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最新北师版五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精打细算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 ‎ ‎ ‎ ‎ ‎ ‎ ‎ ‎ ‎ ‎ 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2、交流方法:‎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 )×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为角化整数乘法。 (4)、商不变的规律。 3、讨论: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P65,试一试。‎ ‎ ‎ 教学反思 ‎ ‎ ‎ ‎ ‎ ‎ ‎ ‎ 教学内容 打扫卫生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 ‎ ‎ 三、巩固 四、总结。‎ 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 ‎ ‎ 创建数学模型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组织交流。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验了结果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教材中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生尝试做书P67/试一试 集体校对。并让学生提出在计算时问题。 书试一试第2,3,4把手作为回家作业。 ‎ ‎ ‎ 教学反思 ‎ ‎ ‎ ‎ ‎ ‎ ‎ ‎ 教学内容 打电话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 ‎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 ‎ ‎ ‎ 三、巩固与应用 ‎ ‎ ‎ ‎ ‎ ‎ ‎ ‎ ‎ ‎ ‎ 四、总结 创设“打电话”的情境,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 ‎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 ——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5.2÷0.325=□÷325 161÷0.46=□÷□ 2.笔算。6.84÷0.912 25.84÷1.799.6÷41.5 220.5÷147 3.判断。1.44÷1.8=8 11.7÷2.6=45 4.48÷3.2=1.4‎ ‎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进行讲解。‎ ‎ ‎ ‎ ‎ 教学反思 ‎ ‎ ‎ ‎ ‎ ‎ 教学内容 人民币对换 教 学 目 标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 ‎ ‎ ‎ ‎ ‎ ‎ 四、总结。 ‎ 呈现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2、练一练:P71/1,2,3,4 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7,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 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100. 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不需要 ‎ ‎ ‎ 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 ‎ ‎ ‎ ‎ ‎ 教学内容 除的尽吗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 会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 ‎ ‎ ‎ ‎ ‎ ‎ 三、巩固与应用 ‎ ‎ ‎ ‎ 四、总结。‎ 教材创设了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 1、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学生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住下除了,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不往下除了?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草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书P73——第1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其中4。2525,小数部分虽然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但是它没有删节号,说明是锄 尽的,就不是循环小数。此类习题教师不必过多不充, 第3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即1。667千米。‎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 ‎ 教学反思 ‎ ‎ ‎ ‎ ‎ ‎ 教学内容 调查“生活垃圾”‎ 教 学 目 标 ‎1、体会小数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教学难点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 ‎ 三、巩固与应用 ‎ ‎ ‎ ‎ 四、总结。‎ ‎1、创设情境。 ‎ ‎2、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试一试:第1题: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 ‎ 教学反思 ‎ ‎ ‎ ‎ ‎ ‎ ‎ ‎ ‎ 单元练习设计 复习内容 小数除法 达 成 目 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除法计算。‎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第1题:要求学生口算。在小数四则计算中,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但在速度上不做硬性要求。第2题:要求学生计算并验算,小数四则运算的验算方法和整数四则运算是一样的。 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算一算。第4题: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并说一说是怎样找到的,再按照规律填数。其规律可以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学生说一说什么单价,再独立解答。第6题:要求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 第7题: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题:脱式解答,有的题目学生能用简便方法,应以予以鼓励。 第10题:由学生独立看懂图意并进行解答。‎ ‎ ‎ 教学反思 ‎ ‎ ‎ ‎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 学 目 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 二、探讨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 五、巩固与提高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教学反思 ‎ ‎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二)‎ 教 学 目 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 二、探讨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 五、巩固与提高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1、 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 ‎ ‎ 2、 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4、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平移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 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三、画一画,掌握平移运动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 1、 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2、 观察并讨论:‎ 3、 讨论:平移时应注意什么?‎ 4、 按要求画一画:‎ 完成书中26页题目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 教 学 目 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欣赏图案。‎ 二、说一说 三、画一画 四、练一练 五、实践活动。‎ 出示书中的图片,学生观察。‎ ‎1、独立涂色,然后同桌之间说说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2、找出对称图形,说出对称轴。‎ ‎3、议一议复杂图形的构成。促成学生形成一种以简驭繁的设计图案的理念。‎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①学生先观察,独立思考,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绘图的策略:根据对称轴,找图形特征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各对称点。‎ ‎②学生掌握策略下独立绘图。‎ ‎2、继续画下去。学生独立完成。‎ ‎1、图案设计。‎ 用自己带的一片树叶或其它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设计新的图案,并涂色,可进行评比展示。‎ ‎2、根据附页中的图4通过对称、平移、旋转来设计图案。‎ ‎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 ‎2、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制作“雪花”。‎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二、看书质疑 ‎1.将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揭示概念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按照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呢?‎ 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 ‎2.认识倍数与因数 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思考。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引导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数?20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发现:5和4是乘数,20是积,关系:乘数×乘数=积 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四、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你能根据乘法算式18÷6=3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 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 找因数和倍数 观察第3页上的“找一找”,然后全班交流方法。‎ 找7的倍数。‎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巡视并答疑。‎ ‎1、课本第3页第3题。‎ ‎2、游戏 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因数”。‎ 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5×4=20‎ 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 20是4和5的倍数。 ‎ 自然数范围内(零除外)。 4和5是20的因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5的倍数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5倍数的特征,能熟 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2.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 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1.5的倍数的特征 ‎(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 ‎(2)观察、思考: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合作交流:是5的倍数要具备什么条件?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验证: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数游戏: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5的倍数。‎ ‎2、用0、5、8组成三位数,使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 四、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2的倍数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2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特征,能够熟练的判断一个数是 不是2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教学重点 掌握2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掌握2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怎样能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 的倍数?‎ ‎1.2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请在书第4页找出2的倍数。‎ ‎(2)观察、思考 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交流:是2的倍数要具备什么条件?‎ 引导学生归纳: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验证:说出几个较大数,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奇数、偶数 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 进行你问我答练习。‎ ‎3、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观察以上2的倍数里,哪些还是5的倍数?‎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用0、5、8组成三位数 使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 )‎ 使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 )‎ 使这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 )‎ ‎3、教材第2题:说明理由。‎ 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 板书设计: ‎ ‎2的倍数的特征 全课小结:‎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 是2 的倍数叫偶数。‎ 不是2 的倍数叫奇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活动一:复习巩固。‎ 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三:试一试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4、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的数就是3的倍数……‎ ‎1、你们的猜想对吗?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3、建议学生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看 ‎ ‎4、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 45 53 87 36 65 ‎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 36 17 54 71 45 48‎ ‎2、准备卡片:3、0、4、5 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 )是3的倍数。(2 )同时是2和3的倍数。(3‎ 活动四:练一练 活动五:实践活动 全课小结 ‎ )同时是3和5 的倍数。(4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找因数 教 学 目 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活动一:合作探究。‎ ‎(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 教师巡视)‎ ‎1、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2、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1×12=12 2×6=12 12×1=12 ‎ ‎6×2=12 3×4=12 4×3=12 ‎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4、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2共有几个因数?‎ ‎(三)应用拓展。‎ 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5、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 活动二:勇于尝试 ‎1、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 ‎(学生一边拼长方形,一边找9与15的因数)‎ ‎2、9的因数有哪些?15的因数有哪些?‎ ‎3、9和15的因数中哪几个因数是相同的?‎ 活动三:比本领《看谁找得快》‎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投影展示1、2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五:应用找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1、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2、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一共有几种排法呢?‎ ‎3、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媒体演播: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 ‎ ‎1、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四)总结与评价:‎ ‎2、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 ‎ 教学内容 找质数 教 学 目 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游戏学知 ‎1、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 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用上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在张纸上。‎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2、汇报:可能的情况:(1)1 × 9 3 × 3‎ ‎(2)1 × 24 2 × 12‎ ‎ 3 × 8 4 × 6‎ ‎3、那第二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 ‎(二)游戏练知 ‎(三)全课小结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 ‎ 板书: 1 × 11 11‎ ‎4、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5、哪个组也遇到了和他们组同样的困难?板书:29、7、13、17。‎ 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板书:29、7、13、17的约数。‎ ‎6、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11、29、7、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约数)‎ ‎7、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数的约数的个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约数。请你仔细观察约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小组讨论)‎ 汇报①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 ②按约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 ③按约数的个数分类 ‎ ‎8、如果按个数这种分法要分多少类啊?能不能再概括分一分?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9、你们按约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那么“‎1”‎怎么办呢?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利用刚学过的知识做游戏,好吗?‎ ‎1、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师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课件出示数1、2、3、23、31、33、49、51、37、41、47、25、63、74、36、70‎ 刚才有的组在选择时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2、猜电话号码 要求:每个同学每次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认真做好记录。‎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以内最小的质数。10以内最大的质数。‎ ‎ 10以内最小的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以内最大的偶数。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 教 学 目 标 ‎1、练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一、 第1‎ 二、第2题 三、第3题 四、第4题 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集体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的最大因数是几,15最小的倍数是几。‎ 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然后再回答问题。有4种可能:9、18、27、54。‎ 独立完成之后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可以先判断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 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第1项结论是5,第2项结论是13和2 ,第3项结论是36或92。‎ 五、第5题 六、第6题 七、猜数游戏 八、全课小结 先解决第1个问题,交流一下你是如何思考的,可以从每盒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6、5、3都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8不是90的因数,不能正好装完。第2问是引导思考90还有哪些因数,同时,还要注意联系一下生活的实际,如每盒里装2瓶、9瓶、10瓶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每盒里装90瓶就不太合理了。‎ 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发现规律:“3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的规律。‎ 要求:每个同学每次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认真做好记录。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以内最小的质数。 10以内最大的质数。 10以内最小的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以内最大的偶数。‎ ‎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整理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通过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整理复习第一、二、三单元 二、整理复习第单元 三、练一练:‎ ‎ 让学生先罗列出所学知识,再组织归纳,明确联系 ‎ 所学的面积公式,讨论他们之间的联系。‎ ‎1、第1,2,3题:罗列符合条件的数,然后进行筛选。‎ ‎2、第4题:先摆一摆,再总结规律。‎ ‎3、第5题:指名分析错误原因 ‎4、第6题:注意估商的方法。‎ ‎5、第8题:独立做、再讨论。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6、第9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2、3、5的倍数的特征。‎ ‎7、第14题:寻找“万能钥匙”的基本策略是筛选法,本题先根据是两位数而且是5的倍数这两个条件,这个数可能是:95,85,75,65,55,45,35,25,15。再根据“所有因数的和为‎48”‎这一条件,排除“95、85、75、65、‎55”‎这五个数,接着求“45、35、25、‎15”‎的所有因子,直至寻找到符合条件的数。答案是:35。‎ ‎ ‎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 学 目 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 提问: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知道的?‎ 同学进行交流。‎ 二、归纳比较的方法:‎ 三、练习 四、全课小结 ‎(1)平移 (2)分割 (3)数方格 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 ‎1.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 ‎2.根据自已的理解画图形,只要面积是12平方厘米都可以。‎ ‎3.让学生讨论观察补哪块图形好。‎ ‎4、17页 第4题。‎ ‎5、作业: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图形。 ‎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地毯上的图形 教 学 目 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4、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1.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2.图形有什么特点?‎ ‎3.求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 ‎(1)数格 ‎ ‎(2)大面积减小面积 ‎ ‎(3)分割数格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 ‎2.下列点图上的面积是多少?说如何分割?为什么这样分割?‎ ‎3.总结:求这类图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应注意什么?‎ ‎4、19页第3题第二部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底和高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动手活动,找到高这条特殊线段,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教学重点 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高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谈话导入 ‎(二)认识“高” ‎ ‎1、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状的?还见过什么形状的餐桌? 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 ‎2、说得很好!老师就特别喜欢方形的餐桌,而且老师有个习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去做。老师家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是太大了,搬到课堂上比较麻烦,但老师带来了与它形状一样的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老师想用这块木板做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锯呢?同学们帮帮老师,行吗?那我们就动手做一做。‎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 ‎4、同学们好聪明!