‎30.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所导致的变异,属于伴X显性遗传,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缺失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 B.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携带白眼基因 C.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F1雄蝇的存活率比雌蝇少一半 D.F1的缺刻翅白眼雌蝇与正常翅红眼雄蝇杂交,F2中出现缺刻翅白眼雌蝇 ‎ ‎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31.如图1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图2为DNA分子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 ‎(2)图1中若3是鸟嘌呤,4的中文名字应该是   .‎ ‎(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   个,C和G共有   对.‎ ‎(4)图2中的复制完成后A′链与   链相同、B′链与   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了其清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这与复制过程中的   有关,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 ‎32.为探究格里菲斯提出的转化因子,艾弗里及其同事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的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④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等人发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中的表达格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 ‎(2)上述实验的对照组是   .‎ ‎(3)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艾弗里等人得出的结论是   .‎ ‎33.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遗传信息的   过程,在细胞质的   中进行.‎ ‎(2)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UAG,则对应的密码子是   .‎ ‎(3)人体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这两种细胞转录的   不同.‎ ‎34.如图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如图所示4种细胞中,最可能是单倍体植物细胞的是   (填字母).‎ ‎(2)如图所示4种细胞所代表的植物中,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填字母),判断理由是   .‎ ‎(3)若上述植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则属于二倍体的是   (填字母).‎ ‎(4)若C图说是细胞代表的植物是由卵细胞发育形成的,则该植物是   倍体,体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 ‎35.如图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基因突变不做考虑).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可由Ⅱ的个体   判断出.‎ ‎(2)乙病是以显性遗传病,理由是   .‎ ‎(3)若Ⅱ﹣6和Ⅱ﹣7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由此可知乙病基因均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Ⅱ﹣6的基因型是   .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100个正常人中有一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儿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   .‎ ‎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六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没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60分)‎ ‎1.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DNA的(  )‎ A.双螺旋结构 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考点】79: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解答】解:A、一般情况下,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A错误;‎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相同,不是DNA“指纹”,B错误;‎ C、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不是DNA“指纹”,C错误;‎ D、DNA“指纹”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为不同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故选:D.‎ ‎ ‎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DNA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大部分核酸是DNA D.DNA在生物遗传上起主导作用 ‎【考点】1D: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自然界的生物分为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病毒为无细胞结构生物,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解答】解:①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细胞结构,细胞内含有DNA和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RNA病毒占少数,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从整个生物界的遗传物质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选:B.‎ ‎ ‎ ‎3.用噬菌体侵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外壳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 D.所有子代噬菌体DNA ‎【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所以用噬菌体侵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都含32P.‎ 故选:D.‎ ‎ ‎ ‎4.在大熊猫细胞内,DNA复制的场所是(  )‎ A.细胞核和细胞膜 B.细胞核和线粒体 C.细胞质和核糖体 D.细胞核和叶绿体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 ‎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4、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5、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解答】解:A、细胞核是动物细胞中DNA复制的主要场所,细胞膜不是DNA复制的场所,A错误;‎ B、细胞核是动物细胞中DNA复制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也能进行DNA的复制,在大熊猫细胞内,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B正确;‎ C、核糖体中不含DNA,不是DNA复制的场所,C错误;‎ D、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 ‎ ‎5.下列关于不同生物体内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组数 ‎①‎ ‎②‎ ‎③‎ ‎④‎ 生物种类 大肠杆菌 小白鼠 洋葱 艾滋病毒 碱基 ‎5种 ‎5种 ‎4种 ‎4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4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1、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 ‎ A、C、G、U ‎2、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①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①错误;‎ ‎②小白鼠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②正确;‎ ‎③洋葱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③错误;‎ ‎④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4种碱基,④正确.‎ 故选:B.‎ ‎ ‎ ‎6.细胞内某一双链DNA片段中有20%的碱基为T,则该片段中(  )‎ A.G的含量为20% B.A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DNA分子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四种碱基通过氢键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其中A与T配对,G与C配,所以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该DNA片段中T=A=20%,G=C=(1﹣20%×2)÷2=30%.‎ 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解答】解:A、该双链DNA片段中,G的含量为30%,A错误;‎ B、该双链DNA片段中,A的含量为20,B错误;‎ C、该双链DNA片段中,嘌呤含量为50%,C正确;‎ D、该双链DNA片段中,嘧啶含量为50%,D错误.