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正定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近年来,黄河断流的次数和天数不断增加,断流长度扩大到‎700km以上,断流对下游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从外力作用的过程看,黄河发生断流会导致下游干流的流水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减弱,______作用增强。‎ A. 风化 侵蚀 搬运 B. 风化 侵蚀 沉积 C. 侵蚀 搬运 沉积 D. 侵蚀 沉积 固结成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黄河断流现象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故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故C项正确。‎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2. 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 M层 B. N层 C. P层 D. E层 ‎3. 图中F岩体(   )‎ A. 相对于两侧岩体垂直上升 B. 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 C. 相对于两侧岩体垂直下降 D. 相对于G侧岩体下降,相对于P侧岩体上升 ‎【答案】2. A 3. B ‎【解析】‎ 该题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2题详解】‎ 仔细读图,其他岩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M岩层分布在最上层,形成的时间最晚。答案选A。‎ ‎【3题详解】‎ 图中有两处明显的断层,图中F岩体居于两断层中间,根据岩层的分布看,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答案选B。‎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 A.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 中国的东北平原寒风凛冽 C.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D. 我国进入冬季 ‎5. 图中( )‎ A. 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 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 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 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是最大,A对,C不对。中国进入夏季,东北平原处于夏季,气温高,BD不对。故选A。‎ ‎【5题详解】‎ 直射点在④处南回归线时,应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A不对。 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回归年,不是1恒星年,B不对。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对。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变短,D不对。故选C。‎ ‎ ‎2017 年 9 月 15 日,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以 12 万千米/小时的速度冲向土星大气层,随着它的爆裂破碎,其十余年的土星探测生涯宣告结来。卡西尼号于 1997 年在美国发射升空,历时 7 年到达土星探测预定轨道。下图示意卡西尼号环绕土星运行的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卡西尼号到达土星探测预定轨道前最后掠过的天体最有可能是 A. 金星 B. 木星 C. 小行星带 D. 火星 ‎7. 与地球相比,土星表面 A. 有较厚的大气层 B. 平均温度很高 C. 太阳辐射很强 D. 有大量液态水 ‎【答案】6. B 7.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系和太阳系天体特征。‎ ‎【6题详解】‎ 卡西尼号到达土星探测在到达土星探测预定轨道前,在太阳系中沿预定线路向土星进发,最后遇到的天体最有可能是距土星最近的太阳系当中的天体,应该就是木星。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7题详解】‎ 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以 12 万千米/小时的速度冲向土星大气层,随着它的爆裂破碎,其十余年的土星探测生涯宣告结来,由题意可知土星有较厚的大气层,A正确。土星是远日行星,土星表面平均温度应该比地球低,B错误。土星距太阳较远且有较厚的大气层削弱太阳辐射,因此土星表面的太阳辐射较弱,C错误。土星距太阳较远,气温较低,存在大量液体水的可能性较小,D错误。‎ ‎2017 年 9 ‎月 6 日 19 时 53 分,太阳爆发 X9.3 级大耀班,耀斑爆发一般由太阳黑子活动所引发。这是自 2005 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与色球层 B. 色球层与光球层 C. 色球层与日冕层 D. 光球层与日冕层 ‎9. 此次大耀斑爆发可能导致 A. 我国西北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 全球的平均气温上升 C. 日地空间的飞行器性能受损 D. 全球产生大范围降水 ‎【答案】8. A 9.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的分层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度较小。‎ ‎【8题详解】‎ 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太阳活动的类型、分布等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轻而易举。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9题详解】‎ 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在高纬地区夜空中形成极光。我国西北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可能性小,A错。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产生大范围降水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大,BD错误。所以本题C正确。‎ 下表是地球表面四地的线速度统计(假设地球是正球体)。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线速度(千米/小时)‎ ‎1670‎ ‎1447‎ ‎1181‎ ‎837‎ ‎10. 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四地沿纬线随地球自转 360 度所用时间是 ‎①一个恒星日 ‎ ‎②一个太阳日 ‎ ‎③23 小时 56 分 ‎ ‎④24 小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0. D 11.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10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快,且向两极减小,极点为零。从甲乙丙丁的四地的线速度得知,丁处的线速度最小,故纬度最高。故选D。‎ ‎【11题详解】‎ 识记题,地球自转360°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为1个恒星日,①③正确。故选A。‎ 下图示意长江河口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形成崇明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的侵蚀 B. 流水的堆积 C. 地壳的抬升 D. 板块的运动 ‎13. 影响崇明岛两侧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素是 A. 地球自转 B. 海水侵蚀 C. 人类活动 D. 水位变化 ‎【答案】12. B 13.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和河流地貌。‎ ‎【12题详解】‎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处,它主要是流水搬运的泥沙在地势变得平缓,又受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流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形成崇明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的堆积作用,B选项正确。‎ ‎【13题详解】‎ 影响崇明岛两侧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流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也就是南侧流速快侵蚀较强,而北侧流速较慢以堆积为主,所以崇明岛两侧河道南宽北窄,因此本题A正确。‎ 下图示意一年中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P可能是 A. 1 月初 B. 4 月初 C. 7 月初 D. 10 月初 ‎15. P至 Q阶段,太阳直射点 A. 逐渐北移 B. 先北移后南移 C. 逐渐南移 D. 先南移后北移 ‎【答案】14. C 15.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察地球公转的特征和地理意义。‎ ‎【14题详解】‎ 示意一年中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变化,P点是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最小的时候,应该位于远日点7月份初的时候,所以本题C正确。‎ ‎【15题详解】‎ P 至 Q 阶段,是地球从远日点运动到近日点的过程,也是7月份初到1月份初的过程,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至南回归线,在向北移的过程,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2017 年 8 ‎月 8 日,著名景区九寨沟发生了 7 级地震。