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政治(选修)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政治(选修) word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 高二政治(选修) 2019.10 ‎ 试卷分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形象比喻蕴含的哲理是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先知后行重在知 C.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D.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一个科学工作者,要学一点哲学,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规律的规律,它能够指导你进一步向前走”。这句话说明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进步 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D. 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3.“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②客观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4.2019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院校不能闭门造车,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充实教育方向,发挥好“城市美容师”的作用。从哲学上看,“闭门造车”的思想根源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5.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看,下列观点与“气者,理之依也”的根本观点一致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④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 “天地合而万物生”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燃烧的活火”。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看到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承认了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C.强调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D.坚持朴素辩证法与朴素唯物主义的结合 ‎7.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也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观念的存在能够变为客观现实的存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 ‎①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②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④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科学地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解放的道路 B.作为实践的理论,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C.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 D.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提供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的方法 ‎ ‎10. 2019年6月,世界多个地方发生地震,一时间谣言四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今天我们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等都是对“天道自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意味着 A.意识有其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B.哲学是每个时代精神的产物 C.意识形成后能独立于物质之外 D.要与时倶进,使客观符合主观 ‎12.下侧漫画《情人眼中出西施》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1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 ‎④诗人大胆突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异想天开”往往能为科学家探索提供鲜活的命题和无限的遐想空间,把“异想天开”与严谨的科学求证结合起来,可能会取得更多的突破。科学探索中的“异想天开”‎ ‎①源于科学家聪明睿智的大脑 ②证明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③是科学家努力钻研的必然结果 ④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本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下列选项中对成语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 ‎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按图索骥——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可知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这表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17.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18.截至2018年11月,我国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过去我们以为深海是一片黑暗、寂静与荒凉,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近两年的不断深潜,从深海带回了海底蜘蛛蟹等诸多生物,人们认识到深海也充满生机。这表明 A.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B. 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C.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D. 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1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名言,从哲学上看主要是强调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书本和实践是认识的两个来源 ‎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22.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 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23. 2019年5月15日,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国际智库论坛在北京举办。会议指出,不管前面的路多么蜿蜒曲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合作、奋勇向前,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共同创造中国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材料表明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④新事物最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下列观点与下图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B.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C.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D.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25.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粤港澳间的旅游、金融、贸易等变得更加快速发展,为多地联动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机遇。这说明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联系 B.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C.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6.自贸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战略定位、产业布局、制度创新、人才支撑、管理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协调系统地推进,同时突出关键环节,在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率先突破。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尊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②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把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④搞好局部,重视部分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2019年以来,5G相关消息层出不穷。尽管国内多位通讯行业专家表示,5G不会在短期内面向普通大众进行普及,但“5G元年”的到来,依然让每一个普通人对5G时代满怀期待。下列对5G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5G技术远未成熟,不会在现实中普及 ②5G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5G作为新事物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5G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8.列宁说:要想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往往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下列名言俗语与列宁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②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9.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新事物总是后于旧事物而存在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②③ B.①④ C. ①② D.③④‎ ‎30.2019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③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8分,32题10分,33题10分,共计28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今年的第5次地方考察调研之行,目的地是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就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现如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饲料改成农田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说明材料中内蒙古做法的合理性。(4分)‎ ‎(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蒙古新模式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原因。(4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要 一、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全民守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1)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揭示“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的哲学依据。(4分)‎ ‎(2)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全民守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6分)‎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者们在为期八年多的施工中,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多项技术难关,打破了中国建桥史上里程最长、制造标准最高、难度最大三项记录。自工程开工起有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参与港珠澳大桥的技术攻关,创造了400多项新技术、7项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 ‎(1)运用事物联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4分)‎ ‎(2)港澳珠大桥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6分)‎ 三、探究题:本题12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中学生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理念的提出,说明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材料二: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内容。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努力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绿色发展”的认识。(4分)‎ ‎(2)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践行“绿色”理念的重要性。(4分)‎ ‎(3)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请你为中学生参与“绿色发展” 提出两条建议。(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D A B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A A B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C A C B D C A C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8分,32题10分,33题10分,共计28分。‎ ‎31.答:(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这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材料中的做法,充分地尊重了自然,做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4分)‎ ‎(2)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內蒙古这一新模式尊重规律,恢复了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了自然界平衡。‎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4分)‎ ‎32.答:(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服从事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法律是执法、司法的依据,只有服从法律,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引导社会和谐发展。(4分)‎ ‎(2)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推进全民守法,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做好量的积累。推进全民守法,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造条件。(6分)‎ ‎33.答:①联系具有普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而且带动了中南、西南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南亚。(4分)‎ ‎①港珠澳大桥按百年工程的标准设计和建造,并贯彻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攻克各种挑战,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创造了多项新技术,实现四大创新。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注意各个细节,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历时八年多的施工,最终成就这一超级工程。体现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6分)‎ 三、探究题:本题12分。‎ ‎34.答:(1)①‎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重视GDP”到“待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发展。(4分)‎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理由相信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4分)‎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