‎ 故选:C.‎ ‎ ‎ ‎7.经测定,某生物体内所有嘌呤碱基之和等于所有嘧啶碱基之和,且鸟嘌呤的个数等于胞嘧啶的个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腺嘌呤的个数等于胸腺嘧啶的个数 B.该生物最可能是某种细胞 C.腺嘌呤的个数等于尿嘧啶的个数 D.该生物最可能是双链DNA病毒 ‎【考点】77: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F:DNA与RNA的异同;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与RNA的判定方法:‎ ‎(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 ‎(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 ‎(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 ‎(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 ‎【解答】‎ 解:该生物体内嘌呤碱基之和等于所有嘧啶碱基之和,且鸟嘌呤的个数等于胞嘧啶的个数,说明该生物的所有核酸中,碱基之间的配对可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说明该生物体内最可能只含双链DNA,即该生物最可能是双链DNA病毒.‎ 故选:D.‎ ‎ ‎ ‎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1个DNA经过4次复制,共产生24=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16个DNA分子都含14N,比例为100%;含15N的DNA有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40个A,复制4次需A的数量=(24﹣1)×40=600个.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故全部子代DNA都含14N,A错误;‎ B、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解得A=4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40=600,B正确;‎ C、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所以含有15N的DNA分子占,C正确;‎ D、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A.‎ ‎ ‎ ‎9.下列有关人体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组成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都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D.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考点】7B: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4、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其单体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C错误;‎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 ‎ ‎10.在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  )‎ A.基因 B.信使RNA C.转运RNA D.遗传密码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RNA分类:①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内传递到细胞质中.②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形似三叶草的叶,识别密码子.③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3、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碱基成为1个密码子.‎ ‎4、反密码子:tRNA上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5、tRNA:翻译过程中,将游离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的RNA.‎ ‎【解答】解:A、在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过程中不需要基因,A错误;‎ B、在翻译过程中,mRNA作为合成多肽链的直接模板,B错误;‎ C、在翻译过程中,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将游离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的RNA,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的翻译者,C正确;‎ D、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碱基成为1个遗传密码,D错误.‎ 故选:C.‎ ‎ ‎ ‎11.中心法则是指(  )‎ A.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 B.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C.亲代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D.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解答】解:中心法则图解为:,可见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在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中的传递过程.‎ 故选:B.‎ ‎ ‎ ‎12.下列关于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与氨基酸只能是一一对应关系 B.一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C.一个密码子可以决定多种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解:ABD、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因此密码子与氨基酸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AB错误;D正确;‎ C、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C错误.‎ 故选:D.‎ ‎ ‎ ‎13.人体细胞中不能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是(  )‎ A.mRNA B.DNA C.酶 D.氨基酸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解:A、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A错误;‎ B、DNA是由DNA控制合成的,B错误;‎ C、酶是蛋白质或RNA,由DNA控制合成的,C正确;‎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是由DNA控制合成的,D错误.‎ 故选:D.‎ ‎ ‎ ‎14.碱基互补配对不发生在(  )‎ A.细胞质基质中 B.细胞核内 C.叶绿体内 D.核糖体上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77: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在RNA中与U(尿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A、细胞质基质中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因此不会发生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 B、细胞核内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 C、叶绿体中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 D、核糖体能进行翻译过程,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故选:A.‎ ‎ ‎ ‎15.如图是中心法则图解,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过程的模板链相同 B.RNA病毒都能独立进行d、e过程 C.人体细胞也有可能发生d过程 D.e过程中核糖体上只有mRNA的参与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RNA分子复制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翻译过程.其中逆转录过程和RNA分子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解答】解:A、a过程的模板链是DNA分子的两条链,而b过程的模板链只是DNA分子的一条链,A错误;‎ B、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能独立进行d、e过程,B错误;‎ C、人体细胞在感染RNA病毒时,可能发生d逆转录过程,C正确;‎ D、e过程中核糖体上有mRNA、tRNA和rRNA的参与,D错误.‎ 故选:C.‎ ‎ ‎ ‎16.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即可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全部控制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D.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考点】7G: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与多对相对性状有关;‎ ‎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A、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A正确;‎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即可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B错误;‎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 D、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D正确.