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做出了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老师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谢谢你们帮了老师的忙! ‎ ‎1、出示平行四边形。 ‎ ‎(1)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剪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谁来说说你的理由。(贴平行四边形) ‎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2、出示三角形 ‎ ‎(1)这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学习,猜一猜我们要对这个三角形做什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 ‎(2)各小组汇报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3)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指导。 ‎ 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画各种图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画 ,画出的高更精确。 ‎ ‎(三)练习巩固 ‎ ‎(四)全课总结 ‎3、出示梯形 ‎ ‎(1)看到这个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2)师生共同小结梯形的高的概念。‎ ‎(3)画梯形的高 ‎ ‎4、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概念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 引导观察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1、课本21页试一试第1题。 ‎ 学生依次找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并在图中标出来,完成后集体订正。 ‎ ‎2、课本21页练一练第1、2题 ‎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方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 ‎3、课本21页练一练第3题 ‎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 ‎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 ‎ ‎:‎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3.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激发 二、尝试 ‎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 ‎ ‎(1)长1.2厘米,宽3厘米。‎ ‎(2)长‎0.5米,宽‎0.4米。‎ ‎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指名到投影上数。边数边讲解 ‎ (2)投影出示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3)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操作讨论得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 ‎(2)揭示转化规律: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 ‎3.归纳总结公式 ‎(1)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汇报。‎ ‎①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面积没有改变。即长方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 ‎②‎ 三、应用实践 四、全课小结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同时板书)‎ ‎(2)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出来?‎ ‎4.教学字母公式 ‎ ‎(1)介绍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读法。板书S=a×h ‎(2)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 ‎(3)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宽3.5厘米,长4.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得数保留整数)‎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 ‎③订正。提问:根据什么这样列式?计算时注意哪些问题?‎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激发 二、尝试 ‎1.出示平行四边形 高1.5厘米,长2厘米 ‎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 ‎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 ‎ (1)核对数方格的结果。‎ ‎(2)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3)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三、应用实践 四、全课小结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多少度?怎样平移?‎ ‎(3)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归纳、总结公式。 ‎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 ‎(4)字母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表示为:S=ah÷2。(板书)‎ ‎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利用公式求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今天有何收获?:‎ 教学反思 ‎ ‎ 教学内容 ‎ 梯形的面积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激发 二、尝试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 ‎ ‎2、指出下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 ‎3、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大家有信心吗?‎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 ‎3.根据讨论结果,完成80页书空,并计算出复习(3)的面积。‎ ‎4.汇报结果。‎ ‎①操作过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再使一个梯形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条直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三、应用 四、全课小结体验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板书)‎ 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④计算过程中“3+5”表示上、下底之和,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计算时要加上小括号。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计算中要加上“除以2”?‎ ‎⑤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点拨: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字母公式。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a+b)h÷2 (板书)‎ ‎5.小结: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 ‎1.出示例题: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 ‎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①拿出渠道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横截面是一个平面。‎ ‎②生试做。‎ ‎③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 ‎ ‎2.做一做。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判断。 ‎ ‎(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练习 ‎(1)让学生用铅笔代替圆木或钢管摆成图中的形状。‎ ‎(2)根据公式求出总根数,说一说是什么道理。‎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五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的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的图形的面积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基本练习 二、指导练习 三、攻破难题 ‎1.回答各图面积地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1. 练习: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 ‎⑴独立审题,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⑵师巡视,看同学们在计算书三角形和梯形的的面积时是否注意了“除以2”‎ ‎⑶指6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练习。生独立审题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注意单位的换算。‎ ‎1.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长‎21米,下底长‎45米,面积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 ‎2. 17题:已知右面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34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 四、全课小结 ‎3.在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 教 学 目 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谈话引入,教学新课。‎ 二、练一练 活动: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你准备怎么拿呢?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 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1、看书说理,小林和小明一样多吗?笑笑和小红一样多吗?‎ ‎2、画一画,说说画法对吗?为什么?还有别的画法吗?‎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1、2、3,体会分数之间的关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 ‎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4、思考:小红和小明都吃了1/2块蛋糕,谁吃的多?‎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1/2---------4枝 整体“‎1”‎不一样 ‎1/2---------3枝 分数所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饼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活动一:分一分 ‎1、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去经,这天八戒化缘得到了3个饼,这下八戒可发愁了:“3张一样大的饼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 ‎2、先独立思考,再用圆形纸片代表饼,剪一剪,画一画,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一种分法:先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4分之一,3张饼分完,每人共得了3个4分之一,就是4分之3。‎ 板书:1/4+1/4+1/4=3/4‎ 活动二:试一试 第二种分法:先把3张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3个4分之一的饼,合起来就是4分之3。‎ ‎3、这里的4分之3表示什么? ‎ ‎4、同学们非常能干,帮八戒解决了难题。如果有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可能会有两种答案)‎ ‎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1张,每人4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地分,9个4分之一就是4分之9。‎ 师:4分之9在这里表示什么?‎ 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4分之一张,合起来是2张加上4分之一张。‎ ‎2张加上4分之一张,写成分数就是:2 1/4,读作:二又四分之一。二又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 每人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吗?也就是4分之9等于2又4分之一。‎ ‎5、观察4分之3、4分之9、2又4分之1这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小于分母  分子大于分母)‎ ‎6、在数学里,我们把分数分为两类,把分子大于分母这类分数叫做假分数,把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你能举例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吗?先说给同桌听听。谁来说一说?(如果没有学生说出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教师可问:“4分之4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8、小结:像这样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也属于假分数这一类。‎ 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你还发现什么特点?(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还有一种是带有整数的分数)‎ 在假分数里,像2又4分之1,1又4分之3这样的分数叫做带 分数。‎ 第一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第二题: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活动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第三题:在直线上的方框里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 ‎1.独立练习练一练1、2、3集体校对。‎ ‎2.判断(1)真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大于1.       ‎ ‎(3)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  ‎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商a/b(b≠0)的意义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设置疑问,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你能把商分为哪几类?‎ ‎ 36÷6 =      4÷5=    80÷5=‎ ‎3÷7=        5÷10=    4÷9=‎ 归纳分类: 36÷6 和80÷5的商为整数;‎ ‎ 4÷5和5÷10的商为有限小数;‎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 3÷7 和4÷9的商为循环小数。‎ ‎2、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分数与除法 ‎1、创设情境,引入关系。‎ 国庆节就要到了,今年的国庆节,学校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野游活动,到了野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联欢活动,前几天我同语文老师对想要买的食品做了一些粗略的计划,知道买哪些东西了,具体怎么分还没有计算,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计划吗?‎ 请看我们班级为这次活动准备的食品:‎ 食品名称    食品数量    班级人数    平均每人分的数量 ‎ 苹果          50个        58           50÷58‎ ‎ 饮料          49瓶        58           49÷58‎ 花生          ‎8千克       58            8÷58‎ 上面的商都不能用整数的商来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能否用分数来表示呢?等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2.层层深入,感知关系。‎ ‎(1)我想调查一下,最近谁要过生日?指一名同学说说你过生日的时候必须要买什么食品?(生:蛋糕)买了蛋糕是自己吃,还是同爸爸妈妈一起吃?‎ 同学们愿意帮***同学分一分蛋糕吗?‎ 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把蛋糕平均分成几份?‎ 怎样列式?(指名口述算式)1÷3‎ 大家拿出练习本来计算这个商是多少?(用小数表示)‎ 这个商用小数表示太麻烦了,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它。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家看,每人得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上面的算式1÷3的商可以用分数1/3表示了,‎ ‎(2)小组讨论:1÷3=1/3中,你发现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与得数中的分子、分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三、总结提升,归纳关系 ‎(3)讨论完毕后,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学生口述的过程中,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4)现在大家会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了,那么,大家能把前面表格中的得数用分数表示吗?‎ ‎ 3.,巩固关系 国庆联欢的时候,我打算买3张非常好吃的比萨饼,想和语文老师、还有两名在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同学A和B共同分享,大家能帮我们合理的分一下吗?‎ 把这3张饼平均分给我们4个人,每人分得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呢?‎ ‎①议一议:讨论如何分,有哪些分法?(让同学们充分考虑好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剪一剪:想好后各小组可以行动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我们事先准备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和剪刀剪一剪,并把分好的四份摆在桌子上。                    ‎ ‎③拼一拼:分好后,请同学们每人取一份拼在一起,看看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        ‎ ‎④列一列:怎样用算式表示自己分饼的数量关系?谁会列式?‎ ‎⑤算一算:师指一名同学板演算式:‎ ‎3÷4= 3/4(张)‎ ‎ 答:每人分得 3/4 张。‎ 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 ‎⑥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板书:a÷b= a /b  (b≠0)‎ 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 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 ‎(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1、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2、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四、练习实践 五、课堂小结 总结: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数。‎ ‎1、练一练1、2、3题。‎ ‎2、拓展练习 7÷13= 7/13 =(   )÷(  )   ‎ ‎(  )÷9= 3/4  =(  )÷26                 ‎ ‎3、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 ‎ 分数与除法 a÷b= a /b (b≠0) 3÷4= 3/4(张)‎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答:每人分得3/4张饼。‎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假分数带分数互化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 二、练一练。‎ 三、活动 ‎1、举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2、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1、2题,学生填写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中第2题的 ,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第3题,用分数表示没涂色的部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是怎样思考的。‎ 第4题,先解决第1个问题,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引导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 第5题,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第6题,在○里填上“﹥”“﹤”或“﹦”。‎ 第7题,按要求在圈内填上适当的分数。‎ 第8题,观察今年的年历,并填空。‎ 组织学生设计一张数学手抄报,设计好后,说说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二)探究新知 ‎  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故事引入 ‎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12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 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   1、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   (1) 折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用手分别平均折成4份、8份、16份。‎ ‎   (2) 画 在折好的长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3份、6份、12份画上阴影。‎ ‎   (3) 剪 把长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 ‎   (4) 比 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 ‎   2、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   (1) 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   (2) 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   (3) 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   (4) 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小组讨论。‎ ‎   (5) 汇报讨论情况。‎ ‎(三)练习实践 四)全课小结 ‎   (6) 启发点拨。‎ ‎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 ‎   板书: (零除外)‎ ‎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   (都、相同的数、零除外)‎ ‎  (7)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  A. 思考:要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  B. 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 ‎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8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 ‎  ‎ ‎   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  ‎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分数的基本性质 ‎3/4=6/8=12/16‎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理解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 二、练习 三、实践活动 四、全课小结 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举例说说什么如何找最大公因数?‎ 说说如何约分。‎ 第1题,练习找公因数,巩固找公因数的方法,渗透集合思想。 第2题,练习约分,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数约分,再连一连。 第3题,分数的意义、约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4题,先找出分数,并说思考方法。再提出一些问题。 第5题,开放题,学生可以自由分割,并用分数表示。 第6题,本题先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思考:选择怎样的地砖才能没有剩余,引出实质是要求24和30的公因数。30和24的公因数是1、2、3、4、6,因此,可以选边长是1dm、2dm、3dm、4dm、6dm的方砖。 ‎ 先让学生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一天的活动,巩固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然后设计表格,用分数知识交流。‎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找最大公因数 教 学 目 标 ‎1、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活动一:找最大公因数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的时候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找因数的比赛,好吗?‎ 同桌互相比赛,一个找出12的全部因数,另一个找出18的全部因数,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你是怎样找的?‎ ‎12=( )×( )=( )×( )=( )×( )‎ ‎18=( )×( )=( )×( )=( )×( )‎ 或者12的因数: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 学生反馈答案后,师出示两个集合圈:请在书上的这两个集合圈中分别填入12和18的全部因数。‎ 出示两个相交的集合,提问:这两个集合和上面两个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这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这里填12和18公有的因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让学生在书上相交的集合圈中填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活动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除了用上面的办法,你还有没有办法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完成第一题:出示8和16,找一找它们的全部因数。‎ 提问:8和16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你能找出它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明白,16是8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8。)‎ 完成第2题:出示5和7,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全部因数 提问: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吗?你有什么办法直接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吗?(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第3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第4题:找出下列各组数的公因数。