地震造成多个色彩班斓的高山湖泊坝体坍塌,使得湖水外泄,几近干涸。 4 亿年前,这里曾是浅海,大量古生物在此繁衍生息,生物的残留骨骼以碳酸钙的形式大量沉积,成为九赛沟美景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 九寨沟高山湖泊色彩斑斓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 石灰岩 B. 玄武岩 C. 花岗岩 D. 页岩 ‎17. 图中箭头能代表该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6. A 17.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物质循环和三大类岩石。‎ ‎【16题详解】‎ 由题目材料可知九寨沟高山湖泊色彩斑斓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是由于湖底4亿年前大量生物的残留骨骼以碳酸钙的形式大量沉积形成的,所以湖底主要是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本题A选项正确。‎ ‎【17题详解】‎ 由图中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①是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②是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的过程,③是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的过程,④是重融再生形成新的岩浆的过程。该地区主要是沉积岩,因此本题②正确。故选B。‎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8. 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轮廓模糊的星云 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 太空中的流星 D. 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19. 火星属于( ) ‎ ‎①类地行星  ‎ ‎②地月系  ‎ ‎③银河系  ‎ ‎④太阳系  ‎ ‎⑤河外星系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18. B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呈模糊状的星云、太空站的流星和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都属于天体,而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属于天体。故本题选B符合题意。‎ ‎【19题详解】‎ 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点可知,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属于太阳系、银河系,不属于地月系、河外星系。故选A符合题意。‎ ‎【点睛】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卫星发射时,酒泉卫星发射场附近某地(经度为100°E)的地方时为(  )‎ A. 17日8:50 B. 17日6:‎10 ‎C. 17日7:30 D. 17日6:30‎ ‎21. 卫星发射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 16日18:30 B. 17日20:30‎ C. 17日18:30 D. 16日20:30‎ ‎【答案】20. B 21. A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与100°E相差20°,且在100°E的东边,时间要比100°早1小时20分钟,发射时100°的地方时为‎10月17日7时30分-1小时20分=‎10月17日6时10分,答案选B项。‎ ‎【21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在西五区的东边,且相差13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西五区为‎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13=‎2016年10月16日18时30分。故答案选A项。‎ ‎【考点定位】时间的计算。‎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区别地方和区时的差异,掌握时间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小茗同学某日在北京香山观看日落景象,19时他看到太阳缓缓落下,回答下列各题。‎ ‎22. 小茗同学有可能是在下列哪个日子观看日落的 A. ‎4月1日 B. ‎6月1日 C. ‎10月1日 D. ‎‎1月1日 ‎23. 此日北京昼长是 A. 15小时 B. 14小时 C. 12小时 D. 19小时 ‎【答案】22. B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小明北京时间19时看到日落现象,日落在18点后,说明北半球是夏季,观看日期可能是‎6月1日,B对。‎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18点日落,‎4月1日日出日落时间和春分日接近,A错。‎10月1日或‎1月1日,日落时间在18点之前,C、D错。故选B。‎ ‎【23题详解】‎ 此日北京昼长大于12小时,约是14小时,B对,A、C错。北京位于北纬40度,昼夜不会达到19小时,D错。‎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荡秋千,踏青插柳 C.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望双星,鹊桥相会 ‎25. 在地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 北半球昼变长,但短于夜 B. 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 北半球夜变短,且短于昼 D. 南半球夜变长,并长于昼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A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时间位于‎3月21日至‎6月22日。吃月饼,共庆团圆,时间为农历‎8月15日,一般在9月底10月初,故A不符合题意;荡秋千,踏青插柳,时间在4月初,故B正确;放鞭炮,守岁迎春,时间在2月初,故C不符合题意;望双星,鹊桥相会,时间为农历7月初7,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题详解】‎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时间位于‎9月23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变短,且昼短于夜,南半球昼变长,并且昼长于夜,故B正确,ACD错误。选B。‎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7. 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答案】26. A 27. C ‎【解析】‎ ‎【分析】‎ 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状况。‎ ‎【26题详解】‎ 图示三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方位都位于正北方,说明三地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故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纬度越高,即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①②③,A正确。故选A。‎ ‎【27题详解】‎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即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故昼长时间由长到短即纬度从高到低,由上题分析可知,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①②③,故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③②①,C正确。故选C。‎ ‎【点睛】‎ 读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方向信息,可判断南北半球与纬度高低,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只要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而太阳直射点不在的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28.下图是某河流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A. 回归线上 B. 赤道上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其偏转规则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处不偏转”。从剖面图看出:河流右岸受到冲刷,而左岸发生沉积,因此该河流位于北半球,赤道上没有偏转,回归线上无法判断南北半球。故本题选C。‎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几个( )‎ A. 5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0. 二分日,图中 A--F 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 5个 B. 1个 C. 3个 D. 2个 ‎【答案】29. B 30. C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除极点外,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所以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1个C点,B对。‎ ‎【30题详解】‎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长相同,各点昼长都相同。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所以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3个,C对。