‎ 故选:B.‎ ‎ ‎ ‎17.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20多种致癌因子.焦油等化学物质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其能引起(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量的变异 C.DNA碱基对的改变 D.RNA结构的改变 ‎【考点】9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分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 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 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3、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不定向性;③突变率很低;④多数有害.‎ ‎【解答】解: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20多种致癌因子.焦油等化学物质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其能引起DNA碱基对的改变,即基因突变.‎ 故选:C.‎ ‎ ‎ ‎1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 B.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 C.丰富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D.人们可定向诱导突变性状 ‎【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来源,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B正确;‎ 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正确;‎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D.‎ ‎ ‎ ‎19.若人体某个基因中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会导致(  )‎ A.遗传性状的改变 B.遗传密码的改变 C.遗传信息的改变 D.遗传规律的改变 ‎【考点】7B: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基因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解答】解:A、基因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因此不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A错误;‎ B、基因中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发生改变,如果在非编码区,则不会引起遗传密码改变,B错误;‎ C、基因中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发生改变,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C正确;‎ D、基因中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发生改变,不会改变遗传规律,D错误.‎ 故选:C.‎ ‎ ‎ ‎20.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  )‎ A. B. C. D.‎ ‎【考点】95: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认真读图、细心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属于缺失;图示B属于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图示D属于增添;而图示C则是四分体时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C项正确.‎ 故选C.‎ ‎ ‎ ‎21.丈夫患下列哪种病,妻子在进行产前诊断时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21三体综合症 C.白化病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的遗传病分为三种: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 一、单基因病,单基因病又分为三种:‎ ‎1.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有显性基因,一经传给下代就能发病,即有发病的代代,必然有发病的子代,而且世代相传,如多指,并指等. ‎ ‎2.隐生遗传: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白化病等,之所以称隐性遗传病,是因为患儿的双亲外表往往正常,但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3.伴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有关,又有显隐性之分.隐性:如血友病(XhXh、XhY)、红绿色盲(XbXb、XbY)是一种交叉遗传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得多.显性:抗维生素佝D偻病、先天性聋哑等,(XAXA、XAXa、XAY )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得多.所以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一般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 二、多基因遗传:是由多种基因变化影响引起,此外多基因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家族聚焦现象,如哮喘病、精神分裂症等. ‎ 三、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排列位置异常等产生;最常见的如先天愚型和21三体综合征.‎ ‎【解答】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与性别无关,不需要做鉴定胎儿性别,A错误;‎ B、21三体综合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与性别无关,不需要做鉴定胎儿性别,B错误;‎ C、白化病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没有性别的差异,不需要做鉴定胎儿性别,C错误;‎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父亲有病XDY,母亲正常XdXd,其后代女儿都患病,男孩都正常,所以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D正确.‎ 故选:D.‎ ‎ ‎ ‎2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生殖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消失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解答】解:A、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 B、体细胞中也存在染色体组,B错误;‎ C、生殖细胞中也存在染色体组,C错误;‎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仍然存在,D错误.‎ 故选:A.‎ ‎ ‎ ‎23.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 B.‎ 精 卵 ab AB Ab a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C.‎ D.‎ ‎【考点】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重组,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A、A图为杂种子一代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而发生了基因重组,A正确.‎ B、图B是雌雄配子结合的基因组成方式,是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内基因的组合而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 C、C图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D图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杂种子一代自交,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 ‎ ‎24.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二者都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 D.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95: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个体表现型,B错误;‎ C、用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但是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C错误;‎ D、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一般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故选:A.‎ ‎ ‎ ‎25.某班同学在做“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正确的做法是(  )‎ A.调查时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B.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各小组结果汇总后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 ‎【考点】A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 ‎【解答】解:A、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 B、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作为调查对象;适宜人类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错误;‎ C、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人类的遗传病,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C错误;‎ 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并将各小组结果汇总后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 故选:D.