‎ 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第5题: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先让学生自己写一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公因数的。‎ 数学探索:在表中写出1,2,3,4,5-20等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找一找1,2,3,4,5,-20等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否也有规律?与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找最大公因数 ‎12=1×12=2×6=3×4 12的因数:1、2、3、4、6、12‎ ‎18=1×18=2×9=3×6 18的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 其中最大的是6‎ ‎:‎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约分 教 学 目 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约分的方法。‎ ‎2.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活动一:做一做 复习: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2/3 10/15 12/15 8/12 4/7 30/60 ‎ 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对分数进行进一步地探索。‎ 出示“做一做”:你会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板书:1/3 2/6 4/12 8/12‎ 请你观察上面几个分数,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可能会说:这几个分数都是相等的。‎ 为什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一样,分数的大小却是相等的?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同学的发现吗?‎ 生可能会有两种方法:‎ 活动二:试一试 三、全课小结 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 ‎8/24=8÷2/24÷2=4/12‎ ‎4/12=4÷2/12÷2=2/6‎ ‎2/6=2÷2/6÷2=1/3‎ 把8/24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2得到4/1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8/24=4/12。‎ 二、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8/24=8÷8/24÷8=1/3‎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现在1/3还能再约分吗?(不能)像1/3这样不能再约分了,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有时要约好几次,也可以这样写。‎ 把16/48化成最简分数:你是怎样约分的?化成的最简分数是多少?完成练一练第1题: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第2题:猜灯迷,连谜底。‎ 第3题:比较分数的大小。后面几题能不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应该怎么办?‎ 第4题:写出三个与三分之二相等的分数。‎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约分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值不变的过程叫做约分。‎ ‎1/3 3/4 5/7 7/9‎ 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找最小公倍数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倍数,谁能举例说几个3的倍数?2的倍数呢?3和2的最小倍数都是几?‎ 为什么在说倍数时要加省略号?‎ ‎(出示教材第51页数表)在这张数表中有几个数?‎ 下面请同学们用△圈出4的倍数,用○圈出6的倍数。‎ ‎(学生操作圈数)‎ 谁能说说4的倍数?6的倍数呢?‎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二) 顺理成章,总结概念 ‎(三)总结方法,实际应用 ‎(四)总结收获 在圈数时,你们发现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公有的倍数:12、24、36、48……^‎ 其中最小一个是12 ‎ 那么,能否给这些数起一个名字呢?‎ 这个名字起得好,在数学上把这些数都叫做公倍数。那么谁来总结一下什么叫公倍数?‎ 那么,在这几个数公倍数中,谁给“12”也起个名字。有没有最大公倍数呢?(师生共同讨论)‎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引出公倍数的?‎ ‎(小结学生的发言,板出:枚举法。)‎ 在寻找最小的公倍数时,经常用到枚举的方法。下面请用这个方法:做教材第51页的试一试。‎ ‎(学生练习,在他们汇报时,教师应指导强调集合圈的写法)‎ 谁来汇报练习的结果?‎ ‎(学生展示各自的练习)‎ 在做这一题时,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不妨通过几组数来考证一下大家的想法,从而总结一下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出示教材第52页第3题,学生独立求最小公倍数。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总结3种类型的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52页的第4题,讨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同学们不仅很好的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了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公有的倍数:12、24、36、48……^‎ 其中最小一个是12 ‎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数的大小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2、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复习准备 ‎(二)学习新课 ‎1.说出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数(投影片出图)。‎ ‎2.口答填空:‎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 ‎3.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7和9          32和29‎ 两个整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包含自然数单位的多少来比较大小,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请同学说一说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 ‎(把两张纸重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说明相等。)‎ 把两张正三角形贴在黑板上。问:请说出阴影部分各是多少?‎ ‎(2)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线段图,请同学口答括号部分是多少?‎ 请学生两人一组,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教师巡视。‎ ‎(3)教师:请观察上面比较的各组分数,同组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 教师: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3页做一做。请两三位同学写投影,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两张圆形纸片。并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样大。)‎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表扬“圆形纸片同样大,也就是单位“1”相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这种想法很好。‎ 并说明道理。‎ 教师:请同学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或画一画,比较 学生动手折或画,小组讨论说道理。‎ 老师:说一说下面各组分数中,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2)教师:请看一看这一组分数,(指第二组板书出的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4页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集体订正。‎ ‎3.教师:请说一说同分母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同分子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它们在比较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口答的后教师板书归纳:‎ ‎(三)巩固反馈 ‎(四)总结收获 口答练习: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投影片)‎ ‎1.请自己说出两个同分母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一位同学说出两个同分子分数,另一位同学比较它们的大小。‎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5.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分数?‎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 学 目 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 故事引入,复习旧知 二、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到小小家做客  小小说:欢迎你们,这座楼房、草坪、风筝等等都是小小自己设计的,里面有很多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1、找简单的平面图形 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 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板书:转化)是啊!数学学习中,转化这个数学方法可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们要善于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谁来说说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认识组合图形 (1)这幅图中,还有一些我们没学过的图形,来看看黄色的屋顶和红色的正面墙壁,这个图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2)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由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像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补充板书:的面积)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 四、全课总结 你瞧!小小用几何图形把生活环境设计得多美呀!小主人想把这堵墙涂成红色,刷墙体的工人工资是用平方米来计算的,也就是要计算这堵墙的面积。那么,怎样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谁来说说?(同意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需要哪些条件? 你真了不起。还有其它种的分法吗?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种解法,这两种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分割法:分割——找条件——面积和) 小结: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分割法,作辅助线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来计算面积,做辅助线时要注意画虚线,以及用铅笔和直尺作图。 2、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帮小小解决了问题,小小可高兴了,可他在绿化周围环境时,又碰上了一个问题(出示课件)给这块地铺上草坪,至少要买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同学先自己动手算一算,谁算得最快,老师请他来当当小老师。 非常感谢你,又帮了小小一个大忙了,他想送一面“欢乐小屋”的旗子给你们做纪念,你们能算出这面旗子的面积吗?有几种办法?有的同学已经有答案了,真棒!拿出我们预先准备好的图,拿起你的铅笔,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这种方法是分割法吗?跟分割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说出填补法的基本步骤:填补——找条件——面积差) 3、针对练习 ‎ 小小现在学会了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了,现在他要给这个游泳池外围铺上小石子,同学们和小小比一比,看谁能更快地算出铺上小石子的面积是多少?:这节得真不错,谁来说说看,‎ 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 ‎ 教学内容 成长的脚印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 谈话,问题导入 二、参与探索,经历新知 ‎ 同学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帮一个忙 ,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出示问题图片:有阳光时,大约25平方米的树叶能提供足够一个人一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如果一棵树有大约10000片树叶,有阳光时一天能提供足够几个人呼吸的氧气? ‎ 引导知道树叶的总面积就能求出,怎么求树叶的总面积呢?  ‎ 今天我们学完成长的脚印一课就会算一片树叶的面积了。‎ ‎ ‎ 出示小华出生时的脚印,怎么能知道脚印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 ‎1、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 ‎2、全班交流: ‎ ‎(1)说明估计的结果及过程 ‎ ‎(2)数方格的方法验证估计值 ‎ 三、新知实践,解决问题 四、课外资料阅读 ‎(3)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 引导学生把图形看成了近似的已学图形,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面积 ‎ ‎3、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计面积 ‎ 4、小结方法,实践新知: ‎ 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 总结:(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 ‎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再次出示开始的问题,一片树叶的面积怎样估算出来呢?生 印到方格纸上,再计算。 ‎ ‎(1)学生小组合作印树叶,算一片树叶的面积,每组合作画一片树叶。 ‎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 ‎(3)统计五片树叶的面积值,算出平均值,再求出树叶的总面积,进而解决问题。 ‎ 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1万平方米的森林所制造的氧气能供给一千人呼吸。‎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并供给所需氧气。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全球现有的森林,每年生产的氧气达555亿公斤。‎ 五、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设计秋游方案 教学 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日常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逐步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怎样设计,既合理又经济。‎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规律 ‎ ‎ ‎ ‎ ‎ ‎ ‎ ‎ ‎ (一)活动准备 ‎ 1、 我们秋游前,首先要做好活动方案。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2、 你想采取怎样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如果小组合作,你想怎样分工? 3、准备工作记录。‎ 3、 (二) 经济预算 ‎ ‎ 1、 仔细研究表中内容,有哪些数学信息。‎ 2、 ‎61名学生活动,请你做好预算。‎ 3、 请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设计一份秋游方案。‎ ‎ ‎ 教学反思 ‎ ‎ ‎ ‎ 教学内容 图形中的规律 教 学 目 ‎1、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过摆图形,找规律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标 教学重点 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通过摆图形,找规律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规律 ‎ ‎ ‎ ‎ ‎ ‎ ‎ ‎ ‎ ‎ ‎ ‎ 三、运用规律:‎ ‎ ‎ ‎ ‎ 1、 摆三角形 ‎ 同学们还记得用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吗?三角形还可以这样摆,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看图填表: 分组讨论: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小棒根数 3 5 7 9 …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1 3=1+2 2 5=1+2+2 … … n ( ) 同学们观察图和表格:寻找所摆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从图形、数等多种角度寻找关系,并加以对应,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将这一关系用算式表示出来。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来。 如果(1)摆26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应该怎么想呢? (2)现在有63根小棒,能摆多少个三角形?应该怎么想呢?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2、 点阵中的规律 ‎ (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研究平方数 ‎ 这就是他们当时研究过的一组点阵,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每一个点阵,(一分钟)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心底悄悄的想象一下第五个点阵的样子?你能画出第五个图形来吗?试一试。‎ 指名摆,为什么要这样画?‎ 原来你是发现了这组点阵的规律,谁来描述一下第6个点阵的样子?第7个呢?你觉得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点阵?‎ ‎ ‎ ‎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 说得很好。看来我们研究点阵中的规律可以从形状和点数这两方面进行。齐读这一组算式,你又想说什么?‎ 教学反思 ‎ ‎ ‎ ‎ 教学内容 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 教 学 目 标 ‎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 ‎2 、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假设法 教学难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类似问题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一、揭示课题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是说: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呢?‎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呀?(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1只鸡有(  )个头,(   )只脚。 1只兔有(  )个头,(  )只脚。 2只鸡2只兔共有(  )个头,(  )只脚。 7只鸡3只兔共有(  )个头,(  )只脚。‎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   ②‎ 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3、猜想验证,‎ 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这一个正确答案吗?)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 你们觉得用猜想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生:麻烦,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找出答案。)‎ 那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4、尝试假设法 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 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16条腿。实际有26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条腿,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呢?(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那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呢?即10里面有几个2。就把几兔当成了鸡算,5个2,用五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五就表示应该有5只兔)‎ 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5、列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方程法)‎ 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 三、建构模型 ‎ 通过得到到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 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的知数为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鸡有2条腿,所以X只鸡就共有2X条腿。一只兔有4只脚,(8-X)只兔就有4(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共有26只脚,所以2X+4(8-X)=26‎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 ‎ 1、初步提炼:从“鸡兔同笼”到日本人说的“龟鹤问题”,再到“人和狗”的民谣,逐步提炼出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特征。 不但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鸡兔同笼问题, 日本人对鸡兔同笼问题也有研究,日本人又称它叫“龟鹤问题”。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假如我们不叫它鸡兔同笼,也不叫龟鹤问题,还可以给它取个其它的名字吗? ‎ 鸭猫问题。猪鹅问题。马鹰问题。……‎ 抓住了本质的东西!看来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是指兔!(板书:给鸡兔加上红色“”号 ) 这儿有一首民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队猎人一队狗,两队并成一队走。数头一共是十二,数脚一共四十二。你有什么话想说? 你能算出猎人和狗各有多少吗?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算一算。 2、建立模型 看来鸡兔同笼不仅仅可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换成乌龟和仙鹤,换成人和狗,仍然是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其实只是这类问题一个模型!‎ 听说过“模型”‎ 这个词吗?在哪儿听说过?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做飞机模型?虽然不是真飞机,但是得具备飞机的基本构造的“假飞机”,我们就称它叫飞机模型。就像这些“龟鹤问题”、“人狗问题”虽然外表不是“鸡兔同笼的问题”,但是他具备了“鸡兔同笼的问题”的基本原理。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以前我们就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今天又进一步研究了这类问题,可现在老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生活中谁会将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即使放在一个笼子里又有谁会去数他们的脚呢?直接数头不就行了?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学生思考) 3、游戏建模:‎ 有些同学好像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更多的同学还在思考,接下来咱们先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大家可以边猜边想。‎ ‎(出示一个信封)老师这儿有一个信封,谁能猜出信封里放的是什么吗?这信封里放了5元和2元的纸币,共7张,你能猜出信封里一共有多少钱吗?你是怎么猜的?信封里一共放了29元钱,你们能猜出信封里放了几张2元几张5元的 ?这个游戏和我们研究的鸡兔同笼问题有联系吗?‎ ‎4、应用模型:‎ 刚才我就问大家,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现在大家觉得有吗? (有的学生还在思考,还有的则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下面就让我们带上一双“数学的眼睛”到我们身边去看一看生活。 在乒乓球比赛中有没有类似咱们今天研究的问题呢?先请大家读一读:12张乒乓球台上同时有34人正进行乒乓球比赛,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的球台各有几张?这和我们今天探索的问题有联系吗? 只。) 会做吗?试一试。 ‎ 接下来我们再到公园去玩玩:师生共42人去龙泉湖划船,共租了10条船,恰好坐满,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几条?这还是鸡兔同笼问题吗? ‎ 四、反思小结 有一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思考,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只要你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和一个数学的头脑,你就会在生活中找到和我们书上知识的生活原形。我们的数学学习就应该是这样的——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深入。思考让数学变得更美丽、思考让你变得更有智慧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谁先走 教 学 目 标 ‎  1.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  2.能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 教学重点 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  一、复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二、提出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 小组讨论。各小组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各种与众与不同的方案。‎ 开展交流,请各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说一说他们的想法。汇报后,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三、做一做 学生独立设计正方体,并表述清楚,怎样能使3朝上的可能性为1/2。‎ 四、巩固练习独立完成 五、实践活动   开放题,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的种类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打折的销售设计。二是摸奖销售设计。摸奖销售也可以分为两种,三是打折与摸奖混合的销售设计。即商品先打折一部分(在10%以内),剩余部分的让利进行摸奖。