‎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角速度,线速度。‎ 下图某地房屋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当阳光如图中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 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 北极圈出现极昼 D.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32. 当阳光如图中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北京时间为14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 90°E B. 160°E C. 105°E D. 150°E ‎【答案】31. D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据图,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房屋南侧,可知该地在北半球,当阳光如图中③所示射入窗户时应该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A项应该为北半球夏季,B项应该为北半球夏半年,C项应该为夏至日,选D。‎ ‎【32题详解】‎ 当阳光如图中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表明此地为正午,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所以此地位于北京以西,并且距离北京两个时区,据此计算该地经度为120°-30°=90°E,选A。‎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33.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②地球自转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4.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 30° 1月 B. 60° 7月 C. 60° 1月 D. 30° 7月 ‎【答案】33. C 34.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 ‎【33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除极点外角速度相等,①对。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④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相等,②错。地球公转的线速度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速度分布是不均匀的,③错。故选C。‎ ‎【34题详解】‎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得知,甲图M点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说明它的纬度是60°。读“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得知,乙图N点公转线速度最小,说明此时在远日点附近,此月份是7月。故选B。‎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启了112个小时的奔月之旅,4天后到达距月球表面的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开始了绕月探测飞行。回答下列各题。‎ ‎35. “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星云 ‎36. 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37.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 由快变慢 B. 由慢变快 C. 接近最快 D. 接近最慢 ‎38. “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39.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35. C 36. C 37. B 38. D 39. B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35题详解】‎ ‎“嫦娥二号”距月球表面100千米高的极轨轨道绕月探测飞行,月球属于卫星。故选C。‎ ‎【36题详解】‎ 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总星系④银河系。故选C。‎ ‎【37题详解】‎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月初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所以“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由慢变快,B正确。‎ ‎【38题详解】‎ ‎“嫦娥二号”奔月期间为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5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在南半球且移动方向是向南移动。故选D。‎ ‎【39题详解】‎ ‎“嫦娥二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秋分日‎9月23日之后几天,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B。故选B。‎ 二.综合题(共2题,20分)‎ ‎4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日期为_____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图中A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B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C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_____(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这一天南昌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_____(填“长”或“短”)。‎ ‎【答案】 (1). 夏至日 (2). ‎6月22日 (3). 23˚26′N (或者写北回归线) (4). 0 (5). 12 (6). 16 (7). 晨线 (8). B (9). 昼长夜短 (10). 短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节气判断、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知识点。‎ ‎【详解】(1)据光照图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北半球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图中A点位于南极圈以内,此时出现极夜,昼长为0小时。B点位于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C点此时位于晨线上,地方时是4点,其昼长=(12-4)*2=16小时。‎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自西向东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B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A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这一天为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昌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此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短。‎ ‎41.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的地质构造为褶皱,其中A为____斜,B为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地貌主要都在_____(流水、风力)的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__和__;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 处。‎ ‎(5)任意开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 (1). 背 (2). 向 (3). 流水 (4). 侵蚀 (5). ① (6). ② (7). ③ (8). B (9). A (10). 增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1)图中有明显的岩层的弯曲,属于地质构造中的褶皱,甲处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位于河流河谷两侧的山地,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 ‎(3)①和②有明显的分层分布,属于沉积岩;而③和④与岩浆活动有关,③为侵入岩,④为喷出岩,故排除。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 ‎ ‎(4)自流井分布在向斜处,对应图中B处。而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对应A处。 ‎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大,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水旱灾害增加,在山区甚至可能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睛】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中部低洼,有集水作用,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