‎ ‎ ‎ ‎26.生物学家一野生的草莓为原料,经人工诱导或培育出四倍体草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或直接染色观察 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 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培育出的四倍体草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 ‎【考点】99: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低温处理幼苗→固定细胞的形态→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解答】解:A、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需要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进行观察,A错误;‎ B、检测染色体时,需要使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作为染色剂,B错误;‎ C、一般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又绝大部分处于间期,因此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D、培育出的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能进行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 ‎ ‎27.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会遗传给子代 B.不含有致病基因就不患遗传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解答】解:A、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A错误;‎ B、不含有致病基因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 C、遗传病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C正确;‎ D、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 ‎ ‎28.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单倍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其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解答】解: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可以得到单倍体,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根据题干信息“单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可知,该单倍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据此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 故选:C.‎ ‎ ‎ ‎2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A. B. C. D.‎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由于夫妻双方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同时患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儿子(aaXbY),可推导出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再根据选项中的细胞类型及所带基因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该细胞中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性染色体组成是XY,该细胞可表示父亲的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故A存在;‎ B、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根据染色体上所携带基因情况,该细胞可表示夫妻双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故B存在;‎ C、该细胞的X染色体上既有B基因,又有b基因,可表示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后,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存在;‎ D、图示细胞是男性的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与父亲基因型不同,故D不存在.‎ 故选:D.‎ ‎ ‎ ‎30.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所导致的变异,属于伴X显性遗传,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缺失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 B.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携带白眼基因 C.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F1雄蝇的存活率比雌蝇少一半 D.F1的缺刻翅白眼雌蝇与正常翅红眼雄蝇杂交,F2中出现缺刻翅白眼雌蝇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题干的信息:‎ ‎①分析决定红眼基因与缺失的关系:假如决定红眼的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区段,还有一个信息“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则后代不会出现缺刻翅白眼雌果蝇,说明决定红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区段.如果用“X缺”表示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则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组合为:XWX缺×XwY.‎ ‎②分析“雌雄比为2:1”的原因:如果后代没有致死现象,则后代雌雄之比为1:1,现在“雌雄比为2:1”,说明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也就是:XWX缺×XwY→1XWXw(红眼雌果蝇):1XwX缺(缺刻翅白眼雌果蝇):1XWY(红眼雄果蝇):1X缺Y(致死).‎ ‎【解答】解:A、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说明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A正确;‎ B、亲本雌果蝇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则F1缺刻翅白眼雌蝇其基因型为XwX缺,则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B正确;‎ C、从“雌雄比为2:1”看出,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C正确;‎ D、F1的缺刻翅白眼雌蝇与正常翅红眼雄蝇杂交,XwX缺×XWY→1XWXw(红眼雌果蝇):1XWX缺(缺刻翅红眼雌果蝇):1XwY(白眼雄果蝇):1X缺 Y(致死),所以F2中出现缺刻翅红眼雌蝇,不会出现缺刻翅白眼雌蝇,D错误.‎ 故选:D.‎ ‎ ‎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31.如图1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图2为DNA分子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脱氧核糖核苷酸 .‎ ‎(2)图1中若3是鸟嘌呤,4的中文名字应该是 胞嘧啶 .‎ ‎(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 40 个,C和G共有 60 对.‎ ‎(4)图2中的复制完成后A′链与 B 链相同、B′链与 A 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了其清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这与复制过程中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有关,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半保留复制 .‎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分析图1: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和4为含氮碱基.‎ 分析图2:图2表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与B链相同,B'链和A链相同.‎ ‎【解答】解:(1)图1是DNA结构,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含氮碱基,1、2、3结合起来是的结构是脱氧核苷酸.‎ ‎(2)若3是鸟嘌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为胞嘧啶.‎ ‎(3)设A有x个,则A=T=x,C=G=100﹣x,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2x+3×=260,解得x=40,所以腺嘌呤共有40个,C有60个,故C和G共有60对.‎ ‎(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与B链相同,B'链和A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了其亲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这与复制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关,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苷酸 ‎(2)胞嘧啶 ‎(3)40 60‎ ‎(4)B 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半保留复制 ‎ ‎ ‎32.