对设计的结果尽可能开展交流,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摸球游戏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2.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 3、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 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 教学难点 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 个性调整 ‎ 1、 在交流中复习旧知 ‎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面一道题。   盒子装有3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青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 ‎ ‎⑴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⑵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那么为什么说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呢?   ‎ ‎2.在分析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一)‎ ‎ 3、在分析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二)‎ ‎ 那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现在盒子里只有2只红球,那么,能否摸到白球呢?   也就是说这个盒子中不可能性摸到白球,那么可以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   当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常常用0来表示。那么,在这个盒子里摸出红球的情况呢?   当摸出的答案是唯一时,我们把它称为摸出的可能性是1。‎ 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   ……   刚才同学们举了生活中大量的例子说明有些事件一定会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也知道用数字来表示这些可能性的情况。下面我们继续来看。     (出示一个只有1个红球与1个白球的盒子)   那么,从这只盒子中,摸到红球队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教师板书:摸出的可能性 红球  白球)   如果用数表示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   为什么用1/2表示呢?   ‎ ‎ 4、课堂练习:‎ ‎5、归纳小结 ‎ 说得很好。那么,如果现在在盒子里再放入一个黄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怎么表示呢?   噢,盒子里有三只球,所以摸出可能性是1/3,那么,现在把盒子内的球换一换,成为2只红球,1只白球。现在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这两个同学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来说明呢?请大家合作讨论一下。(分组讨论。)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会想办法,请同学按他们提出的方案,把每只球标上字母。   请同学看一看,虽然这个盒子里只有两种颜色的球,但给这些球标上字母就会发现,摸球的所有可能性是3种,而红球有2只,因此,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2/3。   如果现在盒子里放3只红球,2只白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 ‎ 87页1题、2题。‎ 用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教学反思 ‎ 总 复 习 复习内容 ‎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 ‎ 复习目标:‎ 数与代数 ‎ ‎1、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 ‎2、能根据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2,5和3的倍数。 ‎ ‎3、经历整理与复习本册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 空间与图形 ‎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 ‎3、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统计与可能性 ‎ ‎1、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问题的认识,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 ‎2、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 ‎3、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统计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能结合实际问题情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和分析能力。 ‎ ‎4、体会可能性的大小问题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5、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策略的多样性;体会和学习“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 ‎ ‎ 课时安排 ‎ 数与代数……………………3课时 空间与图形…………………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1课时 综合练习……………………6课时 第一课时 因数与倍数 复习目标 ‎1、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2、3、5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能够准确判断2、3、5的倍数和公倍数,能够利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目的。‎ ‎3、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复习引人 ‎1、再现所学知识 ‎(1)提出问题:本学期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将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2、点明课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复习 ‎1、倍数和因数 ‎(1)(出示集合圈)根据所示集合圈,你能说出我们要填哪些内容吗?‎ 分别写出30以内2和3的倍数,中间的交集部分应写哪些数?‎ 同学们还记得2和3的倍数的特征吗?5的倍数的特征呢?‎ 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1是所有自然数的最小公因数。‎ ‎(2)在2、3、0.81、-3、102、0.35、-9、85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 )是质数,( )是合数。‎ 自然数按是否有因数2分为奇数和偶数。‎ 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可分为1、质数、合数和0。‎ ‎(3)下面哪些数有因数2?那些数有因数5?那些数是3的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58、789、87、121、65、72、90、195、72、95、150‎ ‎2、复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1)在60=12×5中,12和5是60的( )。‎ ‎ A、倍数 B、因数 C、质数 D、偶数 ‎(2)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 )。‎ ‎ A、合数 B、奇数 C、质数 D、公因数 ‎(3)100以内除了质数外,共有( )个合数。‎ ‎ A、74 B、‎75 C、50 D、无数 ‎(4)因为a =2×3×5; b=2×2×2×3;所以 a和 ‎ b的最大公因数是( ),a和 b的最小公倍数是( )。‎ ‎(5)50以内6的倍数有( );8的倍数有( );6和8的公倍数有( ),其中最小的是( )。‎ ‎(6)1082至少加上( ),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才是5的倍数。‎ ‎(7)三个连续的奇数和是51,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 )。‎ ‎(8)在□中填上同一个数,使783□是2的倍数,使60□3是3的倍数,使149□是5的倍数。□的数是( )。‎ ‎(9)还可以利用哪些方法直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利用短除法得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也可以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两根木条分别长‎18厘米、‎12厘米。现在要将它们截成长度相等的小段,且无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 ‎(要将每根木条截成长度相等的木条且无剩余,每段长度就应是12和18的公因数。“最长”应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利用短除法可得(12、18)=2×3=6(厘米)。当然,这一题的内容超过教材的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结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 分数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中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提高学生计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过程 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的许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本学期有关分数的内容。‎ ‎(一)分数的意义 ‎1、说一说            ‎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 ‎(写在黑板上,并说出每个分数代表的意义。强调“平均分”。)‎ ‎2、写一写 同学们说的很好,看来大家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请你观察下列图形,你能用分数写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并把它化成小数。‎ ‎( ) ( ) ( )‎ ‎ ( ) ( ) ( )‎ ‎3、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 ‎ 2 3 ‎ 5.625 0.27 0.3 2.4‎ ‎4、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a÷b=a/b ‎5、复习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真分数<1 假分数≥1 带分数>1‎ ‎6、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谁能说说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举例说明它的用途?‎ ‎(1)把下列分数约分后,能化成带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 ‎(2)通分。‎ ‎ 和 和 、和 、和 ‎(3)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 和 和 、和 和 ‎(二)分析问题 ‎1、星期日小强和爸爸爬香山,进公园后,用20分钟走了全程的,接着又用25分钟走了全程的一半,最后5分钟登上了山顶。‎ ‎(1)小强前45分时间共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最后5分钟到达山顶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出现了多余信息,为了较清晰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解答时画出线路图。)‎ ‎2、要举行元旦联欢会。全年级共有300人。老师让其中1/5的学生打扫教室,2/5的学生布置会场,1/6的学生外出买奖品。‎ ‎(1)年级共有几分之几的同学有自己的任务?‎ ‎(2)还剩下几分之几的同学没有自己的任务?‎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00人是个多余的信息。着重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三)全课小结:通过本结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 ‎ ‎ 第三课时 分数加减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简要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复习目的和复习要求。‎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二、指导复习 ‎1、复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 + + ‎ ‎ + ﹣ ‎ 通过交流,引导小结如下:‎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通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出示如下练习题 ‎ +﹣ ‎ ‎ ﹣+ ‎ ‎ +﹣ 通过交流,引导小结如下:‎ 要弄清运算顺序后再算;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注意应运,提高计算技巧,做到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算完后要认真检查。‎ ‎3、解决问题 ‎(1)、一条彩带剪下两段,第一段占总长的,第二段占总长的,剪下的两段占总长的几分之几?‎ ‎(2)、一批水果,香蕉占总重量的 ,苹果占总重量的 ,西瓜占总重量的 。‎ ‎⑴苹果和西瓜共占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 ‎⑵这三种水果共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 ‎(3)、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有一节科学课老师讲解用了小时,小组讨论用了小时,其余时间学生做实验,学生做实验用了多长时间?‎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6页“总复习”中的第10----15题。‎ 四、全课小结:‎ ‎ 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课时 图形与面积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收获,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 ‎3.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能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会画给定图形的高。‎ 复习过程:‎ ‎(一)活动一:回顾所学的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回忆本学期学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学生尽量详细的概括所学知识。鼓励用文字、画图、表格等形式表示 ‎1.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知识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整理。‎ ‎①尽量纪录的详细(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 ‎②有意识的按照类别进行板书。‎ ‎3.展示学生比较好的整理方法。‎ ‎①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整理知识的。‎ ‎②学生作出最初的评价。‎ ‎(二)活动二:开展知识的整理 ‎1.小组内交流课前的整理情况。‎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次比较全面地整理。‎ ‎①注意选择比较好的整理方式。如,文字、表格或画图等方法。‎ ‎②重新仔细地阅读教材,防止有遗漏。‎ ‎③简单地交流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3.评价小组的整理情况。‎ ‎①你认为他们整理的优点在哪里?说说你的想法。‎ ‎②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该怎么进行整理,说说你的看法。‎ ‎(三)活动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1.请你结合整理的网络图,给每个知识点举个例子。‎ ‎2.结合网络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它是怎样总结出来的?‎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又是什么?在它们的公式中为什么都有“÷2”?‎ ‎3、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A、先回答问题,再计算图形的面积。(单位:dm)‎ 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 )的面积+( )的面积 这个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 ‎( )的面积-( )的面积 B、算出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3)、算出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主要采用“分割”和“添补”的方法。‎ 复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方法。‎ ‎ (四)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 ‎ ‎ ‎ ‎ 第五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问题的认识,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3、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统计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这部分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二、指导复习 梳理知识 先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有关统计方面的哪些知识?‎ 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 可能性的大小 ‎ 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设计方案 三、综合练习 ‎1、填空题 ‎(1)、一只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 ‎(2)、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的可能性是( )。‎ ‎(3)、从只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 ‎(4)、小华从分别标有“A、B、C、D”的四张卡片中任意抽一张,抽到标有“B”‎ 的可能性是( )。‎ ‎(5)、在盒子里有3个白球和5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6)、人能够长生不老的可能性是( )。‎ ‎(7)、一粒有1~6个数字的骰子,随便怎么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 ‎2、选择题 ‎(1)、有10张扑克牌,2张梅花,3张方块,4张红桃,1张黑桃,从中任意抽取1张,抽到方块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2)、小明有一件红毛衣和一件蓝毛衣,黑、白、灰色3条裤子,现在他要任意拿出一件毛衣和一条裤子配成一套,正好是蓝毛衣和白裤子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3)、王老师要给小强家打电话,可是忘记了其中一个数,只记得是6234※18,随意拨打,恰好拨通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3、填表题 五(3)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如下表。‎ 如果从五(3)班任选一名同学,这名同学身高在130~150cm的可能性是多少?‎ ‎4、学校在举行乒乓球比赛决赛前,公布了参加决赛的王强、李华两名同学的资料。‎ ‎(1)你认为本次决赛,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学校推选一名选手参加县乒乓球比赛,你认为推选谁比较合适?‎ ‎5、在CBA篮球联赛中,下表是三位运动员在某次篮球比赛中的统计数据。‎ ‎1)谁平均每分时间得分最高?‎ ‎2)谁的表现好?‎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比赛中,应该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3)在《数学与交通》中,我们还学到了运行图,请同学们看屏幕。幻灯片出示:97页17题 ,①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情况。‎ ‎②出发几分钟后,5路车到达最高速度?‎ ‎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6、在口袋里有6个黄球和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1个球。‎ ‎①摸出哪个球的可能性大些?‎ ‎②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       ‎ ‎7、下列卡片背面完全相同,将卡片全部数字朝下放在桌上,任意抽取一张卡片。‎ ‎5   6   7   8   9    10    11   12‎ ‎1)卡片上的数是两位数的可能性是多少?‎ ‎2)卡片上的数在7-10之间的可能性是多少?‎ 组织小组交流。‎ ‎8、5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参加一个迎新年的摸奖活动从袋中各摸出一张卡片,其中只有一张卡片中奖,男同学中奖的可能性是(   )。‎ ‎9、袋子里放两种颜色的球,要使袋子中摸出一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为( ),袋子里可以放(   )个球,两种球各放(  )个。‎ ‎10、桌上有9张扑克牌,其中“红桃”有4张,“方块”有2张,“黑桃”有3张,牌面朝下放在桌上。如果从桌上随意翻出一张牌:‎ ‎ (1)翻出“红桃”的可能性是( )‎ ‎(2)翻出“方块”的可能性是( )                    ‎ ‎(3)翻出“黑桃”的可能性是( )‎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统计与可能性”方面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这些知识,我们要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除法 ‎ ‎ ‎ 教材简析 ‎1‎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 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目标X k B 1 . c o m ‎1.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单元重点 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http://www. xkb1.co m 单元难点 ‎ 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内 容 课 时 合 计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 ‎8课时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1‎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1‎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1‎ 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1‎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1‎ 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1‎ ‎《分桃子》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每位数都能出尽,没有余数。‎ 常见问题:不知道怎么列竖式,怎么对数位。‎ ‎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2×3= 20×4= 24×4= 36÷9= 48÷4= 72÷6=‎ 独立完成 复习口算 ‎2.探究新知 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分桃子 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2) 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 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该如何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列算式:68÷2=‎ ‎ 学生汇报 ‎(1)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 找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交流方法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数小。‎ ‎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分到34个桃子。‎ ‎(3):就是把口算的方法简单的:“安装”了过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情况就无法表示了。‎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X k B 1 . c o m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3.课后小结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4)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 (1)相同数位要对齐;‎ ‎ (2)符号要写准确;‎ ‎(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4)余数要比除数小。‎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教材第3页第2题,第4题。 ‎ ‎ 2.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1,2页 ‎《分橘子》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初步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常见问题:书写不规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48÷2= 89÷2= 69÷3= 55÷5=‎ ‎67÷6= 84÷2= 85÷4= 96÷3=‎ 独立完成 检查学生第一课时的情况 ‎(规范竖式的书写规范)‎ ‎2.探究新知 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列式 分一分,算一算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 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处 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算一算,想一想 ‎58÷7= 73÷6=‎ ‎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给三个人。‎ ‎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 ‎48÷3‎ ‎“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每人共分到16个 ‎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 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3写在十位上,表示30。因此数位一定要对齐。‎ ‎38÷2= 52÷4= 72÷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交流算法,强调格式书写的规范性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 数学信息 数学问题 探讨计算 竖式计算 问题: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大,商是二位数。‎ ‎3.课后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板书设计: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 ‎ ‎ ……每人共分到16个 ‎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3、4题。‎ ‎ 2.课后作业:练习册第3,4页。‎ ‎《‎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结合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深刻理解除法的意义。‎ ‎ 2.借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方法。‎ ‎ 3.能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方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常见问题:书写不规范,算错 ‎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38÷2= 52÷4= ‎ ‎72÷3= 58÷7= 73÷6= 49÷2=‎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出算式?‎ 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鼓励学生说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用竖式来算一算,注意书写格式 让学生找信息。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 ‎888÷6=( )‎ 小组交流估计的方法,汇报结果。‎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三位数。新| 课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汇报。‎ 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 找信息 列出算式 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竖式计算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算一算,再验证是否正确 ‎,在竖式百位上商1。‎ 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竖式十位上商4。‎ 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竖式个位上商8。‎ ‎565÷5= 456÷3= 784÷7=‎ 规范格式书写,数位对齐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2、3题。‎ ‎ 2.课后作业:练习册4,5页。‎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常见问题:中间或末尾的0容易写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248÷2= 868÷7= 896÷8=。‎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出示试一试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 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 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 口算 竖式计算 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0÷3=0.‎ ‎0÷10=0. 0÷100=0.‎ 列式:306÷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840÷6=‎ 发现问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商的十位上要写0‎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 ‎0÷3=0 0÷10=0 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第1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第1课时)‎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 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逐步培养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能正确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常见问题:商中间或末尾商0时商少一位 ‎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306÷3= 840÷6=‎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鼓励学生找到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 ‎3个班卖废纸和矿泉水瓶,一共收入912元。‎ 数学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12÷3=‎ 口算:900÷3=300 12÷3=4 300+4=30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学生讨论 中间不够商1就商0‎ 末尾不够商1‎ 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吗?w 讨论: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 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学校用买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铅笔,还剩几只?‎ ‎522÷4=‎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织学生交流。‎ ‎522支笔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130支,还剩2支,不够每个班再分1支,所以各位商0,余数是2‎ 即:用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余数是2.‎ 就商0‎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 ‎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2题。‎ ‎ 2.课后作业:练习册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第2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第2课时)‎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 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逐步培养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继续学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常见问题: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不熟练 ‎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用竖式算一算624÷6= 846÷7=‎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淘气在计算除法竖式时,出现了下面的问题,快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师:我们不妨用乘法来验证一下第二个算式吧。‎ 你是怎样来验算的,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各出结果。‎ 验算完了不对,需要重新再算一次,这一次课一定要细心呢?‎ 师:同学们,竖式除法笔算的计算程序是正确计算的核心,验算则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能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生:我发现第一个算式被除数中间有0,所以商的中间要用0补上。‎ 估算:200÷2=100,502比200大的多,商肯定超过100,得26不对。‎ 竖式: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商肯定是一个三位数,得26不对。‎ 好了,第二个算式商补上0了,对吗?‎ 生:对的……(犹豫)‎ ‎315÷3= 960÷8= 805÷5=‎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纠正普片性的错误 根据学校情况组织教学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 ‎ ‎ ‎ ‎ 验算: 2 5 1‎ ‎ × 2‎ ‎ ‎ ‎ 5 0 2‎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5题。‎ ‎ 2.课后作业:练习册 ‎《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的除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的除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没有验算的习惯 常见问题:不知如何验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计算并验算:734÷2= 612÷2= 525÷5=‎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生:每页放5页,285‎ 首位商0‎ 同学们,你们都收集国邮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集邮中的数学问题吧,出示图片。‎ 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 每页放5张,估一估,大约放多少页?‎ 完整的写出除法竖式,你能总结规律吗?‎ 如果每页放8张,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为什么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你会验算吗?‎ 追问:35×8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加上5呢?http://w 张邮票大约需要放多少页?‎ ‎(1):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的“5”小怎么办?‎ 百位上不够商1,就商0,商中百位上的0可以不写出来。‎ ‎(2)第一个商应该写在哪?‎ ‎28÷5,应当在十位上写商“5”‎ 被除数是三位数且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首次商写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 ‎(1)估计商是几位数?‎ 生:8×100=800,商是2位数 生:百位上的“2”比除数“8”小,商是2位数 ‎(2)商“3”写在什么位置上?‎ 生:十位上。‎ 商是指可以放满多少页,余数是指还剩多少张。‎ 验算 可以不写 如何验算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集邮 ‎ 验算:‎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课本练一练3题。‎ ‎ 2.课后作业: 练习册。‎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 ‎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学生不善于画图 常见问题:不善于画图不能理解题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 理解题意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2÷4‎ ‎ =100÷4‎ ‎ =25(本)新- 课- 标-第 -一-网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2×4)‎ ‎ =200÷8‎ ‎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画图帮助理解 运算顺序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 200÷2÷4 200÷(2×4)‎ ‎ =200÷8 =100÷4‎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3题。‎ ‎ 2.课后作业:练习册 ‎《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设计者:胡兵 教学目标: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重点 ‎ 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 ‎ 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学生不善于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常见问题:不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算一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756÷7÷6 624÷(2×3)‎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 ‎2.探究新知 淘气不光喜欢学习语文,对数学更感兴趣,一天,淘气在语文课上轮流讲故事,用了850字,同学们约定每个故事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但是淘气课前试讲时用了5分,淘气没有气馁,反而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快去看看吧。‎ 问题: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个字?你能想办法表示题中的信息吗?赶紧试一试吧。‎ 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的想法 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1):850÷5=170(个)‎ ‎ 170×3=510(个)‎ 先算1分钟能讲几个字。再算3‎ 引出问题 讨论解决 小结:解决类似的问题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笑笑也讲了一个故事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个。她也想3分钟完成,每分应讲多少个字?X|k | B|你能说一说你每一步的意思吗?‎ ‎1 . c |O |m 分钟讲多少个字。‎ ‎(2):也可列成综合算式 ‎850÷5×3‎ ‎=170×3‎ ‎=510(个)‎ 先求笑笑总的字数,再算3分钟讲完,每分钟讲多少 学生的理解情况 ‎3.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讲故事 ‎ ‎ ‎850÷5×3‎ ‎=170×3‎ ‎=510(个)‎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5题。‎ ‎ 2.课后作业:练习册 ‎ 二单元 ‎ 教材简析 ‎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感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 ‎ 单元学习目标 ‎1. 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w W单元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单元难点 ‎ 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课时安排 内 容 课 时 合 计 轴对称(一)‎ ‎1‎ ‎4课时 轴对称(二)‎ ‎1‎ 平移和旋转 ‎2‎ ‎ ‎ 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2)单元第(1)课 ‎《轴对称一》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什么是轴对称一 设计者: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 2.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 3、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 ‎ 4、会用动手或观察等方法辨别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身边的工具制作轴对称图形,并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 5、在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虽然在学习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轴对称,但在生活中他们对轴对称已经有了模糊的影像,因而本节课我先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树叶中感受轴对称,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谈话引入 生:天安门 ‎1‎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片,根据这张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吗是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键词)‎ 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的。‎ 了解学生对轴对称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授 ‎1.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图形是什么?‎ ‎ 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进行讨论。新| 课 | 标 |第 |一| 网 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 ‎ ‎ 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进行讨论。(5)进行同桌合作 。‎ 进行汇报、交流。‎ (6) 倾听、体会、理解 ‎1、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 ‎ 2、通过描一 说一说、指一指等活动体会轴对称的含义。‎ ‎4、5‎ 生:第1,3,4,5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什么是轴对称。生:第1,3,4,5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 ‎ ‎3认一认, 4说一说 ‎ ‎ ‎(1)学生质疑。‎ ‎6、7‎ 观察图中的虚线部分,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 (3)组织学生进行方法和结果的交流,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和点拨。‎ ‎(2)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并做好数据的记录。‎ ‎(3)汇报、互相评价和质疑。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1、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的活动完整对轴对称意义的体会。‎ ‎5.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学习的?‎ ‎8‎ 学生一分钟时间回顾和反思自己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并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回顾。‎ ‎6.生活中的轴对称,‎ 播放PPT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找轴对称在哪里?‎ 学生说一说、指一指什么是这些物品的轴对称 ‎1、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再次体会轴对称的意义。‎ ‎7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 ‎ 对称轴(一)‎ ‎ ‎ 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教材 “练一练”的习题。‎ ‎2、选做:课后作业:练习册 ‎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2)单元第(2)课 ‎ ‎ 对称轴(二)教学设计 ‎ 知识课题: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设计者: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 ‎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图形。‎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的习惯。‎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上机课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已接触轴对称,但在生活中他们对轴对称已经有了模糊的影像,因而本节课我先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图形中感受轴对称,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谈话引入 ‎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 ‎ ‎ ‎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说一说对轴对称 的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含义。‎ ‎1‎ ‎2.导学新课 ‎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 ‎ ‎(1)对ppt演示的动画是不是进行判断,并说一说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指一指等活动初步认识什么是轴对称的特征。‎ ‎2、3‎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2)根据刚才的活动,描述自己对轴对称的认识。‎ ‎(3)生(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让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特点。‎ ‎ ‎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 。‎ ‎( 说一说轴对称的含义。‎ ‎)进行同桌合作, 进行汇报、交流。‎ ‎ 倾听、体会、理解什么是轴对称 。‎ ‎1、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 ‎2、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指一指等活动体会轴对称的含义。‎ ‎4、5‎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 ‎ ‎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 点拨: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 ‎ ‎ ‎ ‎(1)学生质疑。‎ ‎(2)根据老师提准备的材料同桌合作进行操作,并做好数据的记录。‎ ‎(3)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汇报、互相评价 ‎ ‎1、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操作的活动完整对轴对称意义的体会。‎ ‎6、7‎ ‎3.小结 ‎8‎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学习的?‎ 学生一分钟时间回顾和反思自己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并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回顾。‎ ‎4.生活中的轴对称 播放PPT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找轴对称在 ‎ 学生说一说、指一指什么是这些物品的轴对称 ‎1、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再次体会轴对称的意义。‎ ‎9‎ ‎5.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 板书设计: 对称轴(一)‎ ‎ 对称轴的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5题。‎ ‎ 2、选做:练习册 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3)课 ‎《平移和旋转一》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虽然在学习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平移和旋转,但在生活中他们平移和旋转已经有了模糊的影像,因而本节课我先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图形中感受平移和旋转,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导入新课 ‎ 1.观察下面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次 生观察 激情引趣 ‎2.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 的现象,他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把他们分成两类吗?‎ ‎ 课件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学生观察。‎ 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 生: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1 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转风车,推箱子,指针在转动。‎ 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 让学生通过常见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3.认一认 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就是平移。‎ 生:国旗演着直线沿着直线垂直向上运动的。‎ 生:风车是绕着中心轴来转动的。‎ 用动作表示图形的运动既有趣,又能深化学生对旋转、平移的理解。‎ 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就是旋转。‎ 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 ‎4.做一做 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 生开始做运动。‎ 让学生明白平移,旋转动态方式。‎ ‎5.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生: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用拖把拖地都是平移。‎ 生:旋转门,抽奖转盘,车轮子都是旋转。‎ 让学生理解生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 .‎ ‎6.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生进行练习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 7.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学习的?‎ 学生一分钟时间回顾和反思自己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并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回顾。‎ 板书设计:‎ ‎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1. 教材 “练一练”的2题。‎ ‎ 2、选做:练习册 ‎《平移和旋转(第2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虽然在学习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平移和旋转,但在生活中他们对轴对称已经有了模糊的影像,因而本节课我先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图形中感受平移和旋转,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谈话引入 ‎2.导学新课 ‎、导学新课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1):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 ‎ ‎ 学生看清题的要求 生进行活动后全班交流.‎ ‎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 ‎ ‎ ‎1 ‎ ‎(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 ‎(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 ‎(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到图3的位置?‎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 ‎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5格。-‎ 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 ‎ ‎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 ‎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5格。-‎ ‎ 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3格。‎ 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的?‎ 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 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3格。‎ ‎ 生:可以看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看看这几个具体的点平移了几格。 ‎ ‎3.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生独立完成后讲评 进一步认识 平移和旋转 的特征。‎ ‎4.