为探究格里菲斯提出的转化因子,艾弗里及其同事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的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④ 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性菌→R型菌落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等人发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中的表达格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性菌→R型菌落 .‎ ‎(2)上述实验的对照组是 ①②④ .‎ ‎(3)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把DNA和蛋白质、多糖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DNA的作用 .艾弗里等人得出的结论是 DNA是遗传物质 .‎ ‎【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路: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RNA、脂质等一一提纯,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通过实验发现S型细菌的DNA能使R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先做了以下四步实验:‎ ‎①对S型细菌的物质提取分离得到蛋白质、多糖和DNA;‎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菌→R型菌落;‎ ‎④S型细菌的DNA+R型活菌→S型菌落+A;‎ ‎⑤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只有R型菌落.‎ ‎【解答】解:(1)由于DNA分子在结构完整时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所以可用DNA水解酶将DNA分子水解,使其失去转化功能,再观察实验现象.因此,第四步实验的操作方法是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只有R型菌落.‎ ‎(2)上述实验中,实验组是③,的对照组是①②④.‎ ‎(3)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多糖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通过①②③④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1)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性菌→R型菌落 ‎(2)①②④‎ ‎(3)把DNA和蛋白质、多糖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DNA的作用 DNA是遗传物质 ‎ ‎ ‎33.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遗传信息的 翻译 过程,在细胞质的 核糖体 中进行.‎ ‎(2)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UAG,则对应的密码子是 AUC .‎ ‎(3)人体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这两种细胞转录的 mRNA 不同.‎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以mRNA为模板,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需要酶和能量,产生是核糖体.‎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tRNA的三叶草结构,其一段相邻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能与密码子互补配对.‎ ‎【解答】解:(1)甲图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 ‎(2)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UA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对应的密码子是AUC.‎ ‎(3)人体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说明出现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进而转录出不同的mRNA,进而翻译出不同的蛋白质.‎ 故答案为:‎ ‎(1)翻译 核糖体 ‎(2)AUC ‎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mRNA ‎ ‎ ‎34.如图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如图所示4种细胞中,最可能是单倍体植物细胞的是 D (填字母).‎ ‎(2)如图所示4种细胞所代表的植物中,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A (填字母),判断理由是 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 ‎(3)若上述植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则属于二倍体的是 B和C (填字母).‎ ‎(4)若C图说是细胞代表的植物是由卵细胞发育形成的,则该植物是 单 倍体,体细胞内有 2 个染色体组.‎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的是某些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甲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乙和丙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二倍体;丁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应为单倍体.‎ ‎【解答】解:(1)由于D图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最可能为单倍体,它是由二倍体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A图,判断的理由是该植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会因为染色体联会紊乱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不能产生种子.‎ ‎(3)如果这些植物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形成的,则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B、C图,A图是三倍体.‎ ‎(4)如果C图的植株是由某植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形成的,那么它是单倍体,其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故答案为:‎ ‎(1)D ‎(2)A 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B和C ‎(4)单 2‎ ‎ ‎ ‎35.如图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基因突变不做考虑).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常 (填“常”或“X”)染色体上,可由Ⅱ的个体 6 判断出.‎ ‎(2)乙病是以显性遗传病,理由是 I﹣1和I﹣2都患乙病,子代II﹣5正常(有中生无为显性) .‎ ‎(3)若Ⅱ﹣6和Ⅱ﹣7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 ‎.由此可知乙病基因均位于 X (填“常”或“X”)染色体上,Ⅱ﹣6的基因型是 aaXBXb .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100个正常人中有一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儿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  .‎ ‎【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都患乙病,但他们有个正常的儿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乙病为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1)Ⅰ﹣1和Ⅰ﹣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Ⅱ﹣6),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Ⅰ﹣1和Ⅰ﹣2都是患乙病,子代Ⅱ﹣5正常(有中生无显性),说明乙病是显性遗传病.‎ ‎(3)若Ⅱ﹣6和Ⅱ﹣7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这说明乙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由此可推知乙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Ⅱ﹣6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且其儿子不患乙病,因此Ⅱ﹣6基因型是aaXBXb.Ⅱ﹣7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Ⅱ﹣6和Ⅱ﹣7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概率为××=.‎ ‎(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10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8(aa)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Aa)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aa男孩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常 6‎ ‎(2)I﹣1和I﹣2都患乙病,子代II﹣5正常(有中生无为显性)‎ ‎(3)X aaXBXb ‎ ‎(4)‎ ‎ ‎ ‎2017年7月8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