课堂小结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跟着老师一起认真的回顾今天上课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节课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使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 ‎ 平移和旋转 ‎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 平移的格数就找具体点。‎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4题。‎ ‎2、选做:课堂精练的习题。‎ 第三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新知识点:‎ 1、 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 ‎ ‎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X|k |B| 1 . c| O |m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老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是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提高估能力。‎ 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1课 ‎《找规律》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者: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探索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在探索过程中,经历“发现—怀疑—验证—否定—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3、 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常见问题:‎ ‎ ‎ ‎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度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时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性的重要过渡阶段。‎ ‎ 学生一般能列竖式计算,但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导致失分,有的学生往往不看清题目要求,带※的没有进行验算。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部分学生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算法,学生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存在马虎,书写不工整,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检查等不良学习习惯。‎ ‎ 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这是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达到的。而学生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没有意识和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拿出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复习旧知 一、 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生进行练习 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2.新授 ‎1、学习教材第30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这些题目,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学生和同伴交流。‎ 师:你们很善于动脑,说得很有条理,很清晰。‎ ‎2,观察探究 师: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到学生中参与讨论,然后师生交流。‎ 生:5X1表示1个5就是5;5X10表示10个5,就是50;50X10也是这样的意思,就是10个50,是500。‎ 生:3X2就是2个3是6;3X20就是20个是60;30X20是20个30,就是600。‎ 生1:我发现下面的两行的题目都和第一行的题目有关系。乘数里面多了几个0,积的后面就会多几个0。‎ 生2:我发现乘数的末尾多一个零,积也会相应多一个0。‎ 生:当乘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猜想-举例-验证-归纳-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在本节课的设置上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个举例,验证达成共识,得到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即获得了探索的体验,又掌握了基础知识。‎ 师:也就是说,当乘数扩大10倍,积也会扩大10倍?‎ 师:这是个很好的猜想,不过没有验证,不能确定它就是正确的。‎ ‎3,探讨、验证。‎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 师:大家试一试吧!‎ 生试做后,观察算式。师巡视辅导。‎ 师:以6X3为例,大家有什么发现?‎ 师:哇,大家真厉害!现在我们知道了“‎ 生:6X3=18,可以让3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为3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6X30=180。‎ 生2:如果6和3都扩到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应扩大10X10=100倍,即30X60=1800。‎ 当乘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这句话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零,积的末尾已定也会多几个0.‎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3.练一练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学生先独立完成 生巡视,注意辅差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 选做:课后作业:练习册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但是,由于长期的定式思维影响,孩子们已经习惯于“等待老师的讲授”,而不太能主动的去思考,更不用说学会质疑和思辨。‎ 常见问题:‎ ‎ 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这是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达到的。而学生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没有意识和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复习引入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习。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口算、70×70 60×90 80×50 11×40‎ ‎ 30×80 20×70 40×60 31×20‎ ‎2、‎ 生独立完成 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2.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生看懂图意。‎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X Kb C om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生在小组交流 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 ‎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板书设计: ‎ ‎ 口算乘法练习 作业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选做:课后作业:练习册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2)课 ‎《队列表演(一) 》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 2. 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度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时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性的重要过渡阶段。‎ ‎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 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这是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达到的。而学生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没有意识和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复习旧知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2×10 3×30 10×100 3×40 2×20 ‎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生独立完成 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复习旧知 ‎2.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列队表演。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大家仔细看。(播放课件)‎ 生1:他们的队列很整齐。‎ 师:生2观察到了要点,真棒!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师用课件出示教材3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画怎样的图形来表示。‎ 师:你真是聪明!那你知道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吗?圈一圈,算一算。‎ 师:那怎么列式呢?‎ 师:你们说的不错。那么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师肯定学生的算法。‎ 师:有个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能看懂吗?(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师点名回答。‎ 生2:我注意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是队形在变化但是总人数不变。生:我认为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如果画人物图太费事了,没有必要。‎ 生:我知道队伍有12行,每行14人。‎ 生1:用乘法计算,列式位14X12.‎ 生2:我同意,我是根据每行人数X行数=参加列队表演的人数来列式的。‎ 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小组交流学习。‎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意学生感性认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做数学”。‎ 师结合学生汇报和点子图,解释、强调表格的意思。‎ 师:我们似乎找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1:横着平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人数都有6行,每行都有14人。则每部分的人数是14X6=84(人),两部分总人数就是84X2=168(人)‎ 生2:横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人数有10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X10=140(人);第二部分的人数有2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X2=28(人)。所以,两部分的总人数是140+28=168(人)‎ ‎......‎ 学生观察。‎ 生1:这实际上就是刚才的第二种算法,不过是用表格方式表示出了。‎ 生2:这是根据数的组成计算14X12。把14分成了10和4,12分10和2.用14分成的两个数分别去乘12分成的两个数。即10X10=100,10X4=40,2X10=20,2X4=8。人后把四个积相加,100+40+20+8=168‎ ‎3.小结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生听 让生明白计算方法 ‎4.巩固练习 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生独立完成 让生明白算理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教材 “练一练”的习题。‎ ‎1、列竖式计算。‎ ‎14×12= 14×11= 23×13= 12×13=‎ ‎2、水果店进行商品清理,发现还有13箱苹果,每箱22千克;14箱香蕉,每箱21千克。水果店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 五、板书设计 ‎168 154 299 156‎ ‎22X13=286(千克) 21X14=294(千克)‎ ‎ 选做:课后作业:练习册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3)课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3,培养分析、推理、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 学情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度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时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性的重要过渡阶段。‎ ‎ 学生一般能列竖式计算,但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导致失分,有的学生往往不看清题目要求,带※‎ 的没有进行验算。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部分学生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算法,学生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存在马虎,书写不工整,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检查等不良学习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复习旧知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回顾“队列表演1”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 32×21 ‎ 生独立完成 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1。‎ 生读题 生尝试后,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 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做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算呢?‎ 师点名学生回答。‎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板书。‎ 2. 理解竖式写法。‎ 师列出队列表演1中图,此处略。‎ ‎ 1 4‎ X 1 2 ‎ ‎ 2 8‎ ‎+ 1 4 0 ‎ ‎ 1 6 8‎ 师: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 师: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师肯定学生说法并板书。‎ 生1: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14表示14个十,即140。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 生2:把两个积相加,求出最后结果。‎ 生1:28=14X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 生2:140=14x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人。‎ 生3:168=28+140,表示两部分的总人数。‎ 明白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生:140的0可以不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生小组交流 生交流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X|k | B| 1 . c |O |m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3.小结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计算,而且是不进位的。‎ 生听 让生明白计算方法 ‎4.巩固练习 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生独立完成 让生明白算理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 列队表演(二)‎ ‎ 1 4 1 4‎ ‎ X 1 2 x 1 2 ‎ ‎ 2 8······14x2 2 8‎ ‎ + 1 4 0······14x10 1 4 ‎ ‎ 1 6 8······28+140 1 6 8‎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教材 “练一练”的习题。‎ ‎ 笔 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新-课- 标- 第 -一-网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 8 8 3 6 9 6‎ ‎ 2 2 2 3 2‎ ‎ 1 1 0 5 6 4 1 6‎ ‎( ) ( ) (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5)课 ‎  《电影院》教学设计 设计者: 学校:‎ 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位数乘两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 ‎1、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 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 ,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你最喜欢看的电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  师揭题:今天我们就去电影院发现新的知识。‎ ‎  板书:电影院 ‎ 生:电影院 激发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  1)课件播放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  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  2)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  估计学生会提出:‎ ‎  A、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  B、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估计学生会提出:‎ ‎  A、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 ‎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信息与问题的联系。‎ ‎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  1)估算“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就给以肯定。‎ ‎  B、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后在班内反馈。‎ 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电影院里的座位想成20排,每排想成25个,共有20x25=500(个)座位,500=500,所以座位够用。‎ 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  2)计算 ‎  引导学生进行就算求解“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  列式:21×26=‎ A、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在练习本上。‎ ‎  师进行巡视指导,特别针对一些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让他们注意乘法时的进位。‎ ‎  B、小组内交流、讨论算法。‎ ‎  C、班内反馈 ‎  估计学生出现的答案有:‎ ‎  1、26×20=52026×1=26520+26=546‎ 生2:估算总结,把座位排数或每排可坐的人数(即每排座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然后用“座位排数x每排座位数”求出座位总数的估值。‎ 生列算式,‎ 生1:先算前20排共有520个座位,后面还有1排26个座位,一共是546个座位。20x26=520(个),‎ ‎1x26=26(个),‎ ‎520+26=546(个)‎ ‎  2、26×21=26×3×7=78×7=546‎ ‎  3、竖式计算 ‎  重点对竖式计算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质疑,并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  引导学生完整答题 ‎  21×26=546(个)‎ ‎  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  3)揭题 ‎  让学生仔细观察今天的乘法竖式,思考今天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2:我是列竖式算的。‎ ‎ 只有让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才能体会到哪种方法给计算带来简便,从而实现方法的最优。 ‎ ‎  引导学生总结出今天学习的是用竖式计算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  师进行板书: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3.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 1、让学生计算24×28‎ ‎  ‎ ‎  2、计算15×3635×43‎ ‎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在班内反馈,重点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班内其他学生进行判断。‎ ‎  2)学生汇报后,让班内所有学生同位间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1)让学生同位间进行比赛做题,同位的两位学生每人选择不同的题目进行计算。‎ ‎  班内反馈 ‎ ‎ ‎  3、解决课本29页第3题 ‎ ‎ ‎  3)班内反馈 ‎  ‎ ‎  2)学生同位交换,相互检查,并让对方讲出计算过程,自己进行判断。‎ ‎1)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2×23=736(名)‎ ‎  答:共有736名运动员参加。‎ ‎  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 ‎4.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其实在数学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像这样既神奇又有趣的数学秘密。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生跟着老师一起认真的回顾今天上课学习的内容。‎ 过这节课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使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习惯。‎ 板书设计:‎ ‎ 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21×26=546(个)‎ ‎  1、26×20=52026×1=26520+26=546‎ ‎  2、26×21=26×3×7=78×7=54 6 3、竖式计算 ‎  答:这个电影院 一共有546个座位。‎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教材 “练一练”的习题。‎ 选做:课后作业:练习册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 第(三)单元第(5)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 练习课》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练习课 设计者: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巩固、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过程中,经历“发现—怀疑—验证—否定—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3、体会对称之美,体验数学的奇妙和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打破学生固有的“习惯性接受思维”,让学生学会怀疑,不迷信权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自己动手去探索的能力。‎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练习课,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基本已经掌握,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但是,由于长期的定式思维影响,孩子们已经不太能主动的去思考,更不用说学会质疑和思辨。‎ 常见问题:‎ ‎ 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这是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达到的。而学生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没有意识和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大家刚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今天就和谌老师一起来上一节不一样的练习课吧!‎ 师:请看这些图形,还认识他们吗?(PPT:出示对称图形)‎ 师:在数学王国里,不只是在图形当中有对称,在数和算式之中也有对称,想去看看吗?‎ PPT:12—21,637—736‎ 师:请看这两组有趣的数,谁能发现他们的有趣之处?‎ 师:说的好。你能说出5894的另一半吗?‎ 师:那333呢? ‎ 师:请看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PPT:18×73,37×81‎ 师:说的好,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组算式称为:对称的算式,好吗?‎ 生认真观察、思考。‎ 生:对称图形。‎ 兴趣盎然的观察 生:每组数里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顺序却相反,有点儿对称的意思。‎ 生:4985.‎ 生:还是333.‎ 从对称图形开始,让学生复习有关“对称”的知识,为对称算式的出现做铺垫,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按照刚才发现的对称的算式的特点,你能说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另一半吗?‎ PPT:‎ ‎12×11, 11×43, 54×11‎ 师:这些算式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生:37与73是对称的两个数,18和81也是。‎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生:11×21, 34×11, 11×45‎ 利用对称的算式引入,即使新知识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使学生充满好奇的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当中来。‎ ‎2.探究新知 师:现在先请大家去算一算这些算式的积分别是多少。‎ 师:好了,我们来对一下答案。 12×11=132, 11×21= 231; 11×43=473, 34×11=374 ;54×11=594 , 11×45=49。‎ 师:现在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积,看看你能发现它们的秘密吗?‎ 师:我们暂且不说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先来听一个数学故事吧。‎ PPT演示“公鸡归纳法”。‎ 生:我发现这些对称的算式的积都是对称的数。‎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师:恭喜你!你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开始怀疑了!‎ 师:既然你们对这个结论有了怀疑,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师:很好,那动手去做吧。‎ 师:你有发现吗?请上台来写给大家看!‎ ‎(请学生将自己的例子板书到黑板上。)‎ 师:你真棒!通过举例验证,否定了第一次得到的结论。‎ 师:那请大家再想想看,这三组符合结论的算式里还藏着什么秘密呢?‎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你对这个结论又进行了完善。孩子们,你们同意这个结论吗?‎ 师:既然怀疑了,接下来?‎ 师:还等什么?动手吧!‎ 师:请把你的发现写给大家看!‎ ‎(请学生将自己的例子板书到黑板上。)‎ 生:我开始有点儿怀疑刚才的结论了。‎ 生:举个例子去验证。‎ 生:我举的例子是37×28和82×73.这两个算式是对称的算式,但是积却不是对称的两个数。所以,刚才的结论不对。‎ 生:我发现了,这符合结论的算式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乘数:11.所以,还要加上:有一个乘数是11,才行。‎ 生:根据刚才的经验,我还是有点儿怀疑。‎ 生:举例验证!‎ 生:我举的例子是11×58和85×‎ 一个图文并茂的数学小故事,既有趣又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它来唤醒孩子们的怀疑精神,打破学生们的“习惯性接受思维”‎ 这是学生第一次完整的经历“发现-怀疑-验证-否定-完善”‎ 师:这个发现很好!那请大家再回头看看这三组符合结论的算式,它们之中还藏着什么秘密呢?‎ 师:你真是太厉害了!同学们,对于这个结论,你们还怀疑吗?如果还是怀疑怎么办?‎ ‎11.这两个算式是对称的算式,而且都有个乘数是11,但是积却不是对称的两个数。所以,刚才的结论不对。‎ 生:我发现,反例里面有进位,这三组都没有进位。所以,只要另一个乘数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小于10,就不会进位了。‎ 生:举例验证。‎ 的探索过程,所以老师比较多的参与其中进行提问引导,接下来会让学生第二次经历这个过程,老师也会适当的放手,让学生更多的自主去探究。‎ 这是学生第二次经历探索过程。较第一次,孩子们对于探索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在这个过程当中,怀疑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在这个自我否定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 ‎3.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其实在数学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像这样既神奇又有趣的数学秘密。希望今后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发现-怀疑-验证-否定-完善”的方法去探究,好吗?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生跟着老师一起认真的回顾今天上课学习的内容。‎ 过这节课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使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习惯。‎ 板书设计:‎ 算式的秘密 有一个乘数是11 发现 另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小于10 是对称的数 怀疑 对称的算式的积 验证 ‎37×28=1036,82×73=5986 11×58=638,85×11=935 否定 ‎ 3 7 8 2 1 1 8 5 完善 ‎× 2 8 × 7 3 × 5 8 ×1 1‎ ‎2 9 6 2 4 6 8 8 8 5‎ ‎ 7 4 5 7 4 5 5 8 5‎ ‎1 0 3 6 5 9 8 6 6 3 8 9 3 5‎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教材 “练一练”的5题。‎ ‎ 选做:课后作业:练习册 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6)课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 ‎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整理和复习课,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基本已经掌握,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但是,由于长期的定式思维影响,孩子们不太能主动的去思考,更不用说学会质疑和思辨。‎ 常见问题:‎ ‎ 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这是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达到的。而学生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没有意识和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复习和整理 让学生打开教材第四单元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了哪些内容,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 学生看书。‎ 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二、复习口算乘法 计算。‎ ‎20×60 90×30 80×80 15×20‎ 学生练习。‎ ‎700×30 80×40 50×70 400×20‎ 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全班一起订正,并让学生选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教师总结:为了简便计算整十数和整百数相乘,两位数乘整百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进一步掌握乘法的口算方法。‎ ‎3.复习乘法笔算 让学生看教材第 学生看懂题意后在进行解答。‎ 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页的第1、第2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看懂题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学生说出题意、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4.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40×72= 600×300= 30×23= 13×20=‎ ‎53×30= 20×700= 100×70= 22×40=‎ ‎23×20= 80×90= 50×20= 60×70=‎ ‎2、笔算。‎ ‎58×29 67×13 47×54 31×14‎ ‎24×13 33×11 65×28 52×36‎ ‎3、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题能力。‎ ‎(1)学校要为校队队员买36套运动服,每套运动服售价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重19千克,32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3)32个同学在运动场接力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8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 ‎(4) 一个果园,收了500千克桃,运出13筐,平均每筐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桃?‎ ‎4、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成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1□ 6×□=3□‎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 ‎2、选做:‎ ‎ 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第(1)课 ‎《练习三》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练习三 设计者: 学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和估算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复习课,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基本已经掌握,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但是,由于长期的定式思维影响,孩子们已经习惯于“等待老师的讲授”,而不太能主动的去思考,更不用说学会质疑和思辨。‎ 常见问题: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这是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达到的。而学生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没有意识和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学前准备 练习口算下列各题:‎ ‎200×8= 17×100=‎ ‎12×400= 16×200=‎ ‎42×20= 50×60=‎ ‎14×200= 15×50=‎ 学生练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复习旧识 师:大家还记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吗?谁能告诉大家。‎ 师:非常好,有谁能说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吗?‎ 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吗?谁能告诉大家。‎ 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吗?谁能告诉大家。‎ 生1: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2:把一个乘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用它们分别去乘领一个两位数,最后把它们的积相加。‎ 生3:也可以用列表法或数的组成计算。‎ 生4: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生5: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生6: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起来。‎ 生7: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生8: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总结掌握口算方法。‎ 进一步总结,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 进一步总结,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1、 2、 3、 7题。生完成中,巡视辅导。‎ 师用课件护士教材第38页“练习三”第5题。‎ 学生完成中巡视辅导。‎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要让学生结合图形说说算法。‎ 第2、 3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第7题要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地方,巩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3.知识运用 运用所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实际相关问题。‎ 师出示下列图:‎ 出题: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 ‎19元/幅 生读题,思考。‎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5元/幅 请学生计算:‎ (1) 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 (2) 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 (3) 一共多少元?‎ 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学生完成后。点名板演,教师明确答案。‎ 师出示教材第39页的第8题和第9题。‎ 师巡视辅导。生完成后,点名板演。师最后给出明确答案。‎ 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4.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生2:我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生3:我现在算起来快多了······‎ 通过这节课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使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习惯。‎ 板书设计:‎ ‎ 练习三 ‎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教材“练习三”习题 ‎2、选做:练习册“练习三”有关习题。‎ 单元主题 千克、克、吨 单元目标 1、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结合感知物体质量的情境,能用体验的方法来思考和感受物体的轻重,会用质量的概念来表述物体的重量大小。‎ 3、 结合生活实际,会用秤来称物体的轻重,能解决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4、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质量单位的概念,所以教材把这些内容都安排在两个问题情境中进行。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质量问题的知识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千克、克、吨,亲身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了解1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量。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接触过轻重的问题体验,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同时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来认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体验性的操作活动,如称一称,掂一掂,看一看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和体会记忆。‎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1、让学生在实际的称一称和掂一掂中感知轻重,并反复地用“估、称、掂”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并建立质量观念。‎ ‎2、明确单位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法 课时的划分 有多重…………………………………………………………………………1课时 ‎1吨有多重………………………………………………………………………1课时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1)课 ‎《有多重》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认识千克与克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千克和克的质量关系。‎ 2、 掌握“1千克=1000克”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亲身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对于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认识还不够深入,且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仅用观察的方法来理解是完全不够的。‎ 常见问题:‎ ‎ 由于质量单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才会有所把握,因此要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情境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小时候都爱玩跷跷板吗?你们知道跷跷板是怎么玩的吗?‎ 师课件出示跷跷板图,并且出示两瘦一胖3个小朋友。先出示分组是一胖一瘦2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人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结果?‎ 师追问:那么想要轻松地玩跷跷板,应该怎样选择玩伴呢?‎ 师演示两个瘦的小朋友玩跷跷板非常轻松的画面。‎ 然后总结问:胖瘦主要看体型外,还可以有体重来区分他们,你知道体重的单位是什么吗?‎ 学生可能回答:两个小朋友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边,跷跷板就会两边上下摇动 生根据经验回答:这两人没法玩,一人太胖,一人太瘦,无法压上去 生:让两个瘦的人一起玩,因为这两个人体重差不多。‎ 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学生的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 ‎1-2‎ 师总结并揭示课题:斤,公斤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说的单位,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就是“千克”和“克”。‎ ‎(板书课题:有多重)‎ 学生可能会说:体重的单位是斤,公斤,千克等。‎ ‎2. 探索新知:‎ 师提问: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 师接着问:谁能介绍一下你都见过哪些秤 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常用的秤如:体重计、婴儿秤、托盘秤、天平等。‎ 师出示台秤,让学生观察并认识到:在台秤上有一个像钟表的圆盘,上面有刻度,中间有两个字母kg。‎ 师介绍:kg就是千克的英文缩写。‎ 你们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下面我们就用台秤来称出1千克的物品 引导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放一个台秤,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称完后小组汇报:两袋盐是1千克。‎ 引导: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教师边说边示范 学生有生活经验,可能会说:用秤去称一称。‎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 学生观察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要求学生边称边做好记录 学生动手掂一掂 认识秤 体验1千克有多重 ‎3-8‎ 引导:请你估计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并把这几个苹果装在袋子里,轮流掂一掂。‎ 引导学生把估计的苹果去称一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大家一起找一找?然后把自己估计的物体称一称,看看它们到底多重 师:猜一猜我手里的1角硬币有多重?‎ 师引导:我们来称一称。这个硬币很轻,我们如果把它放在台秤上,可能台秤的指针都不会动,这时我们就要拿称小物体的工具,它就是天平。‎ 师出示天平和砝码,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师称出硬币的重量:1克多,并介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天平,单位我们用“克”,可以用g表示。‎ 组织学生感受1克的重量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重 教师称一称验证结果 师归纳小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掂并估计1千克苹果的个数及重量。‎ 学生称一称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活动找一找,估一估,再称一称 学生猜一猜 学生把硬币放到手上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 学生自由说一说 体验1克有多重 过渡并引导:千克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称一称、算一算,来找一找它们的关系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1千克=1000克,那3千克等于多少克呢?‎ 接着问:5000克等于多少千克呢 学生活动后小组汇报 生答:3千克=3000克 生答:5000克=5千克 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指针指在的位置是多少,再加上单位,就是这个物体的重量,并试着把它读出来 学生读出重量,并汇报交流。‎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质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9‎ ‎4.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10‎ 板书设计:‎ 有多重 千克:kg 克:g ‎1千克=1000克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46‎ 2、 选做作业:《练》P47的6(4)题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2)课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认识吨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对于单位“吨”,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对于“1吨有多重”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实际地感受并认识。‎ 常见问题:‎ ‎ 由于吨的单位质量较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如让学生通过相互地背一背,感受个体的质量,再通过联想法来间接地感知1吨的质量,建立1吨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用到吨的物体的质量,形成对吨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故事导入:‎ 师: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一个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 师: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 师质疑: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 引导学生回答:不太合适,因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学生看教师出示课件教材第47页情境图,边让学生讲故事。‎ 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头牛还要重,大概有1000千克吧 生回答 通过故事引入,让学生知道称较大的物体的质量时,要用“吨”作单位。‎ ‎1-2‎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板书课题:1吨有多重)‎ ‎2. 探索新知:‎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个要用磅秤才能称出来,但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把1吨分成小的单位来计量。‎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你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吗?‎ 师引导估一估:我们每个人的体重大约估计成25千克,这样,我们的40个同学的体重大概是多少千克?算一算。‎ 师引导学生认识到:1000千克的重量,我们就可以说是40个同学的体重为1吨。明确:1000千克的质量的物体,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引导活动:你们想感受一下1吨有多重吗?下面请同学们相互背一背。‎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吨”?‎ 师介绍:桥头上挂的牌子写着8t,说的就是8吨。吨可以记作t,所以1吨=1000千克,又可以记作1t=1000kg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个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我们也感受到了单位重量的大小。对于大的物体,我们用什么单位?对于较小的物体,我们会想到用什么单位?‎ 学生有生活经验,可能会说:用秤去称一称。‎ 生自由回答 学生计算出25×40的结果为1000千克 学生相互背一背,感知一个学生的体重,然后想象一下,1吨大约有40个同学的体重 学生看图并回答:大桥的承重是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学生回答:对于大的物体,就用大的单位“吨”,对于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或者“千克”‎ 认一认,说一说 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知道1吨=1000千克,再通过背一背,想象一下1吨的重量。‎ 看一看,说一说 填一填 ‎3-8‎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填上合适单位图,让学生看图片,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集体汇报 学生填空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填法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感受质量的大小,真正地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质量大小的概念。‎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 读一读,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学生练习 通过让学生填合适的单位练习,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9‎ ‎4. 课堂小结:‎ 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呢,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回答 ‎10‎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吨:t ‎1吨=1000千克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48‎ 2、 选做作业:甲仓有粮食76吨,乙仓有粮食64吨,又运来28吨粮食,怎样分才能使两个粮仓的粮食吨数相等?‎ 单元主题 面积 单元目标 ‎1、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运用感性思维,通过触摸和比较来感知面积,并认识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通过操作来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面积换算。‎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是在学生对于线的认识的基础上,扩大到对面的感知和认识。本单元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给学生充分的知觉和体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环节中,对比感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操作中总结计算面积的方法,进而找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为后面认识更多图形的面积服务。 ‎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 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面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都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所以对于面积的含义,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把它与学习过的线的知识混淆,因此引导学生感知和认识面与线的区别是认识面积的基础。‎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1、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来感受面与线的区别,通过折一折,拆补或计算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2、 通过介绍来认识面积单位,再通过做一做,说一说,比一比等手段来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能更准确地用知性的思维来感知物体面积的大小。‎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法、对比法、自学法、操作实践法 课时的划分 什么是面积……………………………………………………………………1课时 面积单位 ……………………………………………………………………1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1课时 面积单位的换算 ……………………………………………………………1课时 练习四…………………………………………………………………………1课时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课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面积的含义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面积,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面积,会用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2、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本节课的内容是面积的认知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了解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常见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两个物体的平面的大小而不是厚度的大小对面积展开感性认识,并结合画图形来理解封闭图形大小才是它们的面积的概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问题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先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然后再摸一摸桌子的表面,接着摸一摸凳子的表面。说一说这些表面有什么特点?‎ 师追问:你觉得这几个表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师揭示课题: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数学里把刚开始我们摸的这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称为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心得知识——面积。‎ ‎(板书课题:什么是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后回答:这些表面都是“平”的。‎ 学生可能回答:桌子的表面大,数学书的表面小 通过引导学生摸物体的表面来感知面积的特征,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新知:‎ 师:拿起数学书,看看老师摸的是数学书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师追问:还有哪些物体有表面?‎ 学生观察后回答:老师摸的是数学书的封面 认识物体的表面 ‎1-5‎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数学课本和语文课本,师引导:请大家看一下,说一说这两本书的表面,哪个表面比较大,哪个表面比较小?‎ 师质疑:为什么一样大呢?我觉得语文书厚一些,它的表面要大一些?‎ 指名学生说一说想法。‎ 师进一步讲解:我们研究的是物体的表面,与厚度无关,我们只要把这两本书的两个表面合在一起,能重合,说明它们的表面一样大。‎ 师引导:再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1元硬币和1角硬币,看一看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小?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师:你们再看一看这两片树叶(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树叶图),哪一个表面大?‎ 师归纳: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引导学生说一说前面看到的物体的面积。‎ 学生汇报: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 组织活动: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硬币是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沿着数学书的封面的边把数学书的封面画下来,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画完后教师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物体,举例回答:课桌、板凳都有它的表面。还有如:黑板的表面、墙的表面,文具盒的表面等等。‎ 学生观察后回答:一样大 学生进行比较后回答:1元硬币表面大,可以用上面的重合法进行比较。‎ 学生观察后发现:第二个枯叶的表面大。‎ 学生回答 学生在草稿本上画 学生画完后汇报:第一个是长方形,第二个是圆形 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认识面积 画出封闭图形的大小,认识面积 在实物中抽象出 师说明:长方形是用4条边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图形,圆是用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它们都叫“封闭图形”。‎ 师问:“封闭”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认识到:封闭是线与线之间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密封的,没有缺口的图形。‎ 追问:你们看一看由数学书所画的封闭图形和由硬币所画的圆形哪个面积大?‎ 师归纳小结:这说明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淘气和笑笑的对话。提问:通过他们的对话,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组织比较:在小组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图形。比一比它们谁的面积比较大?‎ 引导思考: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呢?‎ 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比较面积的大小有多种方法,如“剪拼法”、“重叠法”等。‎ 引导画一画: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3个不同的图形,但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学生回答:数学书所画的封闭的长方形的面大 学生思考后意识到:物体的周长是物体表面边长的总和,而物体的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 学生进行比较后得到: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学生交流后汇报 学生独立画图形,画完后进行作品展示,并交流评价 学生汇报 ‎“封闭图形”,学生用语言解释“封闭”的含义,使抽象出面积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比较图形的面积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师提问:通过这次画图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题。‎ 提问:哪个图形面积大,哪个图形面积小?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看图比较后汇报 通过练习,巩固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6‎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7‎ 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剪拼法,重合法,数方格,画格子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50‎ 2、 选做作业:《练》P51第6题选做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2)课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认识和了解面积单位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经历用不同的标准测量同一平面等活动,体验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米、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这些都为学习面积单位打下了基础。‎ 常见问题:‎ ‎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在做一做,说一说中的体验活动中,去感受和记忆单位面积的大小,从而完成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感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活动导入:‎ 比一比:请同学们用画方格的方法来比一比,你们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个方格?‎ 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两个不同格数的数学书的封面,看他们的面积大小是什么结果。‎ 教师示范操作,展示给学生看,结果是一样大的。‎ 疑问:为什么一样大的封面面积,但出现了两个结果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用的小正方形格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比较的标准不一样。‎ 师归纳并揭示课题:因为比较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我们就无法比较图形的大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就规定了一个比较面积的统一单位。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单位。‎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并交流各自的结果,最后汇报 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比一比活动,让学生在矛盾中学习知识,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 ‎2. 探索新知:‎ 师:你们知道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吗?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页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单位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如平方厘米可以写成C㎡,平方分米可以写成d㎡,平方米可以写成㎡ 师:我们认识和了解了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那这几个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 我们先用尺子和水笔在纸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该怎样来画呢?‎ 让学生拿这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与生活中的实物比一比,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现在我们再来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一看它的大小,再想想1平方分米大小的物体有哪些?‎ 教师展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这就是1平方米的大小。现在我把1平方米纸片铺在地上,看一看1平方米的底面能站几名学生。‎ 验证。‎ 学生看书自学认一认,在小组内交流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学生练习 学生画好后比较,并联系生活的实际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画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再找一找身边是1平方分米的物体,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学生观察 认识面积单位 通过学生自学认一认面积单位,并实际地画一画单位面积的大小,实际感受单位面积的大小,强化学生对单位面积大小的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面积单位的大小 认识1平方厘米的大小 认识1平方分米的大小 认识1平方米的大小 ‎1-5‎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提问:笑笑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练习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单位面积的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4. 课堂小结:‎ 师:关于面积单位,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7‎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53‎ 2、 选做作业: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3)课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发现——验证——总结”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的意义,认识了3个最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学会用正方形来量物体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常见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摆成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与求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利用迁移法,引导学生通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来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导入:‎ 师提问:你能回忆一下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 师追问:它们分别有多大?你能用手分别比划出一个单位的大小吗?‎ 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但大小相近的长方形:你知道哪个面积大吗?‎ 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回答 学生尝试用手比划,同学之间相互比较。‎ 生回答预测:不好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因为它俩大小差不多。如果能算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就好比较了。‎ 通过比较提出疑问,让学生主动提出要寻找求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才能比较长方形的大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2‎ ‎2. 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以小组为单位来测量一下长方形1的面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长方形1)‎ 师引导:用同样的方法来测量长方形2、3的面积。‎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并作好记录,最后汇报 学生进行测量并汇报 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3-9‎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长方形2、3)‎ 师出示教材第53页表格,引导学生将测量的这三个长方形的长、宽及面积填入表格中,并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归纳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提问:想一想,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要知道长方形的什么条件?‎ 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引导:我们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那你们猜一猜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求呢?‎ 师引导验证: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看看到底对不对。请同学们用摆的方法来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正方形图)‎ 提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用边长乘边长看一看是多少?‎ 师归纳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师追问:求正方形面积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出示题目: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填表、观察后得到: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积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回答预测:1、长乘宽2、边长×边长 学生进行摆一摆后汇报:一行摆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摆3行,所以3×3=9平方厘米 学生回答: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3×3=9平方厘米 生回答:边长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探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探究和总结出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估一估,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大?再实际测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后,算一算。‎ 学生练习 通过让学生估计面积,培养学生对面积的感知 ‎10‎ ‎4. 课堂小结:‎ 师:你知道应该怎么求长、正方形的面积吗?‎ 学生自由回答 ‎11‎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55‎ 2、 选做作业:李叔叔用长40米的篱笆围了一块正方形地,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4)课 ‎《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2、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 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本节课的内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的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常见问题:‎ ‎ 让学生通过摆铺和画的方法,从而得出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导入:‎ 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追问:你们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师接着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 师引导:你们还记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各是多大吗?是怎样规定的?‎ 师揭示课题:你们能猜到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生回答: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学生回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生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生回答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长度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再回忆单位面积的大小,为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做好铺垫 ‎2. 探索新知:‎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小组内用你们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看一看1平方分米里能摆下多少张小正方形纸片。‎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操作,并做好记录,最后全班汇报:1平方分米里摆了100平方厘米,说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探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6‎ 再次组织活动:刚才我们是用摆的方法来得出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看一看1平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请同学们把刚才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拿出来,再拿出尺子和铅笔,先用尺子量一下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按1厘米长为一份,把每边长平均分一分,看分成了多少份?‎ 师接着引导:现在我们把分的各个对应点连起来,看一看平均分成了多少行多少列?‎ 师引导思考:你们能数一数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吗?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试一试:我们用摆和分的方法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你们能找出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关系吗?试一试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出示问题:3平方分米化成平方厘米是多少?为什么?‎ 师追问:那60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量一量,分一分,说一说。最后汇报: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每1厘米作一份,平均分成了10份 学生用尺子练一练,然后数一数,最后汇报:一共分成了10行,10列 学生数后汇报:一共100个小正方形,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因为它的边长是1厘米。‎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求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最后组织汇报。‎ 生独立完成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利用分一分的方法,找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总结出三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 探索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即时练习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面积单位的大小,再结合今天这节课关于面积单位的进率关系,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核实。‎ 学生填完后,在小组内互相检查,最后汇报交流 通过练习,让学生回想面积单位进率关系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单位间换算关系的认识 ‎7‎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8‎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59‎ 2、 选做作业: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0厘米,长70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5)课 ‎《练习四》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面积练习课 设计者:林娜 学校: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大小及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换算等知识。‎ 2、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 在练习中加强学生运用面积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的换算,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运用面积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情:‎ 学生已初步建立面积概念,会计算长、正方形面积,会做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常见问题:‎ ‎ 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回顾旧知再练习,并在做题中要思考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使理论与练习实际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在思考中进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课件页码 ‎1. 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总结性的练习,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里,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组交流,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对单元重点知识有一个大体的复习和记忆。‎ ‎2. 基础练习:‎ 1、 出示教材第58页第1题。先让学生回忆什么是周长和面积,再请学生按要求涂一涂,描一描。最后课件展示作品,让学生对照订正。‎ 2、 出示教材第58页第2题。引导学生数一数每个图形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并写出各图形的面积。‎ 3、 出示教材第58页第3题。让学生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明确:周长是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面积是封闭图形的平面大小。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并在小组内交流、检查各自涂描的结果,最后集体订正。‎ 学生观察图形,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后,比一比,再集体订正。‎ 通过让学生描和涂面,感知面积和周长的不同;再通过数面积和比较面积大小,对面积含义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最后通过操作练习,从感官上加强记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记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3. 综合应用:‎ 1、 出示教材第58页第6题。引导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然后想一想,求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到的哪方面知识?再让学生列式计算出长方形草地的面积和周长。‎ 1、 出示教材第59页第7题。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地砖?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再提问:怎样计算客厅的面积?在解答这道题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2、 出示教材第59页第9题。用两张同样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先拼一拼,再画一画。提问:有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我们能不能算出拼成后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出示教材第59页第11题。提出问题:在长方形里剪小正方形,可以怎样来剪?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 4、 出示教材第60页第12题。让学生先完成表格再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从中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读题,找条件,最后汇报 学生读题,数一数,再思考,并汇报。‎ 学生用长方形拼一拼,交流:拼成一个长是12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 学生思考后填表,说发现:周长不变,面积发生了变化。长和宽的数值相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在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和记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让学生谈收获,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 板书设计:‎ 练习四 ‎1、面积的概念 ‎2、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3、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 ‎4、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练》P60‎ 2、 选做作业: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三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少了60厘米,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